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手机免费在线观看,国产女人在线视频,国产xxxx免费,捆绑调教一二三区,97影院最新理论片,色之久久综合,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教學設計

司馬光教學設計

時間:2025-04-14 17:00:01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司馬光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司馬光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司馬光教學設計

司馬光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司、假”等13個字,會寫“別、到”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課文,背誦課文。通過朗讀,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

  3.能從課文插圖中學習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tài)。

  教學重點

  1.認識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案例(一)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小朋友,你知道司馬光嗎?你對他了解多少,能對大家說一說嗎?

 。▽W生根據課前收集的材料說一說)

  2.(出示司馬光人物頭像)師介紹:司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學問的人,他姓司馬,名光,司馬是復姓,著有《資治通鑒》。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關于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的課文。

  板書課題:司馬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播放多媒體課件和課文朗讀的錄音,學生邊看、邊聽、邊思考。

  2.提問:課文講了司馬光小時候的什么事?(學生概括故事)

  3.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②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讀一讀。③標出課文有幾小節(jié)。

  4.師檢查讀文情況。①出示詞語,指名認讀。②出示帶點字,學生交流識記方法,“開火車”認讀。③分段讀課文,集體評議、訂正。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習課文第一小節(jié)。

 。1)引讀第一小節(jié)。

  (2)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

 。3)“古時候”是什么時候?從圖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時候?

 。ǔ鍪菊n文插圖,學生看圖回答)

  2.學習課文第二小結:

 。1)自讀,標一標有幾句話。

 。2)指名讀,想一想:他是誰?

  (3)出示句子,比較:這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跟幾個小朋友玩。

  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玩。

 。4)讀第二句,把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讀清楚。(學生自由讀。)

 。5)花園里有什么?(自由讀。)

 。6)這是一口怎樣的水缸?看圖,水缸究竟有多在?缸里的水多不多?你從哪看出來的?你能把缸大水多讀出來嗎?(生練讀、評讀)

  3.學習課文第三小節(jié)。

  (1)這時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學生自由讀第三段。

 。2)小朋友是怎樣掉進大水缸的.?什么叫“一不小心”?

  (3)小朋友掉進水缸里了,著急嗎?用著急的語氣讀讀。

  (學生練讀、評讀)

  4.學習課文第四小節(jié)

 。1)小朋友們都怎樣了?“慌了”是什么意思?學生自由讀,用“──”畫出小朋友表現的句子,圈出表示動作的詞語。

  (2)交流匯報,師板書:小朋友慌了叫喊跑找(分析字形)

  (3)如果當時你在場,你會怎么叫,怎么喊?(學生試著叫、喊)

 。4)讀出小朋友慌了的語氣。(學生練讀,評讀)

  5.學習課文第五小節(jié)。

 。1)司馬光是怎么做的?(自由讀)

 。2)出示句子:哪句話好?為什么?(學生讀句子,比較異同)

  他拿起一塊石頭,砸那口缸,砸破了。

  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砸破了。

  (3)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動作的詞,標出△。

  板書:司馬光沒有慌拿起使勁砸

 。4)把自己當成司馬光,邊讀邊做動作。

  6.學習課文第六小節(jié)。

 。1)指名讀,想想結果怎樣?

 。2)用輕松愉快的語氣讀一讀。

  7.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自己讀,指名讀)

  四、總結全文

  1.談收獲:你喜歡司馬光嗎?為什么?從這個故事中你學到了什么?

  2.如果當時你也在場,你會想什么辦法救人?

  板書設計

  20.司馬光

  小朋友司馬光

  慌了沒有慌

  哭叫喊跑舉使勁砸

司馬光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教育學生要像司馬光那樣,遇事不慌,積極開動腦筋,解決問題。

  教具準備:教學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看圖,學習第1自然段

  1、有一天,司馬光和小朋友來到了什么地方?干什么?

  2、自讀第1節(jié)。用自己的話說說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關鍵人物。

  3、再指名說說假山、水缸的位置。

  4、指導朗讀。

  二、學習2~3自然段

  1、這時發(fā)生了什么事?自讀第2節(jié)。

  2、出示句子。有個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里。

 。1)這時情況怎么樣?誰來讀?

