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班幼兒的教育隨筆(精選11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隨筆應該很熟悉吧?隨筆是一種很靈活隨便的筆記或文體。想要學習寫隨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中班幼兒的教育隨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幼兒的教育隨筆 篇1
幼兒園應以游戲為主要活動。幼兒是游戲的主人,幼兒離不開游戲,并且幼兒具有親近自然的天性,所以,沙水游戲更是獲得孩子們的喜愛。教師及時的鼓勵、適當?shù)谋頁P、自然的引導,都能使幼兒從中獲得進取愉快的情感體驗。
如:戶外活動時,我們組織小朋友參觀了公園里的動物園,回來后,根據(jù)孩子們的意愿,我在班上開展了沙上建構活動“動物園”。第一次活動時,孩子們遇到的問題還真不少,劉佳音說:“朱教師,動物園里沒有動物怎樣辦呢?李樂晨、王玉萍、王艷玲幾位女孩子說:“朱教師,我們沒有東西蓋小動物的房子怎樣辦呢?”陳慶潤說:“教師,沒有海豚和海獅的家怎樣辦呢”應對小朋友的這么多的“為什么”,我鼓勵他們自我去嘗試想辦法,去解決問題。第二次活動時,我發(fā)現(xiàn)劉佳音帶橡皮泥來做小動物;李樂晨、王玉萍、王艷玲等幾個女孩子帶來一大筐積木來給小動物蓋房子;陳慶潤帶來一個空的塑料油桶,埋在沙地里做海豚和海獅的家。當然,這幾個問題解決了,在活動中,他們又會遇到新的問題。不論他們提出什么問題,我總是引導他們自我想辦法解決,僅有在他們確實需要幫忙時,才給他們適宜的指導。久而久之,他們再遇到:玩沙時,工具不夠用了、沙上建構時找不到適宜的替代物、活動中某一幼兒不細心把沙或水灑到另一幼兒身上了、沙上建構時小朋友們快完成的作品被一個頑皮的幼兒碰到了……等等問題時,我們就再也不用愁了,因為他們明白應當如何解決。
人的一生會碰到許多問題需要解決、需要處理,在幼兒期我們有意識地設置一些小問題鼓勵他們解決、處理,使其看見問題肯動腦筋解決。這對幼兒的成長是很有用的。在沙水游戲活動中,他們常常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我總是支持、鼓勵幼兒按自我喜歡的方式去玩沙玩水,玩什么、怎樣玩由孩子們自我決定,給了孩子寶貴的發(fā)展機會,使他們學會處理與同伴交往中出現(xiàn)的問題,學會了交往技巧。讓孩子們在沒有外力的情景下能簡便愉快地嘗試探索玩耍。
沙水游戲是適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的需要而產(chǎn)生的,最貼合幼兒的年齡特征,最為幼兒所喜愛。經(jīng)過沙水游戲,能夠讓幼兒鍛煉肢體,訓練思維,豐富了他們的情感,也在游戲中學會如何與人交往。也能夠說幼兒是在游戲中成長的。
所以,在組織活動時,不妨在發(fā)生問題的時候,我們教師要敢于放手并鼓勵幼兒自我想辦法解決沖突,要多一份耐心,多一點等待,多給孩子一點解決問題的空間。這樣一來不但能夠培養(yǎng)幼兒獨立解決問題的本事和職責感,還能夠使幼兒獲得成功感和滿足感。
中班幼兒的教育隨筆 篇2
中午午睡時,小朋友們在忙著自我脫衣服、脫鞋子;因為是中班的小朋友了,大肌肉動作和小肌肉的精細動作的發(fā)展水平較小班時,已經(jīng)有很大的提高了。所以我們讓小朋友自我動手了,實在不會,我們會教,但不會去直接幫忙。
今日林林脫衣服的時候就遇上了麻煩,他將衣服的拉鏈拉開了;可是由于穿了厚衣服,所以袖子沒有辦法脫下來。他努力地脫著,實在脫不掉了,他開始甩衣袖,嘴里還發(fā)出“嗯嗯”使勁兒的聲音,重復著甩袖子的動作。直到遇到了凡凡。
