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隨筆短篇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都知道隨筆吧?隨筆可以觀景抒情,可以睹物談看法,可以讀書談感想,可以一事一議。經(jīng)典的隨筆都有哪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育隨筆短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教育隨筆短篇 篇1
記得小班幼兒剛?cè)雸@的時候,蒙蒙就不愛說話,向其家長了解情況,也說蒙蒙在家也不愛說話,即使說話了,也是聽不出他到底在嘀咕什么。一段時間下來,家長甚至擔心蒙蒙是個半啞之人。我們老師也非常擔心這個特殊的孩子,他的年齡在班中是最小的,各方面的能力都和別人有相當大的一段距離,平時很多事情都要我們老師包辦代替,這樣下去對他的發(fā)展很極為不利。
經(jīng)過查找資料,我也了解到,幼兒初期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培養(yǎng)幼兒說話能力,幫助幼兒在語言表述中認識周圍事物,對促進他們的智力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抓緊這一時期訓練幼兒說話的能力就顯得十分重要。所以,培養(yǎng)小班幼兒的說話積極性是十分必要的事。于是,我們采取了措施:
首先,從生活上多關心幫助他,與他多親近,逐漸消除他對幼兒園老師和小朋友的一些陌生感和恐懼感。每天入園時,我都會熱情的與他打招呼,親切的同他談話,詢問他:“你有沒有吃早餐”、“你早餐吃了什么呀”、“這件衣服真好看,是誰買的?”等等,使他覺得我像家人一樣在乎他,沒有忽視他的存在。
其次,在許多事情上,對他一視同仁,比如在點名的時候,也一樣要求他說:“到!”,“我在這里!”雖然第一次他說“我在這里”的時候,口齒很不清楚,聲音也很清,但是我還是很興奮,大大的獎勵了他一顆五角星。在上課的時候,也常常會問問他,“蒙蒙,你懂了嗎?”“蒙蒙,你來說一說!” 每次幫孩子穿衣服的時候,也會悄悄的和他說上幾句悄悄話,和他談談,逐漸的拉近了彼此的距離,蒙蒙也慢慢能說幾句比較清楚的話了。每天早上來園也可以自己喊老師早了?粗囊稽c一滴的進步,都讓我非常感動。
第三,要加強與家園之間的聯(lián)系、溝通。蒙蒙一直是奶奶接送的,在家庭教育問題上,我覺得父母親給予他的教育不夠突出。家長對孩子說話能力這方面的問題也比較敏感,所以我想應該多利用一些適宜的機會,和家長多多交流溝通,幫助蒙蒙漸漸擺脫不能說、不敢說、不愛說的惡性循環(huán)。
相信只要我們真心的付出,相信他定會得到更好的發(fā)展。俗語說:“醫(yī)者,父母心”,我卻想說:“師者,父母心”。
幼兒園教育隨筆短篇 篇2
備課是幼兒教師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幼兒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起點。一般來說,一節(jié)好課通常離不開教師課前的精心準備,因此,教師要用心去備課。幼兒教師提供備課水平的五大策略主要有以下幾點:
1、模仿優(yōu)秀教案
(1)模仿什么:優(yōu)秀的教案中有的來源于活動指導用書,有的來源于經(jīng)驗教師的備課筆記。新教師可以模仿優(yōu)秀教案中具體的教學準備、全面的教學目標、明確的`環(huán)節(jié)設計,以及解決重難點的教學策略等等。(2)模仿中思考:模仿不是抄襲,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幼兒教師在模仿過程中要反復揣摩,多想幾個為什么,“為什么這句話要這樣說?”“為什么這一環(huán)節(jié)要這樣做?”,只有這樣才能領會教案設計的目的意圖,理解教學方法的出發(fā)點。
2、敢于創(chuàng)新我們常說“教有教法、而無定法、貴在得法”。幼兒教師不要被固定的模式和框框所左右,要敢于否定以往成熟的教案中千篇一律的教學思路和方法,在"教有教法"的基礎上,在"教無定法"的過程中"創(chuàng)新得法"。
3、吸取他人經(jīng)驗在備課過程中,一個人的智慧畢竟有限,對于一篇教材的理解必然有深淺之分,而通過集體研究,汲取經(jīng)驗教師的指導意見,就可以得到啟發(fā)。當然,幼兒教師還要對他人的經(jīng)驗和意見加以消化和鞏固,因為,別人的經(jīng)驗再好,對自己來說,都只是間接的知識,只有通過個人鉆研這個過程,才能真正為自己所掌握。
幼兒園教育隨筆短篇 篇3
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的一個非常重要和關鍵的時期。孩子只有真正學會了說話,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確的語句表達出來,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時也才能更好的接受成人傳授的知識和經(jīng)驗。一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文化水平、社會身份往往可以從他說話用詞、語調(diào)口氣中看出。因此,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幼兒園教育工作者的一項艱巨的任務。教師必須豐富幼兒的生活,為幼兒創(chuàng)造良好的、寬松的談話氛圍;在日常談話中、在家庭中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必須掌握幼兒學習語言的規(guī)律,有計劃地進行培養(yǎng)和訓練。做一名善聽的教師,這樣,幼兒的語言一定會得到健康地發(fā)展。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這句話被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熟悉。它可以使幼兒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感覺,感受或需要,讓成人或同伴了解自己,或引起別人對自己的注意。在兒童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長期的教育實踐已經(jīng)證明,幼兒期是人一生中掌握語言最迅速的時期,也是最關鍵的時期,這一時期3至4歲的幼兒發(fā)音機制已開始定形。也就是說3-4歲的幼兒是學習發(fā)音和口語表達的最最關鍵時期。但通過與3-4歲幼兒的接觸后發(fā)現(xiàn)這一年齡段的幼兒在口語表達方面存在以下現(xiàn)象:3-4歲的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發(fā)展不均衡:有的幼兒能較好的用口語表達自己的需求,有的幼兒在進行口語表達時卻存在發(fā)音不清晰、語序顛倒、代詞使用混亂、發(fā)單音節(jié)多于發(fā)多音節(jié)、用詞不規(guī)范、語句不完整等現(xiàn)象。針對以上的現(xiàn)象,結(jié)合自己對語言教學活動的探討,個人認為采用“談話法”可以有效的促進3-4歲幼兒口語的發(fā)展。談話是以對話形式進行的語言交往,即以提出問題及回答問題、或講等的方式,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它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日常生活中的談話,一種是有目的、有組織的談話活動;3-4歲幼兒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的年齡特點,在日常生活中創(chuàng)設寬松的氛圍使用談話方法更有利于幼兒口語的發(fā)展。
【幼兒園教育隨筆短篇】相關文章:
短篇散文隨筆閱讀推薦02-18
幼兒園教育隨筆范文01-20
大班幼兒園教育隨筆01-14
幼兒園小班角色教育隨筆02-14
幼兒園小班編織教育隨筆02-14
幼兒園冬天小班教育隨筆02-08
幼兒園教育隨筆工作感悟02-07
幼兒園小班運動教育隨筆01-22
幼兒園托班教育隨筆01-20
幼兒園小班日常教育隨筆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