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會計實習中遇到的問題有哪些
會計專業(yè)的學生在會計實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會計實習中遇到的問題,希望對你有幫助。
會計實習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1.具體業(yè)務描述由書本上的文字變成了單據,有時會有很特別的單據,有的單據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不會見到;有時剛剛到單位對單據的分類會感到頭是暈的。
2.其次,特殊業(yè)務分錄不會做,或者以前會計做法會跟你不一樣;
3.財務軟件的操作不熟悉,特別是新手,一定要很小心;
4.財務報表的編制,新人的方法與以前會計會不一樣。
會計專業(yè)實習的重要性
會計專業(yè)實習,能夠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了解企業(yè)會計核算程序和監(jiān)督方法,熟悉企業(yè)管理的基本環(huán)節(jié),以培養(yǎng)自己分析、解決實際財會問題的能力。具體來說,會計專業(yè)實習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會計專業(yè)的實習,能夠將會計課課堂教學中的抽象的基礎理論知識轉換為具有實用性操作的技能。會計課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實用型的財會人才,通過實習,許多抽象的知識都可以具體化。學生從記賬、算賬、報賬到對財會業(yè)務的綜合處理,完成了從抽象到實務的運用過程。
其次,會計專業(yè)的實習,能夠提高學習專業(yè)知識的積極性。在會計課基礎理論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往往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基礎知識的講解與應試技巧的提高,學生聽課也沒有新鮮感,感覺課程枯燥、厭倦、乏味,沒有良好的教學效果。而通過具體、生動、形象的會計專業(yè)實習,有利于提高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會計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然而,目前國內大部分中等職業(yè)學校會計專業(yè)的實習都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具體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校組織不力
中職院校組織會計專業(yè)學生實習的時間一般都是學生找工作的高峰期,校方為提高其就業(yè)率默許學生不參加會計實習或者組織“走過場”形式化的實習。另外,即使有的中職院校組織了學生進行會計實習,但是一般都會忽略會計崗位的多樣性。我們知道,在實際工作中會計崗位可分出納會計、銷售會計、稅務會計等。學校將學生安排到實習崗位后,一般不再進行實習崗位的輪換、實習中期考核等進一步的組織管理,實習效果不明顯。
(二)實習單位難以落實
對公司企業(yè)而言,接納實習學生會占用單位的人力、物力、財力,給單位帶來一定的負擔;同時實習學生由于實際動手操作能力有限,不能很快的進入會計工作角色,可能會造成會計報表賬單出現差錯,影響單位會計工作的正常運行
(三)學生自己不能從嚴要求自己
中職院校會計專業(yè)的實習教學一般安排在畢業(yè)年度進行,作為畢業(yè)生優(yōu)先考慮的是自己的工作,對實習的態(tài)度不夠端正。此外,由于之前的會計專業(yè)學習都是以基礎理論知識為主,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實際動手操作訓練,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嚴重脫離,因此在實習過程中,缺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能勝任會計工作崗位,影響實習的效果。
(四)實習指導教師缺乏實際工作經驗,不能有效組織實習教學
指導老師在組織學生實習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對學生的指導針對性不強、教學計劃不周密等現象,容易造成學生實習教學活動的盲目性和偶然性。
1.收入確認難點
在會計準則中,認可收入的標準是“實現性原則”,即只有在已經實現銷售或提供服務時才能確認收入。
但實現性原則并不總是容易遵守,因為有些情況下難以確定何時可以認可收入。例如,一項長期合同通常需要數年的時間來完成,而在此期間內收到的款項可能很少,因此如何確定每個會計周期應該確認多少收入是一個挑戰(zhàn)。
我們以建筑公司為例。假設一家建筑公司與客戶簽訂了一個20年的合同,承包修建一棟寫字樓。建筑公司會分階段施工,每過約3個月完成一層樓的施工。合同中規(guī)定,客戶需在每個階段完成后支付50%的款項,最終在20年結束時支付最后50%的款項。
現在假設建筑公司已經完成了前兩個階段的施工,收到了第一個階段50%和第二個階段50%的款項。那么,在會計記錄中應該如何確認收入呢?
根據實現性原則,只有當建筑公司已經完成施工并獲得相應的付款時才能認可收入。因此,建筑公司應該將第一個階段和第二個階段所收到的款項均按照已實現的施工量進行分配,確認相應的收入。
具體來說,假設第一個階段完成了10%的施工量,而第二個階段完成了20%的施工量,那么建筑公司應該在第一個階段確認5%的收入,在第二個階段確認10%的收入。這樣做可以保證收入的確認與實際施工進度相匹配。
2.費用匹配難點
費用匹配是指將支出與相應的收入匹配,以便更準確地反映企業(yè)的真實盈利情況。例如,在制造業(yè)中,為生產一種產品需要消耗原材料、人工和制造設備等資源。這些成本必須分配到相應的產品上以便計算成本及確定利潤。
然而,這種成本分配并不總是容易實現,因為有時很難確定哪些成本應該被分配給哪些產品。
我們以服裝制造公司為例。假設這家公司生產兩種款式的T恤衫:一種標準版,另一種高端版。制作這兩種款式的成本略有不同,其中,標準版每件成本為10元,而高端版每件成本為15元。
在某個會計周期內,該公司共生產了1000件標準版T恤和500件高端版T恤。那么,在會計記錄中應該如何將成本匹配到相應的產品上呢?
