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河北大學院簡介
河北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大學。下面小編收集了有關河北大學簡介,供大家參考。
學校簡介
河北大學(Hebei University),位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定市,由河北省人民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yè)局分別共建,入選中國“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為中國中部地區(qū)重點支持的五所大學之一、“中西部高校聯(lián)盟”成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高校首個延安精神教育基地,擁有研究生院和“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
河北大學始建于1921年,初名天津工商大學;1933年,改名天津工商學院;1948年,更名為津沽大學;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接收津沽大學并改之為國立;1952年,津沽大學的工學院、財經(jīng)學院分別并入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另以師范學院為基礎,在原址建成天津師范學院,續(xù)成河北大學之史脈;1958年,擴建為天津師范大學,其后被確定為全省5所重點大學之一;1960年,改建為綜合性大學并定名河北大學;1970年,河北大學由天津遷至河北省保定市。
截至2016年5月,學校占地2500畝,有本部、新校區(qū)和醫(yī)學部等校區(qū),建筑面積112萬平方米,固定資產(chǎn)總值19億元;共設有二級學院30所,94個本科專業(yè);有教職員工3300多人,全日制博士、碩士研究生5500余人,全日制本?粕s22000人。
河北大學是河北省唯一一所重點綜合性大學,是河北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同建設的省部共建大學。學校的前身是1921年法國耶穌會士于天津創(chuàng)辦的天津工商大學,其后數(shù)易校名,先后歷經(jīng)天津工商學院、津沽大學、天津師范學院、天津師范大學等時期,1960年改建為綜合大學并定名河北大學,1970年由天津遷至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河北保定。2005年,河北省職工醫(yī)學院及其附屬醫(yī)院并入河北大學。
學校設校本部、新校區(qū)、醫(yī)學部等校區(qū),占地面積2440畝,建筑面積9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93億元。學校辦學條件優(yōu)良,治學環(huán)境優(yōu)美,教學、科研設施先進:建有設備技術一流的網(wǎng)絡中心、新聞中心和環(huán)境一流的體育館、音樂館、大學生活動中心和藝術教育中心;擁有河北省唯一一家高校出版社河北大學出版社;學校圖書館館藏文獻390萬冊,館藏數(shù)量居河北省各類圖書館之首;學校博物館收藏動植物標本60余萬件,文物近7000件,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70余件,館藏數(shù)量和質量位居全國高校前列;河北大學附屬醫(yī)院是一所醫(yī)療設備先進、專業(yè)設置齊全、技術力量雄厚、服務水平較高,具有醫(yī)療、護理、預防、保健、康復整體功能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yī)院,河北省首批百佳醫(yī)院。
河北大學現(xiàn)有85個本科專業(yè),涵蓋哲學、經(jīng)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yī)學、管理學等十大學科門類;設有涵蓋全部十一大學科門類的127個碩士學位點(1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以及法律、教育、工程、公共管理、工商管理5個專業(yè)碩士學位點,12個博士學位點(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點),6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擁有1個教育部省屬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教育部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8 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2個省級重點學科,2個省級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研究基地。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xiàn)有教職工3215人,專任教師1784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軟引進院士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7人,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3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人,全國模范教師2人,全國優(yōu)秀教師5人,全國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1人,省管優(yōu)秀專家11人;教授328 人,副教授398人;博士研究生導師92人,碩士研究生導師520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277人,F(xiàn)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3964人,其中,本?粕 18951人,博士、碩士研究生3350人,留學生162人。
