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手机免费在线观看,国产女人在线视频,国产xxxx免费,捆绑调教一二三区,97影院最新理论片,色之久久综合,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生物 百文網(wǎng)手機站

河南省鄭州市高考生物試卷

時間:2021-06-19 17:19:42 生物 我要投稿

河南省鄭州市高考生物試卷

  鄭州生物篇一:河南省鄭州市高考生物一模試卷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3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河南省鄭州市高考生物試卷

  1.(2分)(?鄭州一模)下列關于藍藻的有關描述,正確的是()

  A.藍藻含有葉綠體和葉綠素,故能進行光合作用

  B.藍藻的遺傳物質主要是DNA

  C.某一池塘的全部藍藻,既不是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中的種群,也不是群落

  D.藍藻、植物和動物共有的細胞結構有核糖體、核仁等

  2.(2分)(?鄭州一模)如圖表示一個由200個氨基酸構成的蛋白質分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分子中含有198個肽鍵

  B.這200個氨基酸中至少有200個氨基

  C.合成該蛋白質時相對分子質量減少了3600

  D.該蛋白質中至少含有4個游離的羧基

  3.(2分)(?鄭州一模)下列關于細胞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膜內外兩側均有糖蛋白分布

  B.核糖體和中心體均含蛋白質,不含磷脂分子

  C.線粒體內膜的面積小于外膜,蛋白質含量高于外膜

  D.細胞骨架主要是由磷脂分子構成

  4.(2分)(?鄭州一模)把一個細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來,在空氣和水界面上將它們鋪成單分子層(假定單分子間距離適當且相等),推測在下列生物中空氣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層的表面積與原細胞的表面積之比最小的細胞是()

  A.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B.乳酸菌細胞

  C.蛙成熟的紅細胞D.酵母菌細胞

  5.(2分)(?鄭州一模)根據(jù)以下關于過氧化氫分解實驗的過程和結果,下列分析錯誤

  A.a和d對照說明酶具有高效性

  B.c和d是對比實驗,自變量是催化劑類型

  C.a、c對照說明FeCl3具有催化作用

  D.a、c、d不能說明酶的催化具有專一性

  6.(2分)(?鄭州一模)提倡有氧運動的原因之一是避免肌肉細胞無氧呼吸產生大量乳酸.如圖為人體運動強度與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氣消耗速率的關系.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c~d段肌肉細胞中的肌糖原將被大量消耗

  B.運動強度大于c后,肌肉細胞CO2的產生量將大于O2消耗量

  C.有氧呼吸使有機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熱能散失,少部分儲存在ATP中

  D.若運動強度超過c,人體獲得能量的途徑仍以有氧呼吸為主

  7.(2分)(?鄭州一模)如圖表示在適宜的光照、CO2濃度等條件下,某植物在不同溫度下的凈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曲線.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A.與光合作用相比,與呼吸作用有關酶的適宜溫度更高

  B.在40℃之前,總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

  C.溫度在30℃時總光合作用速率最大

  D.40℃時,該植物不再進行光合作用

  8.(2分)(?鄭州一模)如圖表示真核細胞一個細胞周期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b~b可以表示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

  B.植物細胞中,d~e時期細胞中央將出現(xiàn)細胞板

  C.mRNA的轉錄主要發(fā)生在c~d時期

  D.細胞中的DNA含量加倍是在e~a時期,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是在b~c時期

  9.(2分)(?鄭州一模)下列關于細胞癌變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癌變的根本原因是正;蛲蛔兂稍┗蚝鸵职┗

  B.細胞癌變后,其形態(tài)和結構會發(fā)生改變

  C.病毒癌基因可以整合到宿主細胞的基因組中,從而誘發(fā)癌變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調節(jié)細胞周期,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進程

  10.(2分)(?鄭州一模)孟德爾通過豌豆雜交實驗揭示了遺傳的基本定律.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F1自交時,雌、雄配子結合的機會相等

  B.F1自交后,各種基因型個體成活的機會相等

  C.F1形成配子時,產生了數(shù)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D.F1形成配子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組合進入同一配子的機會相等

