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朗讀者觀后感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后感了。那么觀后感到底應(yīng)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朗讀者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朗讀者觀后感1
中央,她由衷地感慨:“我當了21年主持人,而今仿佛回到了起點!独首x者》中的“朗讀”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我們要展現(xiàn)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情感,并感動于他們讓我們遇見了大千世界。我對于一檔有著人文精神的電視節(jié)目的追求,終于要實現(xiàn)了!
中國一共有28位無國界醫(yī)生,有4位來到了錄制現(xiàn)場。婦產(chǎn)科醫(yī)生蔣勵不無激動地分享著令她難忘的經(jīng)歷。
對錄制追求完美的董卿和節(jié)目組,為了更好地呈現(xiàn)朗讀時的意境,特意讓舞美團隊對現(xiàn)場燈光進行了調(diào)試。在調(diào)試燈光和音效時,董卿還為這些非專業(yè)的朗讀者們傳授了經(jīng)驗:“隨著音樂醞釀情緒,不要著急,你們讀得都很好!彼謱τ^眾說:“你們的傾聽很重要。如果你們給朗讀者一個聚精會神的眼神,會讓他們更有信心。”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有一個1200畝的鮮花山谷,那里一年四季花開不敗。更讓人意外的是這個鮮花山谷是一個丈夫?qū)ζ拮拥某兄Z。為了實現(xiàn)她想擁有一個花園的夢想,丈夫傾盡所有用十年時間打造出了這樣一個浪漫的花海。
《朗讀者》把這對夫妻請到現(xiàn)場,丈夫周小林和妻子殷潔開始講述他們從相識到相愛,結(jié)婚26年中所發(fā)生的浪漫故事。他們用日記記錄下了生活的點點滴滴,隨手翻開十幾本日記,其中的一頁引起了我們的注意。那是94年情人節(jié),丈夫?qū)懴碌囊欢卧挘骸坝H愛的,我想送給你最好的禮物。
這句話引起了董卿的注意:213越野吉普車不正是北汽的車嗎?他們20多年前就有這個夢想了!周小林回憶起那時他們經(jīng)常在祖國西南的橫斷山域考察,北汽的213吉普車最為合適,每次出行他們都租用這種車。通過那段日記,我們能體會到丈夫?qū)ζ拮拥膼,對北汽的信任和向往。而今他們站在北汽集團冠名的《朗讀者》舞臺上,董卿幽默地說到:“你們應(yīng)該獲得一個北汽頒發(fā)的“最佳夢想獎”!
正如董卿所說:“這個舞臺屬于每一個人,為所有人開放。你想說的話,你的情感,都可以從朗讀的篇目中傳遞出來!彼c觀眾互動道:“你們讀過情詩嗎?沒讀過情詩的人生不完整,讀過后你的人生會升華的!
聯(lián)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譽主席柳傳志先生,分享了他第一次“遇見失敗”的經(jīng)歷。董卿夸贊他氣色好,他說:“這份鼓勵我接受20%!痹诹鴤髦鞠壬首x完一段特殊的獻詞后,董卿說她很受感動。柳傳志先生笑著說:“這話我接受80%!”
舞臺上中西文化藝術(shù)的融合,屏幕上出現(xiàn)了一段美麗譯文(原文“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就這樣,我們遇見了許淵沖先生。
他告訴我們:“生活有不同狀態(tài),要懂得欣賞每一處的美!笔惶貏e朗讀嘉賓中,有許淵沖先生的學(xué)生,和他學(xué)生的學(xué)生。十個人不同語言的接力朗讀,讓觀眾體會到不同的美。
幾天前董卿采訪了濮存昕先生。這次錄制,他帶著一本書來到了采訪間《老舍散文》。濮存昕先生演繹了很多經(jīng)典角色,他依然在潛心研究作者創(chuàng)造一個角色的中心思想。在舞臺上朗讀,他仿佛來到了劇場中,用聲音再次塑造了一段鮮活的人生。
鋼琴的聲音空靈且蕩氣回腸。現(xiàn)場聽著民謠之父胡德夫的彈唱,觀眾們乘著歌聲的翅膀,仿佛隨著他唱出的一首千年古詩去到了一個神奇的地方,享受著歲月沉淀的甜美和安寧。此刻的小朗仿佛成了老朗,品味到了時光的智慧和如陳年之酒般香醇的情操。
國際鋼琴家李云迪獻上了天籟般的鋼琴伴奏,在他琴聲的熏陶下,朗讀者感情更充沛地讀著美麗的篇章,聽起來讓人心曠神怡。李云迪也朗讀了一段與音樂有關(guān)的文字。
在《朗讀者》第一場錄制接近尾聲時,每個人都得到了心靈的慰藉。《朗讀者》的舞臺有一扇門,打開就能通向采訪間。當董卿風(fēng)趣地說到“芝麻開門”時,相信我們的心靈之門也隨之打開,我們心意相通,期待遇見。
朗讀者觀后感2
正如博友“海的微笑”所言“每一期都是大家云集!《朗讀者》一定會激發(fā)起更多的朗讀者!”我越來越愛上《朗讀者》了。昨晚央視一套播出的是《朗讀者》第九期,這一期的主題詞是“家”。
家,看起來如此簡單的一個字,卻能引起無數(shù)人的情感共鳴,因為家是每一個人最初的記憶,也是我們最終的歸宿。莫爾說為了尋找想要的東西,我們走遍全世界,回到家卻找到了。我們中國古人推崇“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家,是個人通向外界的紐帶;家,是一個充滿內(nèi)涵,溢滿溫馨的詞;家,是現(xiàn)實的家園,也是精神的家園。
伴隨著鋼琴家陳潔悠揚的鋼琴聲,主持人董卿在第九期《朗讀者》中開場白是“家,是一個有溫度的詞,它不僅是我們身體休息的地方,更是我們心靈?康母蹫。倦鳥歸林,魚翔淺底,落葉歸根,這都是對家的渴望,也是生命在追尋一種歸宿。那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一個個不一樣的家,去感受家庭里的悲歡離合,冷暖人生!