 。2)語匯議:是否讀出了危險的語氣。

  (3)指導詩詞:一不小心。

  (4)指讀,個別讀,章讀。

  3、在這危險緊急關頭,小朋友和司馬光他們的表現和做法一樣嗎?用畫出有關句子。自讀2~3節(jié)。

  4、反饋、交流、討論。

 。1)出示句子:別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還有的跑去找大人。

  ①理解都慌了,指導讀詞。

 、谝x,別的小朋友都慌了,他們有的(),有的()還有的()。

 、壅l來學他們喊一喊?怎么喊?喊些什么?

 、鼙硌葑x這句話。

 、萸覕U有的.有的還有的來說話嗎?

  (2)誰畫了司馬光怎么做的句子?

  ①指導讀詞:沒有慌、使勁。指導讀句子,表演朗讀。

 、谒抉R光為什么會這樣做?他當時是怎么想的?你覺得他是個怎樣的孩子?

 、劢Y果呢?小孩得救了,大家高興嗎?指導朗讀最后一句話。

  ④如果這時大人趕來了,會對司馬光說些什么?

  5、小結。

  6、有感情朗讀課文。

  三、表演課文:

  板書設計:21·司馬光

  沒有慌使勁砸缸

  遇事沉著有主張

司馬光教學設計3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認識3個偏旁部首;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朗讀課文,體會司馬光遇事沉著、機智救人的.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1、能認識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看圖展開合理的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

  課時劃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書寫。

  教具準備: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2、“司馬”是個復姓,“光”是名。

  簡介司馬光。

  二、范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范讀課文。

  2、思考討論:主要寫了司馬光小時候的一件什么事?

  三、看圖回答,出示生字詞

  1、圖上畫的是什么時候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古時候)

  2、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花園是個什么樣兒的?(出示:一口水缸)

  3、圖上畫了哪些人?他們在干什么?這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出示:都找大人砸那口缸)

  四、教學生字詞

  1、自學生字詞。要求:看出示的詞卡,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想想詞義。

  2、檢查乍學情況。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評析:字音是否主導準,句子是否讀通。

  五、指導寫字

  1、鞏固字音。

  2、你用哪些方法記住了這些生字?

  3、指導書寫。

  4、師范寫,生描紅、仿寫。

  第一課時作業(yè)設計

  一、比一比、組詞。

  找()候()司()園()

  劃()后()絲()圓()

  掉()流()使()爬()

  桌()留()是()爪()

司馬光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通讀課文,大概了解課文大意。

  2、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

  3、會寫“嚇、叫”兩個生字

  教學重點:

  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

  教學用具: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老師都知道同學們喜歡看電影、電視。今天,就請大家看一場小電影,好不好?(好。用課件播放司馬光救人的故事短片)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二、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當播放到小孩子掉到水缸里就暫停播放)小朋友掉進水缸了,是誰用什么辦法把他救出來了?現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讀

  2、學生自由朗讀

  3、自由朗讀后教師重提問“小朋友掉進水缸了,是誰用什么辦法把他救出來了?”在學生的回答中,老師對學生的回答作適當的指導,對學生的回答作出評價并給以鼓勵,從而達到使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的目的。

  三、學習生字

  在剛才的朗讀中,同學們是不是發(fā)現了一些字,我們看起來有點陌生呢?(是)大家看看黑板,是不是這些?(生字卡片出現生字)哦!原來這些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生字。那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認識他們!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2、認讀生字

  (1)請個別學生選讀生字,可以是幾個,也可以是全部一起。前面兩個學生就請其他同學讀其進行評價,然后由幫其正音的同學帶讀他幫忙糾正讀音的,并對幫忙糾正讀音的學生給以鼓勵。如果這個學生都能讀準確,就由其帶讀一次。

  (2)再請1~2個學生選讀,然后就開火車練讀生字。

  3、識記生字

  同學們認讀生字真有辦法,一會兒就能讀好了,老師相信同學們記住這些生字也一樣有辦法。我們試試看!

