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史·趙尚寬傳》參考答案及參考譯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宋史》譯文
在平凡的學(xué)習(xí)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jīng)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一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chǔ)而形成的書面語。你知道的經(jīng)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宋史》譯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劉安世,字器之。父航,終太仆卿。(安世)登進(jìn)士第,不就選,從學(xué)于司馬光,咨盡心行已之要。光教之以誠,且今自不妄語始。遷起居舍人,兼左司諫,進(jìn)左諫議大夫。安世儀狀魁碩,音吐如鐘。初除諫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須明目張膽,以身任責(zé)。脫有觸忤,禍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辭,當(dāng)可免!蹦冈唬骸安蝗,吾聞諫官為天下諍臣,汝父平生欲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當(dāng)捐身以報國恩,縱得罪流放,無問遠(yuǎn)近,吾當(dāng)從汝之所!庇谑鞘苊。在職累歲,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爭,或帝盛怒,則執(zhí)簡卻立,伺怒稍解,復(fù)前抗辭。旁侍者遠(yuǎn)觀,蓄縮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時無不敬懾。家居未嘗有惰容,久坐身不傾倚。作字不草書,不好聲色貸利。其忠孝正直,皆則像司馬光。年既老,群賢凋喪略盡,巋然獨(dú)存,而名望益重。梁師成用事,心服其賢,求得小吏吳默嘗趨走前后者,使持書來,啖[注1]以即大用。默因勸為子孫計,安世笑曰:“吾若為子孫計,不至是矣。吾欲為元佑[注2]全人,見司馬光于地下!边其書不答。 (《宋史》)卷三百四十五)
注:[注1] 啖:吃,引申為引誘。
[注2]元佑,宋哲宗的年號,公元1086至1094年。
譯文:
劉安世,字器之,父親劉航,最后任太仆卿。劉安世考中了進(jìn)士,沒有去參加銓選,向司馬光求學(xué),詢問盡心行已的要旨。司馬光用誠信來教導(dǎo)他,并要求他從不說假話開始。授官任起居舍人兼左司諫,后又晉升為左諫議大夫。安世身材魁偉,容貌端莊,聲如洪鐘。起初任命為諫官,還未受命,回到家里對母親說:“朝廷不因?yàn)槲野彩啦毁t,讓我任諫官。倘若就任這個官職,那就要有膽識也敢于伸張正義而無所畏懼,以自己的生命來擔(dān)負(fù)起職責(zé)。如果冒犯了皇上,災(zāi)禍貶官就會立刻到來;噬险孕⒌乐卫硖煜,如果說我以母親年老為托辭,應(yīng)當(dāng)可以避免任此官職!蹦赣H說:“這就不對了。我聽說諫官是皇上面前的敢于直言諍諫的重臣,你父親一生都想做這樣的官卻未能做到,而你有幸任此官職,你應(yīng)當(dāng)獻(xiàn)出生命來報效國家的大恩?v使遭罪被流放,不論遠(yuǎn)近,我一定會隨你去的。”(安世)于是接受了官職。他在職多年,神色嚴(yán)肅立于朝廷之上,主持公道。他當(dāng)面指斥,在朝廷上諫爭,有時碰上皇上大怒,(他)就握著手板退一步站立,等皇上怒氣稍解,再上前爭辯。旁邊陪侍的人在遠(yuǎn)觀看,縮著頭害怕得身上冒汗,把他稱作“殿上虎”,一時間沒有人不敬仰他。在家中居住時也從沒有懈怠的面容,坐了很久也不會側(cè)身倚靠。寫字從不用草書,不喜歡歌舞之女色珍寶財富。他忠孝正直,都是效法司馬光。年老以后,朝廷上的各位賢人差不多死光了,(而他)巋然獨(dú)立于朝廷上,并且名望更加顯赫。(宦官)梁師成把持朝政,心中嘆服他的才德,找到一個安世身前身后奔走的名叫吳默的小吏,讓他帶一封信給安世,用封大官來引誘他。吳默勸他為子孫們考慮,安世笑著回答:“我如果要為子孫考慮,就不會是這樣子。我想做元佑年間的完人,好到九泉之下見(我的老師)司馬光。”退還了梁師成的信不予理睬。
《宋史》簡介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錄于《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后主持修撰!端问贰肥嵌氖分衅铋L的一部書。它和《金史》《遼史》一樣,也是早就擬定編修,也準(zhǔn)備了較為充足的資料,但由于“正統(tǒng)之爭”而始終未能進(jìn)行,直到元順帝至正三年(1343年),才開始編修,于元順帝至正五年(1345年)編修完成,歷時兩年半。
全書共496卷,包括本紀(jì)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傳255卷。書中所載,起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終于南宋趙昺祥興二年(1279年),共計320年的歷史。這部史書,包含北宋和南宋的全部歷史。
《宋史》篇幅浩繁,但成書時間很短,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宋朝政府十分重視對歷史的編修,當(dāng)時宋政府設(shè)立的編寫史書的機(jī)構(gòu)也非常完善,因此保留到元朝時的史料極其豐富!端问贰吩诰幮捱^程中,很多資料都是從宋朝的史料中原文摘取的。《宋史》因?yàn)槌蓵鴷r間短,因此顯得比較粗糙,再加上文字水平較差,歷來受到很多非議。但它對我們研究宋王朝的整個歷史有著極其重要的史料價值。
【《宋史》譯文】相關(guān)文章:
《宋史·趙尚寬傳》參考答案及參考譯文09-19
宋史列傳原文07-02
宋史《包拯傳》原文、翻譯05-23
《宋史·陳襄傳》的翻譯06-24
《宋史·蔣偕傳》原文及翻譯12-17
《宋史·鄭獬傳》原文及翻譯12-20
《宋史·宋琪傳》原文及翻譯12-20
《宋史·盧秉傳》原文及翻譯12-22
《宋史·李壁傳》原文及翻譯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