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學困生幫扶計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高二學困生幫扶計劃
一、指導思想
學校以教育為宗旨,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學困生是學校教育最需要關心、愛護的一個群體。但學困生的轉(zhuǎn)化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好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教師、學生、家長三方一起努力。
二、工作措施
1、教師要針對每位同學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計劃,計劃目標不能使學生覺得高不可攀,應制定跳一跳能摘到的目標為宜。具體操作如下:
①教師備課要想到學困生,要備學困生的轉(zhuǎn)化情況,要明確學困生理解教材的難點是什么,學困生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是什么?教師備課、上課實行中、青教師“結(jié)對子、傳幫帶”制度,以保證教學質(zhì)量和轉(zhuǎn)化學困生同時并進。教師的教案要定期檢查,其中“學困生轉(zhuǎn)化”是檢查的主要內(nèi)容和項目。
②教師上課要想到學困生,一是課堂提問教師要把較難較大較深的問題分解成較小較易較淺的問題,讓學困生也有回答的機會,而不是將他們放在被“遺忘的角落”里無人問津。二是操作時要想到學困生,要把比較簡單直接的實驗讓學困生來完成,要鼓勵學困生積極參與,貴在參與,不準再將他們擱臵起來,臵之不理。三是各科任教師對學困生實行課堂筆記檢查批入的制度,指導和督促學困生們認真做好課
堂筆記,運用這種方法可以解決三個問題,一是提高聽說讀寫能力的問題,二是控制學困生課堂違紀的問題,三是可以解決“入門”和“興趣”問題。
③布臵作業(yè)時,要想到學困生,要讓學困生“吃小灶”,一是從數(shù)量上照顧,只求準確度,不求數(shù)量多,他們的作業(yè)可減半,對特別學困生甚至可以用課堂筆記來替代作業(yè)的辦法;二是從難易程度上來照顧,學困生只需作基礎題,對難度大的題目可以不做。
④教師輔導要把學困生放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地位”,學校強調(diào)-教師要充分利用早晚自修時間,對學困生進行耐心輔導。
⑤批改作業(yè)時,要想到學困生,學困生的作業(yè)要優(yōu)先批改,要當面批改,要精批細改,不能簡單地打“√”或“×”了事,不但要在錯誤處打上記號,還要幫助學困生找出原因,加以改正。上評講課時,要想到學困生,對于學困生哪怕是只有點滴進步,也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在些基礎上,我們還充分發(fā)揮了群體效應的力量,開展“一幫一、一對紅”的活動,幫助學困生盡快“脫貧致富”。
2、學校提出了“向指頭要素質(zhì)”、“向口頭要素質(zhì)”、“向趾頭要素質(zhì)”的“三頭”素質(zhì)教育的口號,實現(xiàn)人人成才的目標。我們是先讓每個學困生根據(jù)自己的情況確定出一技之長,文化課、專業(yè)課、體音美等方面都可以,不加限制,然后班級再根據(jù)學生的特長,進行分門別類,組成形式多樣的興趣小組,扎扎實實地開展“少年宮”活動,以保證學困生各自特長的充分發(fā)揮和發(fā)展。
其次是學校經(jīng)常開展形式活潑、豐富多彩的活動競賽,如校運
會、文化藝術(shù)節(jié)、小制作、小發(fā)明、書法競賽、歌詠賽等,為學生搭建一個脫穎而出、嶄露頭角的舞臺空間,使學生能夠從多方面體驗出成功的喜悅和自身的價值。學困生參與其中,使他們受到更多的鍛煉。也可以舉行一些小游戲,小型教學比賽,趣味數(shù)學知識競賽等等。 另外,要處理好學困生和其他同學的關系,讓他們體會到集體的溫暖,感受到集體的幫助,真正激起學習的興趣。
3、要轉(zhuǎn)變“學困生”,爭取家長的支持是很重要的。因此,教師只有與家長密切配合,才能收效顯著。所以要經(jīng)常家訪,加強與家長聯(lián)系的強度,隨時了解學生在家中的情況和思想動態(tài)。必要的時候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和家長的思想觀念。
4、各學科要及時制定學科輔導計劃,并對開展情況予以記錄,隨時了解學困生的進步和幫扶效果,有針對性地開展學困生學科輔導工作。使學困生轉(zhuǎn)化工作得到具體實施。
總之,要做好轉(zhuǎn)化“學困生”的工作,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必須經(jīng)過一段漫長的歷程,亦非靠某個人單槍匹馬所能成功的,而要靠教師、學生和家庭的配合。只要我們以愛為前提,運用各種方法轉(zhuǎn)化他們,請相信學困生也一定能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梁。
