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手机免费在线观看,国产女人在线视频,国产xxxx免费,捆绑调教一二三区,97影院最新理论片,色之久久综合,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化學

高一化學必修一第一章知識歸納

時間:2021-12-05 12:44:41 化學 我要投稿

高一化學必修一第一章知識歸納

  高一化學是繼初三化學學習后的高一個層次的學習,必修一課本的第一個章節(jié)中,我們學習的是化學實驗的相關內(nèi)容,這個知識點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百分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學必修一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一化學必修一第一章知識歸納

  必修一化學第一章知識

  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

  1.任何粒子或物質的質量以克為單位,在數(shù)值上與該粒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相等時,所含粒子的數(shù)目都是6.02×1023。我們把含有6.02×1023個粒子的集體計量為1摩爾。簡稱摩,符號為mol。6.02×1023mol-1叫做阿佛加得羅常數(shù),符號為NA。物質的量實際上表示一定數(shù)目微光粒子的集體,它的符號是n。粒子集合體可以是分子、離子、原子、離子團,甚至是組成它們的質子、電子、中子等微觀粒子。1摩爾鐵原子可表示為1molFe、3摩爾氧分子可表示為3molO2、10摩爾鈉離子可表示為1molNa+。

  2.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含有的質量叫做摩爾質量。符號為M,常用單位為g/mol。摩爾質量在數(shù)值上都與該粒子的相對分子質量或相對原子質量或式量相等,單位不同。H2O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8,摩爾質量為18g/mol,1molH2O的質量是18g,含有6.02×1023個水分子;0.5molH2O的質量是9g,含有3.01×1023個水分子。

  3.物質體積的大小取決于構成這種物質的粒子數(shù)目、粒子大小、粒子之間的距離。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所占的體積稱為氣體摩爾體積,符號Vm,單位L/mol。氣體物質的量(n)與氣體體積(V)、氣體摩爾體積(Vm)的關系為V=n?Vm。氣體摩爾體積的數(shù)值決定于氣體所處的溫度和壓強。例如,標準狀況(常用S.T.P.表示,其溫度0℃,壓強1.01×105)時Vm=22.4L/mol;標準狀況下,44g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是1mol,微粒數(shù)是6.02×1023個,所占體積為22.4L。標準狀況下11.2L的Cl2和質量為49g硫酸所含的分子數(shù)相等。

  4.相同溫度和壓強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數(shù),這個規(guī)律叫做阿伏加德羅定律。標準狀況下11.2L的Cl2和CO2、H2、N2的質量分別為35.5g、22g、1g、14g,但他們所含的分子數(shù)都是6.02×1023個。同溫同壓下Cl2和CO2的體積之比為1∶1,它們的分子數(shù)之比為1∶1;同溫同體積的Cl2和CO2,它們的壓強之比為2∶3,則它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3。

  5.單位體積溶液里所含溶質B的物質的量稱為物質的量濃度。符號為c。物質的量濃度(c)、溶質的物質的量(n)、溶液的體積(V)之間的關系為單位為mol/l。物質的量濃度(c)、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w)、溶質的摩爾質量(M),溶液的密度之間的關系為

  6.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置需要用到的儀器有:容量瓶、膠頭滴管、燒杯、玻璃棒、天平或量筒。主要儀器是容量瓶,常用規(guī)格有100mL,250mL,500mL,1000mL,在這種儀器上除標明規(guī)格外,還有該儀器的使用溫度。主要實驗步驟:計算,稱量,溶解,冷卻轉移,洗滌,定容,搖勻,裝瓶貼標簽。在上述步驟中,洗滌液應轉移到轉移到容量瓶中;混勻后發(fā)現(xiàn)液面低于刻度線,該不該再加水至刻度線?_________。在上述步驟中,哪幾步需使用玻璃棒:溶解,轉移,洗滌。定容時使用的儀器名稱為膠頭滴管。

  7.實驗中下列情況將使所配溶液濃度“偏高”、“偏低”還是“不變”。①洗滌液沒有加入容量瓶:偏低; ②定容時是仰視:偏低;③定容時是俯視:偏高,④混勻時發(fā)現(xiàn)體積變小,又加入兩滴水:偏低;⑤轉移時有液體濺出:偏低;⑥開始時容量瓶不干燥:不變;⑦溶解時使用的燒杯玻璃棒沒有洗滌:偏低。

  必修一化學基礎知識

  物質的化學變化

  1、物質之間可以發(fā)生各種各樣的化學變化,依據(jù)一定的標準可以對化學變化進行分類。

  (1)根據(jù)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類別以及反應前后物質種類的多少可以分為:

  A 化合反應(A+B=AB)

  B 分解反應(AB=A+B)

  C 置換反應(A+BC=AC+B)

  D 復分解反應(AB+CD=AD+CB)

  (2)根據(jù)反應中是否有離子參加可將反應分為:

  A 離子反應:有離子參加的一類反應!局饕◤头纸夥磻陀须x子參加的氧化還原反應!

