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手机免费在线观看,国产女人在线视频,国产xxxx免费,捆绑调教一二三区,97影院最新理论片,色之久久综合,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賞析

蝶戀花·越女采蓮秋水畔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時間:2021-09-07 12:10:43 賞析 我要投稿

蝶戀花·越女采蓮秋水畔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原文:

  蝶戀花·越女采蓮秋水畔

  宋代:歐陽修

  越女采蓮秋水畔。窄袖輕羅,暗露雙金釧。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絲爭亂。

  鸂鶒灘頭風浪晚。霧重煙輕,不見來時伴。隱隱歌聲歸棹遠。離愁引著江南岸。

  譯文:

  越女采蓮秋水畔。窄袖輕羅,暗露雙金釧。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絲爭亂。

  秋水湖畔,一位美麗的江南女子正在采蓮。輕盈的羅袖,玉腕上的金釧時隱時現(xiàn)。她的嬌顏倒映在水上,與蓮花爭妍,她的纖手摘取了香藕,卻不防藕絲縷縷,撩起了她的綿綿情思。

  鸂鶒灘頭風浪晚。霧重煙輕,不見來時伴。隱隱歌聲歸棹遠。離愁引著江南岸。

  鸂鶒灘頭臨近傍晚風浪越來越急,沉浸于遐想的少女驀然回神,卻只見一派晚煙輕浮,不見了同來的伙伴。此時,遠處傳來了隱隱的棹歌聲,只聽得那歌聲愈去愈遠,余音裊裊于江南岸邊,似是灑下了一路離愁。

  注釋:

  越女采蓮秋水畔。窄袖輕羅,暗露雙金釧(chuàn)。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絲爭亂。

  越女:越地自古多出美女,后常用越女泛指美女。輕羅:質(zhì)地輕軟而薄的絲織品。釧:用珠子或玉石穿起來做成的鐲子。

  鸂(xī)鶒(chì)灘頭風浪晚。霧重煙輕,不見來時伴。隱隱歌聲歸棹遠。離愁引著江南岸。

  鸂鶒:是一種類似鴛鴦的水鳥,而色多紫,性喜水上偶游,故又稱紫鴛鴦。棹:船槳。歸棹:歸船。

  賞析:

  此詞以通俗的語言、鮮明的形象、明快的節(jié)奏,曲折深婉地表現(xiàn)了越女采蓮的動人情景。境界迷離惝恍,啟人遐想,曲終而味永,正是這首詞的妙處。

  起首三句即點明人物身份和活動環(huán)境,仿佛令人看到一群少女美麗的荷塘里,用靈巧的雙手采擷蓮花。

  她們的衣著頗與文獻記載相符——據(jù)馬端臨《文獻通考》卷一四六《樂考》云:宋時教坊有采蓮舞隊,舞女們均“衣紅羅生色綽子(套衫),系暈裙,戴云鬟髻,乘彩船,執(zhí)蓮花”。這里詞人只是抓住舞女服飾的一部分,便把她們的綽約豐姿、婀娜舞態(tài)勾勒出來,筆法至為簡練!鞍德峨p金釧”一句寫得更好,富有一種含蓄的美、朦朧的美。玉腕上的金釧時隱時露,閃閃爍爍,便有一種妙不可言的美感,若是完全顯露出來,即毫無意味了。

  以下兩句分別寫采蓮姑娘的動作和表情,在明白曉暢的語言中蘊藏著美好的形象和美好的感情,語淺意深,以俗為雅。以荷花比女子,在唐宋詞中屢見不鮮。李珣《臨江仙》云:“強整嬌姿臨寶鏡,小池一朵芙蓉。”陳師道《菩薩蠻》云:“玉腕枕香腮,荷花藕上開!钡鼈兌茧x開了荷塘的特定環(huán)境,沒有具體的形象作為陪襯,而且格調(diào)不高。這里的“照影摘花花似面”,俗中見雅,形象逼真。它的精神實質(zhì)是較高雅的,可以娛悅和陶冶人們的'性情。就意義來講,這句話寫的是采蓮女子先是臨水照影,接著伸手采蓮,然后感到花如人面,不忍去摘。由于層次多,動作性也很強,故很容易揭示人物的內(nèi)在感情。

  “芳心只共絲爭亂”一句,便是表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矛盾。芳心,是形容姑娘們美好的心靈。“絲”字指采摘蓮花拗斷蓮梗時從斷口中拉出來的絲,即溫庭筠《達摩支曲》所云“拗蓮作寸絲難絕”的絲。隨事生發(fā),信手拈來,以此絲之亂擬彼心之亂,構想絕妙。

  下片采蓮船在風浪中顛簸、掙扎,有的竟被風浪沖散,似乎只剩下一個采蓮姑娘!苞狔悶╊^風浪晚”七個字渲染出一種緊張氣氛。鸂鶒是一種類似鴛鴦的水鳥,而色多紫,性喜水上偶游,故又稱紫鴛鴦。接著詞筆轉而寫采蓮姑娘尋找失散的伙伴。“露重煙輕”,是具體地描繪暮色。此時天幕漸漸暗下來,暮色蒼茫,能見度極低,也許失散的伙伴相去不遠,但采蓮姑娘卻找不到她們。其焦急之情,倉皇之狀,令人可以想見。

  根據(jù)“隱隱歌聲歸棹遠”一句來看,她們已快樂地回家,當然是找到了;而“離愁引著江南岸”,則似若有所失,又像是沒有找到。

【蝶戀花·越女采蓮秋水畔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相關文章:

貧女原文,注釋,賞析10-15

《采蓮令·月華收》原文及賞析10-16

《采桑女》原文及賞析10-16

越人歌原文及賞析10-16

蔣捷《女冠子·元夕》原文翻譯及賞析10-29

牡丹賦原文、注釋及賞析11-22

深慮論原文、注釋及賞析10-26

民勞原文、注釋及賞析10-15

蜀國弦原文、注釋及賞析10-15

詠菊原文、注釋及賞析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