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知識點總結:碳單質
知識點總結
本知識是元素化合物知識的較簡單內容,主要內容包括常見的碳的單質、碳單質的性質比較與應用、碳單質的反應現(xiàn)象和方程式等內容,需要識記的內容較多。
1、金剛石 、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但由于碳原子在這些物質里的排列方式不同,即結構不同,導致它們在性質尤其是物理性質上有很大的差異。
金剛石、石墨和C60的性質比較及用途:
2、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等物質都是由石墨的微小晶粒和少量雜質構成的,由于木炭和活性炭均具有疏松多孔的結構,因此它們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毒氣、色素以及有異味的物質等。據此,木炭和活性炭在制糖工業(yè)、食品工業(yè)、防毒面具制作等方面有重要的應用。
3、碳的化學性質
。1)穩(wěn)定性:常溫下碳單質很穩(wěn)定,幾乎與所有物質都不發(fā)生化學反應。
。2)可燃性:
(3)還原性:高溫下碳能跟某些氧化物反應,奪取某些氧化物中的氧元素,使這些氧化物失去氧而發(fā)生還原反應。
實驗現(xiàn)象:黑色固體變紅色,并有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產生。
常見考法
碳及其化合物知識與生活,生產,科技和自然息息相關,決定了它在中考中能以時事,健康,生活或環(huán)保等材料為背景的題型出現(xiàn),題目類型經常涉及選擇、填空。
誤區(qū)提醒
1.吸附是物理現(xiàn)象,與吸收具有不同的含義。由于木炭疏松多孔,有很大的表面積,因此它具有吸附性,活性炭的吸附性比木炭更強。吸附作用是將氣體或溶液里的微小粒子吸附在固體表面,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吸收一般為化學變化,如:CO2氣體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的過程中生成了碳酸鈉或碳酸氫鈉等物質,就是化學變化。
2.“碳”和“炭”的區(qū)別:“碳”是元素的名稱,是核電荷數為6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比如碳元素、碳單質、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等,這兒不能用“炭”。而“炭”指的是具體物質,它表示由碳元素組成的某種單質——木炭、活性炭、焦炭等。一般在未指明具體單質時,習慣上用碳,如“熾熱的碳”、“當碳燃燒時”。
3.C還原氧化銅注意問題:
、倬凭珶艏泳W罩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溫度;
、谠嚬芸谝韵蛳聝A斜;
③裝置的氣密性要好;
④實驗結束時,先撤出導氣管,然后再熄滅酒精燈(防止澄清石灰水倒流入熱的試管致使試管破裂),待試管冷卻后再把試管內的粉末倒在紙上(防止生成的銅再被氧化成氧化銅)。
【典型例題】
例析:
1、用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實驗如圖所示。
。1)酒精燈加燈罩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剛開始預熱,試管②中立即產生氣泡,但石灰水不變渾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繼續(xù)加熱,觀察到石灰水逐漸變渾濁,黑色粉末中出現(xiàn)紅色物質。請你寫出帶點部分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停止加熱時,應先將導管從試管②中撤出,并用彈簧夾夾緊橡皮管,待試管①冷卻后再把試管里的粉末倒出。這樣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其反應條件是高溫,所以酒精燈要加網罩以提高火焰的溫度。剛開始預熱時,裝置中的空氣會首先逸出,所以看到試管②中立即產生氣泡,但石灰水不變渾濁。停止加熱時,應先將導管從試管②中撤出,否則試管①內溫度降低,其壓強會減小,外界大氣壓會把試管②中的液體壓進試管①內,致使試管①破裂。另外還要用彈簧夾夾緊橡皮管,否則外界空氣會進入試管①中,新生成的銅在加熱的條件下又被氧化成了氧化銅,等冷卻后再打開,試管內已恢復至常溫,銅與氧氣就不反應了。
答案:
。1)提高酒精燈火焰的溫度;
。2)開始排出的是試管內的空氣 ;
(4)防止試管②中的液體倒流回試管①,防止空氣中的氧氣進入試管①把生成的銅再次氧化。
【化學知識點總結:碳單質】相關文章:
碳的幾種單質中考化學知識點08-02
中考化學單質碳的性質的知識點09-16
化學單質碳的化學性質知識點01-26
初中化學之碳單質知識點的總結07-31
中考化學知識點總結之碳的幾種單質08-02
《碳的幾種單質》的化學教學反思03-14
單質碳的化學性質知識02-22
碳的單質的化學性質試題練習03-15
化學復習單質與氧氣反應知識點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