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手机免费在线观看,国产女人在线视频,国产xxxx免费,捆绑调教一二三区,97影院最新理论片,色之久久综合,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物理 百文網(wǎng)手機站

教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知識點復習總結(jié)

時間:2022-10-13 12:12:30 物理 我要投稿

教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知識點復習總結(jié)

  總結(jié)就是把一個時間段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jīng)驗和教訓進行一次全面系統(tǒng)的總結(jié)的書面材料,它能使我們及時找出錯誤并改正,因此好好準備一份總結(jié)吧。總結(jié)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知識點復習總結(jié),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知識點復習總結(jié)

教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知識點復習總結(jié)1

  教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知識點復習總結(jié)

  第七章力

  一、力

  1、定義:力是物體對物體的,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2、力的作用效果

 、倭梢愿淖兾矬w的;(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是指運動快慢或運動方向發(fā)生改變)。舉例:用力推小車,小車由靜止變?yōu)檫\動;守門員接住飛來的足球。

  ②力可以改變物體的(或者說使物體發(fā)生)。舉例:用力壓彈簧,彈簧變形;用力拉弓,弓變彎。

  3、力的單位:,簡稱,符號。托起一個雞蛋的力大約是。

  4、力的三要素是指:、和。它們都能影響力的。

  5、力的表示方法: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注意:圖示要取標度)

  二、彈力

  1、定義:物體由于發(fā)生而產(chǎn)生的力叫彈力。

  如、 、 、

  2、彈力產(chǎn)生的條件:發(fā)生,互相

  3、測量力的工具叫,實驗室常用的測力計是。

  4、彈簧測力計的工作原理是:。

  5、使用彈簧測力計的注意事項:

  a、觀察彈簧測力計的和,不能超過它的。 b、使用前指針要;

  c、被測力的方向要與彈簧軸線方向;

  三、重力

  1、概念:地面附近的物體由于的吸引而受到的力,用字母表示

  2、重力的施力物體是。

  3、重力的作用點叫,質(zhì)地均勻、形狀規(guī)則的物體的重心在它的。

  4、重力的方向:

  物體受到的重力與它的質(zhì)量成。

  5、重力計算公式:,(g=)。

  g的物理意義:

  四、摩擦力

  1、定義: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要發(fā)生或已發(fā)生相對滑動時,在接觸面間會產(chǎn)生的力,叫滑動摩擦力。

  2、方向:,理解時注意: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與物體的運動方向不一定相反,如人在行走時摩擦力與人行走的方向相同,用傳輸帶運送貨物時摩擦力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同;瑒幽Σ亮ψ饔命c在物體間的上,一般把作用點畫在物體的上。

  3、測量摩擦力的方法: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沿方向做運動,此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即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4、摩擦力類型:

  5、結(jié)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的大小和有關,越大,滑動摩擦力;越粗糙,滑動摩擦力。

  6、應用: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減小摩擦力的方法:

  第八章力與運動

  一、慣性和牛頓第一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又叫定律)

  2、運動的物體之所以會停下來,是因為受到了。

  3、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讓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的高度由滑下(控制變量法),是為了使小車滑到時有相同的。

  4、內(nèi)容:一切物體在作用時,總保持或狀態(tài)。

  5、說明:

  a、或者說總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原來運動的則會做,原來靜止的仍保持。

  b、牛頓第一定律也說明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的原因。 c、維持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不需要力,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需要力。

  6、慣性: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叫。慣性是一切物體所固有的一種屬性,任何物體在任何時候、任何狀態(tài)下都。

  7、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力的作用,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有關,與物體的形狀、速度、物體是否受力等因素。

  8、防止慣性帶來傷害的現(xiàn)象:開車系安全帶,保持車距,嚴禁超載。

  9、利用慣性的現(xiàn)象:跳遠助跑提高成績,拍打衣服可除塵。

  二、二力平衡

  1、平衡狀態(tài):物體處于或運動狀態(tài)。

  2、平衡力:物體在受到兩個力作用時,如果能保持或稱為二力。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受到的幾個力稱為。

  3、二力平衡條件:、 、 、 。

  4、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比較:

  相同點: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不同點: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可以是不同性質(zhì)的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

  是性質(zhì)相同的力。

  5、物體在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時,將保持或狀態(tài);物體受非平衡力作用時,運動狀態(tài)將會,包括物體由靜到動,由動到靜,由快到慢,由慢到快,運動方向發(fā)生改變。

  第九章壓強

  一、壓力

  1、定義:在物體表面的力叫壓力。

  2、方向:

  3、作用點:作用在受力面上

  4、大。褐挥挟斘矬w在時,物體對水平支持面的壓力才與物體受到的重力在數(shù)值上相等,有:F=G=mg,但壓力并不是重力。

  二、壓強

  1、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和有關。

  2、物理意義:壓強是表示的物理量。

  3、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壓力叫。

  4、計算公式:,其中P代表,F(xiàn)代表,S表示。在國際單位制中,壓力的單位是,受力面積的單位是,

  2壓強的單位是,1Pa=1N/m。1Pa表示的意義:

  5、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

  增大或減小,都可以增大壓強,減小或增大,都可以減小壓強。

  三、液體壓強

  1、產(chǎn)生原因:液體受到作用,對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壓強。液體具有對容器側(cè)壁有壓強。

  2、液體內(nèi)部壓強規(guī)律

 、僖后w內(nèi)部向都有壓強;

 、谠,液體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的壓強;

  ③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

  ④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在不同液體的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壓強。

  (微小壓強計的作用是探究壓強的大小。當它的橡皮膜不受壓強時,U形管兩邊的液面保持,橡皮膜受到的壓強越大,兩邊的液面高度差就。)

  3、液體壓強公式:,其中P表示,單位是,ρ表示,單位是,h表示(深度不是高度),單位是。

  注意:液體壓強只與和有關,而與液體的體積、質(zhì)量,與浸入液體中物體的密度。

  4、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與容器所盛液體的重力G液的關系:

 、偕洗笙滦∪萜鱂 G液②柱體容器F G液③上小下大容器F G液。

  5、計算固體壓力、壓強問題一般是先用F=G=mg計算壓力,再用P=F/S計算壓強;計算液體壓力、體壓強問題一般是先用P=ρgh計算壓強,再用F=pS計算壓力。

  6、上端開口下部相連通的容器叫,連通器原理是:連通器中的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面總保持。舉例:、 、等都是連通器的應用。

  四、大氣壓強

  1、定義:大氣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的壓強叫,簡稱。

  2、產(chǎn)生原因:氣體受到,且有,故能向各個方向?qū)谄渲械奈矬w產(chǎn)生壓強。

  3、著名的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

  4、首次準確測出大氣壓值的實驗:

  5、1個標準大氣壓=水銀柱=水柱= Pa。

  6、常用氣壓計:水銀氣壓計、金屬盒氣壓計。

  7、大氣壓強的規(guī)律:大氣壓強隨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液體的沸點隨表面氣壓的增大而,隨氣壓的減小而。

  8、應用:高壓鍋、用吸管喝飲料、活塞式抽水機、醫(yī)生用針筒抽藥水都利用了大氣壓。

  第十章流體的力現(xiàn)象

  一、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1、和統(tǒng)稱為流體。

  2、伯努利原理: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流速小的地方

  3、機翼升力的獲得:飛機機翼做成流線型,上表面空氣流動速度比小表面快,因而上表面壓強小,下表面壓強大,在機翼上下表面就存在著,從而獲得向上的。

  二、浮力

  1、定義: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會受到叫。

  2、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液體對浸在其中的物體的下上表面產(chǎn)生的`。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在液體中的及液體的有關。

  3、阿基米德原理:。

  4、浮力的計算方法及公式:

  (1)稱重法:;

 。2)壓力差法:;

 。3)原理法法:;

 。4)公式法:;

  (5)平衡法:;(只適用于漂浮或懸浮)

  4、沉浮條件:

  ①當F浮G物時,ρ物ρ液物體上;

  ②當F浮G物時,ρ物ρ液物體懸浮,ρ物ρ液漂。

 、郛擣浮G物時,ρ物ρ液物體下沉。

  5、漂浮問題五規(guī)律:

