- 相關推薦
福建省二質(zhì)檢文綜政治質(zhì)量分析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文綜政治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福建省二質(zhì)檢文綜政治質(zhì)量分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福建省二質(zhì)檢文綜政治質(zhì)量分析 1
本次考試的試卷試題結構總的來說比較好,內(nèi)容已經(jīng)覆蓋必修的四個模塊,知識點較為全面,;突出了重點,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考查,難易度適中,符合考試說明和考綱的要求,是一份較好的試卷。通過測試已經(jīng)反映了我們在認真抓好課堂教學這一中心環(huán)節(jié)的同時,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教學,不斷探究新的適合我校學生的教學方法,針對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不斷體現(xiàn)學科的時政性、和實用性。整個教學活動中,同學科老師加強合作,經(jīng)常在一起互相研討,解決教學中發(fā)現(xiàn)的疑難問題。經(jīng)過大家老師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為了更好地開展下一階段的教學工作,本人在這里特地對本次考試作一番分析,以便及時總結經(jīng)驗教訓,查找存在的問題,并據(jù)此確定下一階段應采取的措施。
一、試卷分析:
1、本試卷總分100分,選擇題48分,主觀題52分
2 、此次考試試題難度適中,試卷結構設計也較為合理,較能反映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考試說明、考綱要求。同高考難度相比往年偏低,試題題型結構合理,知識點符合高考要求,體現(xiàn)省統(tǒng)測命題嚴格依據(jù)國家關于《考試大綱》的指導思想。從各個問題來看,基本上都是考查運用某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著重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和基本能力,符合了《考試說明》的要求。
3、試題設計也較為合理,能較好地反映新課程的要求,貼近生活,緊密結合時政熱點,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內(nèi)容新穎。符合新課標,符合大綱要求。
二、成績分析:
本試卷滿分100分,年段平均分為63.5。
1、從學生的答題情況看,選擇題的答題得分率較高,少數(shù)達滿分。這說明學生的基本能力和基礎知識掌握有一定的基礎,但也有不少的學生這部分做得不夠理想。
2、主觀性試題的基本情況:本試卷主觀試題兩個大題6個小題,共52分。
本試卷中的39題,是高考中政治的`必答題,共42分,試卷人們最關心的民生問題為材料,分別從政治生活、經(jīng)濟生活、哲學與生活、文化生活四個方面切入,全面考查學生的讀材料、審題、理解、歸納、綜合分析和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選考題則考查中國在聯(lián)合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知識的運用分析的能力,共有兩個小題。從上述問題的解答情況來看,必答的第四問和選考題的第一問得分較高,必答題第三問得分率普遍偏低,失分嚴重,其它各題得分一般。
2、從學生成績的分布情況看,呈現(xiàn)中間大兩頭尖的狀況,不及格的人數(shù)的高分的人數(shù)較少,大部分學生的成績處在60—79這一分數(shù)段之間。
三、存在問題:
閱卷中我們發(fā)現(xiàn),個別題目得分情況不太好,反映了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以主觀題的解答為例。如第39題第一問考查的是政治生活知識的運用,學生普遍得分不高。這一題的題型平時已經(jīng)練過,在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卷中本人就出了一題以我縣舉辦密柚節(jié)為背景材料設置的第一個問題是“我縣委和縣為什么要重視密柚節(jié)的舉辦,急農(nóng)民之所急,想農(nóng)民之所想?”同學們只要把那一問題的答案修改一下就可以作為本題的答案。況且本人還先后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歸納了各種題型的解題技巧,并讓學生去印發(fā)以便研究,里面題型較為齊全,力求具體、實用,題例豐富,分析詳細,學生并沒有重視并加以研究。第二問主要考查學生提取材料信息和運用課本知識分析的能力,此題得分不高,說明學生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還不夠高、題型不夠熟悉。第三問主要考查學生運用哲學生活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此題得分最少,主要的原因在于相關的哲學知識不會,課本知識沒有去讀和理解。第四問學生普遍得分較高,知識較為明確,而且分析也較好。選考題第一問答得較好,第二問相關知識掌握不好,分析也不夠理想,得分不夠理想。以上本能力的培養(yǎng)還不夠,今后要加強對這些方面的教育和培養(yǎng)。
另外,個別班級的差生面過大,有的學生得分太低,影響了整體成績,這也說明我們在教學中除了提高學生對學科學習的興趣不夠外,對后進生的輔導和幫助力度還有欠缺。
四、今后的計劃安排:
(1)認真總結成功的經(jīng)驗和不足,進一步加強教學科研工作,認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學生,探索新的適應我校實際的教學方法。
。2)加強同學科教師之間的合作,統(tǒng)一教學進度,統(tǒng)一練習和復習步驟,盡量提前完成教學內(nèi)容,為復習迎考贏得時間,贏得精力。
。3)強化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注重基礎知識和基礎理論的教學,突出重難點教學,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4)充分利用各種輔導材料,強化對學生的輔導幫助力度,分層次、分步驟教學,因材施教,減少各班的差生面,降低低分率,提高整體成績。
。5)重視練習和試題的講解,并結合各種題目及時分析各種題型的解答方法和技巧,讓學生進一步熟悉各種題型的解題技巧,以便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各種題型的解答能力。
。6)重視學生的規(guī)范答題,熟悉各種題型的答案組成,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非智力失分。
