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秋有關(guān)的手抄小報
中秋節(jié),是一個闔家團圓的日子,能與全家人一起團坐觀月,其樂融融,那份感覺分外甜蜜溫馨。你了解與中秋有關(guān)的手抄小報圖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與中秋有關(guān)的手抄小報圖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與中秋有關(guān)的手抄小報圖片欣賞
與中秋有關(guān)的手抄小報圖一
與中秋有關(guān)的手抄小報圖二
與中秋有關(guān)的手抄小報圖三
與中秋有關(guān)的`手抄小報圖四
與中秋有關(guān)的手抄小報圖五
與中秋有關(guān)的手抄小報內(nèi)容資料1:古代文人騷客吟中秋
中秋,是一個籠罩在月光中的節(jié)日,溶溶如水的月色給這個節(jié)日灑滿了婉轉(zhuǎn)的柔情。“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空中的皎皎圓月,像懸掛在碧霄中的天鏡,照見了那錦箋素帛上的綿綿情思,喚醒了那鼎銘竹簡中的千年心緒。“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悠遠的詩情在時光的深處涉水而來,重新蕩漾出我們心底的漣渏。
“月到中秋分外明”,讓清風翻開一頁頁古雅曼妙的中秋詩篇,從這些瑯瑯上口的字句中,我們?nèi)镜孟蓪m中的丹桂清香,掬得唐宋時的樓臺倒影。煮字為酒,舉杯邀月,那輕飏的逸興飛上了九霄,去擁抱這一輪照耀千古的中秋明月。
中唐詩人的望月思緒
“中秋”這個節(jié)日是農(nóng)歷每年中的八月十五日,正當三秋之半,故稱“中秋節(jié)”。相傳西周時期就有賞秋祭月的習俗,到了唐朝初年已成為固定的節(jié)日。然而,從唐代的詩篇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人們還沒有普遍流行“中秋節(jié)”這一名稱!度圃姟分蓄}詠中秋的詩篇,多數(shù)都題為“八月十五夜”或“十五夜”。中唐詩人王建這首詩的題目也不例外,叫做《十五夜望月》。
雖然稱謂不同,但中秋節(jié)時望月懷遠,意遙神馳的情懷卻并沒有什么不一樣。庭院里月色如霜,鴉鵲也悄無聲息地棲于樹上,一派靜謐素雅的圖景。那仿佛來自廣寒宮的冷露,浸濕了飄香的桂花樹。天涯萬里,有多少人像我一樣仰頭望月?那綿綿的秋思隨風散去,會落在誰家呢?
秋日,是一個讓人們思緒紛飛的季節(jié),而靜坐在中秋的圓月下,時空流轉(zhuǎn)的腳步被月光透視,變得無比清晰。心中積淀著的情感像霜葉的顏色一樣越發(fā)濃重。我們思念遠方的親友,我們感懷似水的流年,舉起灑滿月光的那杯酒,飲盡說不盡的悠悠心事。
蘇軾的千古絕唱
這首著名的中秋詞寫于宋神宗熙寧九年,距今已有一千零三十四年。小序中的“子由”,是指蘇軾的弟弟蘇轍。蘇氏兄弟小時候同起同臥,一起誦讀學習,形影不離。然而,兩人金榜高中、加官晉爵之后,卻是天各一方,難得相見。所以,當知道蘇轍在山東濟南任職時,蘇軾特意向朝廷上書,申請從杭州調(diào)到密州,也就是現(xiàn)在的山東諸城。然而,諸城離濟南也有五百里之遙,中秋節(jié)還是無法團圓。于是,蘇軾醉飲達旦之后,寫下了這一曲千古絕唱。不過,值得欣慰的是,兩年后的中秋節(jié),兄弟兩人終于在徐州團聚了。
南宋詩評家胡仔曾經(jīng)夸贊道:“中秋詞,自東坡《水調(diào)歌頭》一出,余詞盡廢”。也就是說,有了蘇軾這首詞后,其他的中秋詩詞都好似螢火遇見了日光,黯然失色了。如今,每逢中秋佳節(jié),“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兩句就會油然唱響在我們的心頭。其中的浪漫豪情,讓我們也禁不住對月舉杯,陶然一醉。而且,此時此刻,沒有比“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一句,更能恰到好處地表達對遠方親友和愛人的思念與祝愿。
北宋進士的歡樂之情
