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教學設計
通史概要:
二戰(zhàn)后至今,世界政治格局經歷了由美蘇兩極格局到多極化發(fā)展趨勢的重大變化。
。1)、二戰(zhàn)確立的以美蘇為主導的兩極格局(雅爾塔體系)基本輪廓,隨著戰(zhàn)爭的結束和美蘇雙方的“冷戰(zhàn)”而逐漸形成美蘇對峙的局面。美蘇兩強在世界范圍內的激烈爭奪,使得世界局勢動蕩不安。
。2)、美蘇爭霸使雙方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實力相對下降。與此同時,由于經濟政治發(fā)展的不平衡規(guī)律的作用,世界各方的力量對比發(fā)生了重大變化,突出表現在:歐洲的走向聯合;日本的迅速崛起;不結盟運動的蓬勃發(fā)展;中國的振興。這些都有力地沖擊了兩極格局,使世界開始出現多極化的發(fā)展趨勢。
。3)、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東西方兩大集團對峙的兩極格局結束了,世界格局多極化的發(fā)展趨勢得到了加強。
。4)、經過20世紀90年代初以后十多年的較量和磨合,世界格局呈現出“一超多強”的局面。與此同時,世界格局也正在向多極化方向發(fā)展。
第二節(jié) 新興力量的崛起
教 案
課標要求:
簡述歐洲共同體的形成、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和中國的振興以及不結盟運動的興起,了解世界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fā)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佟⒆R記:歐洲共同體形成的過程、“歐洲議會”;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中國的改革開放與國際地位提高的表現;不結盟運動興起、表現和影響。
、、理解:歐共體的影響;中國國際地位提高的原因;不結盟運動的宗旨和原則。
、、能力:通過閱讀地圖、圖片,了解和掌握歷史地圖、歷史圖片的基本技能;通過閱讀和理解教材中所引用的歷史材料,掌握分析、運用歷史材料和提取有效信息,進行歸納的基本技能;通過對本課歷史史實的分析、歸納、概括等認知活動,培養(yǎng)歷史思維和分析、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
。2)、過程與方法:運用經濟與政治的辨證關系原理分析歐洲的'聯合過程;以史為鑒,從其他國家(如歐洲、日本)發(fā)展經驗探尋中國發(fā)展的措施;通過橫向比較,把握各國發(fā)展的道路及走向聯合的原因。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經濟區(qū)域化和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恰當的經濟政策可以彌補國內資源的不足,使日本迅速崛起;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是振興中華民族的必由之路;不結盟運動的發(fā)展符合歷史發(fā)展趨勢。
教學課時:1、5課時
重點難點:
重點:歐洲共同體的形成、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中國的振興、不結盟運動的興起。
難點:新興力量的崛起對國際政治格局的影響。
教學建議
。1)、可采取提問:蘇美兩極對峙格局是怎樣形成的?然后,讓學生閱讀課前導語,指出,兩極格局因為美蘇的衰落和日本、西歐、中國和不結盟運動的興起而逐漸經受越來越大的沖擊,世界多極化趨勢已經出現,正向多極化方向前進。導入新課。
。2)、關于“歐洲人的歐洲”
、、歐洲走向聯合的條件。閱讀教材第一段,從經濟、政治兩方面理解歐洲共同體形成的原因。
、、歐洲共同體形成的過程及目標。利用課文資料及圖片,歸納歐洲共同體形成過程的三階段。記住時間及大事:1951——歐洲煤鋼共同體(基礎工業(yè)聯合);1958——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市場和尖端工業(yè)的聯合);1967——三個結構合并、形成歐洲共同體(經濟的整體聯合)。記住目標(課本),理解經濟區(qū)域化和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這一規(guī)律。
、、歐洲共同體政治聯合的加強。運用經濟與政治的辨證關系原理分析歐洲的聯合過程,對學生進行歷史理論教學:西歐經濟一體化,促進和帶動政治一體化。以時間為序,明確歐洲共同體政治聯合加強的具體表現。
④、歐洲共同體的影響。利用資料回放,理解歐洲一體化對世界政治力量對比的影響。要求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歸納問題,培養(yǎng)思維能力。
。2)、關于“迅速興起的日本”
、佟⑷毡狙杆俪蔀榻洕鷱妵脑颍簩W生自己閱讀,從方針、戰(zhàn)略、美援、教育等多方面,歸納日本經濟崛起的原因。結合美蘇“冷戰(zhàn)”格局,師生共同探究:美國為什么要幫助日本恢復經濟?
②、日本經濟崛起的表現:學生自己閱讀歸納日本經濟崛起的表現,注意按時間順序進行,還要利用相關的圖片與 “知識鏈接”,以加深理解。討論:從日本的發(fā)展經驗中,探尋中國發(fā)展的措施。學生應學會以史為鑒,洋為中用。
。3)、關于“東方巨龍的騰飛”
、、改革開放前新中國取得的成就(20世紀40年代末——70年代的中國),閱讀第一段,學生自己按時序歸納。
、、改革開放后中國騰飛的表現。
“綜合國力迅速增長”:首先,利用課本“知識鏈接”使學生知道什么是“綜合國力”。其次,利用好《1978——1999年中國工業(yè)建設部分重要工程示意圖》以及課本內容,有條理地列舉出改革開放的成就。再次,分析“學習思考”:“中國進一步發(fā)展有哪些獨特的優(yōu)勢?”通過師生對話,得出:中國政治體制的先進性;市場的廣闊;勞動力的富足;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稍O探究性問題:“從中國的騰飛”中得到哪些認識?(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是振興中華民族的必由之路)
“國際地位大大提高”:先展示圖片《各國代表祝賀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返聯合國》。然后,利用課本,從三個方面加以說明。向學生交代:綜合國力迅速增長與國際地位大大提高之間的因果關系。
。4)、關于“發(fā)展中國家的呼聲”:閱讀教材,歸納不結盟運動興起的原因和推動因素。學生應認識到不結盟運動的發(fā)展符合歷史發(fā)展趨勢;利用“資料卡片”——“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宣言”,并對教材進行歸納,理解不結盟運動的宗旨和原則、斗爭目標、政治主張;結合資料回放 ,并指導學生看圖片《不結盟運動會議》,理解不結盟運動的興起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的意義。
。5)、教師補充講解對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的理解。問題探究:通過橫向比較,把握各國發(fā)展的道路及走向聯合的原因和影響。然后歸納:伴隨著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發(fā)展變化:聯合的歐洲、亞洲日本和中國的崛起、不結盟運動等新興力量增強;而美蘇實力則相對下降。這將促使世界多極化趨勢出現,以此作為全課的小結。
【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的教學反思07-18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知識點05-27
初三歷史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知識點07-10
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教案12-04
戰(zhàn)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教案11-09
高考世界政治經濟發(fā)展的基本趨勢的政治知識點07-13
高二當今世界的主題和格局政治知識點04-02
網頁設計流行趨勢08-23
世界政治地圖和分區(qū)地理教學教案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