王耀慶,他在熒屏上塑造的那些角色,總是很成功儒雅的形象,他有很迷人的聲音,他的朗讀是獻給隔著一彎淺淺海峽、未曾謀面的、逝去的爺爺。
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回憶起自己的童年時光,都會覺得那是一段無憂無慮、無拘無束的日子,但是對作家梁曉聲來說,他的童年,沒有任何幸福的畫面,因為家境的貧困,甚至想去死。而如今,他已經(jīng)成為中國文壇最優(yōu)秀的作家之一,根據(jù)他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影視劇,像《雪城》《今夜有暴風(fēng)雪》《年輪》《知青》等等,總是能成為大街小巷熱議的話題。在他眼里,家又是怎樣的呢?聽了梁曉聲的講述,讓我想到了雨果的話“有了物質(zhì),那是生存;有了精神,那才是生活!彼首x的是自己寫的,已收入小學(xué)課本的《慈母情深》,獻給我們大家的母親。
有人說推動搖籃的手,能夠推動這個世界,的確,女性,尤其是母親,蘊含著無法想象的力量。冉瑩穎就是一個柔弱而強大的妻子與母親,她的愛人鄒市明是兩屆奧運會冠軍、拳王。這對夫婦,可謂剛?cè)岵麄兒蛢蓚兒子一家四口朗讀的是山姆·麥克布雷尼的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讓我們明白了家人之間愛要常常表達出來。
畢飛宇,他是作家,其作品獲得過魯迅文學(xué)獎和茅盾文學(xué)獎,而他對“家”的印象卻是“漂泊”?赡苷且驗樗麖男「S父輩居無定所地漂泊,讓他更早地對周圍人和事有了自己的一些獨特感悟,也讓他有了更強大的去適應(yīng)這個世界的能力。電影《推拿》根據(jù)其同名小說改編,2014年走進觀眾的視線,在斬獲電影大獎的同時,原著小說和作者畢飛宇也逐漸為大眾所熟知。事實上,早在《推拿》之前,張藝謀導(dǎo)演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就改編自他的小說《上海故事》,徐帆主演的《青衣》,也改編自他的同名小說。簡單直接的文字,有力坦然的話語,是畢飛宇和他的作品恒久的魅力。他認為如果人類的生生不息伴隨著閱讀,這個生生不息將變得偉大、深刻、歡愉。
是什么讓我們成為一家人?是同宗的血緣,還是同源的姓名,亦或是上天在冥冥之中做出的安排。他溫潤如玉,是一位謙謙君子,他要向我們展示的是一些特殊的家人——貓。他就是演員趙文瑄。
潘際鑾,這個名字對大多數(shù)來講都很陌生,但我們的生活卻與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他是我們國家第一條高鐵鐵軌的焊接顧問,第一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的焊接顧問,他也參與籌辦了哈爾濱工業(yè)大學(xué)、清華大學(xué)的焊接專業(yè),是我國焊接科學(xué)技術(shù)發(fā)展的奠基人之一。潘老的科研價值上千億,但是老人生活簡樸、淡泊名利。他的朗讀《告全國民眾書》是獻給母校清華大學(xué)和我們的祖國的。
朗讀者觀后感3
作為首位登上《朗讀者》的作家,"中國諜戰(zhàn)小說之父"麥家朗讀了一封從未公開發(fā)表過的信件。節(jié)目播出后,這封《致信兒子》引發(fā)了觀眾和網(wǎng)友的熱烈討論,被稱作"20xx最美家書"。
首次分享父子故事
麥家曾憑借諜戰(zhàn)小說《暗算》摘得中國傳統(tǒng)文學(xué)最高獎項"茅盾文學(xué)獎",《風(fēng)聲》《解密》等一系列作品創(chuàng)造了一個屬于諜戰(zhàn)小說的輝煌時代!都~約時報》稱贊麥家脫離了數(shù)十年來"西方看中國作家"的傳統(tǒng)模式,《泰晤士文學(xué)增刊》曾評論麥家稱:新世紀以來中國文壇崛起的只有一個作家,就是麥家。
因為在文壇收獲了眾多的讀者,"麥家"及其作品,自然也成為了當代文壇炙手可熱的大ip——他的每一部作品均都被改編成影視劇,《風(fēng)聲》《解密》更是一度掀起中國當代諜戰(zhàn)影視的狂潮。
雖然麥家憑借作品在業(yè)界和讀者群中獲得了巨大的影響力,但在生活中,他行事低調(diào)內(nèi)斂,極少在公眾面前講述自己的個人生活。此次,在《朗讀者》節(jié)目中,麥家是第一次公開分享自己與兒子的父子故事。
《致信兒子》是一封麥家寫給遠在美國留學(xué)的兒子的信,"兒子,當你看到這封信時,你已在我萬里之外,我則在你地球的另一端。地球很大,我們太小了,但我們不甘于小,我們要超過地球,所以你出發(fā)了。這是一次蓄謀已久的遠行,為了這一天,我們都用了十八年的時間作準備;這也是你命中注定的一次遠行,有了這一天,你的人生才可能走得更遠。"
"兒子青春期特別“作”"
"很多人的青春期都有叛逆難弄的一面,面對這種有問題的青春,父母應(yīng)該怎么辦?是選擇放棄還是堅持?忍耐還是放任?"麥家以父親的身份,分享了自己與兒子的點滴。
"我的兒子青春期可以說是特別的“作”。"麥家直言,高中開始,兒子就把自己封閉了起來,3年全部待在家里,每天把自己關(guān)在房間里,打游戲、上網(wǎng)、聊天、惡作劇。對于兒子,麥家無數(shù)次想放棄,但是最后又無可奈何。"我們始終不放棄,每天把老師請到家里來,但很多老師上了幾天后就勸我還是算了。"
兒子氣走了家庭教師,麥家卻仍然不放棄尋求讓孩子可以繼續(xù)接受教育的途徑,甚至一度自己掏錢開了一家培訓(xùn)機構(gòu),只是為了讓兒子和同齡人在一起,然而最后還是以失敗告終。