  (1)學生在黑板上的生字卡片里選擇自己會的生字來給大家講講自己的認識方法。(要求學生認真傾聽別人說話)

  要求學生能把生字的讀音讀準,然后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來認識這個生字,教師對其做適當的指導,最后用這個生字口頭組詞或口頭造一個句子。

  (2)到最后剩下幾個比較難的生字,老師在課堂上的指導。如:司,“乙”字部,左邊加一豎就能變成“同”字,組詞:司機、上司、司馬光。假:把單人旁換成雨字頭就變成“霞”。缸,部首:缶,換掉偏旁可變成“江”,組詞:水缸、大缸、米缸;牛盒睦锸裁炊紱]有,只長滿草,害怕得很就是心里“慌”,組詞:慌張、慌忙、心慌。使:按照偏旁筆畫來教。勁:把輕的車字旁換成力字旁。砸,猜字謎:一個三框面朝東,一塊石頭背后撐,一條毛巾藏肚中。組詞:砸破、砸爛、砸鍋賣鐵。

  (3)把所有的生字都不帶拼讀齊讀一次。

  (4)脫音讀生字。

  同學們真棒!把那么多的生字都認識了,要不我們現在來玩一個小游戲來輕松一下吧?(好)

  我們就來玩“登山”:誰能一口氣怕到山頂取到小紅旗就是贏家,老師就獎勵他一朵紅花。(生詞卡片出示爬山式的脫音生詞,把13個生字分成三小組,請大概4~5個學生“爬山”。)

  四、寫字指導(學會能寫“嚇、叫”兩個生字)

  游戲我們就玩過了,我們現在要靜下心來學學寫字了。剛才我們學習了“嚇、叫”這兩個生字。

  (1)先讓學生觀察該如何寫好這兩個生字有何相同,寫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嚇、叫都是口字旁,兩個字都要寫得左窄右寬;“口”字應該寫得高)

  (2)教師在黑板上范寫(教師邊說寫的要點邊寫生字)

  (3)學生隨著音樂寫生字。

  (4)大部分學生寫完就找兩個學生的生字展示并作簡單評價。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司馬光》這一課,我們都知道機靈的司馬光救回了掉進大水缸的小朋友,還學習了13個生字并且寫了“嚇、叫”兩個生字,同學們都學得很認真。下一節(jié)課我們再來把這篇課文學完,大家回去再仔細讀讀課文,聰明機靈的司馬光是怎么救人的。

司馬光教學設計5

  教學要求:

  1.學會10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能讀準多音字“得”的另一個讀音(de)。

  2.理解圖意和課文內容,知道司馬光是一個聰明勇敢的孩子。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板書課題,簡要介紹司馬光——姓司馬,名光,是北宋時期的人,離現在有900多年,是我國古代的歷史學家。

  2.設置懸念:今天我們就是要講一講司馬光小時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為什么要救呢?(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指導看圖,初步了解圖意。

  1.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這個地方有些什么?

  2.圖上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哪個是司馬光?

  三、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圖畫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讀要求:

  (1)讀準每個字音。

  (2)畫出本課的生字。

  2.說說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四、讀講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出示生字卡片“古時候”,幫助學生理解“古時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讓學生說說,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這篇課文要寫誰的事情。

  (4)回到課題,是以人物的名字作為課題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幾句話,這兩句話分別講了什么?

  (2)借助圖畫學習第2句話,弄清缸與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強調是裝滿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園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裝滿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讀課文,思考:

 、倌莻小朋友是怎樣掉進缸里的?

  ②掉進缸里的小朋友會出現什么情況?

  (2)學生回答思考題后,教師略作小結,為突出司馬光遇事不慌,聰明果敢作好鋪墊。

  第二課時

  一、學習四至六自然段課文。

  1.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讀課文。

  (2)討論:從哪里看出別的小朋友都慌了?

  (3)出示卡片:有的嚇哭了,有的叫著喊著跑去找大人。

  (4)在學生讀文想象后,讓學生表演第4段的內容。

  (5)小結:別的小朋友心里著急,動作忙亂,司馬光表現怎么樣呢?

