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jié)的散文隨筆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散文吧?散文的宗旨是文筆一定要優(yōu)美,文章一定要流暢。“形散而神不散”。想要學習寫散文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秋節(jié)的散文隨筆,歡迎大家分享。
中秋節(jié)的散文隨筆1
早晨,我剛剛起床,人就異常興奮。因為今天是中秋節(jié),不但能吃上香噴噴的月餅,還能賞月。想到這里,我心里樂開了花。
吃完早飯,我開始做作業(yè),雖然題目很難,但我不斷探索,尋找竅門,經過不懈努力,一個多小時全解出來了,我快樂極了。中午,媽媽準備了許多菜,望著一桌香氣四溢的菜肴,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塊雞腿狼吞虎咽地啃起來,旁邊奶奶不停地對我說:“慢點吃,別咽著!”
到了晚上,我們大家一起到處逛逛!
夜,靜極了,玉盤似的滿月在云中穿行,淡淡的月光灑向大地。每逢中秋的夜晚,小朋友們都會不約而同地提著燈籠,快樂地滿街跑。今晚的月亮特別大,特別圓,特別亮,在這皎潔的月光下散步,誰能不說快樂呢?
夜色漸漸暗了下來,人們的笑聲打破了夜晚的寧靜。繁星在天空中頑皮地眨著眼,月亮睜大眼睛,和藹地望著綠茵茵的草叢,極像一只擦亮的銀盤。啊,眾星捧月的景色多美啊,多像媽媽在和孩子們講故事,孩子在聽得入了神。
月亮漸漸升高,她身穿白色的紗衣,嫻靜而安詳,溫柔而大方。她那銀盤似的臉,透過樹梢,留下溫和的笑容。中秋的夜色多美啊!
中秋節(jié)的散文隨筆2
今天是中秋節(jié),媽媽正在廚房里切月餅,我和弟弟跑過去焦急地問:“媽媽,我們什么時候才能吃月餅呀?我和弟弟還要去賞月呢。”媽媽不慌不忙地回答說:“孩子們,不要著急,要等月亮出來以后才能吃月餅呀!庇谑牵液偷艿芫妥陉柵_上焦急地盼著月亮出來,可是盼呀,盼呀,月亮還是沒出來。
于是我又著急地問媽媽:“媽媽,月亮它今天害羞,不愿意出來了嗎?”媽媽笑著說:“傻孩子,月亮不是已經來了嗎?”忽然,弟弟在陽臺上拍著巴掌,興奮地叫起來:“出來了!出來了!月亮來了!”我朝著天上望去,只見月亮像一個靦腆的小姑娘,輕輕地撥開云霧,先微微地露出它的小臉,然后慢悠悠地探出它的身子,漸漸清晰地出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
“終于可以吃月餅了!”我興奮極了!皨寢,為什么中秋節(jié)的月亮是一年當中最圓、最亮的呀?”我不解地問。“那是因為月亮的圓,代表千家萬戶的和和美美,團團圓圓,月到中秋分外明,離鄉(xiāng)在外的游子們每到這天,都是格外地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呀!”媽媽認真地回答著,眼里卻噙著淚花。我想此時此刻,媽媽大概也想著遠在老家的外婆吧。
吃完月餅,我和弟弟跑到樓下去玩了。嘿!月亮這個小“跟屁蟲”,我們走,它也走;我們停,它居然也停了,可真難甩掉啊!于是我們停坐在大石頭上,看著明朗的天空,賞起月來。突然,弟弟問我:“姐姐,圓圓的大月亮好漂亮呀,它是屬于我們的嗎?”弟弟突然的詢問,讓我有些驚慌失措了。后來,我?guī)е@個問題詢問了媽媽,媽媽意味深長地告訴我:“孩子,它是屬于我們的,也是屬于大家的。只要你心里裝著它,它就會經常出現(xiàn)在你眼前!甭犃藡寢尩脑,我似乎體味到了什么。
晚上,我做了一個甜甜的夢。我夢見月亮從天上跳下來,把外婆帶到了我們的身邊,我們一家人和月亮一起玩耍,大家都好開心,好幸福!