  B 分子反應(非離子反應)

  (3)根據(jù)反應中是否有電子轉移可將反應分為:

  A 氧化還原反應:反應中有電子轉移(得失或偏移)的反應

  實質:有電子轉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有變化

  B 非氧化還原反應

  2、離子反應

  (1)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tài)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電解質。酸、堿、鹽都是電解質。非電解質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tài)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非電解質。 注意:

 、匐娊赓|、非電解質都是化合物,不同之處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狀態(tài)下能否導電。②電解質的導電是有條件的:電解質必須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tài)下才能導電。

  ③能導電的物質并不全部是電解質:如銅、鋁、石墨等。④非金屬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機物為非電解質。

  (2)離子方程式: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來表示反應的式子。它不僅表示一個具體的化學反應,而且表示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

  復分解反應這類離子反應發(fā)生的條件是:生成沉淀、氣體或水。書寫方法:

  寫: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電離的物質拆寫成離子形式

  刪:將不參加反應的離子從方程式兩端刪去

  查:查方程式兩端原子個數(shù)和電荷數(shù)是否相等

  (3)離子共存問題

  所謂離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離子之間不發(fā)生任何反應;若離子之間能發(fā)生反應,則不能大量共存。

  A 結合生成難溶物質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B 結合生成氣體或易揮發(fā)性物質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 O 32-,HCO3-,SO32-,OH-和NH4+等

  C 結合生成難電離物質(水)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D 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水解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注意:題干中的條件:如無色溶液應排除有色離子:Fe2+、Fe3+、Cu2+、MnO4-等離子,酸性(或堿性)則應考慮所給離子組外,還有大量的H+(或OH-)。

  (4)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六看)

  A 看反應是否符合事實:主要看反應能否進行或反應產(chǎn)物是否正確

  B 看能否寫出離子方程式:純固體之間的反應不能寫離子方程式

  C 看化學用語是否正確:化學式、離子符號、沉淀、氣體符號、等號等的書寫是否符合事實

  D 看離子配比是否正確

  E 看原子個數(shù)、電荷數(shù)是否守恒

  F 看與量有關的反應表達式是否正確(過量、適量)

  3、氧化還原反應中概念及其相互關系如下:

  失去電子——化合價升高——被氧化(發(fā)生氧化反應)——是還原劑(有還原性) 升失氧化還原劑

  得到電子——化合價降低——被還原(發(fā)生還原反應)——是氧化劑(有氧化性) 降得還原氧化劑

  高一化學易錯知識

  (一)由概念不清引起的誤差

  1.容量瓶的容量與溶液體積不一致。

  例:用500mL容量瓶配制450mL 0.1 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用托盤天平稱取氫氧化鈉固體1.8g。分析:偏小。容量瓶只有一個刻度線,且實驗室常用容量瓶的規(guī)格是固定的(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用500mL容量瓶只能配制500mL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所以所需氫氧化鈉固體的質量應以500mL溶液計算,要稱取2.0g氫氧化鈉固體配制500mL溶液,再取出450mL溶液即可。

  2.溶液中的溶質與其結晶水合物的不一致。

  例:配制500mL0.1moL/L的硫酸銅溶液,需稱取膽礬8.0g。分析:偏小。膽礬為CuSO4·5H2O,而硫酸銅溶液的溶質是CuSO4。配制上述溶液所需硫酸銅晶體的質量應為12.5g,由于所稱量的溶質質量偏小,所以溶液濃度偏小。

  (二)由試劑純度引起的誤差

  3.結晶水合物風化或失水。

  例:用生石膏配制硫酸鈣溶液時,所用生石膏已經(jīng)部分失水。分析:偏大。失水的生石膏中結晶水含量減少,但仍用生石膏的相對分子質量計算,使溶質硫酸鈣的質量偏大,導致所配硫酸鈣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偏大。

  4.溶質中含有其他雜質。

  例:配制氫氧化鈉溶液時,氫氧化鈉固體中含有氧化鈉雜質。分析:偏大。氧化鈉固體在配制過程中遇水轉變成氫氧化鈉,31.0 g氧化鈉可與水反應生成40.0 g氫氧化鈉,相當于氫氧化鈉的質量偏大,使結果偏大。

  (三)由稱量不正確引起的誤差

  5.稱量過程中溶質吸收空氣中成分。

  例:配制氫氧化鈉溶液時,氫氧化鈉固體放在燒杯中稱量時間過長。分析:偏小。氫氧化鈉固體具有吸水性,使所稱量的溶質氫氧化鈉的質量偏小,導致其物質的量濃度偏小。所以稱量氫氧化鈉固體時速度要快或放在稱量瓶中稱量最好。

