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壺中的物理知識的教學實錄與反思
授課時間:200x年12月4日 授課地點:哈爾濱市63中學
授課背景:哈爾濱市南崗區(qū)百花獎物理學科匯報專場
實踐課內容:<電壺中的物理知識>
一、 發(fā)現(xiàn)問題
。ㄕn前準備:電水壺已將水加熱至沸騰,但沒蓋壺蓋)
教師:“請同學們注意聽,這是什么聲音?”(教師將壺蓋蓋上)
學生1:口琴聲。
學生2:像火車聲,但不可能火車開進教室。
學生3:電水壺壺蓋發(fā)出的聲音。
。ㄕn后反思:從生活走向物理,在看似尋常的事物中發(fā)現(xiàn)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對能猜到是電水壺的同學給與表揚,對有其它猜測的也表揚他們豐富的聯(lián)想能力)
教師:“你猜的很準,很有生活經驗,那么電壺為什么會發(fā)出聲音呢?”
學生:水蒸汽沖擊簧片,簧片振動發(fā)生。
教師:這聲音有什么作用呢?
學生:提醒警示,當水沸騰時人們能及時知道。
教師:如果沒有發(fā)聲簧片會怎樣呢?
學生:水燒開時人們不知道,造成干燒,甚至引起火災。
。ㄕn后反思:引導學生通過對比認識事物,同時體會物理知識對生產、生活的巨大影響,激發(fā)他們對科學的濃厚興趣)
教師:簡單的聲現(xiàn)象卻有這么大的作用,電水壺的設計還涉及多少物理知識呢,同學們想知道么?
學生:異口同聲說“想”。
教師:我們今天就共同研究電壺中的物理知識。
二、 研究問題
(課前準備:20個電水壺,小型局域網,網內含有電水壺的各部分結構,各種形式的電水壺,電水壺中的物理知識,一些電水壺的改進方案,一些學習指導)
1、分組合作討論、歸納、記錄:
觀察物體的順序: 從上到下;從左向右;從外到內;從整體到局部。 物理知識塊劃分:力、聲的知識;電、光的知識;熱的知識。 教師:展示網頁上的學習指導,這是研究具體物體的幾個觀察順序,給同學們作為參照,我們可以選擇某一種觀察順序,也可以按自己獨特的方式進行觀察,然后選擇某一主題進行探討,學習形式還是自愿,可以分組合作探究,也可以自主學習, 選擇研究力、聲的在這個學習區(qū)………,選定學習形式后到前面拿電水壺,學習過程中可以研討、可以參考教材、也可以上網搜集有關信息。
(教學反思:在發(fā)揮教師指導作用的前提下,學生自己選擇學習方式,自主選擇研究內容,自愿選擇合作伙伴,能創(chuàng)設出民主氛圍、人文氣息,而且這種情況下,有的學習基礎較弱的同學,沒有合作伙伴,老師就可以給他們較多的關注,可以跟他們組成合作小組,老師的指導幫助就更有針對性、必要性) (教師將電壺的各部分零件分別貼在黑板上 以便于學生觀察)學生活動:選擇學習形式,自動分組,動手分析、討論、參考教材、上網搜集有關信息。 教師活動:深入到學生中去,引導觀察,深入分析,及時記錄。 教師:適時打斷、針對學生共性問題進行指導:“有的電水壺螺絲很緊,老師將電水壺的一些零件貼在黑板上了,另外在探討物理知識時,盡量將知識分類更具體,例如:力學方面,可以把涉及壓強的整理在一起、把涉及摩擦的整理在一起!
。ń虒W反思:學生主動探究知識時,教師的指導作用也尤為重要,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例如學生分組研究電水壺中的物理知識,如果讓每組同學都全面的研討,就有可能不夠深入,展示時就會顯得零亂,不同組織間的交流作用也不明顯?梢宰屆總小組只研究某一具體知識,不同學生之間就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有機的整合)
2、展示交流、深入探討問題:
教師:同學們先停一停好么?我們看每組都有什么發(fā)現(xiàn)。誰來先展示呢?