  規(guī)律一:漂浮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其所受重力;

  規(guī)率二:同一物體浸沒在不同的液體中,所受浮力;

  規(guī)律三:同一物體在不同的液體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體中浸入的體積;

  規(guī)律四:漂浮的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是總體積的幾分之幾,其物體的密度就是液體密度的;規(guī)律五:將漂浮物體全部浸入水中,需加的豎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體對其增加的。

  6、計算方法總結(jié):

 。1)分析題意,確定研究對象;

  (2)根據(jù)題意畫出受力圖,并判斷物體在液體中所處的狀態(tài)(看是否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3)根據(jù)力的平衡,列出等式。

  7、浮力的應用:

  (1)輪船的排水量,即輪船滿載時排開水的;

  (2)潛水艇是靠改變來上浮或下沉的;

 。3)氣球和飛艇充入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的密度;

 。4)比重計(密度計)的工作原理(其刻度是上小下大)。

  第十一章機械與功

  一、杠桿

  1、定義:在力的作用下能繞支撐點轉(zhuǎn)動的堅實物體叫,

  2、杠桿的五要素:

  ①:杠桿繞著轉(zhuǎn)動的支撐點,用表示;

  ②:使杠桿轉(zhuǎn)動的力,用表示;

 、郏鹤璧K杠桿轉(zhuǎn)動的力,用表示;

 、埽簭闹c到的垂直距離,用表示;⑤:從支點到的垂直距離,用表示。

  3、杠桿的平衡條件:,即:

  4、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1)首先要調(diào)節(jié)使杠桿在不掛鉤碼時保持。這樣做的好處是。

 。2)多次測量的目的是

  5、1、定滑輪:

  定義:使用時軸固定不動的滑輪。

  實質(zhì):是一個,

  特點:

  2、動滑輪:

  定義:使用時軸和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

  實質(zhì):是一個。

  特點:。

  3、滑輪組:

  定義: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在一起成為滑輪組。

  特點:

  在摩擦、繩重不計時:F=,s=

  方法:滑輪組繩子段數(shù)n的判別方法:奇動偶定,即如果繩子自由端最后繞過動滑輪,則繩子段數(shù)n為奇數(shù),如果繩子自由端最后繞過定滑輪,則繩子段數(shù)n為偶數(shù);繩子段數(shù)為幾段,則繩子自由端通過的距離就是重物上升距離的。

  三、功

  1、物理意義:是表示物體做功多少的物理量。

  2、定義:在物理學中把與的乘積,叫做這個力對物體做的功。

  3、計算公式:

  4、單位:,1J=1N·m;

  5、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

 、 。

  6、力對物體沒有做功的情況:

  ①物體受到了力的作用,但物體沒有移動距離;

  ②物體雖然移動了距離,但物體沒有受到力的作用;

 、畚矬w移動了距離,也受到了力的作用,但力的方向與距離互相垂直。

  四、功率

  1、物理意義:它表示做功的物理量。

  2、定義:單位時間內(nèi)做的功叫、

  3、公式:,

  4、單位及換算:國際單位:,1W=1J/s,1W表示的意義:。常用單位:千瓦(kW)、兆瓦(MW);1kW= W,1MW= W。

  五、機械效率

  1、有用功:對人們有用的功,用符號表示

  2、額外功:并非我們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用符號表示

  3、總功:有用功加額外功或動力所做的功。公式:

  4、機械效率:①定義:與的比值叫機械效率。

 、诠剑海话闱闆r下η 1。

  ③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

  3、實驗: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賹嶒炘恚

 、谝獪y量的物理量:鉤碼的重力、拉力、鉤碼上升的高度,拉力F移動的距離

 、燮鞑模恒^碼、鐵架臺、細線、滑輪、 、

  ④實驗時必須地拉動彈簧測力計上升。拉力F移動的距離s等于繩子段數(shù)n與鉤碼上升的高度h的積,即s=

 、萁Y(jié)論: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A.動滑輪重力越大機械效率越

  B、物體重力越大機械效率越

  C.機械效率與繞線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

  六、功的原理:

  原理:使用任何機械都(即機械:“黃金定律”)。

  應用:①輪軸:做功特點:拉動輪做的功等于繞在軸上繩拉動重物所做的功,即有;輪軸的兩個主要功能:一是,二是;

 、谛泵妫禾攸c:斜面長是斜面高的幾倍,推力就是重力的。(斜面光滑)斜面公式:。斜面的機械效率公式:

  第十二章機械能

  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統(tǒng)稱機械能。

 。ㄒ唬﹦幽芎蛣菽

  1、動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的大小由物體的和決定:質(zhì)量相同,速度越大,動能;質(zhì)量速度相同,質(zhì)量越大,動能。

  2、勢能:

 。1)重力勢能:物體由于位置較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勢能的大小由物體的和決定:質(zhì)量相同,高度越大,重力勢能;高度相同,質(zhì)量越大,重力勢能。

 。2)彈性勢能:物體由于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彈性形變越大,彈性勢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統(tǒng)稱。

 。ǘ﹦幽芎蛣菽艿南嗷マD(zhuǎn)化:

  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時,速度,高度,重力勢能,動能;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時,速度,高度,重力勢能,動能;動能轉(zhuǎn)化為彈性勢能時,速度,彈性形變,彈性勢能,動能;彈性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時,速度,彈性形變,彈性勢能,動能。

教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知識點復習總結(jié)2

  第七章力

  一、力

  1、定義: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

 、倭梢愿淖兾矬w的運動狀態(tài);

 、诹梢愿淖兾矬w的形狀(或者說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3、力的單位:(牛頓)N。

  4、力的三要素是指: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二、彈力

  1、定義:物體由于發(fā)生形變而產(chǎn)生的力叫彈力。

  2、彈力產(chǎn)生的條件:發(fā)生彈性形變。

  3、彈簧測力計的工作原理是: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的身長和他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三、重力

  1、概念:地面附近的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2、作用點叫重心,施力物體是地球。

  3、重力方向:豎直向下。

  3、重力計算公式:G=mg ,(g= 9、8N/kg)。

  第八章力與運動

  一、慣性和牛頓第一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

  (1)定義: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2)說明:a或者說總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原來運動的則會做勻速直線運動,原來靜止的仍保持靜止。b牛頓第一定律也說明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C維持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不需要力,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需要力。

  2、慣性: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叫慣性。慣性是一切物體所固有的一種屬性,任何物體在任何時候、任何狀態(tài)下都具有慣性。

  二、二力平衡

  1、定義:物體在受到兩個力作用時,如果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稱為二力平衡。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受到的幾個力稱為平衡力。

  2、二力平衡條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3、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比較:

  相同點: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不同點: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可以是不同性質(zhì)的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是性質(zhì)相同得力。

  4、物體在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時,將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物體受非平衡力作用時,運動狀態(tài)將會改變,包括物體由靜到動,由動到

  靜,由快到慢,由慢到快,速度方向發(fā)生改變。

  三、摩擦力

  1、定義: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要發(fā)生或已發(fā)生相對滑動時,在接觸面間產(chǎn)生的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力,叫滑動摩擦力。

  2、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理解時注意: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與物體的運動方向不一定相反,如人在行走時摩擦力與人行走的方向相同,用傳輸帶運送貨物時摩擦力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同;瑒幽Σ亮ψ饔命c在物體間的接觸面上,一般把作用點畫在物體的重心上。

  3、摩擦力類型:滑動摩擦力、滾動摩擦力、靜摩擦力。

  4、結(jié)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5、應用: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壓力、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減小摩擦力的方法:減小壓力、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用滾動代替滑動、使接觸面分離。

  第九章壓強

  一、壓強

  1、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壓力叫壓強,

  2、計算公式:P=F/S其中P代表壓強,F(xiàn)代表壓力,S表示接觸的受力面積。在國際單位制中,壓力的單位是牛頓(N),面積的單位是平方米(m2),壓強的單位是帕斯卡(Pa),1 Pa=1