只見凡凡大方地說“我來幫你”,在凡凡的幫忙下,林林的衣服很快脫了下來。平時在我眼中的凡凡,入園時依偎在媽媽旁邊,離園時羞于和我們打招呼,活動時跑這兒跑那兒的孩子一個小男孩,沒想到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他會主動幫忙他人。
其實每個孩子的心里都住著一位天使,每個孩子的心靈都是美麗的,只是有時候,我們被他們的表象給迷惑了,暫時看不清他們本真的樣貌,所以我們只能耐心去等待去發(fā)現(xiàn)他們的內(nèi)心。
中班幼兒的教育隨筆 篇3
在活動室給孩子們排座位時,教師往往根據(jù)“高矮相宜、男女搭配”以及“活潑好動的與比較文靜的穿插起來”的原則,將孩子的座位固定下來。經(jīng)過實踐我認為在座位相對固定的前提下,將座位適當調(diào)整有好處,它能促進孩子們之間的交流,使之共同進步,共同提高。
我班的趙修俊小朋友很喜歡畫畫,每天一入園就開始涂涂畫畫。漸漸地他周圍的幾個小朋友也受他的影響,愛上了畫畫。幾個星期后,他們在繪畫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于是,我有意識的將修俊小朋友的座位作了調(diào)整,讓平時不喜歡畫畫的三個小朋友跟他坐在一起。一段時間后,這三個小朋友對繪畫產(chǎn)生了興趣。再如我班的王雨小朋友普通話講的很標準,平時也喜歡講故事,我就有意識的讓她跟幾個不善于言談,不喜歡表現(xiàn)的孩子坐在一起,受她的影響,幾個孩子的普通話進步很快,漸漸地也開始表現(xiàn)自己了。
后來,我就經(jīng)常用調(diào)整座位的方法,讓能力強的孩子去感染和帶動能了弱的孩子。這樣既使能力弱的孩子得到了發(fā)展,又使能力強的孩子獲得了鍛煉和交往的機會。
中班幼兒的教育隨筆 篇4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間和孩子們在一齊相處三個月了。
記得有天我請假,小班的娟娟老師代我的課。當我回來,聽其他老師說,我們班的孩子一向問我為什么沒來上課,老師開玩笑說是他們把我氣得生病了。當時聽了,我心里覺得酸酸的。雖然孩子們有時候不太聽話,但是我和他們在一齊應經(jīng)成為了一種習慣,成為了每一天的生活。
每當我夸獎其中一個人時,他們總是一齊做,我明白,他們需要我的夸獎。所以我也會盡量給他們每個人一個手指印章。雖然摁在眉頭,別人看不到。但是他們覺得這是給他們最榮耀的獎勵。
宇航此刻很喜歡幼兒園的生活。他是外冷內(nèi)熱型的孩子,表面看起來文文靜靜的,但是心里有很多的想法。此刻他也很樂意和我說,每一天一早過來,總要說做完在家媽媽、爸爸給他弄什么、買什么東西了。當然,我也要認真的聽他說。
我們班的兩個小女孩兒詩曼和子藝,此刻越來越有范兒了?吹侥泻⒆訛⑺,便說:“趕緊拿抹布擦掉,要不袖子就濕了!”有時候看著她們覺得很有女王范兒。有時候我也會提醒她們:你的潛力和時間是有限的,你不可能什么事都照顧的到。
鈺堯,是讓其他老師說道都頭疼的孩子。但是我沒覺得鈺堯讓我頭疼,也許是別的老師沒有和鈺堯相處的原因吧。雖然鈺堯總是做些激動的事,但是他是個開心果,他能讓我們開心,捧懷大笑。記得一天他突然說,“曉燕老師你不丑!”當時我很驚訝。原先他也有自己的審美。我也很高興,在孩子們的心里,我留給他們的是完美的形象。
和孩子們的日子里,總能出現(xiàn)一些開心的,讓人開懷大笑的片段。很感謝孩子們給我的一切。
中班幼兒的教育隨筆 篇5
老師要時常觀察幼兒,在這面鏡子前照一照,找一找自己的影子,發(fā)現(xiàn)污點,不要怕孩子笑話,主動承認不足之處,及時擦掉污點,擦亮鏡子,讓孩子們在老師的影響下,個個成為老師的小影子,成為有禮貌、有潛力的好孩子。
這是一件發(fā)生在午睡室里的一件事情,當我說:“小朋友們,下午好!起床了!焙⒆觽円粋個都起來了,大家都擠在小床的走廊里,有的在穿衣服,有的在聊天。我急著去幫一些動作稍微慢的小朋友穿衣服,就匆忙的從果果的身邊走了過去,身體沒把握好平衡,差點摔跤,就聽惜筠寶貝說了一句:“盧老師,你要留意呀,下次走路的時候要看好,別摔跤!那樣會很疼的!