(教學反思:教師的每句話都得體現(xiàn)出對學生的尊重,這既有利于學習知識,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性格;在課堂中學生研討時,什么時候停止,怎么個方式停止,都是要認真思考的問題,不能使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成為裝點課堂的形式。)
。ń虒W反思:隨時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習慣,因為傾聽是獲取知識的開始;隨時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困惑才能點燃求知的火焰)
學生4:(學生借助于實物投影展臺)“我們小組研究的是電壺中的力學知識,發(fā)現(xiàn)有幾處都與壓強有關:壺嘴與壺肚是連通器,這樣壺嘴和壺肚的水面相平;壺蓋上有小孔,使壺內與大氣相同,容易向外倒水;壺把較寬,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減輕手題壺時的疼痛感。”
教師:電水壺中有這么多壓強知識,你們研究的很細致,很聰明。其他組有什么發(fā)現(xiàn)就主動到前面來展示好么?
學生5:我們發(fā)現(xiàn)的壓強知識沒他們多,聽了他展示后,我們有了新的收獲,但我們發(fā)現(xiàn)了幾條與摩擦有關的知識供大家參考:壺蓋的提扭上,壺把上,都有凸凹不平的花紋,這是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學生6:我們還有新發(fā)現(xiàn),壺把在使用時是個杠桿,同時我們組還有個問題,請求大家?guī)椭骸皦氐牡撞繛槭裁从型膱A狀的波紋?”
教師:這組同學不但補充了知識點,經過觀察后還提出了自己的困惑,這很好,那么我們誰能幫他解答呢?
。ń虒W反思:對學生的表揚必要,但是不是每位同學回答完問題后,都給與肯定的表揚呢?我覺得那樣泛泛的表揚會使學生覺得來得太容易而不珍惜,反而起不到激勵的作用,什么時候表揚呢?當學生確實能夠感悟生活,發(fā)現(xiàn)問題的.時候;當學生答錯問題,覺得尷尬的時候;當學生的觀點鮮明,體現(xiàn)出真知灼見的時候;當氣氛沉悶,有位同學積極參與的時候,―――這時教師恰當?shù)谋頁P對學生的學習就會有推波助瀾的作用)
學生表現(xiàn):這時課堂上悄無聲息,但能看得出同學們都在思索
教師:那現(xiàn)在我們就討論討論吧。(同學們開始討論思考)
學生7:波紋能增大受熱面積
學生8:你說得不可能,電壺使用線圈加熱的,也不是用火加熱,我覺得與壓強有關,波紋能改變接觸面積。
學生9:(這組同學的電壺底部恰好有三個橡膠支架)我這個壺的底部都不能與支撐面接觸,它的底部也有波紋,這說明波紋不可能因為壓強而設計的。
學生表現(xiàn):同學們都感到很困惑,但一時又不知道答案
教師:同學們思索的過程,就是感悟生活,增長知識,提高能力的過程,有的同學已經能自覺的運用對比法、反證法分析物理知識,事實上有些問題我們不知道答案也很正常,浩瀚的宇宙中,我們窮盡一生的努力,能夠發(fā)現(xiàn)的只是大海中的一個浪花而已,就這個壺底的波紋,其設計目的:一方面防止熱脹冷縮使壺變形,另一方面是增大機械強度,至于還有沒有其它原因我暫時還不知道,希望同學課下有興趣自己翻 閱資料。我的解釋你能滿意么?我們繼續(xù)展示吧。
。ń虒W反思:新課程標準把過程與方法列為三維目標之一,就是增強學生體會知識的形成過程,體會研究問題的方法,不是過分強調結果,而對學生培養(yǎng),教師應該有捕捉和把握機會的能力;另外,讓學生意識到,人類所發(fā)現(xiàn)的知識只是滄海一粟,而未發(fā)現(xiàn)的知識就象浩翰的宇宙一樣博大,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學生10:鋁的比熱小,吸收熱量少;鋁的熔點高,不易燒壞;壺把提鈕是用橡膠做的,橡膠是熱的不良導體,不燙手。
學生11:我們組發(fā)現(xiàn)的知識包括熱的,也有聲的知識:水燒開后,水汽化生成水蒸氣,水蒸汽沖擊簧片,振動發(fā)聲;壺嘴上的小蓋,防止壺內水蒸汽向外流失,減少熱損失;加熱線圈安裝在壺的下部,加熱過程水形成對流,易于加熱。
教師:你展示的知識點真多,你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呢?