  11.(2分)(?鄭州一模)某植物子葉的黃色(Y)對綠色(y)為顯性,圓粒種子(R)對皺粒種子(r)為顯性.某人用該植物黃色圓粒和綠色圓粒作親本進行雜交,發(fā)現(xiàn)后代(F1)出現(xiàn)4種類型,其比例分別為:黃色圓粒:綠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皺粒=3:3:1:1.去掉花瓣,讓F1中黃色圓粒植株相互授粉,F(xiàn)2的表現(xiàn)型及其性狀分離比是()

  A.24:8:3:1B.25:5:5:1C.15:5:3:1D.9:3:3:1

  12.(2分)(?鄭州一模)人體細胞有46條染色體,其中44條常染色體和2條性染色體,下列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A.男性細胞中有一條性染色體來自祖父

  B.其中一半染色體來自父方,另一半來自母方

  C.女性細胞中有一條性染色體來自祖母

  D.常染色體必是來自祖父、外祖父、祖母、外祖母、各占

  13.(2分)(?鄭州一模)純種果蠅中,朱紅眼♂×暗紅眼♀,子代只有暗紅眼;而反交,暗紅眼♂×朱紅眼♀,F(xiàn)1雌性為暗紅眼,雄性為朱紅眼.設相關基因為A、a,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實驗可判斷暗紅色基因為顯性基因

  B.反交的結果說明眼色基因不在細胞質中,也不在常染色體上

  Aa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基因型都是XX

  D.預期正交的F1自由交配,后代表現(xiàn)型比例是1:1:1:1

  14.(2分)(?鄭州一模)如圖為某遺傳病的家系圖,已知Ⅰ1不攜帶致病基因,三代以內無基因突變.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該病可能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且Ⅱ6是雜合子的概率為

  B.該病可能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C.如果Ⅲ9是XYY型的患者,則一定是Ⅱ3或Ⅱ4生殖細胞減數(shù)分裂異常造成的

  D.Ⅲ8和一個攜帶者結婚,生一個患病孩子的概率為

  15.(2分)(?鄭州一模)下列關于遺傳物質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艾弗里進行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證明了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B.S型菌的DNA與R型菌混合培養(yǎng)后,能夠得到S型和R型兩種細菌

  C.同位素示蹤實驗證明了DNA半保留復制,通過DNA復制實現(xiàn)遺傳信息的表達

  3535D.在培養(yǎng)基中加入含S的氨基酸可獲得被S標記的噬菌體

  16.(2分)(?鄭州一模)由一個DNA分子一條鏈轉錄出來的mRNA中堿基的構成是:20%U、30%C、10%A、40%G.那么,該DNA分子中的堿基構成情況是()

  A.20%A、30%G、10%T和40%CB.15%A、35%G、15%T和35%C

  C.10%A、40%G、20%T和30%CD.35%A、15%G、35%T和15%C

  17.(2分)(??谀M)mRNA上的起始密碼子是AUG和GUG,對應的氨基酸是甲硫氨酸和纈氨酸.但蛋白質的第一個氨基酸往往不是甲硫氨酸或纈氨酸.產生此結果的原因是()

  A.甲硫氨酸和纈氨酸可能對應多種密碼子

  B.起始密碼子是核糖體進行翻譯的起點

  C.轉錄生成的mRNA可能進行加工修飾

  D.翻譯生成的多肽鏈可能進行加工修飾

  18.(2分)(?鄭州一模)人21號染色體上的短串聯(lián)重復序列(STR,一段核苷酸序列)可作為遺傳標記對21三體綜合征作出快速的基因診斷.現(xiàn)有一個21三體綜合征患兒,該遺傳標記的基因型為++﹣,其父親該遺傳標記的基因型為+﹣,母親該遺傳標記的基因型為﹣﹣.據(jù)此所作判斷正確的是()

  A.該患兒致病基因來自父親

  B.卵細胞21號染色體不分離而產生了該患兒

  C.精子21號染色體有2條而產生了該患兒

  D.該患兒的母親再生一個三體綜合征嬰兒的概率為50%

  19.(2分)(?鄭州一模)如圖①②③④分別表示不同的變異類型,基因a、a′僅有圖③所示片段的差異.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4種變異中能夠遺傳的變異是①②④

