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班上冊數學練習題
在平時的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練習題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前班上冊數學練習題相關內容,歡迎大家分享。
學前班上冊數學練習題
1、考記憶力:先給了6個編號的圖片,然后老師說編號,小朋友做出圖片上的動作;
2、動手能力:用一張紙撕一下使紙變三片;用4個牙簽拼成3個三角形;
孩子一:
1.一張紙撕一次變成三張
2.一張紙撕一次撕出四個口
3.六根牙簽擺出5個正方形
4.四根牙簽擺出3個三角形
以上只是其中的一組
孩子二:
1,梳子除了可以梳頭之外,還可以用來做什么用?
2,鋼筆除了可以寫字之外,還可以用來干什么?
3,假設1是學貓叫,2是蹲,3是站,4是??,5是??。然后聽老師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
4,根據要求串珠子,“黑白黑黑白白”后面接著串。
孩子三:
1.一個正方形撕兩次成四個三角形
2.小明家沒有梯子,如何換燈泡;小明能推動汽車,為什么
3.跟著做操
孩子四:
小明不喜歡穿高跟鞋,小明換燈泡不用梯子,小朋友你們認為小明有什么特征。
拓展閱讀:學前班數學教學計劃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全班幼兒有37人,女有19人,其中1個幼兒是4歲半。由于環(huán)境、教育條件和遺傳因素的影響,幼兒在身心發(fā)展上存在個體之間的差異,不同的幼兒逐漸表現(xiàn)出興趣、能力等方面的不同,這就形成了兒童的個性差異。因此根據幼兒的年齡和個性差異,,所以在上課的時候,老師要因材施教的發(fā)展幼兒的能力,帶領幼兒認真開展數學活動,使每個孩子都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進步。
二、教材分析
通過數學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認識能力,通過提供充分的條件,為幼兒設計多種活動,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感官,觀察和了解數與數的相互聯(lián)系,從而讓幼兒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達到解決問題的能力。學前班數學教育的主要有5~10加減法、計算十加幾和相應減法等數學基礎知識,認識立體圖形、認識幾時半、趣題生活中數學等。
三、教學目的要求
1、在教學過程中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能結合生活中的實際經驗,區(qū)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互關系,通過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數的意義及數字的相互聯(lián)系,并能準確的進行數與計算(5~1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2、在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多種能力,觀察力、想象力、思維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1、能理解數字的意義并能準確計算(5~1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2、能對周圍的事物生活中的數學有一定的認識了解。
3、能在老師的引導下,能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為今后的學習打基礎。
五、教學措施
兒童的學習是一種主動積極的活動,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來對周圍環(huán)境中的事物進行觀察、操作,同時展開聯(lián)想、想象,比較、分析等內在的思維活動。所以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把數學知識與幼兒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并通過游戲的方法培養(yǎng)和保護幼兒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并創(chuàng)造和提供一定的條件幫助幼兒合理地運用其掌握的數學知識,將其轉化為認識事物的能力。
六、教學安排
第一單元數與計算(1—12)周
1、單數、雙數
2、相等與不相等
3、認識加、減法
4、5~1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5、認識11~20各數
6、計算十加幾和相應減法
7、認識比20大的數
第二單元認識立體圖形(13—14)周
1、認識長方體、正方體
2、認識圓柱體、球體
3、空間位置
第三單元認識幾時半(15)周
第四單元生活中的數學(16~17)周
1、蘋果少了嗎?
2、出口在哪?
3、數、擺、填
4、你能一筆畫出來嗎
5、給它幾個就同樣多?
6、每個蘑茹房里住幾只?
7、哪個數與眾不同?
8、多在哪了?
