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香格里拉寫景美文
香格里拉是我的夢中情一人。
在文字、圖片和無邊的想象構建的世界里,香格里拉是人間仙境的代名詞,有什么比想象一個陌生的地方更令人心動神馳的呢?
而我,千里迢迢去赴的,是前世的約會。
在滇藏公路上行駛的汽車跳著熱烈的現(xiàn)代舞,要把人的五臟六腑都顛出來似的,我們戲謔為名符其實的“顛臟”。但這絲毫沒有影響我們的興致,反覺得更增添許多樂趣。
我的腦子里一遍一遍回想著這樣的畫面:金字塔般的雪山,銀河般的冰川,藍月亮峽谷里,雪水潺一潺,花木繁茂,開闊的陽光地帶,土地肥沃,禾苗青青。依山而建的古堡群似的喇嘛寺,金碧輝煌。一望無涯的大草原;象星星一樣多的牛羊;奔馳的成群的駿馬;皮膚黝一黑,服裝鮮亮的藏族姑娘;臉上刻滿歲月印記,一手捻羊一毛一,一手拿著轉(zhuǎn)經(jīng)筒的老奶奶。香格里拉是一個各種宗教并存,各種民族混居,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達到了極度和諧的地方……。美國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在《消失的地平線》一書里是這樣向全世界隆重推出這位美一女的。
車窗外是高寒藏區(qū)特有的風景,高大挺拔的云杉,一望無際的青稞,開滿鮮花的草甸,優(yōu)哉游哉的牛馬,曬青稞的“發(fā)射臺”,風中飛舞的經(jīng)幡……。都在告訴我們,香格里拉應該是近了,更近了。
沿途沒有什么行人,尤其很難看見著藏服的行人。好不容易看見對面山上有一群馬,卻只有一個牧馬人,陪伴他的是天上的白云,遠處的青山和腳下的草地,要不是還有一群自一由的馬,他一定是十分孤獨的。想起兩年前在駛往四川黃龍的途中也看見同樣的情景,空曠而遼闊的'高原上只有牧人蒼涼的歌聲,那種樂天豪放而又孤寂的聲音一下子打動了我,莫名其妙的竟有熱淚涌上眼簾。
當碩一大的香格里拉和松贊林寺幾個大字出現(xiàn)在視野時,我那激動的心反而開始平靜,就象渴望已久的一次聚會,真到聚了,反而沒有盼望中的甜蜜。
依山而建的寺廟是典型的藏式風格,粗看,有些象布達拉宮,怪不得有人叫它“小布達拉宮”。我們都沒能親眼看見過真的布達拉宮,只是和圖片比較,覺得只是有些形似,氣勢上比不上。拾級而上,著僧衣的喇嘛們臉上都是平和安詳?shù),不是我想象中的嚴肅而凝重的樣子,而在我的粗淺的理解中,藏傳佛教的那種使命感和沉重感比內(nèi)地佛教更甚,許是看多了電視上苦行僧們的神秘和善男信女們五體投地的虔誠吧。寺廟的屋頂在夕陽的余暉下,真的是金碧輝煌、熠熠生輝的,可惜的是當我們下山想去對面山上拍它的全景時,天卻開始下雨,只好悵然而返。
我早早地退出參觀的人群,站在山頂眺望,想感受一下小說里描寫的與世隔絕的意境。寺門外的那一幕卻最先進入境頭,一群盛裝的藏族小孩在游說每一個進寺的游人,想讓他們和自己合影,掙幾個學費。想起剛才進門時只顧著和他們應酬,連大門是什么樣子的都沒看清楚,心里不免有些憤憤然。其實孩子們是很乖一巧的,說的話也很得體,讓游客們特別是我們女游客不忍拒絕,雖然覺得自己這種廉價的同情未必有用。近幾年來,在貧困地區(qū)和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風景區(qū),這樣的情景早已不足為奇,有時候,她們甚至已經(jīng)影響游客的心情,干擾游客的游興了。但我不明白的是,可不可以讓游客們用另外的方式來表達愛心?讓孩子們都回到學校或書桌前去?這種扶貧的方式,破壞的不僅僅是風景和心情。山下的馬路上有無數(shù)的汽車來來往往,真不知它們是從哪里鉆出來的,一路上可沒見過這么多的車,它們正在用現(xiàn)代工業(yè)的“尾氣”污染著這塊“完美保留自然生態(tài)和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凈土”。在過份的開發(fā)和外界的各種觀念的影響下,她還能是一塊凈土嗎?
香格里拉縣同樣如此,由中旬改名為香格里拉縣的地方,到處是開發(fā)建設熱火朝天的景象,也很難找到古樸原始的風味了,那個寧靜的夢已經(jīng)被打破了。我一直認為開發(fā)就是另一種破壞,象八達嶺長城,原本應肅殺傲岸的,卻熱鬧如同農(nóng)貿(mào)市場。
如果不開發(fā),難道遠離都市的人們就只能過刀耕火種,茹一毛一飲血的原始生活?這真是一對矛盾。
第二天,天開始下雨,我們離開住宿地,駛向碩都湖方向,身上有些冷,心中有些悵然若失,又不知失的到底是什么。這個不知名的碩都湖在導游的介紹時并沒有引起我們太大的興趣。
但碩都湖卻給了我們“驚艷”的感覺,打動人心的卻不是“艷”,而是極至的“淡”。
雨霧中的碩都湖,靜靜的,無波無瀾,沉靜如深閨的處子。這座高原湖泊,海拔三千多米,是一個新發(fā)現(xiàn)的風景點,“正是養(yǎng)在深閨人不識”,天然、樸實而未加修飾。我們來的季節(jié)是盛夏,少了春的嬌一艷,少了秋的成熟,有些淡淡的愁怨,有少許的孤獨和寂寞,這種魅力讓人想起溪邊浣紗的西施,而不是盛裝而舞的飛一燕。游人不多,下著細雨,周圍安安靜靜的。介紹說有些水鳥、水鴨子等,但我們沒有看見,整個湖面如同凝固了一般,象一部無聲的黑白電一影。湖岸上開著成片的酥油花,給這幅黑白畫增添了不少的暖色*,不讓人覺得過于清冷。碩都湖四周都是杜鵑花,可以想象,當滿山的杜鵑開放時,碩都湖就會變得濃妝艷抹了,那會又是另一番熱鬧景致。
不過,我慶幸我看到的是“淡掃娥眉”的碩都湖。
遠離鬧市,交通不便,沒有過份開發(fā),真是碩都湖之幸。使她離群索居,象一位幽居的仙子。我想起古墓派的小龍女,碩都湖就是這樣一位姑娘,不食人間煙火,而一旦步入江湖,就會有不知所措的感覺了。
離開碩都湖時,我頻頻向后望去,和她依依惜別。山下,一條未竣工的高速公路向遠處延伸著,碩都湖將會有一個不安靜的未來。
但愿她在什么情況下都仙容依舊。
在香格里拉,我獨愛碩都湖。
【回望香格里拉寫景美文】相關文章:
回望城里人美文欣賞08-02
寫景古韻美文01-23
經(jīng)典散文回望06-09
回望散文03-23
雪夜寫景美文08-01
山巒寫景美文08-25
雨的寫景美文08-26
日落寫景美文09-03
冬夜寫景美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