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教學設計模板(通用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片段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片段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文章所蘊含的道理,認識后天的教育對于成才的重要性。
2、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首先,我們一起來看一個等式,你認為這個等式成不成立?為什么?
天才=人才?
同學們馬上想到了方仲永,根據(jù)你們的了解,方仲永是天才嗎?
當然是。他五歲還不認識書寫工具時就能寫詩,并“自為其名”,他才思敏捷,“指物作詩立就”,而且詩的“文理皆有可觀者”。
不過他后來怎樣呢?十二三歲時才能漸退,“不能稱前時之聞”;七年后“泯然眾人矣!”
這位天資過人的神童最后并沒有理所當然地成長為人才。
同學們,你們是不是在思考:這是為什么呢?
二、立足文本,分析方仲永“泯然眾人”的原因。
1、接下來,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仔細閱讀課文,想一想:天才方仲永最后“泯然眾人”,文中哪個人物應該承擔責任?并請以勸告的口吻對他說幾句話。
。▽W生活動:每四人組成一個小組進行討論,每組選派一個中心發(fā)言人。)
歸納:從文章內容來看,阻礙方仲永成才的一個主要人物是他父親,他的貪財短視造成
仲永錯過成才的機會。從“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可以看出。本來方仲永才能初現(xiàn),暗示其前途無量,而在父親眼里,兒子是棵搖錢樹,兒子寫詩,其邑人“賓客其父,錢幣乞之!边@足以說明,仲永的父親完全忘記了做父親的責任。“不使學”毀滅了方仲永的'前途,使這位神童無形中夭折在自己父親的手里。
文中提到邑人也是妨礙仲永成才的一個因素,他們這群人只看到方仲永的天才,沒加以培養(yǎng),對“世隸耕”的方仲永的父親來了180度大轉彎。如果沒有“賓客其父,以錢幣乞之”。方仲永的父親吃喝貪財?shù)囊幻娴貌坏矫劝l(fā)并滋長,也許結局會完全轉變,再說邑人的吹捧導致方仲永才能的衰退,這群人無意中對方仲永“泯然眾人”發(fā)揮著潛在的催化作用。最后看看方仲永本人,通觀全文,不難發(fā)現(xiàn)方仲永懶惰,自認為天資過人,沒有起碼的學習,更不說勤奮刻苦了,等天資衰退后,他仍不以為然,年齡增長而才能減退,如此差距這能全怪別人?
方父的貪財短視、邑人“以錢幣乞之”的追捧、仲永的不知努力,在這種種因素的制約下,一個智力超群、才華橫溢的詩壇天才悄然消失了,留給我們的是什么?(哀傷、嘆息。┐蠹铱礃祟}中的這個“傷”,不正是王安時先生當時最真實的心理寫照嗎?他“傷”的僅僅是仲永的個人遭遇嗎?我們一起來讀讀文章最后一段。
2、讀文中相關語句,理解“受之天”與“受于人”的關系,認識后天的教育對于成才的重要性。
。ㄉx。)
作者“傷”的是什么?
我們認為,王安石為之“傷”的原因:一為仲永而“傷”,幼時天資過人最終卻因自己后天的不努力而“泯然眾人”;二“傷”社會上如仲永之父貪財短視的可悲之輩;三“傷”邑人聞聽盛名趨之若鶩的不良心態(tài)和仲永的貧困家境,這也正是文中感慨“受于人者不至也”
的深遠意味吧。
再回到開頭的等式,想想天才,就是“受之天”的人,要怎樣才能成為真正的人才?
