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蘇鐵繁殖方法及栽栽培訣竅
蘇鐵是最原始的裸子植物之一,曾與恐龍同時稱霸地球,被地質(zhì)學家譽為“植物活化石”。下面是的蘇鐵繁殖方法及栽栽培訣竅資料,歡迎閱讀。
蘇鐵繁殖方法
(1)自然繁殖
蘇鐵自然界中主要通過有性生殖繁殖,每年春夏天,樹齡十年以上的雌雄異株蘇鐵會長出雄球花及雌球花,雄球花會產(chǎn)生花粉,并通過風或昆蟲使花粉落在雌球花上,完成授粉,種子逐漸在雌株發(fā)育。其后在秋冬天時種子才會成熟,成熟紅色的種子就會通過某些松鼠以及昆蟲等傳播到其他地方。
(2)人工繁殖
蘇鐵主要通過兩種方法,分別是播種和分蘗。播種是為蘇鐵人工授粉,得出種子,然后培植。分蘗是將蘇鐵切去頂部,莖或基部,侍傷口愈合組織后,會在其周圍會長出許多萌蘗,待其生長2至3年后把萌蘗剝離母株,使萌蘗生根后便能形成一棵小蘇鐵。
人工繁殖以分蘗繁殖為主。由于難以得到種子,分蘗繁殖便成為主要繁殖方式。
播種繁殖
種子于秋末采集,隨采隨播,也可砂藏,于翌春季點播;因種皮厚而堅硬,生芽緩慢,一般4~6個月后發(fā)芽;溫度要保證在15度以上,覆土要深些,約3厘米,在30~33℃,高溫下,約2周即可發(fā)芽;幼苗生長較慢,種苗需2至4年方可移栽。
分蘗繁殖
1.分蘗時間:可于冬季停止生長時進行。亦可在早春1~2月份至初夏進行。
蘇鐵2.取蘗芽:蘇鐵常在莖基部和干部萌生蘗芽,應選擇充實的3年以上的或有4至5片葉子的做繁殖材料。因為該類蘗芽木質(zhì)化程度高、內(nèi)含營養(yǎng)物質(zhì)多、適應性強,易生根成活。切忌選過嫩的蘗芽,否則易腐爛。取芽方法是:用鋒利的小刀將蘗芽與母株連接的根基處切割下來。切割時要盡量少傷莖皮。切口稍干后,栽于粗沙含量多的腐殖質(zhì)土的盆缽內(nèi),放于半蔭處養(yǎng)護,溫度保持在27~30℃,易于成活,對已生根的,可直接栽入富含腐殖質(zhì)、排水良好、透氣性強的培養(yǎng)土中管理;對未生根的,應放在陰涼通風處晾2~3天,待其切口稍干后再進行催根處理。也可將莖部切成15~20厘米的塊片埋于沙質(zhì)壤土中,使其周圍發(fā)生新芽,再行分栽培養(yǎng)。
3.催根:栽于素沙中,深度為蘗芽高度的1/2。為防止傷口腐爛,在栽植前應在傷口上涂草木灰、木炭粉或硫磺粉。栽好后,澆水一次,然后放在室內(nèi)見光處養(yǎng)護。2個月左右萌發(fā)新根,3~4個月抽生1至2片新葉。
4.移栽:待新葉全部展開時,移入培養(yǎng)土內(nèi)進行管理。培養(yǎng)土由45%的腐葉土、20%的菌根土 蘇鐵頂部長著果包的形態(tài)、30%的河沙和5%的鈣鎂磷肥配成。千萬不要用粘重土作培養(yǎng)土,否則會因排水不良而導致根部腐爛。
5. 管理:華南溫暖地區(qū)可露地栽于庭中。較寒之地,冬季應以稻草裹之,加以保護。長江流域及華北地區(qū)多盆栽蘇鐵,栽培盆底要多墊瓦片,以利排水,并培以肥沃壤土,壓實植之。春夏生長旺盛時,需多澆水,夏季高溫期還需早晚葉面噴水,以保持葉片翠綠新鮮。每月可施腐熟餅肥水一次。人秋后應控制澆水,日常管理要掌握適量澆水,因水分過多,易發(fā)根腐病。蘇鐵生長緩慢,每年僅長一輪葉叢,新葉展開生長時,下部老葉應適當加以剪除,以保持其整潔古雅姿態(tài)。
蘇鐵盆栽栽培訣竅
在早春結(jié)合換盆時,從母株基部側(cè)生的蘗芽(又稱吸芽)切割下來,待切口稍干燥后上盆栽植。也可在春天到花卉市場選購鐵樹桿莖進行盆栽。
盆土可用腐葉土或泥碳土加上1/4左右的河沙和少量基肥混均配制,也可用腐葉土4份、園土4份、河沙2份混均配制。盆底墊放碎瓦片,以利排水。吸芽淺栽在泥盆中,澆透水后放置半陰處,待成活后逐步接受陽光。
初夏溫度升至20度后,新芽開始生長,抽出新葉,表明下部根須已長出,不能放在半陰處,否則新葉變得細長,抽出新葉,表明下部根須已長出,不能放在半陰處,否則新葉變得細長,影響觀賞價值,應放置于通風好、充足陽光處。生長期間澆水要充足,新葉旺盛生長時應經(jīng)常保持盆土濕潤,并在早晚噴灑水,保持葉片清新。要注意盆內(nèi)不能積水,否則會引起爛根爛莖;但盆土過干,會使葉片發(fā)黃枯萎。