  2.第五自然段。

  (1)要求學生仔細讀課文,用筆畫出司馬光的動作。

  (2)出示卡片:司馬光沒有慌,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砸破了。

  (3)討論:

  ①司馬光沒有慌,他是怎樣做的呢?

 、凇芭e起”與“拿起”作比較,“舉起”說明什么?

 、壑该寣W生表演“使勁砸”的動作。

 、堋皫紫伦印备嬖V了我們什么?

  (4)再引導學生看圖,討論:

 、偎抉R光為什么要砸缸?

 、谀苡脛e的辦法救出那個掉進缸里的小朋友嗎?

  (5)小結:司馬光救人這件事可看出他是個遇事不慌、聰明、果敢的孩子。

  3.第六自然段。

  (1)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準“得(dé)”的讀音。

  (2)讓學生代得救的小朋友向司馬光說一句感謝的話。

  二、朗讀四至六自然段課文。

  第三課時

  一、總結全文。

  1.指名朗讀。

  2.看圖復述故事。

  3.讓學生說說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

  二、完成課后作業(yè)第2題。

  1.卡片出示兩組句子:

  (1)他跟幾個小朋友玩。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玩。

  (2)司馬光。司馬光用(石頭)砸缸。

  2.要求學生找出每組的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1)第1組的第2句寫明在什么地方玩,并體會表示地點的詞語在句中的作用。

  (2)第2組的第2句寫清楚了司馬光用什么東西砸水缸。

  三、指導學生識記字形并書寫。

  1.讓學生自己說說如何識記本課的10個生字。

  2.指導書寫。

  “候”注意右上不要寫成“工”字。

  “孩”右半邊的筆順是“亠亥”。

  “回”是大口套小口,注意大口的最后封口。

  “朋”由兩個“月”組成。

  “跑”“足字旁”,右邊是書包的“包”。

司馬光教學設計6

  【教學目的】

  1、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識字的能力。會寫“別、到”等6個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運用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的方法背誦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能從課文插圖中學習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tài)。

  【課前準備】

 。、學生:

  ⑴ 搜集有關司馬光的資料。

 、 認讀字卡片。

 。病⒔處煟

 、 吹塑紙剪成假山、水缸。

 、 課文插圖,第4、5自然段的文字。

  【課時安排】

 。舱n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ǔ鍪舅抉R光的圖片)師: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一位古時候的人,他的名字叫司馬光。他是一位有名的人。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寫的就是他小時侯的事。

 。ò鍟n題 20、司馬光)

 。◤膱D入手,引出課題,激起學生對司馬光了解的愿望。)

  二、自主識字,初讀感知

 。薄⒆寣W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認字,讀通課文:

  ⑴ 借助拼音。

 、 問別人。

 、 聯系上下文猜字。

 、 聽別人讀。

 。、同桌互讀正音:

 。场⒅该x課文。其他小朋友認真聽,評一評讀得怎么樣。

 。▽W生評價訂正讀音,教師隨機利用卡片指導學生鞏固認讀字。)

 。、運用游戲,檢查學生識字情況。

  師:現在我們要把生字朋友從課文中請到我的生字卡片上,看大家還認不認識?

  出示生字卡片,用“摘字”的游戲識字。

  (方法:把字貼在黑板上認識哪個字就摘哪個字來讀,其他學生跟讀。)

  讓學生在小組里摘字,說說用什么方法認識這些字的。

  師:誰來說一說哪幾個生字用換偏旁的方法來記住的?

  叫──收 球──救

  師用“開火車”的游戲檢查學生識字情況。

 。、把生字朋友送回課文的家中,全班齊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司馬光干什么?用簡短的話說一說。

 。ǖ湍昙壵Z文教學的`重點是識字,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重要的是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在出示了四種識字方法,這樣既復習鞏固了原有的知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運用已有知識的能力。同時為了讓學生識起字來饒有興趣,在教學中引入游戲。這樣能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提高識字效率,鞏固識字效果。)

 。、四人一小組讀課文,可以齊讀、分段讀、表演讀。講講自己讀懂了什么?