看著孩子半是責備,半是擔心的樣貌,心里頭溫暖極了。這些幼兒在班級雖然才一個多學期,有時還會不肯來上學,有時還會哭哭鬧鬧,但他們已經(jīng)與我們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在孩子小小的心靈中,他們關心老師,就像老師關愛他們一樣。孩子說的這句話,不就跟我們平時教育、囑咐孩子差不多嘛。
模仿是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但是他們更愿意模仿與自己親近和喜歡的人。有些孩子對于班級老師說話的語氣語調(diào),還有穿著打扮,都很留意。這些孩子們對我們的關心比我們還細心。他們會注意我們的每一個變化,有時還會很天真地請爸爸媽媽都來學一學。在孩子的眼里,老師的每一個動作和表情都是對的、好的。
所以我們作為教師,在幼兒面前要注意說話的語氣和言行舉止。有時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會讓幼兒成為模仿的對象,并在他們的行為中反射出來。所以孩子就是我們的一面鏡子,你在鏡子里怎樣表現(xiàn),孩子就用自己的行為來回報我們。
老師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是老師的一面鏡子,在孩子面前老師要三思而后行!
中班幼兒的教育隨筆 篇6
也許是現(xiàn)在的孩子越來越寶貝吧,從事了多年的幼教工作,總的感覺是現(xiàn)在的孩子越來越難帶了。如今,隨著社會發(fā)展的多元化,家長們的教育觀也在發(fā)生著改變,孩子的個性化發(fā)展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培養(yǎng)孩子個性化的同時,有時教育者也容易把握不好分寸,造成了對孩子的過度溺愛。從而,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逐漸養(yǎng)成了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例如:過于自私,過度任性等等。
我班里有一個小男孩叫陳天澤,長著大大的眼睛,虎頭虎腦的。這孩子挺聰明,對各種知識的接受能力較強,想象力也很好,可以看出其家長應該很注重對他的智力培養(yǎng)。可是,通過他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使我發(fā)現(xiàn),這小家伙脾氣太大,很任性。不管犯了什么錯,他從來都不會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
我們都知道,現(xiàn)代社會對孩子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要求都在不斷提高。就算一個人的智商再高,如果他不具備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相信他也不會永遠健康的發(fā)展。近幾年我們經(jīng)常會聽說,某某大學的高才生因不順心而自殺或誤入歧途之類的事情,而且此類事件的發(fā)生機率還在不斷提高。所以,如果家長和老師意識不到這些心理健康隱患,那么對孩子未來的發(fā)展是很危險的事情。
對于陳天澤的“任性”這一問題,在與其家長做好溝通之后,我決心要幫他改掉這種不良習慣。終于,在我的等待中,機會來了。