2015-2015學年學困生幫扶計劃
二0一三年八月二十七日
高二學困生幫扶計劃 [篇2]
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在新學年里必須做好學困生的轉(zhuǎn)化工作。在學困生的轉(zhuǎn)化工作中,我們教師要傾注愛心,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因材施教,抓好反復教育外,還要注重學困生非智力因素與智力因素的的培養(yǎng),運用恰當而有效的方法,因為做好學困生的轉(zhuǎn)化工作是我們學校教育工作不可忽視的問題。學困生是與優(yōu)秀生相比較而存在的,他們的后進并非是永遠的。如果轉(zhuǎn)化得法,“后來者居上”這句話一定能在他們身上實現(xiàn),從而使他們成為合格的勞動者。
《高二學困生幫扶計劃》全文內(nèi)容當前網(wǎng)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nèi)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本學期,我擔任高二、2班班主任,在我所管理的班級中,有孫長磊、烏中強、高傳國、張恒、賈勉、王如意、劉凱等人在學習上存在較大的困難,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我制度了以下的幫扶措施。
一、學困生形成原因情況分析
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教師是學生的好朋友,幫助學生找出學習困難的原因,采取一些能夠照顧個人特點和個別困難的教育措施,以便著手進行幫扶。與優(yōu)生比,我們老師要更加尊重學困生的人格,理解他們的苦衷,體諒他們的難處,要用愛去溫暖、關懷他們。多激勵、少指責批評,更不能以朽木不可雕之類的言詞挖苦他們,以免加重對立情緒。積極情緒和情感可以助長動機性行為,也能促進個人產(chǎn)生新的行為。
二、降低門檻,激發(fā)興趣。
針對學困生學習困難,接受知識慢,對學習很容易失望。作為教師,我注意做到降低門檻,放寬對他們的要求,讓學困生能比較容易地完成學習任務,輕松地掌握符合他們現(xiàn)實狀況的基礎知識。這樣,就容易把學困生引入學習的殿堂,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所以每次布置作業(yè)時,我會讓學困生做常規(guī)作業(yè)(如預習新課,做口算等),讓學困生能輕松地完成作業(yè),培養(yǎng)學習興趣。批改作業(yè)時,要想到學困生,后進生的作業(yè)要優(yōu)先批改,要當面批改,要精批細
改,不能簡單地打“√”或“×”了事,不但要在錯誤處打上記號,還要幫助后進生找出原因,加以改正。充分發(fā)揮了群體效應的力量,開展“一幫一、一對一”的活動,幫助學困生盡快趕上來。
三、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展示自我。
學困生往往會被老師和同學們遺忘。作為一個合格的教師,要時刻把學困生放在心上,要給他們多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能展示自我。蘇霍姆林斯基說:“對每一個學習困難的學生我們崇高的使命就在于給予他一種自尊感! ;“我們?nèi)魏螘r候都不要急于做出最后的、絕對的結(jié)論:某某學生什么都做不來,他的命運就這么注定了。”一點點成功“會給他帶來無可比擬的歡樂、自豪感和自信心”。 我會經(jīng)常設計一些淺顯的問題讓他們回答,布置淺顯的作業(yè)讓他們做,甚至是一些難題,連學習好的學生也難以完成的題也讓他們進行嘗試。有可能學習好的同學做不到的題、回答不了的問題,學困生通過激發(fā)思維,激發(fā)靈感,也有可能完成和回答。一旦他們的答案接近正確的答案的時候,馬上予以肯定,并引導他們向前邁進,直達正確的彼岸。這樣,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困生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和才華,久而久之,他們就會愛學習。他們在感受到老師和同學們沒有遺忘他們,并且非常重視他們,他們的學習興趣就會自覺形成。
四、進行理想和紀律教育
理想是奮斗的目標,也是正確觀念形成促使進步的動力。它能吸引人沿正確方向的前進。同時還要給予紀律教育。紀律是集體的面貌,集體的美妙,集體的活動,集體姿態(tài)和集體的信念。沒有紀律的人,是有害社會的人。破壞紀律就是破壞集體利益。所以要教育這些學困生懂得守紀律的重要性,變違紀為守紀,到自覺護紀律。為此,我根據(jù)不同對象,分析其原因和內(nèi)在的實質(zhì),采取不同的措施。
