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主管中藥師》考試輔導資料:薄荷臨床應用
導語:薄荷為疏散風熱要藥,有發(fā)汗作用,主要用于風熱表癥、身不出汗、頭痛目赤等癥,常與荊芥、桑葉、菊花、牛蒡子等配合應用,我們一起來看看《主管中藥師》的知識點吧。
薄荷臨床應用
1.用于感冒風熱、溫病初起有表癥者
薄荷為疏散風熱要藥,有發(fā)汗作用,主要用于風熱表癥、身不出汗、頭痛目赤等癥,常與荊芥、桑葉、菊花、牛蒡子等配合應用;如果風寒感冒、身不出汗,也可配合紫蘇、羌活等同用。
2.用于咽喉紅腫疼痛
薄荷清利咽喉作用顯著,主要用于風熱咽痛,兼有疏散風熱作用,常配合牛蒡子、馬勃、甘草等應用。也可研末吹喉,治咽喉紅腫熱痛病癥。
3.用于麻疹透發(fā)不暢
薄荷有透發(fā)作用,能助麻疹透發(fā),可配合荊芥、牛蒡子、蟬衣等同用。
山茄花的藥理作用
①中樞作用
白曼陀羅花的主要有效成分為東莨菪堿,有顯著的鎮(zhèn)靜作用(阿托品則興奮大腦)。
一般劑量可使人感覺疲倦、進入無夢之睡眠;它還能解除情緒激動,產生健忘。
個別病人可產生不安、激動、幻覺乃至譫妄等阿托品樣興奮癥狀。
過去僅知其可作麻醉前給藥,現(xiàn)與冬眠藥物合用(在某些情況下,可不用或少用冬眠藥物),產生強大的協(xié)同作用,廣泛應用于中藥麻醉。
電生理方法證明,東茛菪堿對大腦皮層及中腦網狀結構上行激活系統(tǒng)有抑制作用;臨床實踐證明,毒扁豆堿(靜脈注射,可用至4毫克)有良好的催醒作用,說明其麻醉作用可能與中樞性遞質有關。
東莨菪堿對呼吸中樞的興奮作用、抗暈作用與治療帕金森氏病的作用,都比阿托品強。
、谥車饔
東莨菪堿能阻斷毒草堿型乙酰膽堿受體,因此作用性質上與阿托品相同,僅在作用強度上略有差異。
其散瞳、麻痹眼調節(jié)及抑制腺體分泌的作用,較阿托品約強1倍,對心臟迷走神經的作用則較弱,中藥麻醉過程中,心率顯著加快,可事先給心得安以克服之。
由于它的抗膽堿作用,洋金花總堿注射液在解救有機磷農藥中毒有良好效果。
它與阿托品同樣有解除血管痙攣的作用,因此能改善微循環(huán)及組織器官的血液灌注,而有抗休克的功效。
③體內過程與毒性
洋金花總堿口服,較易吸收,分布于全身,可通過胎盤至胎兒循環(huán)。
用犬和小鼠實驗表明,洋金花對生殖功能及胎兒均無影響;大部分在肝中被酶水解,東莨菪堿僅1%以原形從腎排出。
犬靜脈注射洋金花總堿后,可發(fā)生強烈驚厥或角弓反張,終于呼吸衰竭而死亡。
用總堿對犬作靜脈麻醉(2毫克/公斤),3天后處死,未見內臟有明顯形態(tài)學改變。
犬靜脈注射最小致死量為80毫克/公斤,麻醉的最小有效量為2毫克/公斤,安全范圍較大。
【《主管中藥師》考試輔導資料:薄荷臨床應用】相關文章:
2017年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最新輔導資料06-27
主管藥師考試必備試題10-22
臨床醫(yī)師考試內科學輔導資料07-02
主管中藥師考試鞏固題07-02
主管藥師考試2017備考試題08-29
2017年主管藥師考試鞏固試題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