  B.③中的變異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缺失

  C.④中的變異可能是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缺失或重復

  D.①②都表示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20.(2分)(?鄭州一模)某動物的基因A、a和B、b分別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當只存在一種顯性基因時,胚胎不能成活.若AABB和aabb個體交配,F(xiàn)1雌雄個體相互交配,F(xiàn)2群體中A的基因頻率是()

  A.40%B.45%C.50%D.60%

  21.(2分)(?鄭州一模)鼠尾草的雄蕊高度;,成為活動的杠桿系統(tǒng),并與蜜蜂的大小相適應.當蜜蜂前來采蜜時,根據(jù)杠桿原理,上部的長臂向下彎曲,使頂端的花藥接觸到蜜蜂背部,花粉便散落在蜜蜂背上.由此無法推斷出()

  A.在鼠尾草進化的過程中導致雄蕊;幕蝾l率升高

  B.鼠尾草不可以在沒有蜜蜂的地方繁衍后代

  C.鼠尾草雄蕊的形態(tài)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D.鼠尾草花的大小、形態(tài)等,常與傳粉昆蟲的大小、形態(tài)、口器的類型和結構等特征相適應,屬于共同進化

  22.(2分)(?鄭州一模)下列對神經調節(jié)的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不一定興奮

 B.神經細胞興奮部位膜兩側電位的逆轉是由于K的大量內流造成的

  C.神經遞質與受體結合后,突觸后膜的電位不一定是外負內正

  D.大腦皮層中的高級中樞可以調控脊髓中的低級中樞

  23.(2分)(?鄭州一模)某小朋友在一次意外中下丘腦受到損傷,這一傷害對下列哪種生理活動影響較。ǎ

  A.體溫的調節(jié)B.促甲狀腺激素的分泌

  C.促性腺激素的分泌D.促胰液素的分泌

  24.(2分)(?鄭州一模)用一定量的甲狀腺激素連續(xù)飼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與對照組比較,實驗組小白鼠表現(xiàn)為()

  A.促甲狀腺激素分泌量增多

  B.耗氧量增加、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增強

  C.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分泌量增多

  D.甲狀腺的分泌功能旺盛

  25.(2分)(?鄭州一模)下圖表示兩細胞間發(fā)生的某種信息傳遞過程,細胞甲、乙和物質M、N與圖示不相符的是()

  A.效應T細胞、靶細胞、抗原、受體

  B.胰島A細胞、肝細胞、胰高血糖素、受體

  C.甲狀腺細胞、垂體細胞、甲狀腺激素、受體

  D.傳出神經元、骨胳肌細胞、神經遞質、受體

  26.(2分)(?鄭州一模)麻風桿菌是一種胞內寄生菌,能感染人體并能侵入細胞而引起麻風病(一種慢性傳染。舭崖轱L桿菌DNA中表達膜表面抗原的基因片段導入人體細胞,則可能使人體獲得抵抗麻風桿菌的能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抗原基因表達后將使人體產生對麻風桿菌的記憶能力,使真正的麻風桿菌入侵人體時迅速被消滅

  B.其免疫原理與被瘋狗咬傷后注射抗病毒血清的原理相同

  C.我們也可以將其相應的抗體基因片段導入蔬菜細胞內表達,人體通過食物獲得該種免疫力

  D.相應的漿細胞與麻風桿菌結合后,能夠抑制其增殖

  27.(2分)(?鄭州一模)關于植物激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生產中常使用赤霉素來抑制貯存的種子發(fā)芽

  B.植物的向光性體現(xiàn)了植物生長素對生長作用的兩重性

  C.植物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導致側芽部位生長素積累

  D.生長素可通過促進乙烯合成來促進莖段細胞伸長

  

  鄭州生物篇二:高三生物試題及答案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3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關于藍藻的有關描述,正確的是

  A.藍藻含有葉綠體和葉綠素,故能進行光合作用

  B.藍藻的遺傳物質主要是DNA

  C.某一池塘的全部藍藻,既不是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中的種群,也不是群落

  D.藍藻、植物和動物共有的細胞結構有核糖體、核仁等

  2.下圖表示一個由200個氨基酸構成的蛋白質分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分子中含有198個肽鍵

