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式人力資源管理該考慮的幾個問題?
中國本身來看,我在人力資源界里面來自于企業(yè),從經歷來說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就是在企業(yè)里面做人力資源管理,當時是在華為。90年到華為,當時是20幾個人,在20xx年離開的時候是兩萬多人。當時華為人力資源系統(tǒng)是我負責建立了。在中國民營企業(yè)里面也是非常有代表性。怎么樣真正中國企業(yè)里面構建人力資源架構,在這個時候做了很多的實踐。
第二階段,就是自己做了人力資源咨詢公司,三年的時間給20家企業(yè)做了人力資源咨詢。包括怎么樣給企業(yè)搭建一個好的人力資源架構。比較大的企業(yè)有芙蓉王、華航等等。
第三階段,20xx年7月1號,我擔任總裁,作為一個總裁來看,怎么樣實現人力資源管理,如何運用手段和方法。這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問題。
從三個階段來看個人有一些感受,我的觀念更多來自于實踐。
在整個中國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在企業(yè)里面他們感到了什么,應該說在絕大部分企業(yè)里面,人力資源管理是不太成功的,而且有很多問題。盡管十幾年以來中國很多企業(yè)都在學習,拼命的學習人力資源管理思想,包括也請了很多國內外咨詢公司做項目,做咨詢。為什么在企業(yè)內部落實過程中,人力資源管理成功的概率比較低呢?這就引起我的一個思考。
怎么說呢?我們在中國的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跟西方企業(yè)到底應該有什么不同?如果把西方一些管理的理論和工具拿過來用,到底能不能解決中國人力資源管理問題。包括我也去研究中國成功的民營企業(yè),成長過程當中到底是依靠什么解決人的問題,包括我們中西方文化的思想、行為習慣有什么不同。后來我覺得中國企業(yè)真正做好人力資源管理,一定要思考中國式的管理模式到底是什么。不能簡單的照抄照搬。因為在人力資源管理里面,你設計一個口號制度很容易,但是從其他公司搬過來的制度,在你的公司實施幾乎百分之百是失敗的,因為你不可能把公司的隊伍搬過來,把文化搬過來。把制度搬過來,有的時候配的藥是不能治病的,每個人病根不一樣,機理不一樣,每個人配方是不一樣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企業(yè)里面要做好人力資源管理,一定要思考中國的文化背景到底是什么。就是說怎么解決人的問題,這是最根本的。
在這個問題,我只是把議題拋出來,并不是說在西方的學者管理學里面,他們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西方管理學里面從100年以前泰勒式的工具,現在是以工具管理為基礎轉化為以人管理為基礎。
德魯克的預言:未來發(fā)展過程中,管理模式和方向,有可能來自于日本的企業(yè)。日本企業(yè)跟西方企業(yè)文化背景到底有什么不同?我認為本質的區(qū)別,日本企業(yè)是非常強調企業(yè)家族,員工對企業(yè)的忠誠度是與生俱來的。員工之間的協(xié)作精神也是與生俱來的。有一種奉獻意識,也是與生俱來的。社會文化就是這樣。所以到一個公司工作,并不是靠一個口號制度他就愿意加班,給他獎金就愿意加班,沒有這個問題。公司文化是這樣的。
我認為德魯克只說對了一半,為什么?我認為日本企業(yè)里面人才流動問題沒有解決,就是創(chuàng)新意識不夠。員工待遇的話,兩個人干同樣的工作,一個結婚的人,一個不結婚的人,結婚的人工資待遇就高,因為他負擔重了。而且在一個行業(yè)里面不會接受其他公司跳過來的人,他認為這個員工不忠誠,到我這兒來也是不忠誠,所以拒絕接受。這幾年會好一些,但這是日本企業(yè)的特點。
中國企業(yè)恰恰具備創(chuàng)新意識,又是講究文化理念。所以在中國的企業(yè)里面,我覺得要探索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和方法完全是可以的。而且就人力資源管理有可能是來自于中國企業(yè)實踐。完全有可能五年以后,十年以后總結出一套中國自己的管理體系,這個是完全可能的。所以從背景來說是這個關系。
企業(yè)的競爭越來越多強調的人才的價值,包括外部的環(huán)境變化太快了。員工如果思想跟不上,能力跟不上,你有最好的機會也抓不住。另外在很多的管理中發(fā)現,管理流程是不行的,流程是死的,人是活的。在很多企業(yè)如果只是按照流程執(zhí)行,結果是對公司有損害的。這個時候怎么樣讓員工能有統(tǒng)一的規(guī)則去處理問題。比如說在地產行業(yè)里面,房地產行業(yè)里面項目管理有很好的流程,但是如果在工程過程中,平時我要修改一個材料的規(guī)格、型號,根據它的流程要求完全是應該上報,然后再審核,再處理,最后兩天三天以后會有結果。那么這兩天可能什么事都干不了。如果在公司里面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流程,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應該怎樣處理,可能兩個人商量一下就把問題解決了,半天就能解決問題。所以為什么在地產行業(yè)里面,萬科管理理念非常強調文化的統(tǒng)一性,非常強調員工的開放心態(tài)跟協(xié)作精神。包括很多中國企業(yè),聯想、華為非常強調企業(yè)文化。因為在企業(yè)里面很多制度是不健全的,怎么樣在這種情況下不犯錯誤,就是靠這個觀念無形中支配他。