好在,麥家一直未停止對兒子的陪伴,"年輕人,或者說青春期就是一個危險,可以上天也可以入地,可以是一把刀也可以是一朵鮮花。我們作為長輩,只有一種選擇,幫助他變成一朵花,抹平堅韌的地方。幫助他度過最搖擺不定,定時炸彈的這樣一個階段。"
申請美國6所大學(xué)成功
終于,麥家的兒子到了該高考的時候,看到曾經(jīng)的小伙伴都開始努力讀書,孩子突然意識到了差距。"他本身英語基礎(chǔ)很好,人也聰明,努力了半年,靠著他的童子功過了英語關(guān),通過了6所美國那邊的大學(xué)的申請。"
當有一天兒子告訴麥家被一所大學(xué)錄取了,麥家一度完全不信,"他申報了8所學(xué)校,陸陸續(xù)續(xù)過了6所,包括他現(xiàn)在正在讀的費城藝術(shù)大學(xué),還給12000元美金的獎學(xué)金。"麥家說,"現(xiàn)在他的情況也比我期待得要好,學(xué)業(yè)不錯,也交到了朋友。其實兒子雖然話不多,但是為人大方,受人歡迎。當初我的選擇,就是用我的力量來保護他,陪著他承受青春期的痛。"
朗讀者觀后感4
勇氣,是每個人都渴望擁有的珍貴品質(zhì)。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走過的每一步都伴隨著自身或他人給予的勇氣。本周日晚,央視大型文化情感類節(jié)目《朗讀者》將上演以“勇氣”為核心主題的朗讀。董卿將與熱衷公益支教的演員江一燕,養(yǎng)育了一對自閉癥孩子的秋爸秋媽,“敦煌女兒”樊錦詩,“體操王子”李寧,單人無動力帆船環(huán)球航海中國第一人翟墨以及著名演員汪明荃、羅家英夫婦一同在朗讀中分享那些和勇氣有關(guān)的故事。
江一燕自曝小時候很孤獨
每個孩子,在成長時都會收獲很多勇氣,這些勇氣支撐著我們面對長大后的各種困苦。大眾眼中的江一燕,熱情且充滿活力,除了做演員,她還有許多不同身份:拍照拿過《國家地理》雜志的攝影獎,做公益支教入選過《感動中國》候選人,此外她還寫書、拍電影,生活豐富多彩得令人羨慕。但在《朗讀者》的現(xiàn)場,江一燕卻坦言:“我小時候是一個很孤獨的孩子,不知道跟誰交流!
這種孤獨的改變起始于一位名叫章燕的舞蹈老師,江一燕坦言,這位名字中也有一個“燕”字的“燕子老師”給了她許多勇氣,幾乎重塑了她的生命,她說:“突然有一天有這樣一個老師出現(xiàn)在你的生命里,她又像你的大姐姐又像你最親密的朋友,我覺得完全改變了我!
在江一燕的記憶中,最幸福時刻之一就是燕子老師騎車送她回家的時候,“在一個孩子很孤獨的階段,她讓我覺得很溫暖。”甚至現(xiàn)在江一燕堅持的公益支教的事業(yè),也或多或少受到了燕子老師的影響。究竟江一燕和燕子老師之間還有怎樣的溫暖故事?她又會為燕子老師朗讀怎樣的文字呢?
汪明荃、羅家英現(xiàn)場“斗嘴”秀恩愛
對于孩子來說,勇氣能讓你收獲成長,而對于成年人來說,勇氣更多時候被用來收獲愛。從1987年認識到現(xiàn)在,汪明荃和羅家英相識相戀了整整30年。兩人談了22年的戀愛,直到2009年,61歲的“阿姐”汪明荃才和62歲的羅家英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注冊結(jié)婚。在《朗讀者》的現(xiàn)場,汪明荃坦言這是她做過的最有勇氣的事:“因為我們倆單身了很久,然后在六十歲的時候才決定結(jié)婚,我覺得這實在需要很大的勇氣。
普通人或許很難理解汪明荃和羅家英之間的情感,與外界的猜想有所不同,雖然兩人相戀了那么久,但其實在結(jié)婚之前,他們一直都是分開住的,各自保持著各自的生活。而在持續(xù)了幾十年這樣的“分居戀愛”后,突然要住在一起組成一個新的家庭,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況,兩人的生活理念和性格其實很不相同。
現(xiàn)場汪明荃“吐槽”羅家英:“我這個人喜歡干凈整潔,他就東西扔的到處都是!绷_家英也忍不住腹誹:“她是個大女人,我也是個大男人,不曉得誰聽誰的!爆F(xiàn)場這樣的斗嘴小插曲幾乎伴隨著整個訪談,一會羅家英說:“吵不過她們,她們說的都是歪理!卑⒔懔⒖谭磽簦骸艾F(xiàn)在看的主要都是女觀眾,你要小心!庇谑橇_家英只好敗下陣來,灰溜溜地表示“不說了,喝茶”,可愛的表現(xiàn)令場面顯得溫情至極。
李寧:最有勇氣的事就是不做運動員去創(chuàng)業(yè)
除了成長和愛情,從小到大,我們都需要勇氣去面對不同的挑戰(zhàn)。對于李寧來說,到目前為止,他做過的最有勇氣的事不是在世界大賽上挑戰(zhàn)各種高難度動作,而是當初離開運動隊直接去了一個大家都不知道的小縣城開始了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
最開始,面對運動休閑商品稀缺的市場,李寧很快便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下。然而隨著其他競爭對手相繼入場,李寧公司也經(jīng)營上也開始遇上了越來越多的阻力。2012年,李寧公司調(diào)整戰(zhàn)略布局,甚至一度遭遇經(jīng)營危機。為了幫助公司度過危機,李寧重出江湖,開始代理李寧公司的CEO,力圖重振當年創(chuàng)建品牌時的雄風(fēng)。
談起這次公司的低谷和當年身為運動員時在漢城奧運會上接連失誤遭國人批評造成的低谷,哪一個更需要勇氣面對?李寧坦言:“作為運動員,個人的挑戰(zhàn)會大一點,成功也是你,失敗也是你。作為一個企業(yè)大股東,一個有決策權(quán)的人,是否能平衡好最終往哪走,需要勇氣!