受之天+受于人=人才(人的天資并非一成不變,只有后天的教育和努力,才能造就人才。)
三、超越文本。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曰:天生我材必有用。同學們,相信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著上天賦予我們的某項才能,如果我們能吸取方仲永的教訓,努力接受后天的教育和學習,每個人都能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最后送大家?guī)拙潴鹧,與大家共勉:
我是個拙笨的學藝者,沒有充分的天才,全憑苦學。(梅蘭芳)
人們把我的成功,歸因于我的天才;其實我的天才只是刻苦罷了。(愛因斯坦) 如果你有偉大的才干,勤勉將會增進它。如果說你只有平凡的才能,勤勉也可以補足它 。(斯邁爾 )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四、課外活動。
課外收集被人譽稱為“天才”的故事,探究他們的成長奧妙。
感謝指導!
片段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文章所蘊含的道理,認識后天的教育對于成才的重要性。
2、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學了《傷仲永》,這篇文章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一個神童變成庸人的故事;一個白天鵝變成“丑小鴨”的故事;一個天才的悲劇。)
二、探究:
。ㄒ唬┪覀円黄饋砜匆粋等式:天才=人才?
你認為這個等式成不成立?
從《傷仲永》著篇課文里我們知道這個等式是不成立的。
同學們,根據(jù)你們的了解,方仲永是天才嗎?
當然是。他五歲還不認識書寫工具時就能寫詩,并“自為其名”,他才思敏捷,“指物作詩立就”,而且詩的“文理皆有可觀者”。
不過他后來怎樣呢?十二三歲時才能漸退,“不能稱前時之聞”;七年后“泯然眾人矣!”這位天資過人的神童最后并沒有理所當然地成長為人才。
。ǘ┲儆烙缮裢兂杀娙说谋瘎∈窃趺丛斐傻哪?(你認為是誰的錯?)
1、是方仲永的父親錯了,因為他“不使學”。
。ㄋ母赣H也沒有錯,因為他家里很窮,人在不能生存的情況下,肯定要想辦法來生活啊。)
2、是他同鄉(xiāng)造成的`這個悲劇,因為他們“賓客其父親,以錢幣求取方仲永的詩”。(都是金錢惹的禍,做為父親當然也期望聰慧的兒子有朝一日,也能前程似錦。可如果不是鄉(xiāng)親們用錢來買仲永的詩,他父親也不會那么去做。這也是當時封建社會下農民階級的悲觀命運的映射。)
反對:賓客也沒錯,難道花錢欣賞別人也有錯嗎?
3、是方仲永自己的錯,因為他沒有極力的吵他的父親送他上學。
。ǚ街儆罌]錯,從“日攀仲永環(huán)謁于藝人”中的“攀”可以看出,是他父親強迫他去的,并不是他自己想去。)
追問:假如他極力的吵著要上學能如愿嗎?(封建家長制下,忠孝倫理下,仲永再怎么反抗也是徒勞的。封建社會中有很多的貧困子弟如果能接受教育,都能夠成才,可事實上他們都讀不起書。。
4、作者、作者的舅舅錯了。
他們應該勸仲永的父親送他去上學。
追問:那么如果你是文中的作者或作者的舅舅,你會怎樣勸仲永或仲永的父親。
片段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真觀察,養(yǎng)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2.積累動詞,運用動詞。
3.通過恰當?shù)男揎椄由鷦拥卣故救宋锏膬刃摹?/p>
教學重點:
通過動作描寫生動展現(xiàn)人物的心理。
教學難點:
通過動作描寫生動展現(xiàn)人物的心理。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說一說
(一)說收集到的動詞
1.老師昨天布置同學們收集表示動作的一個字詞語和四字詞語,你們都按要求去做了嗎?