澆水間隙需更長些,少澆水,盆土可偏干些為好。如持續(xù)過濕,易爛根使葉子發(fā)黃變焦。生長期間施肥,每月施1次40%稀釋腐熟豆餅肥加入0.5%的硫酸亞鐵。也可用生銹的鐵釘、鐵皮放于土壤,任鐵質(zhì)漸漸滲入土中,供蘇鐵吸收,使蘇鐵葉子翠綠。夏季要避免放在陽光處曝曬,冬季防凍保暖,0度以上能安全越冬。對于基葉枯黃,要適當修去老葉,讓它再生新葉。
蘇鐵病蟲害及防治
(1)斑點病,為真菌性病害。葉片受侵染后初是淡褐色的小斑,然后蔓延為近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直徑為1毫米至5毫米,病斑中央為暗褐色至灰白色,邊緣紅褐色,病斑上生黑色小點,由于病斑間聯(lián)結(jié),便形成一段斑,造成葉片枯死,破碎。高溫多雨的天氣,此病害易蔓延發(fā)生。在防治預防方面,培養(yǎng)土應適帶微酸性的沙質(zhì)上,夏天多淋清水,病老葉應及時清除。發(fā)病初期噴波爾多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劑6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至1000倍液,或高錳酸鉀1000倍液,約隔10天噴1次,效果較好。
(2)介殼蟲。在陽臺栽植養(yǎng)護,通風透光性不夠好,葉片往往容易受到介殼蟲的為害。發(fā)病初期有以下幾種防治療法:①用白酒對水,比例1:2,澆透盆表土,每隔半個月澆一次,連續(xù)四次見效。②用酒精反復輕擦被害的葉片,可殺滅成蟲和幼蟲。③用水棉球浸濕米醋,輕擦受害的葉片,可將介殼蟲擦掉殺滅,也可以使葉片重新返綠光亮。
鐵樹出現(xiàn)黃葉,視其發(fā)生特點,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水黃。因澆水過勤引起,其特點是老葉無明顯變化、幼葉變黃;此應立即控水;
二是旱黃。因缺水、干旱引起,其特點是自下而上老葉先黃,若缺水時間稍長,則會全株黃葉,甚至死亡,應及時澆水;
三是肥黃。因施肥過勤或濃度過高引起;特點是幼葉肥厚,有光澤,而且凹凸不平;應控肥、中耕、澆水;
四是餓黃。因肥料不足、施肥濃度偏低,且施肥間隔時間過長而引起;其特點為幼葉、嫩莖處先黃,如見此現(xiàn)象后不及時施肥,也會造成全株黃葉甚至死亡;對缺肥的花卉,切忌一次大量施用濃肥,以免造成燒根;
五是缺鐵性黃葉。溫室中木本花卉等,由于土壤肥力條件變化大,常會出現(xiàn)黃葉現(xiàn)象,特點是幼葉明顯,老葉較輕,葉肉黃色,葉脈綠色,并形成典型網(wǎng)絡;可施用硫酸亞鐵水溶液來解決,其方法為:餅肥7份,硫酸亞鐵5份,水200份配成倍液澆之。
蘇鐵繁殖方法及栽栽培訣竅
(1)播種繁殖
蘇鐵花期一般為5~6月,球花單性,雌雄異株。為促進植株結(jié)籽,可采用人工授粉。當手觸雄花序即出現(xiàn)花粉飛落時,可在花序總柄處放紙收集花粉,然后均勻撒在雌花序上,再用手握氣壓式噴霧器噴射清水,使花粉慢慢滑人胚珠上。采用這種方法可進行2~3次,間隔3~4天,授粉時間以下午5時為宜。
種子一般在10月初至12月成熟,可隨采隨播,也可濕沙貯藏或室溫袋藏一段時間后再播。干藏種子容易失水,但貯藏4個月以內(nèi),一般不影響發(fā)芽力。播前可不施底肥,種子橫放,按lOcm*8cm的株行距點播,蓋土3?4cm并覆草,最后澆一次透水。剛露出土面的蘇鐵幼葉嬌嫩柔弱,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葉尖破土而出,就須小心地揭草,并在行間插樹枝進行適度遮陰。露地育苗在幼葉出土前須保持土壤濕潤,以后裉據(jù)情況進行澆水。播種時間不同,幼葉出土所需的時間差異很大,隨采隨播需170天以上;干藏到3月中旬播種約需110天,7?8月大量出土,但有少量種子要延至第二年春出土,發(fā)芽率達50%-90%不等。一年生苗有葉1-2片,莖粗2?3cm。為了培育大苗,可將3?4年生苗進行換床栽植。