朗讀者觀后感5
說來慚愧,我第一次接觸到《朗讀者》這個節(jié)目,并不是在電視熒屏上。
我對于第一季《朗讀者》的印象,始于“聲音”。我有晨跑的習(xí)慣,跑步時喜歡戴著耳機聽些什么。很偶然,有一天早上我在晨跑時,在喜馬拉雅上聽到了秦玥飛的片段(朗讀《泥濘》)和郭小平校長的故事與朗讀的《如果》。作為一名工科生,我之前對這些關(guān)注甚少,那時方知道這檔節(jié)目。后來,《朗讀者》就成了我晨跑時的專屬BGM;我也上網(wǎng)搜到了播出時間,從此推掉了周六晚上朋友們出去玩的邀請“我就不去了,有一個想看的節(jié)目晚上播出!睕]多久,第一季節(jié)目就結(jié)束了。過了一年,盼星星盼月亮,終于在上周末等到了第二季節(jié)目開播。
第二季第一期在上個周末如約而至了。第一期節(jié)目的主題詞是“初心”。在我看來,這個詞的選擇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這個看似用濫了的詞,節(jié)目組沒有選擇避諱,而是請來了各位嘉賓,來詮釋他們的初心。我自身 “大學(xué)生+喜歡籃球”的身份,讓我在第一期的嘉賓中,對薛其坤教授和姚明這兩位嘉賓印象深刻。
和第一季相比,第二季中節(jié)目組在細節(jié)處明顯更為用心。姚明在訪談中提到自己正是在“奔跑時空氣流動聲和球鞋磨擦地板和進球時刷網(wǎng)而過的聲音”,這些不全神貫注就不會察覺到的'細微的聲音中,開始愛上籃球的。這里,節(jié)目組用心的配上了相應(yīng)的背景音,瞬間就帶入了那個場景之中。薛其坤教授朗讀的內(nèi)容是《禮記·大學(xué)》節(jié)選,也用心的配了相應(yīng)的翻譯字幕。而且,在訪談中適時插入的圖片也讓我們更了解當時的情境。
我想,正是這些細節(jié),顯現(xiàn)出了節(jié)目組的“初心”,和把這份初心堅持做下去的誠意。這個世界上有思想的人太多了,真誠反而更能打動人。真的很感謝節(jié)目組,讓我有幸尚在大學(xué)時期就了解了許多道理,吸收了很多思想;我也真正地被文學(xué)打動,產(chǎn)生了對于讀本的興趣——看完節(jié)目后,就去圖書館借來了《海明威短篇小說全集》閱讀。也摘抄了喜歡的讀本片段,比如《真實的高貴》和《八十抒懷》。
我感到了你們十二萬分的誠意,我也想認真的用這篇評價來作出回應(yīng):真的有人因為這個節(jié)目而感受到了文學(xué)的光,感受到了人不只是靠吃米而活著的。你們的堅守和真誠,一定會換來更多人的真心。謝謝你們,謝謝剪輯師的精妙剪輯,節(jié)目節(jié)奏把控;謝謝胡德夫先生的演奏;謝謝嘉賓的故事與朗讀;謝謝主持人拋出的引人深思的問題;更要謝謝你們,所堅守的那份初心。
我的朋友問我“你為什么這么喜歡這個節(jié)目啊?”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想,“朗讀嘛,我普通話不行,讀不好!笨墒羌钨e用并不標準的普通話朗讀怎么有那么大的魅力呢?大抵是因為節(jié)目氛圍中有我很喜歡的“人情味”吧。不僅僅是讀書,朗讀;而是通過訪談,把人物情感和書本,和當時的作者想傳達的思想情感相結(jié)合。 “情感”也正是節(jié)目的核心所在。這些才讓我意識到,朗讀真真是屬于我們每一個人的。我想,《朗讀者》節(jié)目所追求的也不僅僅是讓觀眾留下感動的淚水,而更多的,是感動過后的思考。節(jié)目的播出,就像是在水中投了一顆石子,而觀眾的感受與思考就是投下石子后泛起的漣漪。比如姚明在節(jié)目中提及的“競技體育確實是殘酷的,但是我們也要感謝對手,正是那些離開的人成就了我們。”這些思考更讓我們對節(jié)目印象深刻,而不是像快餐文化一般,簡單的一過了之。
謝謝董卿,謝謝節(jié)目組,正是你們的初心和不忘初心的堅守,讓我的生命中又多了一道文學(xué)的光。
最后,真的想做一波硬廣:CCTV-1,每周六晚20點黃金檔,《朗讀者》第二季與您不見不散。希望大家都去看,感悟生活,思考人生。
朗讀者觀后感6
為了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每次她學(xué)習(xí),我都是看書。很久不曾看過電視了。
現(xiàn)在,孩子放暑假了,我也跟著放松一下。前幾日,叫上孩子一起看口碑還不錯的《朗讀者》。從電腦上找到了《朗讀者》第6期。
說實話,董卿的外貌,我并不是多欣賞,尤其是現(xiàn)在又把臉整成那么一個尖下巴,每次看到這個明顯是整過的小尖下巴,我都覺得把她的美又打了折扣。好在,董卿的才華彌補了這個人工缺陷。
這一期的主題詞是“告別”。董卿的開場白,真的挺不錯。
告別是主動的選擇,有些時候告別是被動的承受,那我們?nèi)绾蚊鎸Ω鎰e呢?面對告別,最好的態(tài)度就是好好告別。
告別是一種心情,告別也是一種決定。南飛的大雁是對北方寒冷的告別;秋天的落葉是對炎熱夏的告別;雨季是對干旱的告別;彩虹是對風(fēng)雨的告別;山重水復(fù)后的柳暗花明是對迷失的告別;“晚風(fēng)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豪邁的告別;每一次的告別,都有一個故事,或激情燃燒,或凄美動人,或驚心動魄。告別不是遺忘,而是轉(zhuǎn)身,告別不是放棄,而是開始!