2.用一個數(shù)字說出你收集到的動詞有多少?(請四、五個同學說)
3.還有很多同學在舉手,我們一起說出收集了多少動詞。
大屏:我收集了 個動詞。
4.很想聽聽你們收集到了哪些動詞,F(xiàn)在開火車交流。
(二)猜一猜
看來同學們都是愛動腦勤動手的孩子,為了獎勵大家,我們現(xiàn)在做一個游戲,首先是。
1.看動作猜一個字的動詞(六個)
推 舉 壓 喝 跳 拍
(難度增加羅。)
2.看表演說一個表示動作的四字詞語。(舉十個)
東張西望 擠眉弄眼 又蹦又跳
東倒西歪 拳打腳踢 大搖大擺
小結:同學們,人物的動作我們可以用動詞把他描述出來。在作文中,我們必須學會準確捕捉人物的動作,這樣就可以把人物寫得活靈活現(xiàn)了。
二、品析詞句,體會用詞準確
1.請閉上眼睛,我們先來聽一聽老師收集到的一個描寫動作的經(jīng)典片段。
6歲的小表妹看見了幾只飛舞的蝴蝶,便調皮地奔過去。有一只蝴蝶停在了一朵花上,她目不轉睛地盯著它,躬著背,小心翼翼地踮起腳尖,躡手躡腳地走到蝴蝶旁,猛地用雙手一捧,可蝴蝶卻飛走了,她氣得撅起小嘴,但馬上又像只小鹿似的蹦跳著追趕另一個目標去了。
。1) 你看到了什么?為什么看到?(因為文中有了動作描寫。)
(2) 說出文中所用動詞。
。3) 我們看到小女孩捕捉蝴蝶的動作,是因為作者細致觀察,準確用詞。
。4)調換動作順序,行不行?(描寫人物地動作,要注意順序,細化動作。)
。5)巧用修飾,突顯特點。
。6)根據(jù)場景,妙用修辭。
2.這段精彩的動作描寫,用了哪些有效的寫作方法呢?
細致觀察,準確用詞。
注意順序,細化動作。
巧用修飾,突顯特點。
根據(jù)場景,妙用修辭。
3.小結:描寫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動作,以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品質、身份、地位、處境、狀態(tài),這就叫做動作描寫。寫好人物動作,首先要進行細致地觀察,準確地運用動詞,注意順序,再適當?shù)剡\用修飾語或修辭方法,就能更加生動地展現(xiàn)人物的特點。
三、片段習作練習(用上收集的動詞。)
1.現(xiàn)在,該輪到同學們小試身手啰。
請?zhí)钌蠝蚀_的動詞或修飾語。時間2分鐘。
天!要遲到了。我( )開被子,從床上 ( )下來, ( )地 ( )過校服,( )上鞋子,幾步 ( ) 進衛(wèi)生間,( )地 ( )出牙刷,( )上牙膏,在嘴里胡亂地( )了幾下,然后,( )下毛巾, 在臉上( )了兩把,飛快的 ( )出屋子。
2.大展身手
片段演練:
主題1、斯文女士的吃相
主題2、粗魯男士的吃相
主題3、膽小的他放煙花
要求:
1.運用人物動作描寫方法,選擇本小組對應的主題進行刻畫,字數(shù)50字——100字。 時間5分鐘。
2.小組成員交互作品修改,選取優(yōu)秀習作在班級上展示。時間3分鐘。
。ㄎ澹┳x一讀(注意按老師的要求去聽。)
四、總結:
細致觀察人物動作,準確地用上動詞進行描寫,就能使人物象放電影一樣,出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而且能從他的一舉一動中體會出人物的性格特點。
1. 交流收獲從本節(jié)課中你學到了什么?
2. 師總結
五、板書設計
人物動作描寫
細致觀察,準確用詞。
注意順序,細化動作。
巧用修飾,突顯特點。
根據(jù)場景,妙用修辭。
片段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 學習《荷花》一文的寫作方法,能對事物進行具體、生動的描寫。
2. 學會運用排比句式、比喻的修辭手法以及自己平時積累的好詞佳句。
3. 激發(fā)學生的習作熱情,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能對事物進行具體、生動的描寫。
教學難點:
學會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并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好詞佳句。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出示荷花圖片,誰來說說:這是些什么樣的荷花?
2. 要怎樣才能把一種事物說具體、寫生動,一直是個讓我們頭痛的問題,對吧?可是有人卻能把一件普普通通的事物寫得詳細而生動,我們今天也來學學他把事物寫生動、寫具體的方法吧!
