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時
每年臨近清明的時候,心中總會有絲淡淡的莫名的哀愁,揮之不去,就這樣在心頭繞著、糾纏著。不知道,清明那天,紛飛的細雨是否會如期而至。仿佛只要有了這細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的悲涼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全了這場細雨,更是這細雨襯托了清明。伴著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催生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一首描寫清明的古詩流傳了千年,依舊沒有停歇,斷續(xù)被后人傳誦。清明這個節(jié)氣,正處在初春時節(jié),隆冬還未完全退去,艷陽天卻磨磨蹭蹭的跚跚遲來,所以天氣才會時晴時陰,時冷時熱,忽風(fēng)忽雨,正是這樣的環(huán)境造就了這樣的心境,才使得倦在家中的人們走出戶外,去荒涼的墓地探望自己遠逝的親人。
清明時節(jié),萬物復(fù)蘇,那絲絲細雨,潤了干枯的草木,小草綠了,樹葉青了,往往是從清晨開始,至黃昏之際,泥濘難行的小路,煙雨彌漫的墓地,總有頂著風(fēng)冒著雨,一臉憂傷,行色凝重的掃墓人,或三五成群,或攜老帶幼,或一兩個孤影,或跚跚獨行。無盡的哀思與痛苦,化作滿臉的淚伴著斜風(fēng)細雨肆意飄灑。真風(fēng)兒飄飄,雨兒瀟瀟,哀痛悠悠,悲戚渺渺,難不成就是欲斷魂?
宋朝時的詩人高翥在《清明》一詩中寫道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這不正是很好的寫照嗎。經(jīng)過一年的風(fēng)吹雨打,荒涼的墳瑩早被枯草掩蓋,已是一片殘破凋零。當(dāng)我們這些活著的晚輩后人輕輕地拔凈那一片枯草,為墳瑩添上新土,擺上幾杯新釀的米酒,點燒一抱花花綠綠的'紙錢,讓那煞人的風(fēng)雨,帶愁的杯土,含煙的雜草,向我們的先人傳達我們心底彌漫的那一份幽幽的愁緒和深深的哀傷。逝者長已矣,存者永懷悲!遠去親人的音容笑貌,依舊在目,諄諄話語,猶言在耳,但卻陰陽兩分,隔世為人,那一份牽腸掛肚,那一份凄涼,只能向著這座座荒墳傾訴?
渺渺的清香就要燃盡,悲傷的眼淚就要灑干,然而天上的風(fēng)仍在吹,雨還在飄。祭奠完的人們在與墳中長眠的親人道別:珍重,珍重,來年今日再來拜祭!暮色漸漸攏上蒼穹,茫茫煙雨中的孤墳,靜表地臥著更加的悄無聲息,只有那墳前隨風(fēng)翻飛的煙灰,似是墳中長眠靈魂的不舍依戀。
地下的親人們呀,你們是否知道,遠處春的景色映入了我的眼簾,唱著春天的奏鳴曲鳥兒也飛到了我的身邊,桃花兒紅了柳葉兒也綠了,金黃的油菜花也已經(jīng)遍地開了,綠油油的嫩芽早已不耐煩的擠了出來,到處都是一片春意盎然、萬物復(fù)蘇的景象。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人生的過客,無論你是大款高官,還是貧賤小民,都會經(jīng)歷喜怒哀樂的一生,這是千年不變的定律,這是大自然造就的杰作。生與死只不過是人生的一種輪回。
【又是一年清明時】相關(guān)文章:
又是一年清明時唯美散文04-05
關(guān)于又是一年清明時的作文04-06
又是一年清明時初中作文04-04
又是一年清明時節(jié)情感散文06-24
又是一年清明時初中生作文08-25
又是一年月明時初中作文08-25
教師清明節(jié)隨筆又是一年清明時06-15
又是一年作文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