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我那夢繞神牽的故園鄉(xiāng)井抒情散文
城里一處新小區(qū)大片的新樓以飛快的速度聳立起來,開盤不久,大量的人群開始入住。
遠遠看去,小區(qū)非常氣派,整潔而美麗。連路燈的裝飾都很大氣,且富有藝術(shù)感。路邊是電子宣傳欄、廣告牌,垃圾箱都是不銹鋼的,供人休息的條椅是大理石的,現(xiàn)代化氣息撲面而來。
小區(qū)有花園與綠地,雖小,但你不能不承認那是花園;▓@里除了有各種各樣的花草、風(fēng)景樹與假山,邊上還有提供給人進行體育鍛煉的設(shè)備。
這樣的新型小區(qū),水、電、天然氣、電梯,設(shè)備俱全,還有幼兒園,老年活動中心等附屬設(shè)施。小區(qū)門口有超市,不遠處就有公交站臺,生活十分方便。
這是我國大部分城市新型社區(qū)的典型格局,目前,城市居民很多人都住進了這樣的小區(qū)。
搬進新居,人們新鮮興奮了一陣子,不久心里開始產(chǎn)生失落感。
他們很快在潛意識里感覺到,眼前的高樓大廈,眼前里里外外熙熙攘攘的人群,跟自己一點關(guān)系也沒有。
大樓里各家各戶新裝修的房間,有的豪華,有的溫馨,有的實用,有的.科學(xué),各不相干。統(tǒng)一結(jié)實牢固的防盜門窗,隔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電梯里,公交上,花園內(nèi),人們或警惕戒備,或目中無人,個個臉上都帶著那種自私的不屑和漠視。鄰居間也互不認識,從無往來。同一單元,甚至同一樓層,相互不知姓名,形同路人。
繁華的背后,掩蓋著冷漠;熱鬧的表面,滲透著無情。
在實現(xiàn)了“電燈電話,高樓大廈”的突然之間,人們,特別是中年人和老年人,感覺到心靈很孤獨。他們開始渴望溫情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開始莫名其妙地懷念起自己的那些已經(jīng)逝去的故園鄉(xiāng)井。
但是,我們的故園鄉(xiāng)井已經(jīng)消失,只能在夢里尋他千百度了。
我的老家是古城六安,在鼓樓東一個叫和平巷的小巷大雜院里。
這個大雜院有三進,院內(nèi)有三棵石榴樹,一叢天竺和一株高大的梧桐樹。院門外就是深深的小巷,巷子兩邊是大青磚的老墻,墻根的磚頭長滿了青苔和金絲荷葉。墻頭小灰瓦的屋檐上,生長著許多叫做九死還魂草的植物。這東西曬不死,經(jīng)過長久的干旱它會干枯,但一下雨,它又能奇跡般地復(fù)活。兩三天后,竟水淋淋充滿生機。
小巷幽靜的石板路旁邊,有一段凹進別人家院墻的空地,地面上埋著四口盛滿水的大水缸。是舊時專門為救火而備用的,名為太平缸。每到夏天,缸里會生出很多跟頭蟲,它們在水里不斷翻跟頭,十分有趣。
巷口連接著熱鬧的東大街,街頭是著名的大戲園子。戲園門前大路對面,有一眼很大的古井。井欄是用一整塊巨大青石雕刻的,欄沿內(nèi)則的石頭欄桿,被繩索磨出一道道深深的光滑痕跡。老人說,再大的干旱,這口井里的水從未枯竭過。這眼井里面的水而且非常明凈,遺憾地是,水是咸的,只能食用,不能泡茶。
故鄉(xiāng)人喝茶很講究,泡茶都用城外淠河的水,那是從大別山清泉匯集而形成的一條大河。
我家住的大雜院內(nèi),里面有七八戶人家,都是幾十年的老鄰居,家家戶戶知根知底。從婚喪嫁娶,到飲食起居,誰家的事情都不是秘密。哪家要是有人病了,或老人干不動活計,抑或有別的什么困難,不消張口訴苦,立刻就有人主動幫忙。如果不是出遠門,出外辦事很久,院子里人離家從來不鎖門。
除了冬天和陰雨天,吃飯時,家家都把小飯桌搬出來放在門口吃飯,人們邊吃邊聊天。要是有誰家大人在吃飯的時候有事情耽誤了沒回來,他家的小孩一定不會挨餓,總有人會喊這個孩子到自己家去吃飯。當(dāng)然,孩子也都不客氣,吃別人家的飯往往感覺更好吃。
夏天吃完飯,男人們就會將竹涼床擺放到院子,在床底下點燃一支土制的蚊香,在院子里睡覺。調(diào)皮好奇的小孩子,這時就會纏著一個姓王的教書先生,要聽他講故事。
這些過去的往事,歷歷在目。
可是,事實上已經(jīng)遠離我們而去。更為遺憾是的是,很可能就永遠“黃鶴一去不復(fù)返”。
【小巷,我那夢繞神牽的故園鄉(xiāng)井抒情散文】相關(guān)文章:
夢醒時分,繞夢牽繞優(yōu)秀散文07-28
夢繞音旋-抒情散文05-11
夢繞桃花澗-抒情散文03-16
高中作文:那小巷·那老人03-13
故園之戀抒情散文07-25
故園的秋抒情散文09-10
你是我的牽魂草抒情散文04-06
故園雪憶抒情散文07-03
夢繞西湖經(jīng)典散文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