二、寫法指導
1、(出示第二自然段)大家快速地看一看,這段話出自那篇課文?
2、對,這段話出自葉圣陶爺爺寫的《荷花》一文,接下來咱們邊讀它,邊思考:這段話從哪些方面介紹了荷葉和荷花? (指名答,板書:顏色 樣子 )
3、顏色描寫的指導
。ǎ保┚渥又械哪男┰~是寫它們的顏色的?(指名答后,變色顯示)
(2)除了這些,你還知道哪些寫顏色的詞?(指名說)
。ǎ常├蠋熞菜鸭瞬簧賹戭伾脑~語,我們來讀一讀吧(齊讀)。
(4 )這些詞語可以隨便亂用嗎?對,我們要學會選擇合適的詞語來對事物進行描寫。比如:玫瑰,我們可以說( )的玫瑰……
。ㄌ崾竞⒆樱和环N顏色用不同的詞語來描繪,給人的感覺也是不一樣的。)
。、樣子描寫指導
。1)我們再來看看哪些句子是寫荷葉及荷花樣子的。(指名答,變色顯示)
荷葉
。1)“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 在這個句子中作者把荷葉比作了什么?(大圓盤)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什么修辭手法?(板書:比喻)
。2)你會說比喻句嗎?那我們來試著說幾個比喻句吧!
太陽像個_________。
荷花的花瓣全展開了,看上去就像_________。
那一個個的花骨朵好似_________。
荷花
(1)這些荷花有幾種不同的姿態(tài)?
。2)為了把這幾種不同的姿態(tài)描寫,更好地組合在一起,作者用了一組關聯(lián)詞,你能把那組關聯(lián)詞找出來嗎?(有的……有的……有的)
5、抒情指導
看到這么迷人的景象,作者忍不住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說了出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抒發(fā)自己的——感受。(板書 感受)來,我們一起來讀讀作者的感受。(出示范文第三自然段,齊讀。)
三、能言會道。
1、(出示范文二、三自然段)你看,剛才我們只能用一句話來描述的內容,現(xiàn)在變成了那么生動具體的兩個段落。由此可見,寫一種景物時,我們只要認真觀察,運用比喻、排比等手法,把它的顏色、樣子寫清楚,最后再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就可以把文章寫具體、寫生動了,對吧? 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玩?zhèn)小游戲。(出示圖片)請你認真觀察一下,圖上出現(xiàn)的是什么花?它有幾種不同形態(tài)?(指名上臺指出,老師用小標題做記錄。)
2、現(xiàn)在我們把同學們觀察到的這幾種花的姿態(tài)用“有的……有的……有的'……”這組關聯(lián)詞將它串起來讀一讀吧!
3、和葉圣陶爺爺寫的荷花比起來效果怎么樣?(干巴巴的,不生動)那我們就得用“比喻”的方法來幫忙了。(引導孩子逐句的說比喻句。)
4、看著這么漂亮的桃花,你有什么感受呢?(指名說)
四、仿寫文段。
1、大家說得真棒。其實,我們剛才進行的就是對《荷花》這篇課文的一個片段口頭仿寫,F(xiàn)在,只要將剛才我們說的或是心里想的內容按板書上的順序寫下來,就可以成為一段很棒的景物描寫了。咱們趕快拿出作文草稿本,把它寫下來吧。
2、學生寫作,教師巡視指導。
五、講評作文
六、布置習作
同學們,美麗春天已經(jīng)來到了,在這個美麗的季節(jié)里有許多景物值得我們去寫。今天回去后,就請你用老師教給的方法,選擇一種春天里的景物來寫一寫,好嗎?