  B.這200個氨基酸中至少有200個氨基

  C.合成該蛋白質時相對分子質量減少了3600

  D.該蛋白質中至少含有4個游離的羧基

  3.下列關于細胞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膜內外兩側均有糖蛋白分布

  B.核糖體和中心體均含蛋白質,不含磷脂分子

  C.線粒體內膜的面積小于外膜,蛋白質含量高于外膜

  D.細胞骨架主要是由磷脂分子構成

  4.把一個細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來,在空氣和水界面上將它們鋪成單分子層(假定單分子間距離適當且相等),推測在下列生物中,空氣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層的表面積與原細胞的表面積之比最小的是

  A.洋蔥根尖成熟區(qū)表皮細胞B.人體漿細胞

  C.乳酸菌細胞D.酵母菌細胞

  5.根據(jù)以下關于過氧化氫分解實驗的過程和結果,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注:“-”表示無氣泡產生;“+”表示氣泡產生多少。

  A.a和d對照說明酶具有高效性B.c和d是對比實驗,自變量是催化劑類型

  C.a、c對照說明FeCl3具有催化作用D.a、c、d不能說明酶的催化具有專一性

  6.提倡有氧運動的原因之一是避免肌肉細胞無氧呼吸產生大量乳酸。下圖為人體運動強度與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氣消耗速率的關系。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c~d段肌肉細胞中的肌糖原將被大量消耗

  B.運動強度大于c后,肌肉細胞CO2的產生量將大于O2消耗量

  C.有氧呼吸使有機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熱能散失,少部分儲存在ATP中

  D.若運動強度超過c,人體獲得能量的途徑仍以有氧呼吸為主

  7.右圖表示在適宜的光照、CO2濃度等條件下,

  某植物在不同溫度下的凈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曲線。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A.與光合作用相比,與呼吸作用有關酶的適宜溫度更高

  B.在40℃之前,總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

  C.溫度在30℃時總光合作用速率最大

  D.40℃時,該植物不再進行光合作用

  8.下圖表示真核細胞一個細胞周期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b~b可以表示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

  B.植物細胞中,d~e時期細胞中央將出現(xiàn)細胞板

  C.mRNA的轉錄主要發(fā)生在c~d時期

  D.細胞中的DNA含量加倍是在e~a時期,細胞

  中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是在b~c時期

  9.下列關于細胞癌變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癌變的根本原因是正常基因突變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B.細胞癌變后,其形態(tài)和結構會發(fā)生改變

  C.病毒癌基因可以整合到宿主細胞的基因組中,從而誘發(fā)癌變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調節(jié)細胞周期,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進程

  10.孟德爾通過豌豆雜交實驗揭示了遺傳的基本定律。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F1自交時,雌、雄配子結合的機會相等

  B.F1自交后,各種基因型個體成活的機會相等

  C.F1形成配子時,產生了數(shù)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D.F1形成配子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組合進入同一配子的機會相等

  11.某植物子葉的黃色(Y)對綠色(y)為顯性,圓粒種子(R)對皺粒種子(r)為顯性。某人用該植物黃色圓粒和綠色圓粒作親本進行雜交,發(fā)現(xiàn)后代(F1)出現(xiàn)4種類型,其比例分別為:黃色圓粒:綠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皺粒=3:3:1:1。去掉花瓣,讓F1中黃色圓粒植株相互授粉,F(xiàn)2的表現(xiàn)型及其性狀分離比是

  A.24:8:3:1B.25:5:5:1

  C.15:5:3:1D.9:3:3:1

  12.人體細胞有46條染色體,其中44條常染色體和2條性染色體,下列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A.男性細胞中有一條性染色體來自祖父

  B.其中一半染色體來自父方,另一半來自母方

  C.女性細胞中有一條性染色體來自祖母

  D.常染色體必是來自祖父、外祖父、祖母、外祖母、各占1/4

  13.純種果蠅中,朱紅眼♂×暗紅眼♀,子代只有暗紅眼;而反交,暗紅眼♂×朱紅眼♀,F(xiàn)1雌性為暗紅眼,雄性為朱紅眼。設相關基因為A、a,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上述實驗可判斷朱紅色基因為隱性基因

  B.反交的結果說明眼色基因在性染色體上

  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基因型都是XAXa

  D.預期正交的F1自由交配,后代表現(xiàn)型比例是1:1:1:1

  14.下圖為某遺傳病的家系圖,已知I1不攜帶致病基因,三代以內無基因突變。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該病可能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且Ⅱ6是雜合子的概率為2/3