中秋節(jié)的.散文隨筆3
中秋在即,眼下學校要放假。據(jù)說今年的中秋節(jié)和教師節(jié)緊挨著。很多人都在規(guī)劃著假期行程。五一可以不回家,假期亦可以不回家,八月十五乃是萬家團圓的日子。對于一個經常漂泊在外的游子來說,這次的家是必須要回的。八月十五故又為團圓節(jié)。我們當然也不例外。問題是回哪個家。按照往年的慣例,先是回我家,因為我家離單位比較近。學生一離校,我們隨后就踏上回家的路途。
不過與往年不同的是,放假改在了下午。下午走親訪友,歷來很少,只好推到明天。中秋節(jié)回家,月餅是必不可少的佳品。平常可以隨意一些,但如今不能馬虎。除了月餅之外,其他的食品不是不可以送,但那些都只是配搭。
關于中秋節(jié)吃月餅,這里還有一個歷史典故呢。相傳元末時期,中原百姓不堪元朝的殘酷統(tǒng)治,紛紛起義。朱元璋欲聯(lián)合這些人一起抗元但苦于無從傳遞消息。劉伯溫于是命王昭光制造餅子,餅子里藏入寫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使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這才一舉推翻元朝。為了紀念這一功績,因而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也就傳了下來。東北地區(qū)至今有“八月十五殺達子”的說法。
當然這只是個傳說,究竟月餅是否源于那個時候,還有待進一步考證。但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托對家鄉(xiāng)的思念,祈盼豐收、幸福,皆成天下人們的心愿。
可見中秋節(jié)作為一種傳統(tǒng)佳節(jié)已經深入民間,扎根于人們的心中,而中秋節(jié),吃月餅,賞月亮,更是一種絕美的人間享受。那么,為何將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jié)呢?或者說,為何八月十五要賞月呢?據(jù)說八月十五成為固定節(jié)日始于唐初,“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唐書太宗記》)為我國僅次于春節(jié)的第二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事實上,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難怪中秋節(jié)要賞月。從季節(jié)這個角度講,七、八、九月為秋季,八月是中間月,而十五又處于八月的中間,故八月十五就稱之為中秋節(jié)。從農業(yè)這個角度講,我們中國是個農業(yè)大國,秋天顯然是收獲的季節(jié),收獲之后,那些東西總不能束之高閣,還是要和家人一起分享的。于是就擬定這樣一個節(jié)日,為的是一家人聚到一起分享秋后的收獲。該吃吃,該喝喝,不亦樂乎?
俗話說:年怕中秋月怕半。過了中秋節(jié),這一年也算是過了一大半。馬上就是十月一,元旦。時光如電,說的一點不差。月圓之時,渴望一家人聚一聚,這恐怕是天底下所有人的共同心愿。就借著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把自己對家鄉(xiāng)對親人的那份牽掛和思念一并寄回家。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真的是這樣。不信,你去異鄉(xiāng)住上一兩年,舉目無親,你就知道什么是思鄉(xiāng)之情,什么叫想家,何謂鄉(xiāng)愁。
記得上大學那會,八月十五是不讓回家的。學校給發(fā)月餅。五仁的,棗泥的,豆沙的,水果的,真是應有盡有。吃著他鄉(xiāng)的月餅,就是吃不出家鄉(xiāng)月餅的那種味道來。我后來才明白,那些月餅不是不好吃,是看和誰吃。你那時候就很自然地想到了家鄉(xiāng),想到了家里邊的親人,就跟鬧鐘定了時一樣,不自覺的。月餅,就是要中秋吃,而且是和家人一道吃才好,吃的是心情,吃的是那種氛圍。
他鄉(xiāng)的月亮不能說不夠圓,也不能說不明,可就是缺了家鄉(xiāng)月的那種親切、可愛——你覺得它離我們是那樣的接近——你可以說,那就是你一個人的月亮。你想要擁有就能擁有,因為那是你獨有的感覺,可在外面就不一樣,實在沒有那種感覺。任何人都可以說,那是他的月亮,不是我的或者你的。歸根結底,那不是你我的家鄉(xiāng)。難怪說,月是故鄉(xiāng)明。從這個意義上講,一切皆因那不是自己的家鄉(xiāng),故連月亮也成了人家的不是?月亮,家鄉(xiāng)。多么美的語言,多么悅耳的詞匯!