這么優(yōu)美、深情、詩一般的語言一下子就抓住的我的心。
這一期邀請到的朗讀者嘉賓,給我印象最深,讓我最有同感,而淚流滿面的是兒童文學(xué)作家曹文軒。
我的女兒從小學(xué)升入初中,在小學(xué)時,曹文軒的作品她讀了不少。每次只是給她買,或者圖書館借,但說實話,對曹文軒的作品,我讀的不多,總覺得是寫給小朋友的。象他寫的《草房子》,我也讀過,但印象并不深。
這次,董卿問他:你寫的《草房子》里面的主人公桑桑,父親桑喬背著他看病,這是真事么?
曹文軒:這其實就是寫的少年經(jīng)歷。14歲時,我的脖子處有一腫塊。父親背著我,四處求醫(yī)。父親背進背出,我被多家醫(yī)院判為不治之癥。我當時的感覺是,我可能要離開這個世界。后來我們?nèi)ド虾?一名老大夫非常有把握地說:這只是淋巴結(jié)核,會好的。父親聽到這個結(jié)論,再一次淚流滿面。
這是一個虛擬的告別,卻讓我更深刻地理解了生死,理解了告別,理解了愛。
看到這里,我的眼淚奪眶而出。女兒也在一邊說:“媽媽,他和你得過一樣的病!
是啊,20xx年的那個端午節(jié),我的脖子左側(cè)發(fā)現(xiàn)了一腫塊,當時,在洛陽多家醫(yī)院,做過各種檢查,被當?shù)蒯t(yī)生診斷為腫瘤。還按腫瘤進行了一次化療,滿頭秀發(fā)掉成了光頭,我也瘦到80來斤。
我當時痛苦,絕望,以為我年輕的生命就要走到盡頭,以為我就要離開這個世界,就要離開我不舍的親人,就要離開我年僅8歲的女兒。那時候從醫(yī)院回到家,我都要拉上先生,換上最漂亮的裙子,讓先生給我拍照,錄像,想為孩子多留些對于媽媽的記憶。
在洛陽化療一次后,我們?nèi)ケ本,找同學(xué),找朋友,去了中國醫(yī)學(xué)科學(xué)院腫瘤醫(yī)院、301醫(yī)院,這兩家國內(nèi)頂級醫(yī)院,在一周內(nèi)得到確診,我得的不是腫瘤,是淋巴結(jié)核,不用動手術(shù),按時吃半年以上的藥就會痊愈。天啊,不是腫瘤,那我還可以活著;并且不用手術(shù),那我脖子處不會有疤痕,不影響夏天臭美,不影響脖子上戴項鏈!
是的,就是和曹文軒年少時得的病是一樣的,是淋巴結(jié)核。所以,我理解他的心情,理解他父親當年的心情,那時的淚流滿面是重生后的狂喜。
我曾經(jīng)說,即使演員演戲,也不會演得這么逼真。我當時的傷心絕望和后來的狂喜,真的無法表述。覺得到了地獄,又被拉回了平凡生活的地面。而原來看似平淡無奇的生活,卻原來是如此美好。
所以,這真象曹文軒所說,這是一場虛擬的告別,而不是真正的告別,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幸運!
生了一場病,被誤診了,我并沒有覺得不幸。相反,我覺得這是一場幸運,幸運的,生了一場病,漸漸意識到生命里曾經(jīng)忽視的東西那么重要:
健康的身心
陪伴家人朋友的時光
穿透一切黑暗的太陽
雨后泛著青草味的空氣
承載著萬物的地球母親。
愿我們的每一次告別,只是短暫的告別,我們還會再見,這就是幸福的生活!
朗讀者觀后感7
普通人的第一次雖然都是和生活小事有關(guān),但也同樣有收獲。第一次學(xué)車的經(jīng)歷,讓我知道了一個人能不能做成一件事,不能主觀臆斷,都要讓實踐來說話。
兒子不在我們身邊生活,老叟的急躁脾氣開車又不安全,所以一直沒有買車。去年臨近年終,老家有幾場事在那兒排著隊,越想越覺得害怕。那段時間,腦子里全是盤算怎樣趕公交,我?guī)缀趺噶斯坏臅r間點;坐哪趟火車,下車后再坐鞏義的公交到達親戚家的時間才能恰到好處。
慢慢的我就萌生了一個念頭——我要學(xué)開車。不管我把這個想法向誰公布,說出口了之后,接下來就是會心地看著他們笑。因為我是他們的姑媽或者姨媽,我從他們的笑容里知道我學(xué)車是個笑話,還有一種甜甜的暖暖的感覺。
我想老叟對我的想法應(yīng)該是最強烈的反對,因為在他的心里我是能力最差膽最小,世界上最笨的人。這幾年晚上散步的時候,只要過馬路他就拉住我的手,或者我就站在路邊長時間地等,必須等到路上沒有一輛車了才放心地通過。
當我忐忑地將我的想法告訴老叟的時候,我正等著他說出那句話呢:“就你,過馬路都不會,還想學(xué)開車,別把人家都笑死!笨赏耆龊跷业念A(yù)料,他一下子向我伸出了大拇指。我不敢將我的害怕和對自己的懷疑說出來,他接著說:“其實汽車很簡單,很好學(xué),比自行車要好學(xué)得多。”我想他之所以這樣說,是為了鼓勵我。兒子不在身邊,我們年齡越來越大了,總這樣跑著去搭車顯然不行了。他清楚自己的脾氣,所以他不愛車更不想摸車?磥斫窈笪覀儍蓚的出行就指望我了呀!
