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學校改革與發(fā)展狀況調研報告
(1)依法治校,具有很強的導向功能。人有得到肯定的本能欲望。有了法制,有自我比較的標尺,有評判的依據(jù),能充分調動積極性。同時,一視同仁,人人參與監(jiān)督管理,充分民主,有利于制度健全完善,構建和諧校園。制度大于個人,好的制度可以提升人。在好的制度下,二流三流的人才會發(fā)展成一流人才;壞的制度下,一流人才也會淪落為二流、三流人才,甚至想做事也做不成。沒有好的制度,人才再多,人才也被浪費了。
。2)“依法”管理的同時,實行民主管理。在各項制度出臺和重大決策之前,應充分醞釀,廣泛征求意見,然后在由校務委員會充分討論,民主決策,形成征求意見稿,最后由教代會討論、修改、通過。這樣,保證了各項制度及決策出臺后趨于科學,便于操作。
。3)加強“情感治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制度管理的基礎上,加強“情感治理”和思想政治工作。通過建立政治學習制度和廣泛聯(lián)系群眾制度,縮短學校領導與教職工的心理距離,形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良好態(tài)勢,從而減少“法治”的阻力,使各項制度變成教職工的自覺行為,達到“不治”而“自律”的境界。致力于和諧人際關系的形成。
。4)建設好的制度。好的學校制度可以明晰學校成員的`責任與權利,人人有當家作主的權利,也有作為主人的義務;好的學校制度可以調節(jié)人與人之間的法律關系、人格關系和利益關系;好的學校制度不僅為了規(guī)范人、約束人,更是為了解放人、發(fā)展人。同時,一致認為,制度建設是一個動態(tài)演變的過程,制度的建設要與學校文化相匹配的。制度中要折射出學校文化的內涵。我們現(xiàn)在修訂制度,就是要讓修訂后的制度適應學校的發(fā)展,傳承學校的思想和文化。
。5)規(guī)章制度的內容。學校要進一步完善包括校長負責制、全員聘任制和崗位目標責任制、中層干部競爭上崗制度在內的一整套人事制度,通過層層聘任和簽訂崗位目標責任書及聘約等措施,形成競爭上崗、優(yōu)化組合、職責清楚、層層負責的用人機制,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實行全員聘任制,改變過去“有事無人干,有人不干事”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事事有人干,人人爭事干”的良性效應。建設一套富有活力的人事制度,激發(fā)全體教職工的使命感、責任感和危機感,促進學校較快地形成政治過硬、決策民主、作風正派的領導班子和師德高尚、業(yè)務精良、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
配合人事制度改革,學校還應建立和健全評價制度。實行定性與定量、過程與結果、自評與他評、領導評議與專家評議相結合的評價模式,對教職工進行德、能、勤、績的綜合考核,形成較為客觀、準確、公平、規(guī)范的評估體系。
人事制度和評價制度的改革要有生命力,還需配以分配制度的改革。我校實行了結構工資方案,把教職工工資分解為檔案工資、校內津貼、加班補貼、獎金四部分。校內津貼、加班補貼、獎金要在科學考評的基礎上按工作量大小、責任大小和績效情況發(fā)放,真正體現(xiàn)多勞多得、優(yōu)勞多得、獎勤罰懶、獎優(yōu)罰劣的分配原則。激發(fā)教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教職工勇挑重擔,爭創(chuàng)佳績,追求效益的可喜局面。在德育和教學管理上建立學生日常管理制度、文明班級、文明寢室評定制度,實行班主任例會等制度和教學常規(guī)、教學研究規(guī)范化制度,教科研制度,使學生管理教學服務常態(tài)化規(guī)范化。
【推進學校改革與發(fā)展狀況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學校與操場垃圾狀況調研報告04-02
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發(fā)展狀況的調研報告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