也許在外面住慣了的人已經沒有這種內心的撕扯,而是習以為常了。若不是因為扎根在外多時,恐怕就是一種麻木。這顯然是很可怕的。家鄉(xiāng)之所以稱之為家鄉(xiāng),就是因為你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那個地方,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那里的胡同,人家,對你來說都是再熟悉不過的。無論你走到哪里,你都不會在心里舍棄它們,它就像刺青一般刻在了你的腦海里。
你的身上包括你的話音乃至血液里,都有它的存在。那里顯然就是自己的根。如今你不回家,一年兩年甚至更長時間,與家的那份親切感慢慢就會淡化,剛開始可能沒什么,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你反而越是需要那份最初的家的感覺。
如果中間一下子沒有了,這對于一個人來說就等于切斷了自己的生命之源,即失去了所謂的根。久而久之,內心的那種惶恐和寂寥就會席卷而來,頓時感覺一切都跟空了一樣,連心也是空的,如同浮萍飄在水上,沒有了著落。即使該有的都有了,心里也會隱隱覺得缺了點什么。這才是真正的漂泊,心的漂泊。一旦沒有了根,幸福就會離我們遠去。不管是誰,不管在哪,都是一樣。并且最終都是要回歸到家鄉(xiāng)的,所謂葉落歸根。
鑒于以上種種,我極力鼓動老公他回老家一趟。老公當時應允了。可最后竟說,那也得看家里的意思。天哪!這叫那檔子事啊!回家還得經由老家人的同意,說好聽點,家里邀請我們,我們才回去。我立刻就明白了話里的意思——近鄉(xiāng)情怯。我想也是。這么長時間沒回去過了,都不知道家里的具體情況。好在,他信奉一句話: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老公的心里是有家的,只不過被現(xiàn)實的表象掩蓋住了,或者說是他自己故意這么做,為的是不讓別人覺察出他的兒女情長來,免得被人說成是脆弱。久而久之,連他自己也感覺不出自己有回家尋根的需要了。他也被自己給騙了。這就是所謂的慣性,越是這樣的人,越是需要有人從旁提醒,否則會看不清真實的內心,無異于失去自我,豈不令人擔憂?
無論如何,中秋節(jié),我們要回家。帶上月餅,帶上祝愿。
中秋節(jié)的散文隨筆4
中秋節(jié)當天,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家人興高采烈地去超市買月餅。
我們來到雅斯超市,里面人山人海,擠得水泄不通,轉了好大一會兒才來到了賣月餅區(qū)域,月餅有各式各樣的,有豆沙味的;有草莓味;有橙子味的。真是應有盡有,看得人眼花了亂。我們最終選了豆沙和綠豆口味的月餅,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回了家。
回到家,我就迫不急待用香皂洗手,然后拿上一個月餅,左手持刀,右手拿叉,三兩下就把月餅五馬分尸了,絲毫不顧忌吃相四否優(yōu)雅,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只一會功夫,一個月餅就被我消滅掉了。
下午時,我心里默想,爸爸媽媽都回家了,這次我們一家人終于可以在一起吃一頓團圓飯了。
時間過得很快,晚飯時間到了,我先把長輩們請上座后,然后自己也無比興奮得上了桌。“哇!今天的菜可真豐富”我情不自禁的大喊起來。有鮮紅鮮紅的豬血、嫩綠嫩綠的白菜、紅白相間的肉絲、鮮美多汁的牛排?吹奈以缫汛瓜讶撸闷鹂曜泳痛罂於漕U起來。
晚飯后我們一家人來到陽臺賞月,今天的月亮格外圓,它就像一個金瑩剔透的大白玉盤懸掛在天空,煞是好看,讓我不禁吟詠起李白的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這個中秋節(jié),我們一家人過得很愉快,讓我時時記憶猶新!
中秋節(jié)的散文隨筆5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jié)了。這是我過的的第九個中秋節(jié)。我的表姐和表妹們都來那里過中秋節(jié)了。這個中秋節(jié)我和表姐們一齊去放燈籠。
傍晚時分,我們看到了許多人擺出了各式各樣的燈籠,有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有果寶特攻的,還有憤怒的小鳥的,真是琳瑯滿目,真想此刻就選一個漂亮的燈籠玩一玩。
吃過晚飯,燦爛的太陽已經落下了山崗,月亮姐姐已經披著銀色大衣上了“崗位”,我和表姐們一齊沖出家門,異口同聲的說道:“我們最后能夠放燈籠了!”
街上十分熱鬧,幾乎每一個小孩都提著燈籠,每一個小孩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們也一樣是那么的開心。大家都選了一個自己喜歡的燈籠,我選的是憤怒的小鳥的燈籠。點好蠟燭以后,我們各自提著自己的燈籠跑出了家門。起初我們跑得很快,之后思考到燈籠的“生命”安全,我們漸漸慢了下來,最后我們停了下來,不跑了。平常我們出去玩都是走大路,在燈光的照耀下,我們都轉成了一個個“小銀人”了,但我們這次是走黑黑的小道,我們又轉成了“小黑人”了,但在燈籠的照耀下,我們又轉成了“小黃人”了!但是沒過一會兒,蠟燭就沒了,我們只好提著一個“空燈籠”回家了。
轉眼間已經到了11點了,我?guī)е鹈赖男θ葸M入了夢鄉(xiāng)。
【中秋節(jié)的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什么中秋節(jié)了散文隨筆07-10
黃河小菜中秋節(jié)經典散文隨筆01-11
經典的散文隨筆07-10
經典散文隨筆10-13
散文隨筆10-13
好累散文隨筆05-24
人心散文隨筆05-24
難堪散文隨筆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