有一次準備吃午飯了,在組織孩子們洗手時,陳天澤把桂鴻章推倒了,于是桂鴻章就“哇哇”哭了起來。我接著走過去問怎么回事,小朋友都說是陳天澤把他推倒的,經(jīng)過仔細查看桂鴻章,發(fā)現(xiàn)他并無大礙,這時我懸著的一顆心稍稍安穩(wěn)了些。接著,我拉著陳天澤的手走到一邊,然后蹲下,問他“陳天澤,是你把桂鴻章推倒的嗎?你能告訴老師怎么回事嗎?”這時,他的反應是:皺著眉頭,瞪大兩只眼睛,還噘著小嘴,然后氣橫橫的斜視著旁邊的墻,連看都不看我。嘴里還嘰里咕嚕著:“真討厭,哼,氣死我了!”然后就一言不發(fā)了。不論我怎么說什么,他還是那樣生氣地噘著嘴、皺著眉,就是不理我?吹剿@個樣子,我想再繼續(xù)也是徒勞的,就停止了與他的交流,接著去把桂鴻章安慰好就組織大家吃午飯了。
在組織孩子們吃完飯后,我想這件小事有可能就是改變他的一次契機,所以我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等把別的孩子們安頓好后,我又一次把陳天澤喊道我身邊。我用手攬著他,輕輕地說:”寶貝,你能看著老師的眼睛嗎?”他聽到后,慢慢地抬起頭,眼神瞄了我一下,接著又閃開了,這時能看出他不像剛才那么生氣了。我又說:”老師不是因為你倒了桂鴻章而生氣,而是因為你不夠勇敢而著急。老師說過,你聰明好學,畫畫也很好,這都是你的優(yōu)點?墒俏覀冇蟹稿e的時候,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犯錯怕什么,改掉還是好孩子。怕就怕犯了錯不改,那不就永遠錯下去了嗎?你想成為不會改錯的孩子嗎?”這時,他盯著我,搖了搖頭小聲說:“不想!薄罢姘!你確實很聰明,老師希望你以后能變得更加勇敢些,成為知錯能改的孩子,當個真正的男子漢!”接著,他又小聲嘟囔著說:“老師,我真不是故意推倒桂鴻章的,我會跟他道歉的!蔽腋吲d地說:“好吧,老師相信你,從今以后老師就要看你的表現(xiàn)了……”
說也怪了,從此以后他真的變了。有時不小心碰壞別人東西時或偶爾擠到別人時,他總能接著脫口而出:對不起!他的性格也比以前開朗了許多,臉上的笑容也比以前顯得更開心了。還有,他前幾天說了令我非常感動的一句話。那是課余時間,我與孩子們閑聊:“孩子們,你們下學期就要升大班了,到時我就見不到你們了!边@時,陳天澤不太大聲說:“張老師,到時我會想你的!”。?真的好意外!我說:“寶貝,張老師經(jīng)常批評你,你不生我氣嗎?”他說:“我不生氣,我犯錯時你才會批評我的,我知道我表現(xiàn)好你就喜歡我的……”
多可愛的孩子,看到他的這樣的改變我怎能不感動呢?
中班幼兒的教育隨筆 篇7
春天來了,我要與孩子們進行美工制作活動——美麗的花園。我精心準備了活動材料,在制作方案中,我想好了如何啟發(fā)幼兒用不同的方法裝扮出美麗的花園。
突然,一個念頭在我的腦海里浮現(xiàn),為什么我總是想著讓孩子們按照我的想法與要求去做呢?為什么不去充分發(fā)揮孩子們的創(chuàng)作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呢?為什么不讓他們自己去想去做呢?于是,我決定是一次。
在組織活動時,我讓孩子們自由選擇材料、分組,在我的鼓勵、支持下,孩子們都積極的動手做起來,在近25分鐘的制作過程中,孩子們都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孩子們在完成之后,拿著自己裝扮的作品與小朋友共同欣賞、介紹。
請大膽的將你信任而支持的目光投給孩子們吧,你將獲得一份驚異的收獲。
中班幼兒的教育隨筆 篇8
貼畫是每個孩子都喜歡的,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都非常的喜歡貼畫。每次帶著自己的孩子經(jīng)過超市里的玩具區(qū)的時候,兩個孩子總是會停留在貼畫區(qū)看自己喜歡的貼畫。而且每次都會必須帶走一張,有時候我也哭鬧,這貼畫怎么有這么大的魅力呢?