  6.稱量錯誤操作。

  例:配制氫氧化鈉溶液時,天平的兩個托盤上放兩張質量相等的紙片。分析:偏小。在紙片上稱量氫氧化鈉,吸濕后的氫氧化鈉會沾在紙片上,使溶質損失,濃度偏小。

  7.天平砝碼本身不標準。

  例:天平砝碼有銹蝕。分析:偏大。天平砝碼銹蝕是因為少量鐵被氧化為鐵的氧化物,使砝碼的質量增大,導致實際所稱溶質的質量也隨之偏大。若天平砝碼有殘缺,則所稱溶質的質量就偏小。

  8.稱量時藥品砝碼位置互換。

  例: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需稱量溶質4.4g,稱量時天平左盤放砝碼,右盤放藥品。分析:偏小。溶質的實際質量等于砝碼質量4.0g減去游碼質量0.4g,為3.6g。即相差兩倍游碼所示的質量。若稱溶質的質量不需用游碼時,物碼反放則不影響稱量物質的質量。

  9.量筒不干燥。

  例: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硫酸溶液時,用沒有干燥的量筒量取濃硫酸。分析:偏小。相當于稀釋了濃硫酸,使所量取的溶質硫酸的物質的量偏小。

  10. 量筒洗滌。

  例:用量筒量取濃硫酸倒入小燒杯后,用蒸餾水洗滌量筒并將洗滌液轉移至小燒杯中。

  分析:偏大。用量筒量取液體藥品,量筒不必洗滌,因為量筒中的殘留液是量筒的自然殘留液,在制造儀器時已經(jīng)將該部分的體積扣除,若洗滌并將洗滌液轉移到容量瓶中,所配溶液濃度偏高。

  11.量筒讀數(shù)錯誤。

  用量筒量取濃硫酸時,仰視讀數(shù)。分析:偏大。讀數(shù)時,應將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使眼睛與量筒中濃硫酸的凹面處相平。仰視讀數(shù)時,讀數(shù)偏小,實際體積偏大,所取的硫酸偏多,結果配制的溶液濃度偏大。

  (四)由溶解轉移過程引起的誤差

  12.未冷卻溶液直接轉移。

  例:配制氫氧化鈉溶液時,將稱量好的氫氧化鈉固體放入小燒杯中溶解,未冷卻立即轉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分析:偏大。容量瓶上所標示的使用溫度一般為室溫。絕大多數(shù)物質在溶解或稀釋過程中常伴有熱效應,使溶液溫度升高或降低,從而影響溶液體積的準確度。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熱,定容后冷卻至室溫,溶液體積縮小,低于刻度線,濃度偏大。若是溶解過程中吸熱的物質,則溶液濃度偏小。

  13.轉移溶質有損失。

  例:轉移到容量瓶過程中,有少量的溶液濺出。分析:偏小。在溶解、轉移的過程中由于溶液濺出,溶質有損失。使溶液濃度偏小。

  14.燒杯或玻璃棒未洗滌。

  例:轉移后,未洗滌小燒杯和玻璃棒,或者雖洗滌但未將洗滌液一并轉移至容量瓶中。分析:偏小。溶質有損失。使溶液濃度偏小。

  (五)由定容過程引起的誤差

  15.定容容積不準確。

  例:定容時,加水超過刻度線,用膠頭滴管吸取多余的液體至刻度線。分析:偏小。當液面超過刻度線時,溶液濃度已經(jīng)偏小。遇到這種情況,只有重新配制溶液。

  16.定容后多加蒸餾水。

  例:定容搖勻后,發(fā)現(xiàn)液面下降,繼續(xù)加水至刻度線。分析:偏小。容量瓶搖勻后發(fā)現(xiàn)液面下降是因為極少量的溶液潤濕磨口或附著在器壁上未流下來,不會引起溶液濃度的改變。此時加水會引起濃度偏小。

  17.定容時視線不平視。

  例:定容時仰視。分析:偏低。定容時仰視,容量瓶內(nèi)液面最低點高于刻度線,使?jié)舛绕?反之,俯視時,容量瓶內(nèi)液面最低點低于刻度線,使?jié)舛绕蟆?/p>

  (六)對實驗結果無影響的操作

  18.稱量溶質的小燒杯沒有干燥。

  分析:無影響。因為所稱溶質質量是兩次稱量數(shù)據(jù)之差,其溶質的物質的量正確,則物質的量濃度無影響。

  19.配制前容量瓶中有水滴。

  分析:無影響。溶質的質量和溶液的體積都沒有變化。

  20.定容搖勻后少量溶液外流。

【高一化學必修一第一章知識歸納】相關文章:

高一化學必修1知識整理歸納10-31

高一化學必修2知識要點歸納10-31

高一化學必修二知識重點歸納10-31

高一化學必修三知識要點歸納10-31

高一化學必修1知識重點歸納10-30

高一化學必修2知識重點歸納12-02

高一化學必修一的知識點歸納01-25

高一化學必修一必背知識歸納12-02

高一化學必修一知識點歸納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