  (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習慣,以自主閱讀為主,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

 。贰⑿〗M匯報交流。

  三、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學習“到、別”兩個生字:

 。、讓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記憶字形。找一找兩個字的相同點。

  (學生知道這兩個字是同部首的字 ,學習立刀旁)

 。、教師范寫,生描寫

 。、請寫的好的學生說一說怎樣才能寫好。

 。、生練寫,同桌互評。寫的滿意的畫一個。

司馬光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學習了解司馬光臨危不慌、砸缸救人的故事,激發(fā)學生向司馬光學習遇事鎮(zhèn)靜、機智過人的情感;

  2)學習本課10個生字和一些詞語,認識走(走字底);

  3)學習并會用誰和誰干什么的句式說話;

  4)能根據語言內容讀出情感,背誦課文。

  教學用具:生字卡片、投影片、小黑板、投影儀。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小朋友,今天我們又要學習課文了,先請你們看課題:22.司馬光(齊讀)

  2)(介紹司馬光)司馬光是900多年前一個很有名的人物,他姓司馬,名光,司馬是復姓。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范讀課文,生思考:課文講了司馬光小時候的什么事?

  2)通過交流,概括出課文講了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朗讀要求: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②數數課文有幾個小節(jié),標上小節(jié)號。

  4)用手勢告訴老師,課文有幾小節(jié)?(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

  5)用引讀法學習第一小節(jié)。

 、購那埃袀孩子叫什么?

 、谑裁磿r候,有個孩子叫什么?

  6)在投影片上找出誰是司馬光。

  講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習第二小節(jié)。

  ①指名讀課文。(想想:他是誰?)

 、诒容^句子:一天,他和小朋友們在花園里玩。

  司馬光和小朋友們在花園里玩。

  兩句話的意思一樣嗎?為什么課文第二小節(jié)要用 他而不用司馬光?

 、鄢鍪揪毩。

  一個小朋友掉到_______里去了。

  學習掉(動作演示)缸(看圖介紹)。

  ④小朋友掉到水缸里了,焦急嗎?用焦急的語氣讀一讀。

  ⑤齊讀第一、二小節(jié)。

  (2)學習第三、四小結。

 、賹W生自由朗讀課文。

  朗讀要求:

  a.找出小朋友慌了的句子,用____劃出來,找出小朋友表現的句子,用------劃出來。

  b.看這個練習,想想該怎么填?

  ________都慌了。司馬光_________一塊石頭,使勁________那口缸,缸_______了。

  ②交流從小朋友們慌了的句子中圈出的表示動作的詞語。

  板書:小朋友們都慌了,叫、喊、跑、找,學習喊。(分析字形)

  如果你當時在場,你會怎么叫,怎么喊?(試著喊、叫)

  ③讀出小朋友慌了的語氣,讀第三小節(jié)。

 、苄∨笥褌兌蓟帕,如果你在場,你會想什么辦法救掉在缸里的小朋友?(簡要板書)

 、菟抉R光怎么做,找出動詞,標出△。

  板書:司馬光沒有慌 拿起 使勁砸

  學習起(析字形,動作演示)砸(動作演示,書空)使勁(找同義詞:用力)

 、抻面(zhèn)定的語氣讀課文第四小節(jié)。

 、咄缹ψx第三、四小節(jié)(男女生對讀),試著背背。

  2)學習第五小節(jié)。

 、僦该x課文,想想:司馬光使勁砸缸,結果怎樣?

 、诮涣,學習流(看投影片)。

  ③用輕松愉快的語氣朗讀課文第五小節(jié)。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評價想法,概括全文

  1)四人小組討論:你們想的方法和司馬光的方法,哪種好,為什么?

  2)學習課文,你知道司馬光是個怎樣的人?