班級里的孩子也是一樣,一張貼畫對孩子來說就像是狐貍眼中的一塊肉,他們總是眼巴巴望著貼畫。在你拿出來的那一刻都沒有眼睛都沒有離開過。如果你在一日生活之前對孩子提出要怎么樣做才會有貼畫,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們都積極地按照你說的去做,而且還會監(jiān)督別人。這種自制力和約束別人的能力都是我們想象不到的。我們成人不理解孩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反應,不就是一個貼畫嗎,有的孩子貼了一天了,臉都不舍得洗,就是不想把貼畫揭下來。我們被孩子的這種童真萌化著,同樣也在想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
小小的一張貼畫,在我們看來沒什么,可是在孩子眼中,那是榮譽。老師對孩子的認可是孩子非常想得到的。一個小小的貼畫就代表著老師對孩子的認可,而孩子追求老師的認可也是孩子渴望得到老師的認可的表現(xiàn)。每一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尤其是老師的。這是孩子的向師性。
當然,我們可以利用貼畫來規(guī)范孩子的一些行為,但是,我個人認為貼畫不能一直使用。首先,一直使用,就讓貼畫失去了本身的吸引力。一個孩子每天都能夠得到貼畫,幾天之后,他會發(fā)現(xiàn)即使她不怎么努力也會得到貼畫,孩子的投機心理就會滋生。其次,貼畫的使用也有它本身的弊端。孩子為了一個貼畫而做出的改變就讓孩子的這種行為有了一定的功利性。這樣長期形成的反射就會讓孩子有這樣的思考習慣,有好處我就去做,沒有好處就不做的心理。所以說,貼畫在一件事情進行不順利的時候可以使用,但是用幾次,什么時候用,什么時候提高我們的要求等等,這些都是在使用貼畫之前就想好的。另外,貼畫不是只發(fā)給優(yōu)秀的孩子。對于進步的孩子,在發(fā)貼畫的時候要說出孩子的進步之處。讓所以孩子都知道,只要你在進步老師都會看到眼里,也會給孩子表揚。
貼畫是一個很好的使用工具,但是也有弊端,所以,在使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中班幼兒的教育隨筆 篇9
一、不要禁錮孩子去選擇,否則會讓孩子很退縮
所有的孩子都喜歡吃巧克力,我的兒子也不例外。偶爾,孩子拿一塊巧克力非常高興地在那里吃,特別開心。可是,他奶奶是個非常嚴謹?shù)娜,她就會馬上過來詢問孩子:“你怎么又吃巧克力呀?”奶奶會告訴孩子巧克力吃了會壞牙,會上火,反正巧克力帶給孩子美味的感覺就全都沒有了。其實,吃巧克力就是一種愉悅的心情,但是,孩子吃的時候已經(jīng)沒有愉悅的心情了,他瞻前顧后,吃巧克力都有一種負罪感,小心翼翼的。我就覺得特別掃興。
孩子現(xiàn)在3歲,他會這樣跟我說:“媽媽,我可不可以吃一塊巧克力?我就吃一小塊!薄皨寢,你可不可以給我講一個故事?故事非常短,你就給我講一個吧!”我感覺孩子越來越退縮的,這種禮貌讓我覺得特別不舒服。我不知道長期這樣會給孩子什么樣的影響,只是隱隱覺得已經(jīng)挺可怕的了。
二、在孩子選擇時,商量的過程很重要
我也經(jīng)常會給兒子小楠定一些規(guī)則,現(xiàn)在,小楠上幼兒園大班了,他很習慣我跟他商量著解決一些問題,于是,商量變成了我們生活的一種常態(tài)。我和孩子去超市,孩子也會告訴我他想買什么,會跟我商量,我可能會回應他說,這個可以買,那個不可以買。比如說,小楠想要買一本書時,他會對我說:“媽媽,我想買這本書。”然后,我會想想,權衡一下這本書是否值得買回家。有時候,我會商量著說:“我出大部分錢,你出小部分錢吧。”小楠會特別高興。我覺得,有限定的自由選擇會讓孩子感覺很安全。媽媽這時候如果能帶著他做一件他喜歡做的事情,孩子就會很滿足,覺得自己很有能力。我覺得商量的過程對孩子來說很重要。
三、只有給孩子嘗試的機會,孩子才能知道自己真正的需要
提到孩子不吃某種蔬菜時,很多媽媽會很困惑:這時候是逼著孩子吃,還是答應孩子不吃?其實,父母有的時候,也會不愿意吃某些東西。大人同樣也會說:“這個是我不愛吃的!睘槭裁锤改改軌蜻x擇自己愛吃的東西,孩子就不能選擇呢?