  2N/ m。增大壓力或減小受力面積,都可以增大壓強,減小壓力或增大受力面積,都可以減小壓強。

  二、液體壓強

  1、液體內(nèi)部壓強規(guī)律

  ①液體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谠谕簧疃,液體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垡后w內(nèi)部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芤后w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在不同液體的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2、液體壓強公式:P=ρgh,其中P表示壓強,單位是Pa,ρ表示位是3,h表示液體的深度,單位是m 。規(guī)則容器底部液體的壓強也可以用固體的壓強計算公式進行計算。

  3、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與容器所盛液體的重力G液的關系:①上大下小容器F

  ②上下大小相同容器F=G液

 、凵闲∠麓笕萜鱂>G液。

  3、上端開口下部相連通的容器叫連通器,連通器原理是:連通器中的同種液體不流動時液面總保持相平,茶壺、船閘、鍋爐水位計等都是連通器的應用。液體具有流動性,在受到外力作用時能把它受到的壓強向各個方向傳遞。

  4、帕斯卡原理:密閉液體上的壓強,能夠大小不變地向各個

  方向傳遞。汽車液壓千斤頂、汽車液壓剎車系統(tǒng)、水壓機都是液壓技術(shù)的應用。

  三、大氣壓強

  1、定義:大氣對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的壓強叫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

  2、1個標準大氣壓=760mm水銀柱=10、3m水柱= 1、01×105 Pa 。

  3、常用氣壓計:水銀氣壓計、金屬盒氣壓計。

  4、大氣壓強的規(guī)律:大氣壓強隨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減小,液體的沸點隨表面氣壓的增大而升高,隨氣壓的減小而降低。

  5、應用:高壓鍋。喝水、活塞式抽水機、醫(yī)生用針筒抽藥水都利用了大氣壓。

  第十章浮力(流體的力現(xiàn)象)

  一、浮力

  1、定義: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會受到豎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液體對浸在其中的物體的下上表面產(chǎn)生的壓力差。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及液體的密度有關。

  3、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氣體的)受到的重力。

  3、浮力的計算方法及公式:

 。1)壓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2)平衡法:F浮=G物=G排=ρ液gV排;

 。3)公式法(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 F浮= G排=ρ液gV排

  4、沉浮條件:

 、佼擣浮>G物時,ρ物<ρ液物體上。

 、诋擣浮=G物時,ρ物=ρ液物體懸浮,ρ物<ρ液漂浮;

 、郛擣浮ρ液物體下沉。

  5、漂浮問題五規(guī)律:

  規(guī)律一:漂浮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等于其所受重力;

  規(guī)率二:同一物體浸在不同的液體中,所受浮力相同;

  規(guī)律三:同一物體在不同的液體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體中浸入的體積;規(guī)律四:漂浮的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是總體積的幾分之幾,其物體的密度就是液體密度的幾分之幾;

  規(guī)律五:將漂浮物體全部浸入水中,需加的豎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體對其增加的浮力。

  6、計算方法總結(jié):

  (1)分析題意,確定研究對象;

 。2)根據(jù)題意畫出受力圖,并判斷物體子夜體重所處的狀態(tài)(看是否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3)根據(jù)平衡條件,列出等式。

  7、浮力的應用:

 。1)輪船的排水量,即輪船滿載時排開水的質(zhì)量;

 。2)潛水艇是靠改變自身重量來上浮或下沉的;

 。3)氣球和飛艇充入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的密度;

  (4)比重計的工作原理(其刻度是上小下大)。

  第十一章功與機械能

  一、功

  1、物理意義:是表示物體做功多少的物理量。

  2、定義:在物理學中把物體受的力與受力的方向移動了一定的距離的乘積,

  叫做這個力對物體做的功。

  3、計算公式:W=FS

  4、單位:主單位:焦耳1 J = 1 N·m;

  常用單位:千瓦時(kwh)1kwh=3、6*10 J

  5、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①有力作用在物體上;②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

  6、力對物體沒有做功的情況:①物體受到了力的作用,但物體沒有移動距離;②物體雖然移動了距離,但物體沒有受到力的作用;③物體移動了距離,也受到了力的作用,但力的方向與距離互相垂直。

  二、功率

  1、物理意義:它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義:單位時間內(nèi)做的功叫功率、

  3、公式:p=w/t及p=Fv

  4、單位及換算:主單位:瓦、符號是W;

