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能與熱能教學策劃方案要怎么寫
篇一:化學能與熱能教學設計
一、教材依據(jù)
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② 第二章化學反應與能量 第一節(jié)化學能與熱能 二、設計思路
1、指導思想
“以人的發(fā)展為本”,使每個學生在探究體驗、協(xié)作交流、思考評價中得到全面提高和發(fā)展
2、設計理念
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引起注意,我以“暖氣”引出能量問題→以實驗探究作為切入點→調(diào)動學生自主學習→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能量變化規(guī)律→從而上升為理性思考→經(jīng)過閱讀課本、討論交流最終認知,解決問題→然后提出人類應用能量變化的歷史→進入實際應用教學→完成智力和非智力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教育。
3、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nèi)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教材從化學鍵入手,說明化學健與能量的密切聯(lián)系,揭示了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本質原因,然后分析了化學反應過程中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儲存與吸、放熱的關系,為后面“質量守恒、能量守恒”奠定基礎。第二部分,教材通過三個實驗說明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主要表現(xiàn)為熱量的形式,引出吸熱反應,放熱反應的術語。第三部分,教材為了開闊學生的科學視野,圖文并茂的說明了生物體內(nèi)生命活動過程中的能量變化、能源與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密切關系,使學生在更廣闊的背景下認識能源與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關系,認識化學技術在其中的重大,甚至關鍵的作用。
4、學情分析
化學能與能量之間的關系,學生在初中化學中已有所了解,在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中也有豐富的感性認識,加上前面化學鍵等物質結構初步知識的形成,本節(jié)認識化學反應與能量的關系,可謂水到渠成。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化學鍵與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之間的關系;
2、在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吸放熱反應的概念,理解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 過程與方法:
具有較強的問題意識,能夠發(fā)揮和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化學問題,質疑、思考,逐步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善于與人合作,具有團隊精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驗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初步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反思提高的能力;
2、有參與化學活動的熱情,將化學能與熱能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樹立正確的能源觀;
3、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樹立為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而努力學習化學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學重點
用化學鍵、物質總能量大小、物質穩(wěn)定性來解釋和判斷吸、放熱反應。
五、教學難點
實驗探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理性思考化學反應能量變化的深層微觀本質。
六、教學準備
1、八小組四個學生實驗;2、課件;3、氫氣、氯氣球棍模型。 七、教學過程
篇二:化學能與熱能教學設計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實驗知道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能根據(jù)事實判斷吸熱反應、放熱反應,能說出中和熱的涵義。
2、通過實驗探究體驗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了解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發(fā)展學習化學的興趣,進一步形成交流、合作、反思、評價的學習習慣。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初步建立起科學的能量觀,加深對化學在解決能源問題中重要作用的認識。
【教學重、難點】
1、 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
2、 吸熱反應、放熱反應、中和熱等基本概念
【教學方法】
引出概念—實驗探究—總結歸納—練習鞏固
【教學過程】
【溫故而知新】
請學生解釋化學反應中產(chǎn)生能量變化的原因。
1、從化學鍵角度
從化學鍵的角度來看,任何化學反應的發(fā)生都可以看作是的斷裂和 的形成的過程。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時,斷開反應物中的化學鍵要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化學鍵要能量,是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
2、從物質儲存能量角度
從物質本身的能量看,各種物質都儲存有 ,不同的物質所具有的化學能 。因此化學反應在發(fā)生物質變化的同時必然
伴隨著 變化。一個確定的化學反應在發(fā)生過程中是吸收能量還是放出能量,決定于 。
【新課推進】
1.兩條基本的自然定律
2.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
(1)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
①吸熱反應:吸收熱量的化學反應。
②放熱反應:釋放熱量的化學反應
【學生活動】
分組完成實驗2-1、2-2、2-3,并記錄實驗現(xiàn)象,教師指導校正。
【學生活動】
判斷下列反應為吸熱反應還是放熱反應:
。1)煤炭的燃燒 (2)氫氣燃燒
(3)鈉和水的反應(4)生石灰溶于水
。5)碳酸鈣高溫分解 (6)酸堿中和反應
【歸納】常見的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
【思考與交流】
1.加熱條件下進行的反應是否一定是吸熱反應?不需加熱就能 進行的反應是否一定是放熱反應?