這首詩的作者李樸,字先之,是北宋哲宗年間的進士,和黃庭堅、秦觀是同一時代的人。他的詩名并不是多么顯著,但是這首《中秋詩》,卻被選入舊時學童們必讀的《千家詩》里,流傳很廣。這里面提到了許多有關(guān)月亮的典故,傳說嫦娥奔月時,懷抱著一只雪白可愛的兔子。詩人偏愛一輪皓月朗朗當空的模樣,俏皮地請玉兔去月亮之外的地方玩耍,不想讓它的身影遮住明月的清光。他又引用古人 “蟾蜍食月”的說法,喝斥著驅(qū)趕想要偷吃月亮的“妖蟆”,如此寥寥幾筆便將輕松活潑的心境躍然于紙上,令溫情美滿的中秋之夜更添幾分愉悅歡樂之情。最后兩句,則是詩人見月色迷人,恨不得乘坐所謂的“靈槎”直到天上,“槎”,就是大木筏,古人以為天上的銀河和地上的江河是連通的,晉代文人張華的《博物志》記載,有一個人乘坐大木筏,溯流而上,竟然不知不覺中就來到了天上的銀河。今天,對于我們來說,月亮早已不再那樣神秘,但臨風對月時,那種種瑰麗奇?zhèn)サ膫髡f,還依然馳騁在我們的心間。
宋代才女的純真之情
朱淑真這位宋代才女,遇人不淑,所嫁非偶,給世人留下了《斷腸集》和《斷腸詞》這兩卷浸滿淚水的文字。不過,少女時代的朱淑真還是相當幸福的,她出生在官宦之家,通過朱淑真所寫的《璇璣圖記》,我們可以了解到這樣一個故事:朱淑真未嫁之時,隨著父親一起到浙江西部游玩,見到了南北朝時另一位才女蘇蕙所創(chuàng)的《璇璣圖》,她十分喜愛,有戀戀不舍之意。父親明白她的心意,當即花重金買下來送給她。由此可見,朱淑真的父親對她是十分寵愛的。
這首其樂融融的中秋詩,應該就是朱淑真待字閨中時所寫,雖然因年歲尚小,語句顯得有些稚嫩,遠不如她后期的作品字字珠璣、渾然天成,但中秋家宴時那份團圓安樂的心情,卻真切地洋溢在字句間,年少時的和樂融融也成為她一生中的美好回憶。
董小宛的真情流露
這首詩是明末著名的才女,名列秦淮八艷之一的董小宛所寫。她雖然淪落風塵,但卻生就一個“喜靜不喜鬧,喜散不喜聚”的性情,始終渴望著終身有托,不再混跡于浮萍。董小宛是一個多才多藝的女子,不但琴棋書畫俱佳,而且精擅廚藝,是中國古代十大名廚之一。崇禎十三年的這個中秋節(jié),董小宛寫下了《秋閨詞十一首》,我們選了其中的第八首。這些詩句她用工整清秀的小楷,寫在一個金箋紙的扇面上,經(jīng)歷了三百七十多年的歲月滄桑,有幸完好無缺地保存了下來,現(xiàn)存于吉林省博物館內(nèi),董小宛那一手端嚴精麗的.好字,也成為傳統(tǒng)文化收藏寶庫中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時年董小宛年方十六歲,未脫風塵,所以尋常百姓家團圓喜樂的佳節(jié)里,更令她鬧中取靜,在獨自冥想的時候,心生淡淡的愁緒。詩中的“人自愁”和“書不盡”直抒董小宛當時的寂寥,有幸的是,就在這一年,她結(jié)識了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才情兼?zhèn)涞亩⊥鹋c冒辟疆初次相見,驚鴻一瞥。郎才女貌的二人很快墜入愛河,結(jié)成眷屬。后來,經(jīng)歷了明末清初的家國動蕩,二人在重重阻礙之下,仍然志氣高潔、不仕滿清,這段典故也成為歷史佳話。
董小宛與冒辟疆鴛侶相伴的時間只有十年,小宛就不幸病逝。冒辟疆為紀念與董小宛之間這一段身逢亂世、堅貞不渝的愛情,特別寫下《影梅庵憶語》,字里行間真情流露,追憶著他們這一生中最寶貴的愛情傳奇。
辛棄疾的中秋追憶
九州萬里,睛雨不同。中秋佳節(jié)之時,想必也有一些朋友所處的地方正在綿綿陰雨之中,從而無緣看到那輪皓潔如鏡的圓圓明月。然而,我們也不必像古人一樣嘆息:“此夜若無月,一年虛過秋”。蘇東坡說得好:“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所以,同為豪放派詞人的辛棄疾,在這個濕漉漉的中秋節(jié)里,心態(tài)依然是從容安樂。在詞中,辛棄疾追憶前一年賞花賞月的好景,融景于情。丹桂飄香,映在花影里,攬月入懷,將良辰好景盡收心中,自有一番吐納天地的豪情。到了這一年中秋,秋雨盈盈,薄云遮月,斟一杯陳年好酒,酒香散入秋風中,潤濕了紗窗。本應玉盤懸空的團圓之夜,因為天地間的濕霧氤氳變得朦朦朧朧。若不是這天高地遠,真叫人恨不能乘風而上,探一探造物者的別具匠心?赊D(zhuǎn)念一想,既然天意如此,那索性就在這燭火通透的人世間,就著記憶中的明月與塵世中的美滿,歡宵達旦、且歌且吟。