學校始終堅持以人才培養(yǎng)為中心,以本科教育為主體,以高水平科學研究為支撐,以培養(yǎng)基礎理論扎實、后勁足、適應能力強、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為目標,不斷推進教學建設、改革與發(fā)展,努力提高整體辦學實力和水平。在多年的辦學探索與實踐中,形成了兩大課堂互動互補互融、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強省骨干人才的辦學特色。學校立足于地方經(jīng)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fā)展需要,大力加強科研開發(fā)和科技成果轉化,許多學科成為河北省的科研中心和學術交流窗口。
學校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后與日本、美國、加拿大、俄羅斯、英國、法國、韓國、蒙古等國家的四十余所高校及教育科研機構建立了友好交流協(xié)議關系,是教育部批準的首批具有招收留學生資格單位和河北省國際文化教育交流的重要橋梁與窗口。
河北大學的建設與發(fā)展,始終得到上級組織和領導的支持與關心。河北大學歷來是河北省重點支持建設的大學,1960年、1962年、1978年、 1984年、1996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先后五次決定對河北大學進行重點建設。河北大學的發(fā)展也得到了教育部、財政部的重點支持。2002年,教育部、財政部決定與河北省人民政府重點支持建設河北大學。2005年11月,教育部與河北省人民政府簽署共建河北大學協(xié)議,河北大學進入國家省部共建大學行列。河北大學的發(fā)展還得到上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李嵐清、李鐵映、彭佩云、陳至立以及河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來校視察指導工作。
在河北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的正確領導下,河北大學將以省部共建為契機,以建設國內一流大學為目標,繼續(xù)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秉承實事求是、篤學誠行的校訓和求學、求真、惟恒、創(chuàng)新的校風精神,不斷加快改革、建設與發(fā)展步伐,為建設沿海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強省和和諧河北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院系概況
截至2015年1月,學校設有二級學院30所,開辦90個本科專業(yè);學科專業(yè)分布在哲學、經(jīng)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nóng)學、醫(yī)學、管理學、藝術學12大門類,是全國學科門類設置最齊全的高校之一。
文化傳統(tǒng)
學校標志
學;罩臼菆A形徽標,其中以篆體字“河北大學”象征悠久的辦學歷史;長城的形象象征河北及燕趙大地,長城圖案為一“U”型(英文University的字首)。下部的曲線表示水紋,有地理方位的寓意,也比喻對人才的培養(yǎng)。外環(huán)上方是“河北大學”的英文大寫,下方是建校時間。
校訓
搞學問就得實事求是,寧可空缺也不能造假;河大校訓中蘊含著河大人的強校之夢;蘊含著理性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人文精神,表明河北大學將高舉文明的火炬,把科學的精神播灑五洲四海,擔負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使命,造就時代的驕子;表明河北大學的脈搏始終伴隨著中華民族的命運而跳動,有容乃大的胸懷和實事求是的作風,又使她的內涵、她的根基,她的精神倍而加之。
科研成果
截至2014年9月,學校共承擔各級各類項目1300余項。其中包括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科技部國際合作重點項目等國家級項目300余項,省部級項目600余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教育部科技獎勵二等獎1項、河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4項、河北省自然科學二、三等獎44項,河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河北省科技進步二、三等獎31項,授權發(fā)明專利114項。SCI等三大檢索共收錄論文4251篇,其中SCI收錄論文2023篇。
根據(jù)2015年3月學校官網(wǎng)顯示,河北大學宋史研究中心編輯出版有《宋史研究論叢》(CSSCI來源集刊,每年一輯)、《宋史研究叢書》和《河北大學歷史學叢書》。已成為海內外宋史研究人才最集中、宋遼金史資料最豐富、宋史研究信息最靈通的科研機構,被譽為“宋史研究第一重鎮(zhèn)”。
成果鑒定:根據(jù)2015年3月學校官網(wǎng)顯示,《水稻根際促生細菌相互作用機理的研究》成果通過鑒定、《皮革生物脫毛酶制劑的制備及其生產(chǎn)菌株蛋白酶基因的克隆》成果通過鑒定、《過渡金屬-有機二酸阻燃劑新體系設計及其阻燃機理的研究》成果通過鑒定、《中國土壤擬步甲區(qū)系分類與資源利用》成果通過鑒定。
【河北大學院簡介】相關文章:
河北大學數(shù)學與計算機學院簡介11-24
美國金門大學三大學院簡介11-26
南澳大學的四大學院信息簡介11-25
江蘇大學的學院簡介11-25
河北燕山大學學校簡介08-04
河北醫(yī)科大學簡介09-06
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校簡介08-04
河北師范大學學校簡介08-04
長安大學公路學院簡介11-23
利物浦大學院校簡介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