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石窟我的自豪的散文
春節(jié)假期,忙完家事,便坐上熱乎乎的炕頭兒,看了幾頁關于萬佛堂石窟的書籍。書中記載的萬佛石窟開鑿的年代,雕刻的背景,以及與之有關的美麗傳說,都將我深深地吸引。我那顆久已沉淪的好奇之心被激活了。于是,和朋友相約,像個孩子似地開始了尋訪的歷程。
走進山門,沿石階而下,便進入了福山之腹----萬尊石像的坐落處。
最先看到的是元景將軍的坐像。將軍正義凜然,威風盡現(xiàn)。似在巡視他的`千軍萬馬,又似在運籌于帷幄之中……
一路下行,石像高低錯落,大小不一,星羅棋布,漫山遍野,多是傳說中的得道仙人。那些石像,或刻于洞中,或雕與洞外,還有的洞中有洞;有的刻于石崖底部,有的立于絕壁之上,有的居于石崖正中。那些仙家有的正襟危坐,有的袈裟斜披,有的則袒胸露臂……形態(tài)萬千,舉止各異;蛐蜞粒蛳不驊n;有的手持圣物,有的圣獸相依,有的極目遠眺,有的捧經(jīng)誦讀……數(shù)以萬計,不勝枚舉。
有一尊被稱為“中國笑佛”的石像 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由于歷經(jīng)風雨殘蝕,鼻翼處已殘缺不全,面頰已模糊不清,但仍不失完美之態(tài):細眉如柳葉新綻,雙目流轉慈祥之光,嘴角微陷上揚,她那迷人的神采不亞于蒙娜麗莎的微笑!
由于正值春節(jié)長假,所以香客如云,香火升騰,鐘磬齊鳴,真似人間的“圣地天庭”。眾仙目送慈善,身披袈裟,凝神安坐,接受著萬千善男信女的叩拜與敬奉。
老母洞,觀音洞,千手觀音洞等處 ,由于煙霧彌漫,我沒能仔細地看清石像的模樣。那時我有點兒擔心了。洞內(nèi)石壁上的那些栩栩如生,色彩鮮艷的飛天彩繪不要被“嗆”得體無完膚就好。
等我們到達福山之巔的“聚仙亭”時已近中午時分了。自我感覺不那么寒冷了,就想坐在亭中休息一會兒。心想,在這個下接“地氣”,上接“仙氣”的地方,若是有緣巧遇哪位仙人偶經(jīng)此地,與我小聚,給我點撥,從此我就會妙筆生花,妙語連珠了……呵呵,那一刻,我情不自禁的因自己的“白日夢” 而啞然失笑。只坐了幾分鐘,全身就被寒意侵透了,連忙起身站立。現(xiàn)實就是如此的不堪一擊。
站在山頂向下俯視,大凌河水已結冰凝固,安靜如那個衣袂飄飄的白狐,守候著她的愛戀。那份執(zhí)著任何人都不忍去打攪 。
只要雙腳踏入福山的領地,無論走出多遠,站得多高,總有佛樂清音縈繞于耳,蕩滌心靈,讓人不敢產(chǎn)生絲毫的褻瀆之心 。
今天我們能看到這工程浩大,規(guī)模宏偉的石刻群雕,不能不提到兩個偉大的人物:設計者曇曜法師,開鑿者元景將軍 。曇曜法師因年事已高,不敵勞累,終是“壯志未酬身先死”,但他將自己的身軀和靈魂一起留在了這方山清水秀的地方。人們特意為他修建了一座靈骨塔,以作紀念。而那座被稱為“元魏諸碑之極品”的【元景造像碑】便記載了元景將軍的豐功偉績。這座石碑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是足以傳世、連綿不朽的。
正是由于他們一千多年前的傾心付出,才讓今天的我們有幸目睹了這人間的奇觀 。
回望福山,回味石窟,也有一絲遺憾跌落心頭。“古代區(qū)”與“現(xiàn)代區(qū)”無法界定 ,“石雕”與“水泥刻”魚龍混雜,“形神兼?zhèn)洹迸c“粗筆勾勒”格格不入……無論是藝術風格,歷史價值和考古研究方面,都缺失整體統(tǒng)一之感覺,又有畫蛇添足之嫌疑----狂言妄語了。
福山,福佑眾生之山,眾生祈福之山,“洞中藏洞洞洞深深妙妙,福山有福福福壽壽綿綿”。
福山,就像祖先留給我們的一部“鐵卷丹書”,赫然矗立于我的家鄉(xiāng)----遼寧義縣?凑l還敢對我大好河山居心叵測,虎視眈眈! 那時,發(fā)自心底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徐志摩先生熱愛他的康河,熱愛他的“夕陽”與“金柳”,最終卻沒能帶走康橋的“一片云彩” ,而我心性愚鈍,冒訪石窟,卻擁抱了他全部的給予。萬佛石窟,你與云岡石窟,龍門石窟并架齊肩,你是我的驕傲,你令我自豪。我要帶走你所有的美,裝滿我的夢境和心里。
我的家鄉(xiāng),我的愛,“無論你是疾病還是健康,富貴還是貧窮”,我都會與你相伴,把你依偎……
【萬佛石窟我的自豪的散文】相關文章:
萬佛堂石窟尋蹤散文05-03
我是佛前的什么散文08-17
我的自豪我的團隨筆散文04-30
我是佛前的什么的散文08-28
我在佛前,靜默了心靈散文11-08
佛緣散文06-17
問佛散文01-07
我因我的朋友而自豪高一散文08-11
“佛”在心中散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