根據費用匹配原則,制造過程中發(fā)生的成本應該被分配到相應的產品上,并以這些產品的銷售收入為基礎來計算成本及利潤。因此,這家服裝制造公司應該將其生產成本按比例分配給不同的款式。
具體來說,標準版T恤每件的成本為10元,而高端版T恤每件的成本為15元,假設銷售價格分別為20元和30元。那么,在會計記錄中,標準版T恤的成本應該被分配為10元/件,而高端版T恤的成本應該被分配為15元/件。這樣可以保證生產成本與相應的銷售收入匹配。
在上述例子中,如果該公司僅按照平均成本來計算成本,則標準版和高端版的成本都將被計算為12.5元/件,這樣就無法反映出實際的生產成本差異。因此,費用匹配原則對于企業(yè)正確計算成本、確定利潤至關重要。
3.成本測量難點
成本測量是指確定某個產品或服務的成本基礎,以便正確計算成本和利潤。例如,在存貨中,如何確定采用FIFO、LIFO還是加權平均成本法來計算成本是一個挑戰(zhàn)。因為這種選擇可能會對企業(yè)的稅負、財務報表和管理決策產生影響。
我們以一家超市為例。假設該超市銷售食品、日用品和化妝品等商品,每種商品都有不同的采購價格和庫存量。
現在假設該超市采用FIFO方法計算成本,且近期出售的商品的價格比之前采購的商品價格高。那么,在這種情況下,FIFO法將導致整體成本較低,從而增加利潤,并可能減少納稅負擔。
相反,如果該超市采用LIFO方法計算成本,并且最近采購的商品價格比之前采購的商品價格高,則會導致成本上升,從而減少利潤并增加納稅負擔。因此,選擇合適的成本測量方法非常重要,對企業(yè)的財務報表和管理決策具有重要影響。
4.資產價值確定難點
資產價值的確定是指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或可實現價值,以便正確計算其價值和折舊/攤銷。例如,在固定資產中,如何確定資產的殘值和使用年限是一個挑戰(zhàn)。因為這些因素可能會影響資產的折舊費用和凈收益。
我們以一家制造企業(yè)為例。假設該企業(yè)購買了一臺機器,價格為10萬元,預計使用壽命為10年,殘值為1萬元。那么,在會計記錄中應該如何確定折舊費用和凈收益呢?
根據會計準則,可以使用直線法、遞減余額法等方法來確定資產的折舊。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采用直線法,并假設沒有任何維修費用,則每年的折舊費用應該為(10萬-1萬元)/10年=9萬元/年。
這意味著該機器在第一年的折舊費用為9萬元,而其凈收益為1萬元;在第二年,折舊費用同樣為9萬元,凈收益為2萬元(因為第一年已經過去了,所以機器還剩9萬元的價值);依此類推,每年的折舊費用和凈收益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遞增。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該機器在使用壽命結束前被出售,則其殘值可能高于或低于預期殘值。在這種情況下,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資產價值是非常重要的。
5.稅收影響難點
稅收法規(guī)不斷變化,如何確保會計人員能夠及時了解最新稅收政策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是一個挑戰(zhàn)。例如,在利潤分配中,如何確定最佳稅務方案成為關鍵問題。因為不同的分配方法可能會對企業(yè)的稅負產生不同的影響。
我們再次以一家制造企業(yè)為例。假設該企業(yè)有100萬元的利潤,其中50萬元為分配給股東的紅利。那么,在稅收方面,采取哪種方案更優(yōu)呢?
如果該企業(yè)選擇將全部利潤留作內部留存盈余,則僅需繳納企業(yè)所得稅,稅率為25%,即25萬元。
但如果該企業(yè)選擇分配50萬元的紅利,則需要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和10%的股息稅,共計30%的稅率,即15萬元。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留存盈余比分配紅利更有利。
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操作中,稅收政策會隨時變化,因此會計人員需要及時了解最新政策并相應地更新會計記錄。
6.跨國交易難點
在跨國交易中,不同國家的法律和會計標準也可能存在差異,如何進行統(tǒng)一處理成為一個挑戰(zhàn)。例如,在企業(yè)間的貿易中,如何確認貨物出口及進口,如何報告跨國匯率變化所帶來的影響等都需要考慮多個國家的法規(guī)要求。
我們以一家跨國貿易公司為例。假設該公司從美國購買了1000件商品,價格為40萬美元,匯率為1美元=6.5元人民幣。該公司決定以650萬元的價格將這些商品出售給國內客戶。那么,在會計記錄中應該如何處理跨國交易呢?
根據國際會計準則,貨物進出口應該按照通關單據上的實際出口或進口日期來確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該商品是在2022年5月1日出口的,并且在6月1日到達中國海關,則該公司應該在2022年5月1日確認40萬美元的采購成本,并在6月1日確認650萬元的銷售收入。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的波動,該公司可能會出現外匯損益,需要對其進行相應地核算。
【會計實習中遇到的問題有哪些】相關文章:
應屆生找工作可能遇到的問題有哪些03-31
職場新人會遇到哪些問題08-22
面試中回答薪水問題的技巧有哪些12-06
物流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有哪些12-28
考研復試英語面試中會遇到哪些問題11-30
職場中遇到問題如何解決12-06
會計面試常見問題有哪些01-27
考研遇到新題型的做法有哪些12-01
遇到挫折時鼓勵的話有哪些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