  【第二課時(略)】

  【附板書】:

  22 司馬光

  小朋友們都慌了,叫、喊、跑、找

  司馬光沒有慌 拿起 使勁砸

  【附對本課教學的說明】

  《司馬光》是一篇講讀課文。司馬光是900多年前的一個人物。在備課時,我首先考慮的是讓學生有興趣地學,能在有限的40分鐘內,學到知識,掌握一些識字的方法,有獲得知識后的愉悅體驗。

  一、引導學生樂學。

  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共同組成的雙邊活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通過自己參與才能獲得認知與能力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必須創(chuàng)設愉悅情境,注重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與主體性,使學生樂于學習。

  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對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是很陌生的,有些學生連大缸也沒見過,課文語言比較簡練抽象。在導入教學時,我用復合投影片讓學生比較形象地理解司馬光砸缸救人的出眾智慧和意義所在。那么課文中又是怎樣具體描述的呢?這樣就喚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產生了學習課文的需要。

  課文第三小節(jié)寫了小朋友都慌了,叫著,有的跑去找大人。這一節(jié)內容如果由教師講解,學生就會覺得平淡,提不起勁。我讓學生說說:如果你當時在場,你會怎么叫?怎么喊?學生的興趣被激發(fā)了,一個個邊做動作邊喊叫。喊叫的過程中,學生也在學習語言,而接下去的評價喊叫是否合理的過程,更是一種對語言的理解、運用、表達的過程。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理解了喊、叫的意思,而全體學生都參與了喊叫和評價,也體現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動性原則。

  二、指導學生會學。

  學生在一堂課上的所得,并不只是書本上的知識,更應該是素質的提高,學會學習的方法和形成能力。

  課文第二小節(jié)有一句話:一天,他和小朋友在花園里玩。我讓學生先讀讀、想想,比較兩句話的意思是一樣嗎?為什么課文中用他而不用司馬光。學生通過讀,明白兩句話是一樣的',用他就避免了重復。這中間還用了聯系上下文的意思讀下文,這是一種讀書學習的方法,這種方法的掌握有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又如課文第三、四小節(jié)分別寫了小朋友慌了和司馬光沒有慌的表現。如果由教師一味講解,學生就會被教師牽著鼻子走,索然無味。我讓學生先讀讀這兩節(jié),講講讀懂了什么?再讀讀課文,用_____劃出小朋友的表現,再用-------劃出司馬光的表現,然后思考下面這個填空題:( )都慌了。司馬光( )一塊石頭,使勁( )那口缸。通過這樣的讀讀、劃劃、講講、填填,使學生學習、內化了課文語言,學會了讀懂課文的方法。通過對小朋友和司馬光不同表現的比較,激發(fā)學生學習司馬光臨危不慌的愿望,增強了學生學習的樂趣。

  三、讓學生有利于發(fā)展地學。

  學會課堂上所教的知識,這不是學生學習的終結,也不是課堂教學的終結。課堂教學是為了學生更好地發(fā)展,要讓學生的思維得以發(fā)展。

  在學習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方法前,我先請學生講講他們救小朋友的方法。有的說推缸倒水救人,有的說用繩子把落水的小朋友拉上來,也有的說用抽水機將缸里的水抽調,還有的說打110報警電話學生的這些想法有的不合理,有的不符合當時情況,但學生都通過自己的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發(fā)展了思維。學完課文后,我再請學生比較自己的想法,發(fā)展了思維。學完課文后,我再請學生比較自己的想法與司馬光的做法哪一個更適合當時的情況。這樣,訓練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和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這是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一種發(fā)展。

司馬光教學設計8

  【教學要求】

  1、認讀生字、詞語,讀懂課文。

  2、教育學生在緊急情況下要沉著、冷靜,只有動腦筋,才能想出好辦法。

  【教學重點】

  讓學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具】

  小黑板、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讀通課文。

  2、認讀、拼讀詞語。

  【教學過程】

  1、定向

 、 讀通課文,提出要求。

  ⑵ 思考:誰砸缸救人,請介紹一下這位名人。

  2、自學課文

  要求劃下新詞,思考問題。

  (老師來回巡視,指導困難生發(fā)現問題,幫助解決)

  3、練習

  (說話練習)

 、 讀通長句。

  只聽撲通一聲,一個躲在假山上的小朋友,腳下一滑,掉進了旁邊一個盛滿水的大缸里,一下子就沒了頭頂。

 、 給課文標段號。

 、 理解誰砸缸救人?介紹司馬光。

  (清楚“復姓”兩個字)

 、 說話練習:“司馬光是……”。

  4、詞語認讀

  砸缸 伙伴 捉迷藏 亭子 躲在 撲通 急中生智 嘩夸 機智 勇敢

  5、作業(yè)

  ⑴ 讀課文1遍。

 、 認讀詞語,完成練習1。

 、 抄寫詞語1遍。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復習生字、新詞,訓練朗讀。

  2、分析課文,學習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

  【教學過程】

  一、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

  1、填空:( )砸缸救人。

  2、介紹司馬光。

  3、復習生字、新詞。

  二、讀講1~2段:

  1、讀讀劃劃:為什么要砸缸救人?