。7)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結合時政熱點材料進一步強化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時政問題的能力。
。8)進一步深化對《考試說明》和《考綱》的研究學習,多方搜集一些更符合《考試說明》和《考綱》要求的題型強化訓練。
福建省二質(zhì)檢文綜政治質(zhì)量分析 2
一、試題類型與特點
20XX 年陜西省高三教學質(zhì)量檢測文綜試題,符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試驗)》和20XX年《高考大綱》要求,題型設置與20XX年高考試題相同。其中政治學科的試題形式靈活,知識覆蓋面廣,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新課程改革精神,能較好地檢測出這一階段我區(qū)高三教學的實際情況。
1、試題形式:選擇題為24---35小題,共12道試題。其中經(jīng)濟常識4道試題,哲學常識4道試題,政治常識4道試題。每小題4分,共48分。非選擇題為38題及39題第6、7小題,分值為52分。
2、試題特點:本套試題內(nèi)容豐富多樣,知識分布合理,覆蓋面廣,試題形式靈活,呈現(xiàn)方式新穎,難易程度適中,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充分體現(xiàn)了知識性、時代性、人文性、創(chuàng)新性的有機結合,是一套符合高三年級思想政治課教學實際的較為成功的試題,具有較好的教學導向作用。
二、試卷分析
全卷滿分100分,最高分82分,最低分0分(19人),平均成績48.8585分。其中80分以上1人,占總?cè)藬?shù)的0.08953%;70---79分47人,占總?cè)藬?shù)的4.2077%;60---69分220人,占總?cè)藬?shù)的19.6956%;31---59分752人,占總?cè)藬?shù)的67.3232%;0---30分93人,占總?cè)藬?shù)的8.32587%;59---0分846人,占總?cè)藬?shù)的.75.7386%。
1、選擇題:滿分48分,最高成績48分,最低成績8分,學生普遍得分為28--32分。出錯率較高的試題是第26題和第29題。第26題失分的主要原因一是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二是學生運算能力差,導致計算題失分。第29題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對政體部分的.知識掌握不好,對美國和日本的政體各是什么不清楚,盲目選擇導致失分。
2、非選擇題:滿分52分,最高成績50分,最低成績0分,學生普遍得分25---30分。
。1)第38題:滿分32分。從抽樣調(diào)查看,學生答卷最高成績?yōu)?5分,最低成績0分,平均成績在13--14分之間。
第一小題滿分12分。最高分10分,最低分0分,學生普遍得分2-4分。失分較多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學生答題條理不清楚,不能準確運用學科知識回答問題,答案有效性差;二是部分學生審題不清,答非所問。題目要求“運用經(jīng)濟學知識說明我國應如何提高農(nóng)民的消費水平”,而一些學生卻運用政治常識知識甚至哲學常識知識作答。
第二小題滿分10分。最高分10分,最低分0分,平均成績4--5分。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審題不清,答非所問。根據(jù)題目要求,應該運用“處理社會關系的實踐推動著社會歷史的變遷與進步”這一原理作答,而大多數(shù)學生運用實踐與認識的關系原理作答,包括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推動認識的發(fā)展,實踐在發(fā)展認識也在發(fā)展等等。
第三小題滿分10分。最高成績8分,最低成績0分,普遍得分3—5分。學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基礎知識欠缺,審題不清,答非所問。題目要求從黨的領導的重要作用(意義)作答,而部分學生答成黨的地位、黨的性質(zhì)。
。2)第39題第6、7小題:滿分20分。從抽樣調(diào)查看,最高成績14分,最低成績0分,平均得分9-10分。
第6小題滿分10分,最高成績9分,最低成績0分,平均成績4—6分。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欠缺,審題不清,不能按題目要求作答。題目要求“從經(jīng)濟學角度看,我國為什么能取得抗震救災的階段性勝利”,極少數(shù)學生還用哲學常識原理作答,答非所問。
第7小題滿分10分,最高成績10分,最低成績0分,平均成績4—6分。失分的主要原因是,時間倉促,匆匆作答,只答原理,不作分析,回答不符合要求。題目要求是“結合材料,分析說明《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條例》所規(guī)定方針和原則的哲學依據(jù)”,大多數(shù)學生都沒有一句一句認真分析,導致答案不全而失分。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根本就沒有作答。
三、存在問題
1、個別學校試卷裝訂不規(guī)范,有倒裝卷,還有一個試卷袋中裝有幾本試卷。
2、學生答題不規(guī)范,個別學生不按試卷設置的答題欄答題,私自調(diào)整答題順序,導致答卷無效。
3、學生基礎知識不牢固,學科素養(yǎng)差,審題不清,不能按題目要求做答,答非所問。如39題第6小題,題目要求用經(jīng)濟常識回答問題,個別學生運用哲學常識作答。
4、書寫不規(guī)范。
四、對今后教學的建議
1、研究《高考大綱》和《課程標準》,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
2、加強基礎知識訓練,吃透教材,夯實基礎。
3、加強解題能力訓練,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審題和答題方法。
4、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運用學科知識解答問題的能力。
5、規(guī)范學生的語言表述和書寫習慣,提高試卷作答質(zhì)量。
【福建省二質(zhì)檢文綜政治質(zhì)量分析】相關文章:
有關文綜政治的質(zhì)量分析08-20
文綜試卷政治內(nèi)容的簡要分析06-20
文綜政治答題技巧01-19
高考文綜政治答題技巧06-21
文綜政治大題答題技巧06-19
文綜政治復習指導方案08-10
高考文綜政治復習技巧07-04
高考文綜政治材料分析題分答題技巧介紹07-01
初二政治段考的質(zhì)量分析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