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制度
政治學是一個以人類社會的政治現(xiàn)象、政治關系或政治實踐作為研究對象的學科領域,它涉及國家(政府)、政黨、權力、政策、統(tǒng)治、管理和價值分配一類的主題。在當代西方,政治學與經(jīng)濟學、社會學一起并稱社會科學的三大學科。如同社會科學的其他學科一樣,西方政治學(Political science)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形成于19世紀末、 20世紀初。在經(jīng)歷了百余年的發(fā)展與演變的歷程(經(jīng)過確立獨立的科學框架、學科的分化及初步整合、整體化和雜交化趨勢出現(xiàn)三個階段)之后,世紀之交的西方政治學呈現(xiàn)出一種新的知識形態(tài)。本文將簡要回顧20世紀西方政治學的發(fā)展,著重評析二戰(zhàn)后及世紀之交西方政治學發(fā)展的狀況、成就及最新趨勢,以便為面向21世紀的中國政治學的發(fā)展提供某些有益的借鑒。
一、現(xiàn)代西方政治學的形成
現(xiàn)代政治(科)學研究誕生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然而,作為人類古老的知識領域之一,政治(學)研究源遠流長,它的歷史與國家的歷史一樣悠久。因為自從有了階級和國家,就有了階級統(tǒng)治和政治管理,也就需要對這一類現(xiàn)象加以研究,并提供政治相關知識?梢哉f,隨著東西方最初奴隸制國家及其法律、政治制度的產(chǎn)生,就出現(xiàn)了政治的研究,開始了政治思想及政治學的發(fā)展史。在各文明古國遺留下來的歷史典籍(如《漢謨拉比法典》、《摩奴法典》和《政事論》)中,可以找到大量關于政治和法律的論述。
西方政治學的研究傳統(tǒng)是古希臘的圣哲們尤其是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等人所奠定的。所謂的研究傳統(tǒng),是指一個學科或研究領域的研究組織、理論體系、主題范圍、研究方法和理論體系的構成方式,它決定了該學科的學者們提出課題、分析問題和理論論證的方式。古希臘產(chǎn)生了系統(tǒng)的政治研究思想,以城邦(國家)的興衰為中心,政治學作為一種為管理復雜國家(城邦)事務提供指針的專門學問而出現(xiàn)。古希臘時期涌現(xiàn)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思想家或哲學家及學派。如梭倫、赫拉克利特、畢達哥拉斯學派、德謨克利特、詭辯學派、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等,其中尤以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政治研究的成就最大。人們認為,他們兩人奠定了西方政治研究傳統(tǒng)及其方法傾向的基椽—以柏拉圖為代表的哲學思辨方法和以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實證比較方法;或者說,前一種模式“帶有較多的哲學色彩、懷疑論和理想主義”,后一種模式“較為現(xiàn)實、科學和敏感”。(注:格林斯坦、波爾斯比主編:《政治學手冊》(上冊),商務印書館1996年版,第11、11~12頁。)
之所以說西方政治學的研究傳統(tǒng)是由古希臘時期所奠定的,理由是:第一,希臘人創(chuàng)立了政治事物,即描繪了政治這種東西,把它同個人存在和集體存在的其他方面區(qū)分開來;第二,希臘人在活動的意義上創(chuàng)立了政治學,意識到它本身是活動,是致力于研究政治事物的活動;第三,希臘人造成對單個政體(國家、城邦)兩重性中固有的問題尤其是公民與政體的關系問題的持久意識;第四,希臘人首先認真地表達了政治學研究中主要的、令人迷惑不解的、一再出現(xiàn)的問題,即“既然”和“應然”的關系。他們從此開辟了解決實際的和倫理的東西之間關系問題的道路,即使沒有為以后的政治研究提供一條可以被接受的路線,也提供了一個起點。(注:格林斯坦、波爾斯比主編:《政治學手冊》(上冊),商務印書館1996年版,第11、11~12頁。)
古羅馬時代盡管沒有出現(xiàn)偉大的政治理論家,沒有形成在后來具有重大影響的`政治哲學,但是羅馬人把古希臘的政治理論加以應用,其實際成就也深刻地影響了現(xiàn)代西方的政治思想。這不僅表現(xiàn)在羅馬人擴展了實際的政治范圍——從城邦國家擴張為地域遼闊的帝國,并創(chuàng)立了較為完善的法律制度,而且表現(xiàn)在羅馬人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將古希臘的政治研究傳統(tǒng)帶進中世紀,進而流傳到現(xiàn)代世界;他們還為現(xiàn)代政治研究貢獻了個性意識、個人尊嚴、“自然狀態(tài)”與自然法、人生平等觀念。古希臘羅馬時代是西方政治研究傳統(tǒng)的形成階段。這一傳統(tǒng)的一個基本特點是政治思想與道德哲學或倫理學密切相關,人們研究政治問題是為了實現(xiàn)某種“正義”或最高的“善”,其研究成果主要是以政治倫理學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
中世紀是西方政治研究及政治思想緩慢演化的時期;-督教的興起以及神學世界觀的支配地位,對這一時期的政治研究及政治思想產(chǎn)生了決定性的影響。有如政治思想家薩拜因(G.H.Sabine)所說,基-督教會的興起及其對精神領域所擁有的控制權是“西歐歷史上的政治學和政治哲學兩方面最富于革命性的事件”。中世紀的政治研究主要采取了神學政治論的形式,政治學實際上是隸屬于神學體系的一個科目;《圣經(jīng)》是政治研究的出發(fā)點、信仰的絕對權威,是判斷真理或是非的基本標準。這一時期政治研究的中心主題是教會與國家、教權與王權的關系,而中世紀神學政治研究中由古希臘羅馬時代所繼承并發(fā)展了的個人與社會、國家權力、理性與信仰等成為近代西方政治研究進一步討論的問題。
【西方政治制度】相關文章:
4.西方酒文化
5.中西方讀書的格言
6.西方茶文化
8.西方婚禮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