  B.該病可能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C.如果Ⅲ9是XYY型的患者,則一定是Ⅱ3或Ⅱ4生殖細胞減數(shù)分裂異常造成的

  D.Ⅲ8和一個攜帶者結婚,生一個患病孩子的概率為1/6

  15.下列關于遺傳物質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艾弗里進行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證明了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B.S型菌的DNA與R型菌混合培養(yǎng)后,能夠得到S型和R型兩種細菌

  C.同位素示蹤實驗證明了DNA半保留復制,通過DNA復制實現(xiàn)遺傳信息的表達

  D.在培養(yǎng)基中加入含35S的氨基酸可獲得被35S標記的噬菌體

  16.由一個DNA分子一條鏈轉錄出來的mRNA中堿基的構成是:20%U、30%C、10%A、40%G。那么,該DNA分子中的堿基構成情況是

  A.20%A、30%G、10%T和40%CB.15%A、35%G、15%T和35%C

  C.10%A、40%G、20%T和30%CD.35%A、15%G、35%T和15%C

  17.mRNA上的起始密碼子是AUG和GUG,對應的氨基酸是甲硫氨酸和纈氨酸。但蛋白質的第一個氨基酸往往不是甲硫氨酸或纈氨酸,產生此結果的原因是

  A.可能有多種tRNA轉運甲硫氨酸和纈氨酸

  B.起始密碼子是核糖體進行翻譯的.起點

  C.轉錄生成的mRNA可能進行加工修飾

  D.翻譯生成的多肽鏈可能進行加工修飾

  18.人體細胞內第2l號染色體上短串聯(lián)重復序列(STR,一段核苷酸序列),可作為遺傳標記對21三體綜合征做出快速的基因診斷。現(xiàn)有一個21三體綜合征患兒,他的該遺傳標記基因型為++-,患兒父親該遺傳標記基因型為+-,患兒母親該遺傳標記基因型為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理論上患兒不能產生正常的生殖細胞

  B.母親卵細胞中第21號染色體沒有分離而產生了該患兒

  C.父親精子中第21號染色體有2條而產生該患兒

  D.患兒的母親再生一個2l三體綜合征嬰兒的概率為50%

  19.下圖①②③④分別表示不同的變異類型,基因a、a?僅有圖③所示片段的差異。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4種變異中能夠遺傳的變異是①②④

  B.③中的變異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缺失

  C.④中的變異可能是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缺失或重復

  D.①②都表示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20.某動物的基因A、a和B、b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當只存在一種顯性基因時,胚胎不能成活。若AABB和aabb個體交配,F(xiàn)1雌雄個體相互交配,F(xiàn)2群體中a的基因頻率是

  A.40%B.45%C.50%D.60%

  21.鼠尾草的雄蕊高度專化,成為活動的杠桿系統(tǒng),并與蜜蜂的大小相適應。當蜜蜂前來采蜜時,根據(jù)杠桿原理,上部的長臂向下彎曲,使頂端的花藥接觸到蜜蜂背部,花粉便散落在蜜蜂背上。由此無法推斷出

  A.雄蕊高度;氖笪膊輰⒆陨淼倪z傳物質傳遞給后代的概率更高

  B.鼠尾草屬于自花傳粉植物C.鼠尾草雄蕊的形態(tài)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D.鼠尾草花的某些形態(tài)特征與傳粉昆蟲的某些形態(tài)特征相適應,屬于共同進化

  22.下列對神經調節(jié)的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不一定興奮

  B.神經細胞興奮部位膜兩側電位的逆轉是由于K的大量內流造成的

  C.神經遞質與受體結合后,突觸后膜的電位不一定是外負內正

  D.大腦皮層中的高級中樞可以調控脊髓中的低級中樞

  23.某小朋友在一次意外中下丘腦受到損傷,這一傷害對下列哪種生理活動影響較小

  A.體溫的調節(jié)B.促甲狀腺激素的分泌

  C.促性腺激素的分泌D.促胰液素的分泌

  24.用一定量的甲狀腺激素連續(xù)飼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與對照組比較,實驗組小白鼠表現(xiàn)為

  A.促甲狀腺激素分泌量增多B.耗氧量增加、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增強

  C.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分泌量增多D.甲狀腺的分泌功能旺盛

  25.下圖表示兩細胞間發(fā)生的某種信息傳遞過程,細胞甲、乙和物質M、N與圖示不相符的是...