我覺得,孩子不愛吃的東西可以少吃,沒有必要逼著孩子吃掉你認為有營養(yǎng)的所有東西。其實,孩子有偏好也很正常?墒,我們的原則是孩子不愛吃可以少吃,但不能完全不吃?因為孩子在從小到大的每個階段口味也會發(fā)生變化,媽媽也無法得知孩子是不是真的不愛吃。比如說,我的兒子小時候不愛吃茄子,可是他現(xiàn)在就很愛吃茄子了。所以我主張讓孩子都嘗嘗,也許哪天他就愛吃了。媽媽可以鼓勵孩子去嘗試,多嘗試才會有選擇,才會知道自己到底喜歡吃什么,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
四、和孩子分享他的選擇會增加孩子的幸福感受
我朋友的女兒純純覺得自己的媽媽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純純說,同學的媽媽都不會帶他們?nèi)コ詽h堡,不會給他們買薯片。因為媽媽們覺得那些是垃圾食品。但是,我的朋友很有童心,她有時也會饒有興趣地跟孩子去麥當勞買一堆薯片,偶爾滿足孩子的愿望。她還會和女兒一起看櫻桃小丸子,跟女兒一起買零食吃,這個女孩在她們班里面是所有孩子都羨慕對象,她也覺得特別幸福。我覺得好吃的,媽媽和孩子一起分享,美味會加倍的。
五、給孩子選擇的自由需要更多關注孩子的內(nèi)心
對孩子來說,交流的過程其實比是否吃到了漢堡、薯片更重要。心理學研究表明,實際上這些表面的現(xiàn)象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過程中的關系處理。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媽媽真的去關注孩子了,去分析琢磨,去用心了,對孩子來說,就足夠了,這便是愛了。
媽媽常常會碰到這樣的事情:孩子有時候要一件東西,媽媽覺得孩子是在無理取鬧,這時媽媽要停下來想一想,孩子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很多情況下,孩子實際需要的是愛的感受。孩子同樣需要被關注、被尊重、被理解。要到?jīng)]要到對孩子來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這個事情的過程中是不是能夠得到愛。再小的孩子也是如此。
1、尊重孩子的選擇,找到給孩子心理和身體營養(yǎng)的平衡點
有時孩子拼命要一件東西,他是在替換他沒有得到的愛。媽媽在考慮到孩子身體的充足的營養(yǎng)的同時,也要關注孩子心理的充足的能量。如果媽媽能夠給孩子充足的能量,就會在小事情中找到取舍的平衡點,讓孩子自己去選擇,并從中得到小小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比方說,媽媽大部分時間不會讓孩子多吃糖,媽媽會告訴孩子,糖吃多了對身體不好。但是,媽媽也不要完全禁止孩子吃糖。如果孩子有小朋友來玩時,媽媽可以允許孩子給小朋友拿出糖來,讓孩子跟小朋友一起分享。
我覺得孩子童年和父母互動非常重要。他可以表達自己的愿望,有自己的一些權利,但是他也知道這些都不是隨意的。父母也要表達他們的愿望,父母要有決策權。媽媽應該讓孩子在選擇的過程中去發(fā)現(xiàn)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多給孩子嘗試的機會。這么多好吃的,到底我喜歡吃哪個?孩子需要挨個去嘗嘗,嘗完了他我才知道:“哦,原來這是我喜歡的。”
2、既要鼓勵孩子去嘗試,又要培養(yǎng)孩子承擔后果的勇氣
孩子常常會想做一些客觀上不太可能成功的事情,比如說,孩子想畫畫,但資質不夠。這時候,媽媽就會很猶豫:如果孩子多年后才悟到自己根本沒有畫畫的天賦和激情,那時孩子該怎么辦?
關于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媽媽還是應該給孩子提供選擇的機會。人生沒有固定的模式,如果將人生坐標放在一個比較寬廣的背景下,成功的標準就非常多了。但是,在這些標準之中有一個不變的標準,那就是內(nèi)心的體驗。其實,無論在別人看來成功與否,自己內(nèi)心的體驗是最重要的。這種體驗也是每一個媽媽希望自己孩子擁有的,因為,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
我想,如果媽媽是出于本能和愛,給孩子提供了這樣一個選擇的機會。當她經(jīng)歷了之后,她才會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判斷,才會更了解自己的需求,才會做出真正的選擇。而因為有媽媽的愛和信任作為后盾,孩子的內(nèi)心能量就會很充足,他便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的選擇和選擇所帶來的后果,他便敢于去承擔。
最后,我想說,理解孩子,是媽媽給孩子自由選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開始,也是媽媽培養(yǎng)寶寶選擇能力的心的開始。當我們帶著愛開始去理解、信任孩子的時候,我們便會擁有這份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喜悅。
