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2017年臨床檢驗技師臨床免疫學知識:酶
導語:酶指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高分子物質(zhì), 在酶的催化反應體系中,反應物分子被稱為底物,底物通過酶的催化轉(zhuǎn)化為另一種分子。常見的酶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1常用的酶:
1.辣根過氧化物酶(HRP),應用最廣泛,強酸是其強烈抑制劑,采用硫酸作為反應終止劑。避免使用疊氮鈉作為酶標復合物的防腐劑。
2.堿性磷酸酶(ALP),含磷酸鹽的緩沖液對酶具有抑制作用,不能用磷酸鹽緩沖液PBS
3.β-半乳糖苷酶(β-Gal)
常用的底物:
1.HRP有鄰苯二胺(OPD),最敏感,顯橙黃色,硫酸終止后呈棕黃色、四甲基聯(lián)苯胺(TMB),最常用,作用后顯藍色,終止后變?yōu)辄S色。
2.ALP有對-硝基苯磷酸酯(p-NPP),用NaO H 作為反應終止劑。
3.β-Gal有
4-甲基傘形酮-β-D半乳糖苷(4MUG)。
常用的標記方法:交聯(lián)法(戊二醛~)和直接法(改良過碘酸鈉法)
固相載體的選擇:塑料制品(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微粒、膜載體
2.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
原理:把抗原或抗體結(jié)合到某種固相載體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即形成固相抗原或抗體;將抗原或抗體與酶連接成酶標記抗原或抗體,它既保留了免疫活性,又保留了酶的活性;在測定時,把受檢標本(含待測抗體或抗原)和酶標抗原或抗體按一定程序與結(jié)合在固相載體表面的抗原或抗體起反應形成固相化抗原抗體-酶復合物,用洗滌的方法使固相載體上形成的抗原抗體-酶復合物與其它成分分離,結(jié)合在固相載體上的酶量與標本中受檢物質(zhì)的量成一定的比例,加入酶反應的底物后,底物被固相載體上的酶催化生為有色產(chǎn)物,通過定性或定量檢測有色產(chǎn)物的量即可確定樣品中待測物質(zhì)的含量。
方法類型:ELISA檢測抗原的方法主要有:
①雙抗體夾心法:適用于至少兩個抗原決定簇(AD)的Ag。
先將特異性抗體與固相載體結(jié)合,形成固相抗體,加入待測標本并溫育,使標本中的抗原與固相抗體充分反應,形成固相抗體抗原復合物,洗滌去除其他游離成分;然后加入酶標記抗體并溫育,使固相抗體抗原復合物與酶標記抗體結(jié)合,形成 固相抗體-待測抗原-酶標記抗體 復合物,為“雙抗體夾心”;洗滌去除游離酶標記抗體。加入底物,固相載體結(jié)合的酶可催化底物成為有色產(chǎn)物,根據(jù)產(chǎn)物的顯色程度進行抗原的定性或定量檢測。
臨床上常用于乙肝表面抗原HBsAg、甲胎蛋白AFP、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項目的檢測。
、陔p位點一步法:該法是針對抗原分子上兩個不同且空間距離較遠的抗原決定簇,
分別制備兩種單克隆抗體,在包被時使用一種單抗,酶標記時使用另一種單抗。測定時將含待測抗原標本和酶標記抗體同時加入反應體系,兩種抗體分別與不同的抗原決定簇結(jié)合,只進行一次溫育,在洗滌后即可加底物進行顯色反應。擔當待測抗原濃度過高時,可出現(xiàn)鉤狀效應,甚至出現(xiàn)假陰性結(jié)果,必要時可將標本適當稀釋后重新測定。)
【臨床檢驗技師臨床免疫學知識:酶】相關(guān)文章:
臨床檢驗技師臨床免疫學中的知識:熒光08-07
臨床檢驗技師2017年臨床免疫學備考講義06-12
2017年臨床檢驗技師臨床免疫學備考重點10-11
2017年臨床檢驗基礎(chǔ)知識:臨床免疫學檢驗07-31
2017年臨床檢驗技師臨床免疫學簡答題07-11
2017年臨床檢驗技師臨床免疫學論述題05-19
2017年臨床檢驗技師臨床免疫學備考考點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