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同步練習2第六單元第22課愚公移山初中語文試卷
人教版八年級上語文同步練習2第六單元第22課愚公移山
一、選擇題
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萬仞(rèn) 冀州(jì)
B、荷擔(hè) 箕畚(qí)
C、朔東(shuò) 雍南(yōng)
D、河曲(qū) 魁父(kuí)
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B、甚矣,汝之不惠!
C、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
D、—厝朔東,一厝雍南。
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A、其妻獻疑曰 B、其如土石何
C、帝感其誠 D、懼其不已也
與“何苦而不平”問句類型相同的一項是( )
A、且焉置土石?
B、何陋之有?
C、何以為計?
D、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
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
。1)文言文中,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陽,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陰。(_______)
(2)“河陽”應(yīng)理解為黃河的北岸。(_______)
。3)“甚矣,汝之不惠”是個倒裝句,翻譯為“你太不聰明了”。(_______)
。4)愚公的妻子和智叟都堅決反對愚公移山。(________)
下列句子中朗讀節(jié)奏劃分錯誤的一項是( )
A、懲/山北之塞。
B、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C、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D、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
下列關(guān)于本文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生動地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過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也說明了“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堅持不懈地奮斗”的道理。
B、這篇寓言故事相當完整,有背景、開端、發(fā)展、高潮和結(jié)局,也有一些生動的細節(jié)。
C、本文結(jié)尾寫大力神夸娥氏的兩個兒子把山背走了,這是一種封建迷信思想。
D、愚公跟智叟的對比是文中的主要對比,是故事寓意之所在,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在人和自然關(guān)系問題上兩種對立的觀點。
二、名句名篇
根據(jù)提示,用課文原句填空。
。1)愚公移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愚公移山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智叟嘲諷愚公的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愚公認為山可以移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愚公移山的結(jié)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語言應(yīng)用
在人和山這對矛盾中,愚公和智叟表現(xiàn)出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愚公認為:子孫無窮,人力無限,而山不加增,人定勝山。智叟認為:人是“殘年余力”,山卻高大難平,愚公不自量力。你的看法呢?談?wù)勀銓Χ说脑u價。
四、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題目。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 ”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 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下列句子中“之”的意義和用法與“雖我之死”中的 “之”相同的一項是( )
A、本在冀州之南 B、汝之不惠
C、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D、告之于帝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傥崤c汝畢力平險(__________)
、诜狡甙倮铮╛___________)
、圩幼訉O孫,無窮匱也(___________)
、芎慰喽黄剑╛_________)
3、翻譯句子。
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趹蜕奖敝鋈胫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用天神搬走大山作結(jié)局的作用是什么?
5、實現(xiàn)中國夢,任重而道遠。從愚公的身上,我們可汲取哪些精神營養(yǎng)?
閱讀下文并回答問題。
董永,少偏孤①,與父居。肆力田畝②,鹿車載自隨。父亡,無以葬,乃自賣為奴,以供喪事。主人知其賢,與錢一萬,遣之。永行三年喪畢。欲還主人,供其奴職③。道逢一婦人曰:“愿為子妻!彼炫c之俱。主人謂永曰:“以錢與君矣!庇涝唬骸懊删茛,父喪收藏⑤。永雖小人⑥,必欲服勤⑦致力,以報厚德。”主曰:“婦人何能 ”永曰:“能織!敝髟唬骸氨貭枹嗾,但令君婦為我織縑⑨百匹!庇谑怯榔逓橹魅思铱棧斩。女出門,謂永曰:“我,天之織女也。緣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償債耳!闭Z畢,凌空而去,不知所在。
【注釋】①偏孤:年幼時死了母親。②肆力田畝:(父子)一起盡力種地。③供其奴職:再去做主人的奴仆。④蒙君之惠:蒙受您的恩惠。⑤收藏:收葬。⑥小人:貧窮無知的人。⑦服勤:勤勞服侍。⑧爾:這樣,如此。⑨縑:細絹。
1、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
