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會考必備知識點整理
高中政治會考,主要靠自己知識點的掌握、梳理和運用。要想考試拿高分,那必須要在平時下苦工,勤奮復習和記憶知識點。下面是百分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政治會考知識
1、我國初級階段的個人消費品分配制度:我國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國的分配方式主要有:
1) 按勞分配(公有制) 2) 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個體經濟)
3) 按生產要素分配 (生產要素主要有勞動、資本、技術\土地和管理等。)
2、收入分配和社會公平
1)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現(xiàn)為收入分配的相對平等,即要求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差距不能過于懸殊,要求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
2)如何實現(xiàn)社會公平(縮小收入差距)?
、賵猿趾屯晟瓢磩诜峙錇橹黧w,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為我國實現(xiàn)社會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證。
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實現(xiàn)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著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建立企業(yè)職工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實現(xiàn)社會公平的另一項重要舉措。
完善分配政策,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jié),保護合法收入,調節(jié)過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取締非法收入。
通過加強稅收調節(jié),整頓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防止
出現(xiàn)嚴重的兩極分化,實現(xiàn)公平分配。
調節(jié)財政支出,保護中低收入者的經濟利益,減輕老百姓的經濟負擔。
增加社會保障支出,使更多的人特別是中低收入者能夠享受到改革和發(fā)展的成果。
3、效率和公平的辯證關系是什么?怎樣實現(xiàn)二者的統(tǒng)一?
(1)效率和公平是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
第一,兩者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
第二,兩者分別強調不同的方面,又存在矛盾。提高效率必然犧牲一些公平或保證公平必須放棄一些效率。
(2))怎樣實現(xiàn)二者的統(tǒng)一?
、侔l(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進公平。
、谔幚砗眯屎凸降年P系,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過分懸殊;既要落實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獻精神;在鼓勵人們創(chuàng)業(yè)致富的同時,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后富。
4、財政收入的來源?影響因素有哪些?
財政收入分為稅收收入、利潤收入、債務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稅收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影響財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經濟發(fā)展水平(基礎性的)和分配政策。
5、財政作用
1) 國家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
2) 國家財政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 國家財政具有促進國民經濟持續(xù)平穩(wěn)運行
6、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增值稅——對企業(yè)的增值額征稅。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個人所得征收的一種稅。個稅特點:高收入者多納稅,低收入者少納稅。個人所得稅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調節(jié)個人收入分配、實現(xiàn)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
7、違反稅法的行為有哪些?(偷稅、欠稅、騙稅、抗稅)
8、公民如何做到依法納稅?
(1)公民增強納稅人的權利與義務意識,自覺依法誠信納稅,積極行使納稅人權利。
(2)公民要增強對國家公職人員及公共權力的監(jiān)督意識,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積極關注國家對稅收的'征管和使用,對貪污和浪費國家資財?shù)男袨檫M行批評和檢舉,以維護人民和國家的利益。
高中政治會考知識總結
我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一、政府的職能:管理與服務
1、我國政府的性質: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zhí)行機關,是人民意旨的執(zhí)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衛(wèi)者。
2、政府的主要職能:
(1)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
(2)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3)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4) 提供社會公共服務。
3、政府只有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能,才能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讓一切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
4、我國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目的:進一步政府提高為經濟社會發(fā)展服務、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5、政府的作用:
(1)人們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
(2)人們又享受著政府提供的服務。
5、了解政府的性質和職能,相信我們的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尋求政府幫助,監(jiān)督政府行為,使我們的公民意識和政治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
二、政府的責任:對人民負責
1、我國政府的宗旨:為人民服務。
政府工作工作的基本原則:對人民負責。
2、具體要求:
(1)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tài)度。(必須深入群眾,關注民生,體察民情,尊重民意;不能損害人民利益,不能以權謀私,搞權錢交易。)
(2)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真抓實干;工作著力點放在研究、解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問題上)
(3)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3、我國政府在不斷提高行政效率,增強服務意識,杜絕“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現(xiàn)象。
4、公民求助或投訴的途徑:開設熱線電話;設立信訪部門;發(fā)展電子政務;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制度。
5、公民學會向政府部門求助或投訴,有助于解決自己面臨的困難,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也有助于促使政府不斷改進工作。
高中政治會考知識重點
1.文化的內涵與特點:
內涵:文化是一種精神現(xiàn)象 “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tài)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tài)的部分。
特點:文化由人所創(chuàng)造、為人所特有,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文化作為一種修養(yǎng)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接受教育而逐步培養(yǎng)出來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2.文化的社會作用
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fā)展產生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注意:影響有好有壞),不僅表現(xiàn)在個人的成長歷程中,而且表現(xiàn)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 先進的、健康的文化對社會的發(fā)展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反動的、腐朽沒落的文化則對社會的發(fā)展起著重大的阻礙作用。
3.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
(1)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xiàn),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所決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經濟,給予政治、經濟以重大影響。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經濟,給予政治、經濟以重大影響: 不同性質的文化對社會發(fā)展的作用不同。(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fā)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fā)展。
(3)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在經濟發(fā)展中,科學技術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為推動經濟建設,發(fā)展教育事業(yè)、培養(yǎng)各種高素質人才、提高勞動者素質越來越重要。文化生產力在現(xiàn)代經濟的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4)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
4.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
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支撐,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
5.文化對人影響的表現(xiàn)
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6.文化對人的影響特點
(1) 潛移默化 (2)深遠持久
7.文化塑造人生
(1)優(yōu)秀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2)優(yōu)秀文化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高中政治會考知識點整理】相關文章:
高中政治會考知識點整理歸納01-25
高中政治會考知識重點整理11-10
高中政治會考必備的知識點11-10
高中政治會考重要的知識點01-25
高中政治會考重要知識點總結12-05
高中政治會考重要的知識點歸納12-05
2017高中政治會考知識點歸納10-13
2021高中政治會考知識點總結11-29
2017高中政治會考知識點匯總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