  常用單位:千瓦(kw)、馬力(HP)

  1W=1J/s,1kW=10003W=1、36 HP 1 HP=735w1、

  三、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統(tǒng)稱機械能。

 。ㄒ唬﹦幽芎蛣菽

  1、動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動能的大小由物體的質(zhì)量和速

  度決定:質(zhì)量相同,速度越大,動能越大;質(zhì)量速度相同,質(zhì)量越大,動能越大。

  2、勢能:

 。1)重力勢能:物體由于位置較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勢能,重力勢能的大小

  由物體的質(zhì)量和所處高度決定:質(zhì)量相同,高度越大,重力勢能越大;高度相同,

  質(zhì)量越大,重力勢能越大。

 。2)彈性勢能:物體由于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彈性勢能。彈性形變越大,

  彈性勢能越大。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統(tǒng)稱勢能。

 。ǘ﹦幽芎蛣菽艿南嗷マD(zhuǎn)化:

  1、知識結(jié)構(gòu):

  2、轉(zhuǎn)化規(guī)律: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時,速度減小,高度增加,重力勢能增大,動能減。

  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時,速度增大,高度減小,重力勢能減少,動能增大;

  動能轉(zhuǎn)化為彈性勢能時,速度減小,彈性形變增大,彈性勢能增大,動能減。

  彈性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時,速度增大,彈性形變減;彈性勢能減小,動能增大。

  第十二章簡單機械

  一、杠桿

  1、定義:在力的作用下能繞支撐點轉(zhuǎn)動的堅實物體叫杠桿,

  2、杠桿的五要素:

 、僦c:杠桿繞著轉(zhuǎn)動的支撐點,用О表示;

  ②動力:使杠桿轉(zhuǎn)動的力,用F1表示;

 、圩枇Γ鹤璧K杠桿轉(zhuǎn)動的力,用F2表示;

  ④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用l1表示;

  ⑤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用l2表示。

  1、定滑輪:

  定義:中間的軸固定不動的滑輪。

  實質(zhì):是一個等臂杠桿,

  特點:不省力不省距離也不省功,但可改變用力方向。

  2、動滑輪:

  定義:和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

  實質(zhì):是一個動力臂等于阻力臂2倍的杠桿。

  特點:省力費距離不省功,也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3、滑輪組:

  定義:定滑輪動滑輪合成為滑輪組。

  特點:省力費距離不省功,能改變用力的方向。

  方法:滑輪組繩子段數(shù)n的判別方法:奇動偶定,即如果繩子自由端最后繞過動滑輪,則繩子段數(shù)n為奇數(shù),如果繩子自由端最后繞過定滑輪,則繩子段數(shù)n為偶數(shù);繩子段數(shù)為幾段,則繩子自由端通過的距離就是重物上升距離的幾倍。

  二、功的原理:

  原理: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即機械:“黃金定律”)。

  應用:①輪軸:做功特點:拉動輪做的功等于繞在軸上繩拉動重物所做的功,即有FR=Gr;輪軸的兩個主要功能:一是改變用力的大小,二是改變物體的速度;②斜面:特點:斜面長是斜面高的幾倍,推力就是重力的幾分之一。

  三、機械效率

  1、定義: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

  2、公式:表示為:η=w有/w總×100%一般情況下η<1。

  3、實驗: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僖獪y量的物理量:鉤碼的重G、拉力F、鉤碼上升的高度h ,拉力F移動的距離s

 、谄鞑模恒^碼、鐵架臺、細線、滑輪、彈簧測力計、刻度尺③實驗時必須

  勻速豎直地拉動彈簧測力計上升④拉力F移動的距離s等于繩子段數(shù)n與鉤碼上升的高度h的積,即s = nh 。

【教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知識點復習總結(jié)】相關文章:

教科版物理必修二知識點09-17

初中物理教科版知識總結(jié)07-29

教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02-19

教科版八年級下冊政治知識點10-17

蘇科版初中物理復習主要知識點05-13

教科版初三上冊物理內(nèi)燃知識點05-26

蘇科版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04-22

教科版初二物理時間和位移復習要點詳解06-10

九年級物理上冊知識點教科版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