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性散文隨筆
久違的那抹嫩綠漫山遍野的鋪開。舒展在枝頭的新芽,讓人似乎聽到嗶嗶簌簌的剝皮破繭的生長之音,一掃陰霾光禿的冬天給人的郁結沉重之感,重新煥發(fā)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對未來的憧憬,身體也像復蘇的季節(jié)充滿使不完的能量。春天總是給人如此新鮮美好的感覺!盡管我只是在弟弟們回家掃墓拍的風景照上看見了故鄉(xiāng)。
草長鶯飛的三月,溫暖祥和但不倦怠。農(nóng)民的生活是對“一年之計在于春”的最好詮釋。男人們開始忙碌著整田泥地,浸泡稻谷種子,看躺在籃子里慢慢生芽的谷種,如襁褓中的嬰兒般承載著他們對一年收成的所有希望;女人們則細心的取出珍藏的各種瓜果菜蔬的種子,用絨布裹著,澆上溫水放在灶頭溫暖的地方,靜待它們長出細芽后移栽到菜園里,待到夏天的時候,滿園子的瓜瓜果果已經(jīng)讓你忘記了它們最初的出處。貪玩的孩子們都不肯閑著了,牽出蟄伏了一個冬天的老牛,盡情的在山洼田野里啃食那些剛剛出土的嫩草。
早開的各種耀眼的花兒都謝了,嚶嚶嗡嗡的蜜蜂也躲了起來。三月,不冷不熱,不溫不躁,是一年最好的季節(jié)。晝長夜短,大人們可以做事情的時間更多,孩子們卻最難熬,尤其是長個子發(fā)育的時候,三餐飯望不到頭的總覺得肚子在“咕嚕咕!钡某粘怯。野地里能解決嘴饞的純生態(tài)植物:長長苔,三月棗,雞腿(一種植物的根),豌豆角等都利用上,還是等不到下一餐開飯的時間。艱難的日子,母親的智慧總是令人欽佩的,為了應對難熬的饑餓,一種叫“粉子”的食物出世了。
其實制作“粉子”還是很費功夫的。一般是用糯米(發(fā)頭大,耐餓)淘洗干凈,瀝干水分后,小火慢炒至焦黃色,然后像磨豆腐一樣,一個人喂料,一個人推磨把炒米磨成粉狀。那香味啊,擋不住的`直鉆鼻孔,禁不住伸手去磨下舀一調羹干吃起來,不經(jīng)意被誰逗笑了,那粉末就撲散出來,嗆到鼻涕眼淚一起流。但粉子一般是加白糖或者油鹽用開水沖泡,一點點就可以漲一大碗,褐色的糊狀,吃起來舒服實惠,香味依然不減。孩子們餓了泡一碗,營養(yǎng)飽腹感遠勝今天花樣繁多的奶粉米粉等等;大人們干活累了泡一碗,立馬精神倍增的舒暢痛快,口齒留香。
我十多歲去了鎮(zhèn)上讀書,正逢長身體的時候,面對學校每天缺鹽少油的大鍋菜,餓得特別快,尤其是晚自習后,肚子總是不爭氣的抗議著,兜里有限的一點菜錢又不能隨便去買零食充饑。媽媽給我準備的炒粉子就起到了關鍵的作用,適時的幫我度過那些成長歲月里的饑餓,補充了我身體發(fā)育的營養(yǎng)需要。
成年后離開家鄉(xiāng),生活在異地,幾乎忘了粉子的味道,有次逛超市,竟然被撲鼻而來的熟悉香味吸引,原來是一個**齋的雜糧柜臺在現(xiàn)場研磨所謂的營養(yǎng)粉,看售貨員按顧客的要求摻雜了黑芝麻,核桃,花生等各種炒貨打磨成粉狀,那香味似乎跟小時候聞到的差不多,滿心歡喜的以為找到兒時感覺,買了一包回去,價格不菲,但回家泡出來吃時才感覺,完全不一樣,甚至懷疑鼻子欺騙了舌頭似的,再也沒有記憶里那股難以言狀的味道了。
冬去春來更替,歲月易人無聲。隨著年歲漸長,離開家鄉(xiāng)的日子越久,記憶深處那些兒時的印象越深刻。一景一物,總能喚起感慨萬千,流年歲月,情愫依然。父母之愛,在那片生長我的土地上生生不息。又是一個蓬勃的三月了,祈禱所有的生命都充滿生機的奔向美好明天!
【回憶性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回憶性散文隨筆難忘那次含血帶淚的拉車07-14
回憶叔叔-散文隨筆04-07
老歌與回憶散文隨筆05-24
回憶,溫暖散文隨筆06-05
回憶的青春散文隨筆07-12
告別回憶的散文隨筆07-07
回憶與成熟散文隨筆07-10
對她的回憶散文隨筆07-11
回憶的遠方散文隨筆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