學生11:我在前面的網頁里找到的,
教師:非常好,能夠充分利用網絡,拓寬了獲取知識的渠道其它組繼續(xù)說吧。
學生12:(學習基礎較薄弱的同學)電阻絲和線圈之間有氧化鎂,熱膨脹系數(shù)小,不能脹破線圈;
教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學生:我看書看到的。
教師:看書是非常有效的學習方式。
。ń虒W反思:教師有意識強調獲取知識的方法,這是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也就是所謂“授之以漁”)
學生13:電阻絲熔點高,電阻率大;加熱線圈是螺旋狀,增大了單位長度的加熱效率;壺底有三個橡膠墊,使壺底與接觸面有一層空氣,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防止燙壞支撐面。
學生:思考一會答出,“還有絕緣作用,萬一電壺漏電,可以防止發(fā)生觸電事故。”
教師:實際上一個元件的設計可能要考慮很多因素的。所以我們分析具體事務時,也不能孤立的看待某個問題,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請繼續(xù)展示。
。ń虒W反思:引導學生綜合處理問題)
學生14:我們主要研究的是電學方面的,壺把上的橡膠材料,電壺尾部插座處的橡膠圈都是絕緣體;電熱絲兩端的銅柱是導體;
學生15:三孔插座有接地線,防止觸電;電水壺利用電流的熱效應工作的,電能轉化為內能。
學生16:我們還發(fā)現(xiàn)了電壺上有“銘牌”例如我們這把壺標有“220V、1000W”是額定電壓220伏,額定功率1000瓦。
學生17:那你還能算出什么呢?
學生16:根據公式能算出電阻絲電阻值和額定電流。
。ń虒W反思:學生的展示已經由面向老師逐漸過渡到面向學生,學生間也能主動提出質疑,教師應該表揚、鼓勵、引導學生互動式學習)
三、 問題的引申和拓展
教師: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電水壺這么多知識點,那么假如你是設計師,能否提出改進方案呢?
學生18:電水壺有很多優(yōu)點,清潔、熱效率高,但沒電時就不行了,要是設計成既能用火焰加熱,還能利用電加熱的兩用水壺就好了。
(教學反思:關注學生的想象,表揚創(chuàng)新思維、求異思維,不苛求設計的合理性)
教師:你很富有創(chuàng)造力,(教師展示兩用水壺)實際上現(xiàn)在已經有這樣的水壺了。
學生19:現(xiàn)在的電壺有發(fā)生簧片,能提示人們水開了,但要是聾子,這就失去作用了,我覺得可以設計一個指示燈,水開了燈就發(fā)光,也一樣有提示作用。
教師:你能關注弱勢群體,說明你很善良,你的設計也很合理。
學生20:給電水壺安裝定時器,可以提前預定時間。
學生21:能否用電磁加熱呢?
。ㄟ@時下課鈴響了)
教師:到底你能不能利用電磁加熱呢,如果能,還應該考慮哪些問題呢?請同學們課下繼續(xù)探討好么。
。ń虒W反思: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帶著問題走出課堂,延伸了課堂的陣地,拓寬了學習的空間和時間,符合新課改精神)
綜合實踐課著眼于發(fā)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探索能力,它具有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點,關注學生“生活世界”,密切學生與生活,學生與社會、學生與現(xiàn)代科技的聯(lián)系。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的實踐智慧,提升教育理念,不斷的思考和完善,使實踐課真正成為學生向往的樂園。
【電壺中的物理知識的教學實錄與反思】相關文章:
電功初三物理教學反思05-20
中考電物理知識點08-02
物理知識點電與磁06-07
物理電轉換磁知識歸納04-26
初中物理關于電的知識整理06-01
高考物理電知識點06-23
關于前沿物理知識教學的問題與反思02-21
中考物理電知識點歸納05-06
物理知識點電是什么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