、倭杩斩 __________________
②與錢一萬 _________________
、壑滟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芴熘椗 ____________________
2、參考注釋,翻譯下面的句子。
永雖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報厚德。
3、讀了這則神話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啟迪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蘇武傳
初,武與李陵俱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單于使陵至海上,為武置酒設(shè)樂,因謂武曰:“單于聞陵與子卿素厚,故使陵來說足下。終不得歸漢,空自苦亡①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乎②?且陛下春秋③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④者數(shù)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復(fù)誰為乎⑤?愿聽陵計,勿復(fù)有云!蔽湓唬骸拔涓缸油龉Φ拢詾楸菹滤删,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⑥,常愿肝腦涂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⑦,誠甘樂之。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亡所恨。愿勿復(fù)再言!绷昱c武飲數(shù)日,復(fù)曰:“子卿壹聽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歡,效死于前!” 陵見其至誠,喟然嘆曰:“嗟呼,義士!陵與衛(wèi)律⑧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⑨,與武決⑩去。
……
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fā)盡白。
(選自《漢書·蘇武傳》,有刪改)
【注釋】①亡:同“無”,沒有。②信義安所見乎:信義在哪里顯現(xiàn)呢?見,同“現(xiàn)”,呈現(xiàn)。③春秋:年紀。④夷滅:被殺。⑤子卿尚復(fù)誰為乎:你又替誰(守節(jié))呢?⑥親近:皇帝的侍從。⑦斧鉞:古代兵器。湯鑊:古代大鍋。⑧衛(wèi)律:人名,與李陵一樣,為投降單于的漢將。⑨衿:衣襟。⑩決:同“訣”。
1、下列選項中加點文言虛詞的含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陵見其至誠
A、太守即遣人隨其往 B、不能指其一端
C、安陵君其許寡人 D、其可怪也歟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語句。
、俪际戮,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亡所恨。愿勿復(fù)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卩岛簦x士!陵與衛(wèi)律之罪上通于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陵勸說蘇武投降的理由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回答。結(jié)合文段說說蘇武的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五、綜合性學習
你所在的班級將舉行“‘愚公移山’之我見”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積極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wù)。
。1)請你為這次活動設(shè)計一段開場白,激發(fā)大家的參與激情。(不少于6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同學收集的兩則材料,請你給“愚公精神”下個定義。
材料一 聽起來是奇聞,講起來是笑談,任憑那扁擔把脊背壓彎,任憑那腳板把木屐磨穿……無路難呀開路更難,所以后來人為你感嘆。
。ㄕ愿枨队薰粕健罚
材料二 17年前,唐卓瓊的小兒子掉下懸崖而死。從那時起,他決心修一條“接”兒子回家的路。12年來,為了修路,86歲的母親死在山上,老伴與他形同陌路,跟他一同修路的大兒子的妻子也選擇離婚、、、、、、、、、“雞公嶺上通大道,和尚巖腳變坦途!比藗冋f,修路不止的他,完全是現(xiàn)代版的愚公。
。ㄕ浴吨貞c晚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同學們在學習《愚公移山》中“你說我說”環(huán)節(jié)的不同觀點,請你也說說你的不同觀點。
觀點一:學習了這篇文章,我覺得愚公的做法不可思議。從環(huán)保的角度來講,這是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巨大破壞,不值得提倡。
觀點二:愚公其實根本不應(yīng)該去移那大山,而應(yīng)該直接把家搬到山前面去。這樣要比移大山省事多了,也用不著花祖祖輩輩那么多代人的時間去移一座大山。相信和愚公同樣住在山后的人都會選擇搬家,而不是選擇去移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小練筆
閱讀下面的材料,寫出你的感受。
他是個老師,三尺講臺是他的陣地;他是個開拓者,每年深入基層200多天;他是新愚公,140萬畝荒山是他的開墾地。20xx年的4月10日凌晨,他因高強度工作而突發(fā)心臟病去世,他就是“全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李保國同志。
【語文同步練習2第六單元第22課愚公移山初中語文試卷】相關(guān)文章:
初中語文同步練習第六單元檢測題04-04
初中語文閱讀同步練習08-10
初中語文《童年》同步練習07-30
初二語文的第六單元同步練習題學習06-01
單元同步練習試題小升初語文08-19
初中語文同步提升默寫練習08-13
初中語文雪同步練習及答案07-25
初中語文同步練習及答案:口技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