例如孫長磊、烏中強二人,學習上不去的原因是小毛病非常多,學習習慣非常差,很容易和其他學生亂起來,自控力差。幫扶措施是上課和自習等時間多
去班級觀察,發(fā)現(xiàn)轉(zhuǎn)筆、走神、摳手指等壞習慣立刻教育,力爭讓他們聽課,做題的專注度更高些。每周二晚自習進行談話、了解他們學習、行為、心理等問題,及時給與指導。
高傳國主要是上網(wǎng)影響了學習,據(jù)父母和本人說在家上網(wǎng)時間很長,基本不學習,父母是組合家庭,自控力差沒人管他。幫扶措施,叮囑其他同學監(jiān)督他,保證在校期間不上網(wǎng),給他父母打電話或找來學校談話,讓父母在家多管管孩子,嚴格就是關愛!讓他除了學習以外找一些健康的愛好,例如打籃球、打兵乓球等以轉(zhuǎn)移注意力,淡漠網(wǎng)癮。每周三晚先找他身邊的同學了解情況,再找他談心,了解他最近的情況給與指導。
賈勉、劉凱主要是抽煙、并有早戀傾向。幫扶措施是多從身邊同學了解情況,早發(fā)現(xiàn)早解決,抽煙問題從影響健康入手,一個男子漢如抽煙這樣的小毛病都改不了,怎能長大器。早戀從成因、危害、解決方法等給與指導。每周四心里座談。
張恒、王如意學習沒動力,英語特別差。主要是從沒想過學習是為了啥,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也沒有強有力的學習動機,英語越差越不愿意學,投入時間明顯不夠。幫扶措施是多跟他們談談辛勞的父母,美好的大學,將來想干什么,引導他們找到學習目標和找到多種學習動機。英語從各個方面講它的樂趣,并讓他們知道英語的重要性,以及多投入時間是解決弱科的最主要手段,打斷惡性循環(huán)。每周五談話。
以上幫扶措施視情況及時調(diào)整,力爭一學期內(nèi)讓他們轉(zhuǎn)變過來,學習上更進一步!
高二學困生幫扶計劃 [篇3]
素質(zhì)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方法,特別是要關心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本學期了解了每個學困生的特點,而且認真的分析了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制定了"".
一. 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困生主動要求進步。 現(xiàn)代教育思想告訴我們,師生關系和諧健康學生才會樂于接受教育,才會可能被培養(yǎng)成符合社會發(fā)展需要的高素質(zhì)人才。我們的學生尤其是來自各村小的學生,他們學習、生活由于變化而還有些不適應,還有些父母離異,老師必須采用多種方法,通過各種途徑,摸清情況,區(qū)別對待,多給他們一點關愛,多一點肯定,多一點幫助,逐步建立親密、和諧的關系,他們倍感親切、溫暖,讓他們安心并樂意學習,努力追上其他學生。
二. 具體辦法如下:
1. 學生與老師和家長共同制定學生的個性成長檔案,制定出前進中每一步的具體目標和措施,并由老師監(jiān)督實施,及時調(diào)整前進步伐。
2. 根據(jù)學困生基礎差的特點,精心制定幫扶教案,每次輔導有詳細的輔導記錄,總結(jié)優(yōu)缺,盡量做到使每一個學困生都能聽懂、學會盡快趕上其他學生。
3. 定期對學困生進行考試,了解學習生活情況。
4. 讓學優(yōu)生自愿與學困生結(jié)成“一幫一”對子,利用活動課或課下時間進行作業(yè)輔導。
5. 經(jīng)常與家長溝通,讓家長了解學生的成長與變化。
6.為學困生建立學習檔案,把學困生根據(jù)學困學科分配給各位任課老師和班主任,使老師在授課過程中加強對學困生的輔導和關注。
7.利用年級組活動時間給老師提供交流反饋的機會,不斷調(diào)整幫扶計劃,使幫扶學困生成為每一位任課老師的責任。
8.學困生考評獎勵措施
根據(jù)每次考試的成績,對這些學困生的成績的高低按順序進行排列,然后與上學期成績進行比較,提高位次的按比例分出一二三等獎,沒有進步的不予評價。有進步的學生,期末要進行表彰,頒發(fā)“進步之星獎”,以示鼓勵。根據(jù)每個教師轉(zhuǎn)化學生的個數(shù)及成績進行評獎,評出一二三等“愛心工程”獎,最后記入教師的師德考核中去。 幫助學困生是一件有著重要意義的工作,我們每位教師應該親自走下講臺、走到身邊、彎下腰來,親切地關心他們、幫助他們,給他們力量與自信,讓這些掉隊的學生盡快追上隊伍,在集體中一同健康快樂的成長。
【高二學困生幫扶計劃】相關文章:
學困生幫扶計劃11-25
學困生幫扶計劃總結(jié)11-25
學困生幫扶計劃日記11-25
社區(qū)學困生幫扶計劃11-25
學困生幫扶計劃范文11-25
學困生幫扶計劃反思11-25
學困生結(jié)對幫扶計劃11-25
學困生幫扶計劃紀律11-25
高校學困生幫扶計劃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