大年初二的晚上,我們?nèi)诮K于可以一塊兒散個步了。悠閑自得的心情沒有多長時間,老叟的電話就響了。掛斷電話,老叟一臉的沉悶,對我說:“大叔去世了。”如果是一般人,提前去一次給大叔燒燒紙,上上禮,出殯的時候再去送就行了?晌覀儾恍,老叟在他們整個家族中算是個掌門人吧,我們必須提前回去,我們總共在家呆了四天。
回到家后,老叟對兒子說:“在你走之前,教會你媽開車。”老叟的話一出,我意識到了箭在弦上了,因為他是個說一不二的人。
第二天中午,我們兩個都在睡午覺。多么舒服呀,一定要把這么多天的疲憊徹底趕走。老叟把我們兩個都叫起來:“走,下午時間短,又那么遠,爭取多練會兒。”
教育學(xué)院新校區(qū),學(xué)生還沒有開學(xué),選好地方后,車停下來了。兒子從駕駛室里走下來了,看著我微微地笑著,不敢對我說可憐的話,他走向副駕駛的位置。在嚴厲的軍師面前,我和兒子都只有服從。我也趕緊下來,走向駕駛室,不敢遲疑,進去坐在那個可怕的座位上。老叟坐在我右手后面的位置上,身子向前趴著,手抓著我的座椅靠背。他命令兒子:“從頭一點一點地教起,一點都不能馬虎,一開始就讓她嚴格地按規(guī)矩來!北緛韮鹤泳褪莻十分認真小心的人,跟著兒子的講解,我依次系上安全帶,按一下電源鍵,通電;再踩著剎車長按電源鍵,點火;調(diào)整座椅和后視鏡;踩著剎車,檔位掛進D檔;按一下手剎鍵,解除手剎。
不知不覺,車竟然向前走了起來。我在心里激動著,直想喊出來:“是我把車開走的嗎?車在我的操縱下向前走了起來呀!我能把汽車開走了呀!”我在問自己:“你這不是沒有害怕嗎?是有嚴厲的監(jiān)工在,你不敢害怕吧?”只聽老叟說:“不能只跑直線,讓她學(xué)拐彎!睂W(xué)會之后,又學(xué)會了過隔離帶。
第一次之后,我知道了自己坐在駕駛室里握著方向盤的時候并沒有害怕,能夠非常鎮(zhèn)定地進行操作,我也知道了像我這樣的人也能學(xué)會開車,這些都是和我原來的料想完全相反的。朋友們,想做什么就去動手,去嘗試吧,第一次就一定使你有所發(fā)現(xiàn)。
朗讀者觀后感8
看完《朗讀者》之后,我的第一個反應(yīng)就是,我要去看看原著,因為其實電影我看得不是很懂,沒有明白最后誰穿越了,也沒有明白故事要傳達的含義。不過,在那種寂靜壓抑的氣氛中展開的故事的確讓我思緒萬千,從引起人的思考這個角度講,確是好片。所以,我看了兩遍。
先引起我注意的是那個年代那個國度的人的麻木和冷酷,伯格的媽媽在他的病床前聽到是傳染病后,立即起身離開并叫女兒也一起離開的那個場景讓我很詫異,沒有一絲溫情。生病時都如此,那么平時呢?伯格生活在一個怎樣的家庭?還有他們一家人一起吃飯時的對話,他們真的是一家人?一家人尚且如此,整個社會又會怎樣?這或許是伯格會跟漢娜在一起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吧。相比較這整個家庭和社會的冷漠,一個陌生女人的關(guān)心點燃的豈止感激之情?
再引起我深思的是該如何看待漢娜。漢娜是我認為影片中少數(shù)活著的人之一,我甚至被她很深地感動。會在陰冷的雨中關(guān)心陌生人,承認自己做過的事,卻為了掩蓋自己的不足而掙扎痛苦,并付出巨大代價。漢娜引誘了年少的伯格嗎?可是伯格為什么會跟她說生病使他什么都不能做,甚至連“書”都不能讀呢?我想引誘他們的是對愛的溫暖的極度渴望。漢娜是文盲這個事實很讓我訝異,但是知道她是文盲后,故事也變得讓人容易理解了。只是,是什么讓漢娜對自己是文盲這件事這么在意,甚至不惜付出巨大代價呢?最后她終于承認自己原來不認識字了,而且是在曾經(jīng)親密的人面前。但是,卻依然沒有勇氣面對評判。她沒有得到自己期望的被理解、被接納,所以她選擇了死亡。但我仍然覺得她很勇敢,我想看小說原著,也是為了更了解她一點。
漢娜和伯格在一起之后,有一小 段老師講課說到的話,這也是最先引起我注意的內(nèi)容之一:“西方文學(xué)的核心在于保密的觀念,可以說人物性格整個建立在人們之間未能公開的某些信息之上,其原因可能是多樣的,或卑劣,或高尚,以至于人們決心守口如瓶!闭麄故事都是在講秘密。漢娜的秘密,伯格的秘密,還有整個社會的秘密,整個人類的秘密。很顯然戰(zhàn)爭和因此帶來的傷痛是人類沒法面對的秘密,所以才會出現(xiàn)法庭上審判所謂的“納粹分子”時,絕大部分人所體現(xiàn)出的盲從、麻木、冷漠還有草草了事。漢娜當然也是冷漠的,所以才會認為自己并沒有做錯,但她至少保留了一顆勇敢的心。但卻有太多的人,連自己的心都丟了。我們所處的社會,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是這樣?面對秘密,是我們一生都在學(xué)習(xí)的事。
說起秘密,正好回到了正題“業(yè)種”,業(yè)種通俗一點不就是秘密嗎?或者說是秘密的一種。所以,用這個電影來學(xué)習(xí)面對業(yè)種,選題的老師很聰明,是一敏吧?
