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散文隨筆
“他欣然地走出長巷,很聽話的既不跑也不跳,一副循規(guī)蹈矩的模樣。我一個人怔怔地望著朝陽而落淚。他有屬于他的一生,是我不能相陪的,母子一場,只能看作一把借來的琴,能彈多久,便彈多久,但借來的歲月畢竟是有歸還期限的。” ——張曉風(fēng)《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
“我看著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里。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zhuǎn)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龍應(yīng)臺《目送》
“半是喜悅, 半是悲哀,最難與人言的是慈母的情懷。盼望, 果子成熟。成熟了,又怕掉下來!薄魢妗洞饶感摹
“媽,車要開了,我上車了!蔽彝现欣,踏上了去往大學(xué)的大巴。
“到了就打電話!”
“好啦,你回家吧!”我揮了揮手,嘴角輕輕上揚,淚水卻在眼眶里打轉(zhuǎn),轉(zhuǎn)過頭來,眼淚就往下掉。
我再沒有回頭看母親一眼,兒行千里母擔(dān)憂,我何嘗不知道母親還站在原地目送。
那是我開始獨自上小學(xué)的第二個早晨。我背著大大書包走出門,返身朝陽臺上的母親揮手,說“媽媽,再見”!
我也很聽話的既不跑也不跳,一副循規(guī)蹈矩的模樣。
走到巷子的拐角處,我回頭望見母親還立在那兒,“慢慢走,路上要知看車!”一過拐角處,我就開始雀躍,東張西望,或者邊走邊踢小石塊和塑料瓶,全然不理會母親的囑咐,那時我全然不懂母親的擔(dān)心, 不懂母親怎么就這么輕易地把她的孩子交給馬路。
初中三年,每次剛出大門,跨上單車,背后就一定傳來媽媽的聲音,“別騎太快,早點回家。”我總頭也不回,朝背后揮了揮手,猛踩腳踏板,沖出巷子。
高中三年,每次回校住宿的`時候,母親總陪著我在公路邊等公車,有時一等就是一個多小時。每次回家風(fēng)塵仆仆,有多少次都是華燈初上,媽媽總是騎著單車在村口等著接我,每當(dāng)一下車,看到媽媽欣喜的笑臉,我一路的勞累都一掃而光。每次路口雜貨店的阿伯就說,你媽等了你多久多久了,你坐上車去讀書了你媽又在原地望啊望。
爸爸說,送我去讀大學(xué)后回家的路上,你媽一路啜泣,哭得像個孩子。
媽媽,你清楚,女兒在追逐自己的夢想。你害怕,女兒求知若渴,而這世界,給她的又將是什么呢?我知道,你擔(dān)心你的傻女兒在外無人照料,舍不得心愛的女兒在外受到委屈。母親啊,有好多的路,你不曾也不能陪女兒走,因為你追不上女兒的腳步,你選擇的是守望,擔(dān)心,祈禱與希冀。
在我要去高中住宿的頭一天晚上,你說,“今天女兒拖了地,還洗了碗,洗了衣服,把家務(wù)活都包了,明天就要去學(xué)校住宿了,不能再幫忙做家務(wù)了,所以今天就讓她再幫我。”
你曾說,我讀初三的時候有一個早上你經(jīng)過我們學(xué)校,聽到學(xué)校正宣布某某同學(xué)總分第三名,你心中滿滿是作為母親的幸福,所以抬頭拖著去賣菜的板車雄赳赳驕傲地走在去市場的路上。
媽媽你曾說,只要我能讀,你無論多么辛苦也要供我上大學(xué)。一句承諾,竟耗盡了你將近10年的時光,F(xiàn)在你每次打電話第一句話一定是:吃了嗎?然后聊到一半又會突然問一句:吃了嗎?我總是笑著取笑你的記性,可是每次都會覺得難過,我在慢慢地長大,而你在慢慢地變老。我習(xí)慣了聽著你的嘮叨,那樣我可以告訴自己——我還只是一個孩子。
可歲月的洗禮,知識的濡養(yǎng),我也不知何時變得心高氣傲。原諒我每每放縱與放任,嚷著自立想高飛遠奔,被偏愛而有恃無恐,輕輕碰上了困惱卻永遠只對你抱怨。
而你笑著說見我轉(zhuǎn)眼已成人,可知有多開心。
母親啊,你不能改變?nèi)兆拥牟椒,卻把歲月凝聚成一道風(fēng)景;這似乎只是一種習(xí)慣,卻讓生活流淌著濃濃的溫情。忘不了多少個清晨傍晚,寒冬冰秋,你一如既往目送我離開的身影。而你終究,默默守望著我們離開的背影。
【守望散文隨筆】相關(guān)文章:
守望的散文隨筆07-12
守望的天空散文隨筆06-10
守望寧靜散文隨筆06-06
依然守望散文隨筆07-07
原地守望的散文隨筆07-12
原地守望散文隨筆07-12
守望夜的田野散文隨筆06-08
孤獨里的守望散文隨筆07-13
關(guān)于守望七月的散文隨筆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