2.“NaOH固體溶于水放出熱量,碘升華需吸收熱量,所以NaOH 固體溶于水為放熱反應,碘升華為吸熱反應!痹撚^點對嗎?
3.酸與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水時所釋放的熱量稱為中和 熱。如果要通過實驗來測定中和熱,你認為設計實驗裝置和操作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
了解化學能與熱能相互轉化的意義
1.化學能與熱能相互轉化的意義
(1)化學物質中的化學能通過化學反應轉化成熱能,提供了人類生存和發(fā)展所需要的能量和動力。
(2)熱能轉化為化學能是人們進行化工生產(chǎn)、研制新物質不可或缺的條件和途徑。
【學生活動】
完成鞏固提高1、2、3.完成后學生講解,教師點撥。
【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結合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以實驗為主要的研究手段,初步探討了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及其主要形式。相信通過學習,同學們會判斷常見的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
【作業(yè)】完成綜合應用4、5.
篇三:化學能與熱能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1. 地位和功能
本節(jié)課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必修2第二章第一節(jié)(化學能與熱能)的內(nèi)容,圍繞化學能與熱能展開,即使初中化學相關內(nèi)容的提升與拓展,又是選修“化學反應原理”的必要基礎。本節(jié)屬于化學反應原理范疇。是化學學科最重要的原理之一,也是深入認識和理解化學反應特點、進程的入門知識。同時,能源與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息息相關,能源對人類文明和現(xiàn)代化發(fā)展有重大意義,決定了本節(jié)學習的重要性。
通過化學能與熱能的學習,學生將對化學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開發(fā)新能源中的作用與貢獻有初步認識;初步樹立起科學的能源觀;這將增進學生對化學科學的興趣與情感,體會化學學習的價值。
2. 內(nèi)容的選擇與呈現(xiàn)
化學課程標準關于化學反應與能量的內(nèi)容在初中化學、高中必修和選修模塊中均有安排,體現(xiàn)了學習的階段性層次性,在具體內(nèi)容上有交叉重疊,學生概念的形成呈螺旋式上升形態(tài)。
關于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原因,根據(jù)課程標準,只點出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是其主要原因,并籠統(tǒng)地將反應中吸收或放出能量歸結為反應物的總能量與生成物的總能量的相對高低,不予深究。關于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側重討論化學能向熱能的轉化。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化學鍵與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關系。
2.通過圖像分析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吸熱放熱的概念,理解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理解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主要表現(xiàn)為熱量的形式,形成吸熱和放熱的概念。
通過科學探究和學生活動,讓學生在實驗探究中認識和感受化學能和熱能之間相互轉化,體會研究化學反應中熱量變化的實驗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使學生用所學知識聯(lián)系生活實際,能夠對社會、生活中的相關問題做出合理的判斷,樹立正確的能量觀。2.發(fā)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使學生樂于探究,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三、教材重難點:
重點:化學能與熱能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以及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 難點: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概念的形成及科學能量變化觀的建立。
四、教學方法:
閱讀、交流討論、實驗探究。
五、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化學能與熱能教學策劃方案要怎么寫】相關文章:
《化學能與熱能》教學反思11-19
化學關于《化學能與熱能》的教學反思03-10
化學能與熱能教學反思報告03-11
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yè)怎么樣07-17
促銷策劃方案怎么寫01-14
招生策劃方案怎么寫03-15
項目策劃方案怎么寫03-16
圖書策劃方案怎么寫05-11
策劃方案怎么寫解析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