伯格的秘密是什么?是15歲時候不為身邊常人所理解的忘年戀?還是被深愛之人突然拋棄所帶來的巨大失落?還是他愛的人居然是納粹和文盲的羞愧?我想或多或少都有吧,可能還有更多。而不可否認,15歲的那一場愛戀,是他真正活過的時間,那對他來說是最美的一段。美的不是漢娜,不是性愛,而是對生命的鮮活體驗。當有天他重新回來麻木冷漠中,他漸漸地被淹沒了。我一開始認為他在法庭上選擇沉默是為了尊重漢娜的選擇,或者這是我的一廂情愿。影片結(jié)尾處他去面對那位幸存者的女兒時,卻不得不承認他內(nèi)心充滿了對漢娜的愧疚。我不認為他是漢娜的受害者,他也這么想吧?所以當他跟女兒坦白講述這件事的時候,才讓我們看到那曾經(jīng)的美麗。但是,他是否真的明白,這一切都是他自己的選擇呢?伯格在漢娜臨死前一個星期與她的對話,問她關(guān)于過去的想法,問她在讀書中學(xué)到了什么?而我想問的是,誰才是真正的朗讀者?
真的要去看看書,去給我自己的問題找答案。因為關(guān)于心靈、人性的問題,只有提問者自己才能找到答案。
朗讀者觀后感9
春節(jié)前后的電視熒屏,少了幾分喧囂,多了幾分文化的沉靜。
先是20xx年歲尾,一檔《見字如面》為歲末年初的喧鬧熒屏帶來了一股清新的風(fēng),簡約、質(zhì)樸、大氣。緊接著,《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開播,成收視熱點,“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節(jié)目定位讓不少觀眾連連感慨“除了生活中的茍且,電視里也有詩和遠方。”而就在不久之后,另外一檔文化節(jié)目《朗讀者》也將接力,在央視綜合頻道和綜藝頻道同時播出,力求讓喧囂忙碌的現(xiàn)代人在“悅讀”經(jīng)典中,感受美好與詩意。
在綜藝節(jié)目充斥電視屏幕的當下,幾檔節(jié)目弘揚人文精神、堅守文化品格,既收獲了不俗的收視率,也得到了觀眾的口碑。
先來看《見字如面》,這檔定位于“用書信打開歷史”的節(jié)目沒有豪華的舞美、沒有絢麗的燈光、沒有繁復(fù)的包裝,只是一方舞臺、一些觀眾、一位讀者、一封信,在朗讀者的朗讀過程中,讓人透過文字和聲音,感受信件所展示的那段歷史、那些往事。在節(jié)目中,讀信人,著名演員張國立、王耀慶、蔣勤勤、何冰等人需要朗讀多個完全不同的角色寫出的信件,著名畫家黃永玉、著名戲劇家曹禺、中國鐵運之父詹天佑、詩仙李白、詩人顧城、末代皇帝溥儀、大文豪魯迅以及科幻作家劉慈欣、歌手鄧麗君等,“一封信將兩段時空打通,歷史感應(yīng)運而生,與眾多節(jié)目不同,越是在簡單與質(zhì)樸中,越是展現(xiàn)出了一種別樣的沉靜之美、歷史之美!庇袑W(xué)者評價。
再來看《中國詩詞大會》,讓觀眾沉浸于中國古典詩詞的美好意境中,不禁發(fā)出“不知唐詩宋詞,焉知中文之美”的感嘆,也讓多位擅長中國古典詩詞的素人高手為人熟知:13歲的初一學(xué)生葉飛,擅長用文言文寫作,小小年紀就有不俗的詩詞積累;北大博士生陳更,工科出身,卻滿腹才情;有著強大實力和淡定氣魄的16歲復(fù)旦附中小美女武亦姝……在諸多高手的對決中,彰顯的是人們對于中國傳統(tǒng)詩詞的執(zhí)著與熱愛。對此,中央民族大學(xué)副教授蒙曼評價:“中國人的詩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
由著名主持人董卿擔(dān)任制作人的《朗讀者》也在此后不久接棒央視黃金檔。“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載,而朗讀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來表達情感、傳遞愛。”董卿介紹,《朗讀者》力求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來朗誦出文字背后的價值,希望這檔節(jié)目能夠像一雙溫柔的手,輕輕推動人心相互靠近。
從這幾檔節(jié)目的共性中不難看出,當下,觀眾對于高品質(zhì)的文化節(jié)目,已經(jīng)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對此,成功制作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見字如面》的關(guān)正文介紹:“每個人都需要了解和思考自己以及所處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生命的價值,很多體驗若不能親歷,就會期待在別人的故事里找到啟發(fā)和依據(jù)。這是人們離不開故事閱讀的根本原因,也是《見字如面》等節(jié)目最堅實的底氣。”
同時,關(guān)正文直言,“當我們不斷地親近經(jīng)典,真正地進行經(jīng)典傳播時,我們找到了更利于扎根的沃土,這個沃土是我們整個中華文化的源頭!
而更能帶來啟發(fā)意義的是,從幾檔節(jié)目的熱播能夠看出,其實文化與娛樂并不矛盾。在清晰的賽制、良性競爭的氛圍中,好的內(nèi)容不僅不會被遮蔽,反而會煥發(fā)出更富有朝氣的生命力。“正如一封封觸動人心的書信、一段段不因歲月流逝而失去光澤的文學(xué)作品可以跨越時間的長河、空間的隔阻,與今時今地的觀眾心靈相通,那些真正好的文化產(chǎn)品,一定能獲得更長久的生命力和更廣闊的空間!庇袑W(xué)者分析。
有的節(jié)目可以做一時,但有的節(jié)目可以做一世。讓觀眾在電視熒屏上邂逅“詩與遠方”,需要電視創(chuàng)作人對人文精神的堅守,正如關(guān)正文所說,“一個精神上特別豐富的人,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才具有深厚的精神價值!