張孝祥的月下豪情
張孝祥是南宋初年的一位蓋世英杰,他不但才華卓絕,有著瀟灑倜儻的氣質(zhì),而且豪邁不羈,有著剛正不阿的性格。這首詞寫于公元1166年的中秋時節(jié),談及中秋詞,歷史上說來,首推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這第二位的就是張孝祥的這首《念奴嬌 過洞庭》了。廣袤浩淼的洞庭湖波,此時如軟玉一般溫潤。一葉小舟遨游于天水之間,越發(fā)顯得空渺疏曠。素潔的月光和星光,照映在水晶般剔透的湖水中,整個世界也仿佛變得通明澄澈。張孝祥目睹此景,忍不住向天地敞開他光風霽月般的胸懷,他心如玉壺,纖塵不染,無愧無畏。他欲以江水為酒,北斗為杯,邀萬物都來做他的賓客,這等吞星吐月般的豪情,絲毫不遜于當年的李太白。對水對月,往往會讓人感到安祥,感到圣潔。但愿“處處清涼水,夜夜琉璃月”。今夕何夕,就讓月光沐浴我們的整個身心,照得那心田里,也如同冰雪一樣晶瑩剔透。
元代白樸的“祝愿”
白樸是元代著名的詞曲家,他與關(guān)漢卿、王實甫、馬致遠并稱為“元曲四大家”。他寫的《墻頭馬上》,是一出膾炙人口的愛情喜劇。白樸的這首詞,寫得十分新穎別致,短短一首詞中,竟然如“百寶嵌”一般鑲?cè)肓耸艂“月”字。確實,賞月是中秋時最重要的一個內(nèi)容。
古人說:“天上月色,能移世界”,月光的輝映下,就算是尋常的景致都多了幾分清麗和淡雅,朦朧和夢幻。月下賞花,花映月色更為多姿;月下?lián)崆,聲隨月光遠行千里;賞月宜登樓,看清輝高遠,照鑒胸懷;賞月宜臨水,觀水月相溶,寄述情思。
中秋節(jié),是一個闔家團圓的日子,能與全家人一起團坐觀月,其樂融融,那份感覺分外甜蜜溫馨。
與中秋有關(guān)的手抄小報內(nèi)容資料2:今日國人中秋對月作詩
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中秋月亮被賦予花好月圓、情人相思、游子思鄉(xiāng)、人生苦短、世事無常、天人合一等多重喻義。吟月詩可以說是一個時代民族心態(tài)和集體記憶的折射。和平繁榮年代盛產(chǎn)浪漫主義詩歌;戰(zhàn)亂頻仍年代,“月亮詩詞”則寄托了人們五味雜陳的情志,多少現(xiàn)實主義詩歌讀來讓人辛酸不已。
今天的中國人迎來了中華民族復興史上“大發(fā)展、大繁榮、大變革、大開放”的時代。極具中國人情倫理意味的中秋佳節(jié)接踵而至,一下子將新一代中國人的詩意激情點燃。
“中天皓月明世界,遍地笙歌樂圓。”是北京機關(guān)干部余先生眼里的佳節(jié);“塞北秋氣潔,云中玉宇高。詩光憑月發(fā),豪情待酒澆。”是內(nèi)蒙古草原上80后張女士“豪放不讓須眉”的即興之作。“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清輝遍灑北四環(huán)。萬家燈火金鳳醉,花到好時月自圓。天若有情天亦老,鉛華洗盡月華顯。盈虧亙古平常事,照向人間有情天。”是家住北京北四環(huán)的文化傳媒界郝先生中秋夜子夜時分的詠懷之作。“賞風賞月賞中秋,品茶品夜品月餅。同聲同氣同相思,共情共享共嬋娟。”是中國煤海大同市王先生的`手機小詩。“我望明月月望你,嫦娥舞袖護著你。吳剛月宮搖著樹,落下金葉全歸你!”是充滿詩意和幽默感的節(jié)日祝福短信。
中秋賞月是中國人千年以來的傳統(tǒng),對月作詩寄托情懷更是文人墨客乃至平民萬姓的“保留節(jié)目”。唐詩、宋詞、元曲講究格律韻味,明清世情小說描寫更加逼真,尤其是代表中國古代文學最高成就的《紅樓夢》更將賞月作詩推上了綺麗夢幻般的精神境界。
【與中秋的手抄小報】相關(guān)文章:
中秋手抄小報模板07-13
中秋節(jié)的手抄小報07-12
中秋節(jié)手抄小報07-12
中秋節(jié)手抄小報內(nèi)容07-13
中秋小報手抄報模板11-24
中秋節(jié)手抄小報大全07-12
中秋小報手抄報大全07-13
中秋節(jié)手抄小報圖片07-12
中秋節(jié)小報手抄報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