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手机免费在线观看,国产女人在线视频,国产xxxx免费,捆绑调教一二三区,97影院最新理论片,色之久久综合,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散文隨筆 百文網(wǎng)手機站

紅薯記憶散文隨筆

時間:2021-06-24 13:50:29 散文隨筆 我要投稿

紅薯記憶散文隨筆

  受組織委派,我來到大路口鄉(xiāng)的一個叫呂那里的小村上。小村不大,卻很有名氣,緣于這個村上盛產(chǎn)紅薯。該村有個經(jīng)濟能人叫呂德忠,他靠自主研發(fā)引進種植紫薯發(fā)了家,剛開始是滿足當(dāng)?shù)厥袌,后來研發(fā)育苗,供應(yīng)全國各地市場,目前,已引進20多個品種,僅紫薯育苗一項就占地300余畝,推廣基地20000余畝,窖存地瓜600余噸,他目前已經(jīng)擁有員工100余人,不僅提高了周邊廣大農(nóng)民經(jīng)濟收入,還做成了一個響當(dāng)當(dāng)?shù)漠a(chǎn)業(yè)。

紅薯記憶散文隨筆

  看著他種植的紅薯,小時候和紅薯有關(guān)的那些記憶光片日漸清晰。我是土生土長于梁山的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后代,從小對紅薯這種食物就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其實,在我們當(dāng)?shù),我們?xí)慣叫紅薯為地瓜,也稱“山芋”。在大集體時期盛產(chǎn)紅薯,而且成為當(dāng)家主糧。相當(dāng)一段時間內(nèi),這里流行著兩首順口溜,“紅薯湯、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泥巴房子泥巴床,泥巴囤里薯干藏,一年四季都吃啥?紅薯是寶當(dāng)主糧”。由此可見,紅薯與我們這代人的關(guān)系是多么地密切!

  在我的記憶里,之所以紅薯是主糧,是因為大集體時主糧小麥、玉米和水稻產(chǎn)量低,還要交公糧,賣余糧,留種子,其余所剩無幾。我們這一帶,最易栽易管易高產(chǎn)的就是紅薯,畝產(chǎn)鮮紅薯可以上萬斤,可以填飽農(nóng)民的肚子。它全身都是寶,淀粉糖分含量高,人們不但可以蒸煮熟吃,還可以燒紅薯、烤紅薯吃,薯香誘人。為了改變口味,可以拉紅薯絲子、做涼粉、下粉條、吃粉面子。為了易于儲藏,可以切開曬紅薯干。拿紅薯干摻豆面、小麥面可以做雜面條和白面條。為了保鮮,還可以掏地窖把紅薯深藏,留作一冬一春天天吃。紅薯皮可喂豬狗,紅薯秧、紅薯?晌古sH騾馬當(dāng)飼草,薯干摻豌豆、大麥、黃豆可做牲畜飼料。“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在肯定紅薯諸多益處的同時,我們還應(yīng)該清醒地看清其另一面,紅薯不易多吃,吃多了容易腹脹、燒心,生胃病,不利于身體健康;最不雅的是人放屁多,破壞清新空氣,也可以說這是負(fù)能量和致命的缺點!

  在我的老家,幾乎家家種有紅薯。育苗、扦插、翻藤,到了金秋十月,紅薯悄然成熟。

  當(dāng)晨霧未盡、露霜還寒的時候,父輩們就已挑著籮筐出門挖紅薯。山地瘦瘠,種植的農(nóng)作物種類不多,倒是紅薯成塊成片。它們深深扎根,心形的葉子長得茵茵密密,像是給山地鋪上了一層厚實的油綠地毯。甘甜的紅薯就長在“地毯”下,挖的時候先割掉藤蔓,然后順著露出地面的藤蔸一鋤頭接著一鋤頭地挖掘。父輩們挖紅薯,恨不得把土層深翻個底朝天,卻又手留余力怕紅薯有所破損。就在一鋤頭又一鋤頭的揮動中,原本含著植物氣息的清涼也逐漸退去。剛挖出來的紅薯特別新鮮,還帶著薄薄一層未抖落掉的土壤,看起來顏色更加紅潤。個頭碩大的紅薯躺在翻新的松軟地上,一堆又一堆的,在初升的太陽下綻開笑臉,像是為“出土”慶祝。

  每年,我的母親也會種紅薯。她種過不同的品種:本地薯、粉薯、紅心薯和紫薯。在我的記憶里,母親其實是不大愛吃紅薯的,但小時候的我們喜歡,于是種上幾塊地。童年的印象中,有過各種紅薯吃法,放在米飯里蒸著吃,窩在火塘里燒著吃,磨薯粉做“溜豆腐”吃,最為美味的要數(shù)紅薯果和紅薯丸子。記得母親將紅薯煮熟,剝皮搗成泥,撒點芝麻攪拌,搟薄平攤在面板上曬,曬至半干時切成三角或菱形的小塊,曬干貯存,吃的時候放少許油炒,香脆可口,回味無窮。而紅薯丸子則不加芝麻,和入米粉、佐料搓成丸子,入油鍋炸,外層香酥,里頭軟糯。逢年過節(jié)時母親都得多備些,有時還要求我們一起動手,將樸素的紅薯盡量做成不俗的吃食。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追求。父親曾經(jīng)感慨,在他們讀書的那個清貧年代,米面不足,紅薯是作為口糧充饑的,吃膩了只好換些花樣。社會飛速發(fā)展,糧食早已不是問題,鄉(xiāng)下父輩們收獲的紅薯,也早已改變價值,作了豬飼料。我卻聽朋友說,如今在外面的'大城市里,一些飯店將紅薯做成菜肴端上了高檔餐桌,營養(yǎng)價值高,天然無添加,極為珍貴,很受歡迎。想來真正是“舊年果腹不愿談,今日倒成席上餐”了。

  現(xiàn)在的烤紅薯成了城里人的香餑餑,小區(qū)門口,簡陋的烤紅薯攤點,才一會兒工夫便是買者群集。一位奶奶牽著孫子駐足,與一旁的大嬸邊等邊聊,說超市賣的紅薯干色澤總看著不太自然,還是買這現(xiàn)烤的紅薯給孩子吃更放心。老漢從小桌一角扯下一個袋子,將冒著熱氣的紅薯裝好,彎下身遞給孩子。孩子的小手小心翼翼地剝開烤焦的薯皮,那是一個又甜又軟的紅心薯!

  剎那間,我仿佛看到一縷暖意升騰,整條街巷蕩漾的,是紅薯的樸素不俗和記憶的香氣悠遠。

  紅薯作為經(jīng)濟作物還在發(fā)揮著調(diào)劑生活補充營養(yǎng)的作用,作為主糧它早已退出了歷史舞臺。但是,有偉人說:“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我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以紅薯為主糧的特殊年代養(yǎng)育了我,我是幸福的,也是難以忘懷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寫作此文的目的在于不忘艱難困苦的歲月,珍惜今日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永葆艱苦奮斗之本色!

【紅薯記憶散文隨筆】相關(guān)文章:

紅薯面條散文隨筆07-12

關(guān)于紅薯的散文隨筆06-28

我的紅薯情結(jié)散文隨筆07-12

散文隨筆:又到紅薯飄香時04-16

記憶經(jīng)典散文隨筆07-13

記憶散文隨筆07-05

秋雨的記憶散文隨筆02-27

有關(guān)記憶的散文隨筆07-13

童年的記憶散文隨筆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