板書設計
顏色
寫清 樣子 用好比喻
感受
片段教學設計 篇5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喜歡的部分。
(3)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4)學習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2、過程與方法
。1)在充分交流各自的識字方法,并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給學生多提供一些由這些字組成的詞語或句子,以達到鞏固的目的。
。2)讀課文時引導學生站在作者的角度,既表達出作者所要表現(xiàn)的情緒,也表達出自己從文本中體驗到的情感。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趙州橋的結構特點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民族自豪感。
重、難點與關鍵
1、讓學生了解趙州橋的建造特點,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2、幫助學生理解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極其好處。
課時:2課時。
教學設計:
《趙州橋》第三自然段有一句過渡句: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高度概括的語言不足以讓學生真正感悟到它的這兩大特點。一位教師在教授《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時處理“成千上萬”一詞給我很多啟發(fā),于是有了以下片段:
師:通過剛才對第二自然段的交流,大家的感受一定很深,能用一個詞或一句話來說說嗎?
生:創(chuàng)新;節(jié)約;獨特;堅固……
師:是啊,如果說十歲是可愛的孩子,20歲是年輕的小伙,40歲是不惑的中年人,80歲是白發(fā)蒼蒼的老人,那么1400歲的趙州橋在你看來是什么?
生:一位記不清年齡的老人;一位吃了長生不老藥的老神仙……
師:想象一下,就是這位老人,1400年的歲月里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什么?發(fā)生過什么變化?
生1:成千上萬的人曾經(jīng)在他背上來了又去,可是它還是那么堅強,只是稍微顯得陳舊了些。
生2:一次次的洪水曾經(jīng)從它的身上流過,人們都為它擔驚受怕,但是它還是穩(wěn)穩(wěn)地站在那里,因為它有四個小橋洞為它減輕洪水帶來的沖擊力。
生3:一輛輛車從它身上踏過,可是趙州橋仍然屹立不倒。
師:是啊,那再帶著你的感受讀讀這個詞──“堅固”,相信你們一定體會得更加深刻。(生讀)
趙州橋不僅很堅固,它的欄板上還有許多精美的`圖案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播放配有音樂的具體描寫圖案的幾句話),仔細地感受與想象。
師:你的眼前似乎出現(xiàn)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兩條龍纏繞在一起,一邊還在吐水花呢!
師:想象真豐富,什么叫纏繞,你能做給同學們看嗎?
生2:我仿佛看到了兩條龍在飛,前爪還相互抵著,回首遙望。
師:你說得那么形象,能用你的肢體語言讓大家明白“抵著”和“回首遙望”嗎?(生做動作)
師:你們對于龍的動作、形象體會得那么好,讀一讀,你一定會對語言也有所感悟。(生讀)
反思:
感悟,在想象中激活。正如羅丹所說: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語言文字本身常常是簡單的,教師擁有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挖掘語言文字背后東西,想辦法啟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化干癟枯燥的語言符號為鮮活的可以感知的形象。學生真正開始用心想象時,他們獨特的感悟才能被激活!囤w州橋》在教材里是一座文字的橋,只有當這座文字的橋化為學生可以凝神注視的橋時,感悟才是真實存在于學生的心靈深處的。在教學中,我抓住“堅固”和“美觀”兩大詞讓學生感悟,讓學生換個角度將這座橋想象成一個人、一個老人、一個忘記了年齡的老人,學生的想象被激活了,他們自己在感動、在自豪。至于橋的“美觀”顯然在文字上就比“堅固”來得生動些,教學中我創(chuàng)設了一種氛圍,讓學生閉目想象。學生的想象力被充分調動,使文本本身更具有張力。
【片段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自己去吧》片段教學設計10-09
《棉花姑娘》片段教學設計10-14
濟南的冬天片段教學設計(精選12篇)05-25
鳥的天堂片段教學設計(精選8篇)10-26
濟南的冬天片段教學設計范文(通用5篇)08-28
《清平樂村居》片段教學設計(通用8篇)10-19
《祁黃羊》片段教案設計09-12
七年級《我愛這土地》片段教學設計09-13
片段教學比賽總結(通用24篇)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