朗讀者觀后感10
“等著我吧——我會回來的!只是要你苦苦地等待,等到那愁煞人的陰雨,勾起你的憂傷滿懷,等到那酷暑難捱,等到別人不再把親人盼望……”
在央視4月2日晚播出的《朗讀者》中,演員張國強和在非洲馬里壯烈犧牲的我市維和英雄申亮亮的戰(zhàn)友們,一起為申亮亮的母親楊秋花朗誦詩歌《等著我吧》。申亮亮的父親、母親、姐姐來到現(xiàn)場,一起聆聽這首感人心魄的詩。
在節(jié)目中,節(jié)目主持人董卿介紹,從1990年開始,我國開始派軍事力量參與聯(lián)合國的維和行動當中。到目前為止,我國派出的國際維和軍事人員超過了兩萬人次,為推動聯(lián)合國維護世界和平和安全作出了貢獻。20xx年,中國赴馬里維和行動的全體官兵被聯(lián)合國授予和平榮譽勛章。
幾位參與馬里維和行動的申亮亮的戰(zhàn)友也在該節(jié)目中亮相。其中,司崇昶一腐一拐地來到現(xiàn)場。董卿介紹,司崇昶赴馬里執(zhí)行任務(wù)時受傷,現(xiàn)在還在康復(fù)中,所以,他無法長久地站立。
“有去了回來的,有去了沒有回來的。”董卿聲音低沉地說出這句話后,鏡頭對準了申亮亮的父親申天國,他的眼睛紅了、濕潤了,明顯在努力壓抑著自己的悲傷。和去年相比,他又老了一些。
董卿接著說,司崇昶在20xx年5月31日執(zhí)行任務(wù)時受傷了,他的戰(zhàn)友申亮亮卻犧牲了。
“我每次想到這到心里特別不舒服,因為我失去了一個戰(zhàn)友、兄弟。我記得,那里馬里時間20xx年5月31日2時50分左右,我和申亮亮執(zhí)行站崗任務(wù),一輛皮卡圍著我們營區(qū)繞行兩圈,開到離我們營區(qū)有200多米的一個小土包時,突然加速。這時候,亮亮就喊話制止,然后就指揮我開槍射擊。這輛皮卡撞上營區(qū)外圍的一個沙箱后翻車、著火。亮亮一把把我推了出去。他說: 司崇昶,你快撤。 我說: 咱倆一塊撤。 亮亮說: 我是主哨。 然后,他一把把我推了出去。當時就爆炸了,我被炸飛、昏迷了!彼境珀坪瑴I講述那讓他終生難忘的一幕。
“爆炸發(fā)生后,我?guī)е旆窗嗟谝粫r間搜救哨兵,最先發(fā)現(xiàn)的是副哨司崇昶,他倚在一個小土坡上,胸前全是鮮血。我們在廢墟里找到了亮亮,亮亮犧牲了。清理現(xiàn)場的時候,在亮亮的身下,我們看到了槍。就是這樣一個戰(zhàn)士,在生命最后時刻,還手握著自己的武器,還堅守著自己的崗位。還有一件事,我覺得特別遺憾。就是在爆炸的前一天,申亮亮找到我。他說: 中隊長,你給我理個發(fā)吧。 我說: 明天有勘察任務(wù),我明天給你理,F(xiàn)在,這成了我一生的遺憾。 ”戰(zhàn)友卞龍說。
“這是一個猝不及防的告別,帶給戰(zhàn)友們的是一種悲痛,帶給申亮亮家人的,將會是一輩子的創(chuàng)傷!倍溥@樣解讀申亮亮的離去給戰(zhàn)友和家人帶來的影響。
在觀眾充滿敬意的掌聲里,董卿隆重介紹了申亮亮的媽媽楊秋花、爸爸申天國、姐姐申海霞。
申海霞說,直到現(xiàn)在,她還舍不得刪掉弟弟的手機號,有時想亮亮了,她就會給他發(fā)微信: 弟弟,姐姐想你了。 晚上的時候,她就躺在床上,把弟弟以前發(fā)給自己的語音信息播放一遍,聽聽他的聲音,就感覺他還在自己身邊一樣。
楊秋花說,亮亮是個孝順的孩子,去年在母親節(jié)到來之前,特意領(lǐng)著她去了一趟縣城,給她買了一雙旅游鞋。如今,這雙鞋她還精心包好,舍不得穿。
今年的清明節(jié),也將是申亮亮家人第一次在這個節(jié)日祭奠申亮亮,他們想給申亮亮說些什么?申海霞說:“好弟弟,忠孝不能兩全,你為國家盡忠了,對于父母的這些孝,姐姐和哥哥替你完成。你在天堂那邊,自己照顧好自己就行了,也要好好的。一家人永遠都會想你的,放心吧!
董卿說:“在阿拉曼英聯(lián)邦士兵墓地上有這樣一條墓志銘: 對于世界你是一名戰(zhàn)士,但是對于我,你是整個世界。 我想,亮亮的離開,這樣一次告別,可能是需要一個家庭,用一輩子去面對的創(chuàng)傷!
現(xiàn)場的不少觀眾,都是含著眼淚看完這一段采訪的。
【【熱】朗讀者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古朗月行原文、賞析11-03
【熱】《中國詩詞大會》觀后感01-06
《讀者文摘》好句摘抄02-02
中學(xué)觀《朗讀者》有感04-18
武漢朗閣雅思暑假起步課程04-21
葛朗臺人物形象分析05-01
風(fēng)靡世界的《讀者文摘》02-02
希望天使英文讀者文摘02-01
《讀者文摘》讀書筆記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