全面復習(18—20)周
幼兒學前班數學教學總結
本班有孩子62個,女生30個,男生32人;仡欉@學期工作中的點點滴滴,收獲不少。從班級的實際出發(fā)鼓勵幼兒自立、自理,使幼兒在活動中愉快、自主地接受新的知識,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的發(fā)展。
本學期學前班數學教學總結如下;
一堅持直觀教學。我在教幼兒學習數的組成及加減的時候,我使用了大量的教具幫助我教學。如我在學習10的組成及加減時,我設計的主題是果園,孩子們看到圖片內容很快提出:樹上有5個蘋果,樹下有5個蘋果,一共有幾個蘋果?還有的孩子問:樹上原來有10個蘋果,掉了5個,樹上還剩幾個蘋果?可見形象直觀的圖片教具,是幫助孩子提問和學習的最好幫手。
二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不僅讓孩子學會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過度到能自己學會提問,在老師提供的環(huán)境中,學會提出一定性有價值的問題。在活動中,一些幼兒不懂得表達心中的疑惑。也就是說不會提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就更應該關注他們,想他們所想,探明幼兒好奇在哪里,疑惑在哪里,然后引導幼兒把心中的疑惑用問題的形式表達出來,把好奇心轉化為一個個問題,這樣才不會使幼兒的好奇心稍縱即逝,才能引起孩子進一步探究的興趣。這種從好奇到提出問題的養(yǎng)成,對孩子來說將會受益終身。所以我在上每一節(jié)數學課時,我都要準備豐富多彩的教具,為孩子創(chuàng)設有趣的問題情境,用色彩和圖片去刺激孩子的視覺感官,來激發(fā)孩子學習的興趣。
三加強培優(yōu)輔差工作。特別是極個別差生,我總不放棄對他們的要求,總是耐心輔導,手把手的教,并及時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教會家長的輔導方法,在與家長共同努力下,成績都達到了良好。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讓孩子多動、多說、多看、多問、多表現(xiàn)、多思考,盡量多給孩子一點思考的時間和活動的余地,把提問的權利還給孩子!通過這學期的不斷努力,班里的數學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
學前班數學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能正確地認識正方體與長方體的名稱及特征。
2、能在活動中培養(yǎng)自己的觀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間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動中提高對認識立體圖體的興趣。
活動準備:
正方體、長方體制作材料紙若干張,正方體、長方體積木若干塊。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觀察兩張制作材料,講述異同。“小朋友看老師帶來了兩張紙,請你仔細觀察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點:都有6個圖形組成。不同點:一張紙上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組成。還有一張紙上有正方形和長方形組成。)
2、幼兒操作活動。
“今天老師就要請小朋友用這兩張紙來變魔術,怎么做呢?”
。1)介紹制作形體的方法。
出示示意圖,教師簡單講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講述異同,介紹形體名稱。(正方體、長方體。)
“你們做的兩件東西像什么?“(積木、盒子)“它們一樣嗎?”(不一樣)“怎么不一樣?”(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還有長方形。
老師手指正方體的一面,這就叫面。我們一起數數它有幾個面。(6個)“這6個面都是怎樣的?”(同樣大小的正方形。)由6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形體它的名字就叫正方體!罢埬惆涯阕龅恼襟w找出來,說說它是什么樣的?”現(xiàn)在請你們拿出你制作的另一個形體,數數上面有幾個面?每個面一樣嗎?(不一樣。)怎么不一樣?(6個面里有正方形和長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長方體。
歸納小結:正方體的6個面是一樣大小的正方形。長方體的6個面,有的都是長方形(面對面的一樣大);有的4個面是長方形(面對面的一樣大),2個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征標記將正方體與長方體分類。
出示貼有正方體與長方體標記的兩個籃子!斑@里有兩個籃子,籃子上分別貼有什么樣的標記?”(正方體、長方體。)請你們把桌子上的各種形體送進帶有特征標記的籃子,并說說你送的是什么形體。
4、搭積木游戲
數一數我用了幾塊積木來搭,數的時候要考慮到看不到的積木,提高觀察能力與空間知覺能力。
鞏固練習
1、判斷題。
(1)正方體的六個面面積一定相等。()
(2)相交于一點的三條棱相等的長方體一定是正方體。()
(3)長方體是特殊的正方體。()
2、一個正方體每條棱長3分米,它的棱長之和是多少分米?
3、用一條長48厘米的鐵絲折成一個正方體的框架,這個正方體的棱長是多少厘米?
家庭作業(yè):
第23頁4——10題。
【學前班上冊數學練習題】相關文章:
學前班語文練習題08-27
學前班語文數學試題09-15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知識競賽練習題10-21
GMAT數學邏輯練習題09-27
學前班數學教學工作總結08-12
三年級上冊數學寒假作業(yè)練習題08-16
初二上冊英語練習題08-27
初一英語上冊練習題08-27
初一上冊英語練習題08-26
2017陽新小考數學練習題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