再一個有了制度可能結果也是不對的。因為制度是滯后的,有了問題以后才制訂制度。所以這個問題我覺得在一些管理里面越來越重視人才管理。中國企業(yè)十幾年以來,也是吃了很多虧。很多老板剛開始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完全是機會導向,抓個合同回來企業(yè)就可以生存。后來做了五年十年以后,發(fā)現企業(yè)有的大有的小,做大了非常困難。很多人想問題在哪里呢,就是人的問題,人的問題沒有解決好,企業(yè)就做不大,這幾年待遇也是猛漲。這個也是跟企業(yè)發(fā)展階段有關系。
中西方社會文化比較。西方文化價值理念是什么,西方的文化里面非常強調獨立人格,就是人本主義,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空間,不受侵犯,我也不侵犯別人,他是有規(guī)則的。我有個朋友在美國生活了很多年,有個孩子大概4歲。從中國把岳母請過來到家里做飯,帶孩子。孩子上幼兒園,有一天回來他的房間里面的玩具找不到了,就問他的外婆去哪里了?外婆說洗了以后放在外頭。孩子怎么說呢?外婆動我的東西,要先跟我商量一下,說一下再拿。4歲的孩子就有這個要求。在中國根本沒有這個要求,沒有這個必要,4歲的孩子也不會這么想。所以它要求是獨立人格。
在企業(yè)里面就是契約,員工我應該承擔什么樣的責任,你給我多少工資待遇。雙方契約基礎之上合作,企業(yè)不會教育員工,你在公司里面怎么樣有理想,怎么樣有什么什么民族精神,根本不會這樣教育,就是契約關系。所以他是遵守契約的。有了契約,員工去遵守。那個企業(yè)也是一樣的,我的待遇應該怎么發(fā)怎么發(fā)。然后公司要求員工去加班非常困難的,這是我的生活時間,你是不能侵犯的。所以很多企業(yè)國際化以后,到歐洲去很多不適應,有的老板不管是不是星期天一個電話過來開會。在歐洲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下班以后員工馬上就回家了。他認為生活可能比工作更重要。他需要有一個獨立的生活空間,這是他的權利。
在中國恰恰不一樣,傳統(tǒng)理念強調情、理、法,如果鐵面無私可能在企業(yè)里面什么事都做不成,因為不合情理。所以中國文化背景里面,對這個事情認可一定要講究一個前提,就是能接受的情感之下去處理問題。所以很多企業(yè)里面強調處理事情,處事當方,為人當圓,這是有道理的。
包括我們非常強調什么?就是人際關系、信任文化,在公司里面每個人都一個圈子,組織規(guī)則就沒有了。我認為組織規(guī)則之上人際關系和信任文化是需要的。如果公司里面開會的時候,對這個領導有什么意見,談談問題,沒有人敢說的。當面是沒有人干說這個話的。怎么樣讓員工把意見表達出來呢,就是吃的過程中,再喝幾杯酒,什么問題都敢說了,員工也放開了。所以在中國企業(yè)交流文化,吃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不要老否定自己,這個不行,那個不行,你不可能把全國人民徹底改掉,兩千年文化徹底改掉。我們現實是這樣的,文明是這樣的,我們就要選擇合適的方式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
在西方生產管理里面,可以把機器買過來以后,我去生產,不需要文化,不需要其他的制度,沒有國籍。所以我們不需要中國的模式,直接把西方的方式挪過來就可以。在西方管理里面,也沒有人際關系。在中國企業(yè)里面,就復雜了,有情感,有習慣,這時候不考慮中國文化背景,完全拿西方的方法來做,你說能做好嗎?所以為什么很多中國企業(yè)里面,做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80%都做不好的原因。并不是說我們做得不好,而是我們思考假設是什么,我們理論背景應該怎么樣思考。如果照搬西方的方法,可能基礎不一樣的。所以文化背景不同的情況,對人的管理必須徹底思考。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面,對人管理的思想跟理論其實很多的。當然更多的是從社會、政治角度考慮問題,企業(yè)角度考慮問題比較少。如果作為國家體系來說,用人物之本選拔人才是非常有效的。當然現在不一樣,因為社會沒有競爭環(huán)境,整個政治環(huán)境,在中國歷史上社會環(huán)境中人才最受重視是什么時間呢?三國的時候。因為三個國家需要有一個競爭關系。當然現在中國社會沒有形成一個競爭關系,所以對人才看待角度不一樣
【中國式人力資源管理該考慮的幾個問題?】相關文章:
裁員需考慮的問題11-27
中國式管理語錄摘抄12-14
中國式英語搞笑短語03-31
自私的人只考慮自己語錄12-29
學生選擇澳洲留學的考慮因素09-05
跳槽之前需要考慮什么問題04-18
選擇大學需要考慮哪些因素03-18
職業(yè)生涯設計要考慮哪些06-13
教育筆記-請多多考慮孩子感受08-05
自私的人只考慮自己經典語錄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