中班幼兒的教育隨筆 篇10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提高的靈魂。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擔負為人才培養(yǎng)奠基的艱巨任務。所以,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應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高度,鼓勵孩子去標新立異,努力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新精神,訓練孩子的創(chuàng)新本事。
今日上午,在組織綜合活動歡樂的元宵節(jié)時,許多孩子都把逛花燈的歡樂場面和感受經(jīng)過美術表現(xiàn)出來,當我走到佳音身邊發(fā)現(xiàn)她畫的盡是坦克車、大炮、戰(zhàn)斗機等,我似乎有點不滿意,心想這么歡樂、祥和的節(jié)日,你的畫火藥味怎樣這么濃?墒俏肄D念一想還是聽聽她有什么想法。于是我輕聲地問她為什么這樣畫,她興奮地說:“教師,這是解放軍叔叔開著坦克在里面點燈慶祝元宵節(jié);這是空軍把戰(zhàn)斗機的燈都開著把天空照亮了,他們也在慶祝元宵節(jié);還有……”聽!孩子的想象力多么豐富,我真的很慶幸剛才有耐心傾聽佳音的想法,才沒有傷到她的自尊心,同時也讓自我傾聽到其內(nèi)心的語言。所以,教師僅有認真傾聽才能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切忌說“你怎樣這么煩呢!”“你沒看我正忙著嗎,一邊玩去!”“你真傻!”等傷害幼兒自尊心的話語。當孩子提問題或與你談話時應當放下手頭的事情,做出注意傾聽孩子說話的姿態(tài),善待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促使他們產(chǎn)生創(chuàng)造的興趣。
又如:《奇妙的繩子》創(chuàng)新主題活動中,孩子們選擇了自我喜歡的繩子隨處玩,任意在手中擺動,一會兒變成搖擺的樹枝、一會兒變成風吹的小樹在晃動、一會兒變成小朋又在跳舞,一會兒變成一幅美麗的圖畫……這一活動中,讓幼兒在玩繩中探索積累,層層撥開層層發(fā)散,由一點向多點想象,采用層層遞進的時間讓幼兒層層創(chuàng)新層層發(fā)展,有體驗到模仿到創(chuàng)新的結構動靜結合,給予孩子充分想象、創(chuàng)造和自由表現(xiàn)的空間,充分錯金幼兒的創(chuàng)新本事的發(fā)展,嘗試繩子的多種玩法。
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更多的是受好奇心的驅動,讓幼兒感受到教師是自我最忠實的支持者。所以,教師應了解、認識、尊重幼兒,使幼兒感到教師是能夠溝通的,是對其充分支持和合作的,從而大膽地去創(chuàng)造,激發(fā)孩子的閃光點,讓孩子更加自信、積極主動的進行探索、學習,萌發(fā)創(chuàng)造的活力,表現(xiàn)自我的感受。
中班幼兒的教育隨筆 篇11
生活中父母喜歡以他們的角度去衡量孩子,繼而代之的是不適當?shù)穆裨购⒆,責怪聲不斷。圍繞在孩子耳邊的經(jīng)常是這樣一句話:“這孩子不行!”任何人都有自尊自傲感,包括孩子也不例外。而小朋友經(jīng)常受到批評后就會失去信心,對自我感到失望,有的甚至靠攻擊他人才能體會到自我是個強者,來撫平自我的失望情緒,擺脫“我不行”的念頭。
我們班李欣航小朋友就是其中一個例子。他們父母習慣于在別人面前數(shù)落批評他,久而久之,他的自信在父母的指責下喪失殆盡,所以做事的時候經(jīng)常怕這怕那,他看見別的小朋友獲得成功時便會乏味的說:“那種事真沒意思!”我常常感到他在情緒上還沒有成熟,也經(jīng)?吹剿:妥员暗暮⒆踊煸谝积R,指責他人。他們更強烈的期望擁有同病相憐的伙伴。
同欣航相反,我們班心儀小朋友不去指責他人,卻情緒更低落,內(nèi)心充滿著自責,有著過分的自卑感,總是覺得在別人眼里自我很差。
父母絮絮叨叨埋怨孩子,實際上是等于在叮囑孩子:“你要不斷的失敗呀!”由此看出,在中國鼓勵教育刻不容緩。父母要在孩子失敗的時候及時送上鼓勵,而不是一味的給孩子潑涼水。孩子幼小的心靈正是靠父母和幼兒教師的細心呵護才能健康成長!鼓勵猶如一泓清泉,甘冽而清甜;猶如一劑良藥,撫慰孩子心靈創(chuàng)傷;又猶如一縷春風刮過孩子心頭,溫暖孩子的童心!
【關于中班幼兒的教育隨筆(精選11篇)】相關文章:
中班暑假教育隨筆03-16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600字03-17
隨筆幼兒園中班03-17
幼兒園教師中班教育隨筆:《創(chuàng)編故事有感》04-18
教育隨筆幼兒小班03-09
幼兒園教育教學隨筆精選04-21
教學隨筆幼兒園中班04-11
幼兒園中班保育隨筆03-22
幼兒園中班老師隨筆03-17
小班幼兒心理教育隨筆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