(2)分蘗繁殖
有的植株在莖的中、下部萌生有吸芽(又稱不定芽),可切下進行扦插繁殖。扦插的芽齡至少為3年,早切則不易成苗,切芽一年四季均可進行,但以5~7月為好,切口容易愈合生裉,省工且成活率高。
在芽與主莖交界處用快刀切下吸芽(如芽上有葉,應全部剪掉),置于陰蔽處8-24小時,接著將芽埋人濕沙中催根,并在母株切口處撒點草木灰,防止病菌感染,以便再發(fā)新芽。芽的切口愈合或生根后,移人圃地或花盆中定植,芽徑3cm左右的覆土1?2cm,較大的芽則依據(jù)大小使其露出土面0.5~4Cm,最后澆一次透水,從切芽到長葉一般需50天以上,當年發(fā)葉1-3片,有的要到第2年才發(fā)葉。檢査是否成活,主要查看芽尖,頂部出現(xiàn)新鮮褐黃色荅茸,則為活芽。新葉出土,因根系欠發(fā)達,應適度遮陰。
(3)切干繁殖操作時間與切芽相同,切前剪掉全部葉片。
橫切:挖出莖高30cm以上的植株,從莖的中部橫切成兩段,置于陰涼處8?24小時,并防止水浸入切口,栽人濕潤的砂質(zhì)壤土中。上半部切口向下,最好在切口下墊1.5cm厚的煤渣(顆粒直徑0.2-0.8cm),以減少病菌人侵。埋土后,頂部微露出土面。下半部切口向上,全埋,蓋上3~10cm井覆草;也可將下半部栽人花缽,切面露出土面約3cm,放在避雨處,注意澆水時不可淋濕切面。直徑為8?10cm的盆栽植株,可不挖出而直接切干,有利于下半部發(fā)新芽。到11月底觀測,上半部切面生根3 ~16條,頂端發(fā)新葉5-8片,下半部切面愈合,莖外表不同位置形成2~5枚芽苞,有的芽還發(fā)葉1~2片。另外還可橫切莖頂,常切去5-7cm,將莖干全部埋在土中,經(jīng)1-2年,在莖頂和莖的其他部位可陸續(xù)萌發(fā)4~10個芽苞并長葉。
縱切:用莖干直徑達15cm以上的植株,從莖頂向下縱切,約平分成2~3塊,并用木炭灰撒敷切面,置于陰涼處8-24小時。栽植時,原根頸處在下,直立埋人濕潤的砂質(zhì)壤土中,全埋或使頂部微露出土面并覆草。切面愈合后,切面下部萌發(fā)新根,莖的不同位置陸續(xù)萌生芽苞,形成新的植株。
(4)嫁接繁殖用靠接法嫁接。
蘇鐵栽培管理須注意以下幾點:
(1)土壤選擇地栽以肥沃、微酸性的砂壤土為好;盆栽用疏松肥沃、排水及透氣性能好的腐葉土2份、園土1份,再加適量鋸末或煤渣、草木灰和磷肥。
(2)澆水適時適董地栽三年生以上的蘇鐵,只要不遇上特大旱災,一般可不澆水或少澆水。盆栽蘇鐵,澆水更需做到適時適量,當表層2~3cm的泥土干得發(fā)白、不黏手,土與花缽接觸的一圈出現(xiàn)裂縫時,即可澆水,掌握“不干不澆,澆則要透”的原則,切忌盆內(nèi)積水。若出現(xiàn)爛根、爛莖現(xiàn)象,應及時切除腐爛部分,置于通風處1-2天后重新栽植。
(3)施肥蘇鐵除具發(fā)迖的肉質(zhì)根外,還有起固氮作用的珊瑚狀根,可促使植株生長繁茂。蘇鐵忌施大量的氮肥?捎酶斓碾u糞、餅肥和少量磷肥作基肥,并與底土充分混合。如土壤含腐殖質(zhì)高.應減少基肥。追肥可將菜籽餅加水發(fā)酵后施用,濃度控制在1%-2%,并加少量硫酸亞鐵(濃度為0.1%,若無硫酸亞鐵,可在土面放鐵屑或小廢鐵塊)。盆栽還可用發(fā)酵或未發(fā)酵的餅肥撒于盆土表面(或與表土混合).通過澆水,起著追肥的作用。9?10月再追施0.5%磷酸二氫鉀溶液1~2次。
【蘇鐵繁殖方法及栽栽培訣竅】相關(guān)文章:
白刺金琥的繁殖與栽培方法11-30
碰碰香的快速繁殖方法及栽培要點11-26
吉娃娃多肉繁殖方法及栽培技術(shù)11-26
蘇鐵的施肥方法及注意事項07-13
垂盆草的繁殖方法11-25
金琥養(yǎng)殖方法及繁殖方法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