  2、填空:這是一只( )缸。(大、厚、重)

  3、思維訓練:師:為什么要砸缸?為什么會來不及?

  4、讀1、2段。

  三、讀講3~4段:

  1、自讀第三段,圈詞:體現別的'孩子驚慌的詞。(驚叫,高聲喊道,嚇傻了,趕緊)

  2、朗讀訓練,讀出孩子們的驚慌。

  3、思維訓練,理解“沒有慌神”和“急中生智”這兩個詞。

 、 師:沒有慌神,說明他怎么樣?(很鎮(zhèn)定)

 、 急中生智!凹薄,司馬光遇到什么緊急情況。(第二段最后一句話)“智”,哪個詞突出了智?(砸)

  4、說話訓練,說清楚司馬光救人的原因。

  5、讀讀演演第四段。

  6、思維訓練,師:為什么要使勁向那口缸砸去?

  思考原因:缸大,人小,力氣小)

  四、詞語訓練:

  1、師:水多嗎?哪個詞說明水多?(嘩嘩)

  2、師:大家都夸司馬光是個機智勇敢的孩子,機智體現在(想出辦法),勇敢體現在(沒有慌神)。

  五、說話訓練:

  夸夸司馬光。(你真是個好孩子!)

  六、小結:

  學了司馬光救人,我們懂得了遇到緊急事件,要沉著冷靜、動腦筋、想辦法。

  七、作業(yè):

  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復習詞語,朗讀課文,聽寫生詞。

  【教學過程】

  1、復習詞語:

  強調:亭子、捉迷藏、嘩、夸,這四個詞的讀音。

  2、朗讀課文。

  3、聽寫詞語:

  強調:稻的第十二筆、藏的第六筆、第十一筆、砸的第七筆、慌字中間沒有—點。

司馬光教學設計9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8個詞語,認識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教育學生遇事要像司馬光一樣沉著機智。

  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 2.指導識字、寫字。 3.通過朗讀第四、五段理解司馬光遇事時與別的小朋友反應不同,說明他是個愛動腦筋機智聰明的孩子。

  課前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 2.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3.分別抄有第四、五兩段課文的小黑板。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學習生字 這堂課我們要來認識一位古代的小朋友,他是誰呢?(板書:司馬光)請學生讀準”司“。告訴學生“司”是“司機”的“司”,在這里與“馬”組成復姓。再請學生讀準“光”的音。提示“光”的音。提示“光”的筆順。學生完整地讀課題。

  二、過渡激趣,整體感知 1.司馬光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能寫在課本里讓我們大家學習呢? 2.聽課文錄音,注意良好的`聽讀姿勢、聽讀習慣的培養(yǎng),特別要學生注意看清課文標點,聽好停頓的地方。 3.學生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的長句子。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留心聽,聽后互相評議。

  三、突出重點,教學課文

  1.司馬光生活的年代離我們現在很遠很遠了,課文第一段用了一個什么詞表示?學習古時候”讀準“時”。

  2.有一回,司馬光和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玩,突然,發(fā)生了一件很危險的事,司馬光是怎么做的呢?結果怎樣呢?請同學們自己學習二到六段。要求:仔細讀課文,畫出講司馬光表現的詞句,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再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3.交流討論。 (1)發(fā)生了什么危險的事?誰來讀二、三兩段課文?其他人注意聽有沒有讀出危險的感覺。 (2)別的小朋友年看到小伙伴掉進小缸,他們怎么樣了?先指名回答,再讀有關句子。然后引導學生學習生字“都、慌、嚇、哭、喊”,啟發(fā)學生自己分析“嚇、哭、都”的字形。 (3)司馬光的表現與別的孩子有什么不同?指名讀第五段。其他同學注意聽他有沒有強調出司馬光與別的孩子不同的地方。評議,練習朗讀。 (4)結果怎樣? 這里采用師生對讀方式怎樣?朗讀最后一段。

