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活心教學法對九年級數(shù)學總復習的輔助作用
【摘要】本文立足于義務教育階段農(nóng)村學生在七至九年級學習上產(chǎn)生的困惑:不知如何進行數(shù)學復習,特別是到了九年級的數(shù)學總復習等,F(xiàn)結(jié)合新教法“活心教學法”實驗的實際狀況,主要從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通過解題教學進行總復習之方面:試圖找到一條通過“如何探究解題思路”的合適道路,以幫助學生脫離困境,悟到學習真諦 —— 懂得如何進行總復習,談談從中所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關鍵詞】活心教學法;借題發(fā)“匯”;動中有“靜”。
農(nóng)村初中生特別是留守學生大多存在“三不”:一不好上學,二不愿作業(yè),三不懂學習。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筆者認為:首先是要徹底轉(zhuǎn)變教育觀念,由應試教育向素質(zhì)教育轉(zhuǎn)變;其次是要運用科學的切實農(nóng)村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改革現(xiàn)行常規(guī)老套的教學方法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方法。故我校課題研究小組開始創(chuàng)試“活心教學法”(項目編號:EB2013——171)并在農(nóng)村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進行著實驗研究。
所謂“活心教學法”,就是通過變換不同的教學手段而引領學生極其心甘情愿地搞好數(shù)學課堂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法,“從心開始”,重在一個“活”字,體現(xiàn)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就是學生“身心活潑”,與“樂學”“學樂”有相同效果,但“樂學”“學樂”僅僅是“活心教學法”中的一小部分內(nèi)涵。“活心教學法”在數(shù)學課堂教育教學中主要由“心開”、“開隨”、“隨心”三個環(huán)節(jié)組成!盎钚慕虒W法”具體措施確定為“因材施教,分層推進,梯度訓練,適中評價,始終鼓勵,互動幫扶”(即“二十四字”方針);在日常實際教學中常以“開心”、“心動”、“細心”、“心專”、“真心”、“心靜”等字眼出現(xiàn)。
九年級數(shù)學總復習課堂教學中,總離不開解題教學,可以這么說:借“題”發(fā)“匯”。解題教學可以說占據(jù)著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最主流時間,因為沒有例題的展示與教學,就沒有了課堂教學的“血肉”,更沒有了課堂教學的靈魂。例如,復習《圓》知識時,課堂上出題:
題1. 點P在半徑為9㎝的.⊙O外,OP=15㎝,過點P作切線PT切⊙O于點T,現(xiàn)有點A、B同時從點P出發(fā),點A以每秒2㎝的速度沿射線PT運動,點B以每秒2.5㎝的速度在射線PO上運動,試探究:幾秒后直線AB能與⊙O相切?
1抓住“切入點”,復習一通會百通
首先教師須帶領學生“開心”地讀懂題意,我常讓一個學生幫我讀一遍原題或讓全班同學朗讀一遍原題,有時還會提問學生:讀完后,知道些什么呀?()能告訴老師原題說了些什么嗎?接下來,留5至10分鐘先讓學生單獨思考,再小組交流,最后小組派出代表發(fā)言:一定要大聲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待學生們嘰嘰喳喳說完后,我做最終的點撥,并統(tǒng)一結(jié)果。這其實是真正“學生是主角,教師做配角”的課堂模式,是真正的把抓“切入點”主動權交還給了學生,學生也真正學起來很“用心”→“活心”→“開心”,總復習也因不會再變成“炒回鍋飯”而天天新鮮。
讀完題1后,我“階梯推進”式地問學生:?本題屬于“動態(tài)”題嗎??本題“動中有‘靜’”中的“靜”在哪里??本題涉及了哪些知識點?……問題?簡單,問題?須先回憶過去所學:點A、B的運動規(guī)律在何處?是不是沒規(guī)律?過了5分鐘后,沒有學生知曉;這時要求全體同學齊聲朗讀原題一遍,開展小組討論;…幾分鐘后,有學生輕聲地說:點A、B從點P處同時出發(fā),速度之比等于路程之比;即PA:PB=4:5.由切線性質(zhì)知道OD⊥PT,依勾股定理知PT=12㎝;結(jié)果PT:PO=12:15=4:5.說明直線AB總是向射線PT或PO方向與TO始終平行著的移動。我為剛才這位同學的大膽思維叫好并鼓掌,肯定其正確。
2立足“四基點”,復習兼顧著梳通
所謂“四基點”,指的是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與方法、基本體驗。每道題均內(nèi)含知識與技能等,借題發(fā)“匯”,梳通知識,訓練技能,累積經(jīng)驗,水到聚成。
繼續(xù)看題1,至于問題?,學生說的較好,但開始階段不是很全面:有的說考查了切線的知識,有的說考查了正方形的知識,還有的說考查了勾股定理,甚至有人說別忘了還考查了“化歸思想”與“分類思想”。最終我全給予了肯定與表揚,同時“師生互動”一起將本題涉及到的知識逐一溫習了一遍,這也就是“借題發(fā)‘匯’”在總復習中的妙處所在!同學們齊“心”協(xié)力,“心”聚了,“心”真正動起來了,“活心”自然而然到位咯!
3經(jīng)!岸嘧兪健,復習融會又貫通
回到題1,接下來要做的是:利用“切線的判定及性質(zhì)定理”得出直線AB要與⊙O相切,必須過點O向AB所作的直線需垂直,且垂足、圓心、點A、點T連成的四邊形應是正方形。2014418示,這樣符合條件的點A、B分別有A1、B1、A2、B2各兩處。最后易求出PA1=3㎝與PA2=21㎝;所以經(jīng)過1.2秒或10.5秒時直線AB能與⊙O相切。
假如“把點A、B的運動分別換成在射線PO、PT上”,其余條件不變,學生普遍反映說:借用“逆平行線型相似三角形”知識去解決更簡單(此時切點是點A)!答案為:經(jīng)過3秒或12秒時直線AB會與⊙O相切。這種“舉一反三”的變式,在總復習中尤顯重要!也正是由于“活心教學法”的實施,學生的“心”開放著,思維活躍,反映敏捷,靈感立現(xiàn),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東西也越來越多,值得進一步推廣與完善,我將繼續(xù)努力!
參考文獻
[1]1999年4月北京:知識出版社出版《初中數(shù)學活動課指導》,凌美忠主編
。2]江西教育期刊社出版的《江西教育》雜志,2013.1—12
。3]中國教育報刊社出版的《人民教育》雜志, 2013.1—11
【略談活心教學法對九年級數(shù)學總復習的輔助作用】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的總復習05-12
數(shù)學總復習復習資料06-14
數(shù)學總復習教學反思04-22
數(shù)學《總復習》教材分析09-27
淺談初中數(shù)學總復習05-14
初中數(shù)學備考總復習05-13
小學數(shù)學總復習大全05-13
初中數(shù)學總復習教學05-14
小學數(shù)學總復習專題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