  A.效應T細胞、靶細胞、抗原、受體

  B.胰島B細胞、肌肉細胞、胰島素、受體

  C.甲狀腺細胞、下丘腦細胞、甲狀腺激素、受體

  D.傳出神經元、骨胳肌細胞、神經遞質、受體

  26.麻風桿菌是一種胞內寄生菌,能感染人體并能侵入細胞而引起麻風病(一種慢性傳染病)。若把麻風桿菌DNA中表達膜表面抗原的基因片段導入人體細胞,則可能使人體獲得抵抗麻風桿菌的能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抗原基因表達后將使人體產生對麻風桿菌的記憶能力,使真正的麻風桿菌入侵人體時迅速被消滅

  B.其免疫原理與被瘋狗咬傷后注射抗病毒血清的原理相同

  C.我們也可以將其相應的抗體基因片段導入蔬菜細胞內表達,人體通過食物獲得該種免疫力

  D.相應的漿細胞與麻風桿菌結合后,能夠抑制其增殖

  27.關于植物激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生產中常使用赤霉素來抑制貯存的種子發(fā)芽

  B.植物的向光性體現(xiàn)了植物生長素對生長作用的兩重性

  C.植物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導致側芽部位生長素積累

  D.生長素可通過促進乙烯合成來促進莖段細胞伸長

  28.下列關于種群和群落的敘述,正確的是

  A.群落的演替是指一個群落替代另一個群落的過程

  B.豐富度是種群的重要特征

  C.竹子有高有矮,屬于群落垂直分層

  D.如果野兔在被捕捉一次后更難捕捉,統(tǒng)計出的種群密度會比實際值低

  29.下列有關生物學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有

  A.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可選擇過氧化氫溶液作底物

  B.在電子顯微鏡下拍攝到的葉綠體的結構照片屬于物理模型

  C.色素的提取和分離——提取色素時加入無水乙醇過量,紙層析時色素帶顏色將變淺

  D.在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實驗中,若溶液能使溴麝香草酚藍由藍變綠再變黃,則說明溶液中產生了酒精

  30.下列關于生物學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低倍鏡觀察的視野右上角有一不清晰物象時,應換用高倍物鏡并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

  B.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利用甲基綠和吡羅紅混合染色劑將細胞染色,可以顯示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C.用斐林試劑檢驗某組織樣液,若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則說明其中一定含有葡萄糖

  D.選取經低溫誘導的洋蔥根尖制作臨時裝片,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聯(lián)會現(xiàn)象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共40分。把答案填在答題卡中的橫線上)

  31.(11分)為探究不同條件對葉片中淀粉合成的影響,將某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時間,耗盡葉片中的淀粉。然后取生理狀態(tài)一致的葉片,平均分成8組,實驗處理如下表所示。一段時間后,檢測葉片中有無淀粉,結果如下表。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欲檢測葉肉細胞中有無淀粉的生成,應先使用__________(填試劑名稱)對葉片進行脫色處理,然后滴加_________(填試劑名稱)進行檢測,如葉片變?yōu)開_______色,說明葉肉細胞中產生了淀粉。

  (2)與組5相比,組6無淀粉的原因是因為無光照,葉肉細胞缺少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影響了暗反應進行。與組5相比,組7葉片無淀粉的原因是缺少__________,影響了暗反應進行。

  (3)組2葉片中合成淀粉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直接能源物質是___________,此時該直接能源物質產生的場所有_____________。如果組4的溶液中只通入N2,預期實驗結果是:葉片中____________(填“有”或“無”)大量淀粉產生。

【河南省鄭州市高考生物試卷】相關文章:

生物的中高考模擬試卷03-02

天津的高考生物試卷06-20

2018屆河南省安陽市高考生物模擬試卷及答案12-07

2017河南省高考數(shù)學模擬試卷及答案11-23

高考生物試卷分析及教學反思03-03

關于生物高考試卷分析06-20

2018屆鄭州市高考文科數(shù)學模擬試卷及答案12-04

重慶高考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答案02-27

2018廣東高考理綜生物試卷解析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