  4.司馬光救出了小朋友,那時,他自己也還是個孩子,學習生字“孩”,注意“孩”是子字旁,寫法與“子”不同,最后一筆是“提”。啟發(fā)學生思考還有什么辦法能救掉進缸里的小朋友。學生可能想出以下辦法:①把小朋友拽出來;②在缸里,拉他出來;3把缸推倒等。教師首先要肯定學生們愛動腦筋,然后將方法進行比較:大家想的辦法基本是讓人離開水,但在當時情況下,缸太大,太重,喊人又來不及,司馬光能及時想到用大石頭砸破缸,使水流出,讓水離開人。這個方法巧妙而實用,這與他遇事愛動腦筋是分不開的。朗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齊讀、指名讀) 二、鞏固生字詞 1.開火車讀生字,讀詞語。 2.自己描生字,記字形,相互交流記字方法。 3.指導寫字。重點指導下面幾個字。 候:不要漏寫第三筆“豎”。 孩:第三筆是“提”,右邊要寫緊湊。 都:指導雙耳旁的寫法,第一筆“橫撇彎鉤”,不要誤寫成2筆。 哭:不要漏寫最后一筆“點”。 三、課后練習 1.完成課后練習2。 2.完成課后練習3。 先讀讀“塊、快”,引導學生發(fā)現它們讀音相同,右邊字形相同,左邊偏旁不同。了解“塊”常指“土塊、石塊”,所以有“土”旁;“快”一般指速度高,走路、做事等用的時間短,也有“快要、將要”的意思。然后讓學生試著自己填空,然后集體訂正。 3.補充練習。媽媽( )下班了。 這輛汽車開得真( )呀! 我有一( )橡皮。

司馬光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認識“司、跌”等5個生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結合注釋,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故事。

  3.緊扣重點詞句,感悟司馬光聰穎機智、遇事沉著冷靜的美好品質。

  【教學重點】

  參考注釋、抓住重點詞句等方法理解全文的意思,用自己的話說說全文的意思。

  【教學難點】

  體會司馬光聰穎機智、遇事沉著冷靜的美好品質。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誦讀《孔融讓梨》和《道邊李苦》。

  一、導入新課,感悟語言。

  1、老師說一句話,同學們說意思。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同學們說出老師說的話和現代語言不一樣,

  教師小結:像這樣的語言就叫“文言”,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也叫古文。文言文非常簡練,有時一句話就只有一個字,但細細品味,隱藏著很多意思在里面。學習文言文要會想象,把一個字讀成好多字,把一句話讀成好多句話。今天就讓我們學習一篇文言文《司馬光》。(板書:司馬光)。

  3、學生齊讀課題,師介紹“司馬”是復姓。

  二、初讀課文,培養(yǎng)語感。

  1. 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司馬光

  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wèng),足跌(di)沒水中。眾皆(ji)棄(qì)去,光持(chí)石擊甕破之,水迸(bèng),兒得活。

  后出示讀音易錯字:登甕 水迸

  2. 有節(jié)奏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讀準停頓:

  (課件出示)

  司馬光

  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3. 師生承接讀

  師:群兒/戲于庭,

  生:一兒/登甕,

  師:足跌/沒水中。

  生:眾/皆棄去,

  師:光/持石/擊甕/破之,

  生:水迸,兒/得活。

  4. 你問我答讀

  讀:群兒干什么? 誦:群兒/戲于庭,

  讀:一兒干什么? 誦:一兒/登甕,

  讀:發(fā)生了什么? 誦:足跌/沒水中。

  讀:其他小孩子的反應如何? 誦:眾/皆棄去,

  讀:司馬光又是怎么表現的? 誦:光/持石/擊甕/破之,

  讀:事情結果怎么樣? 誦:水迸,兒/得活。

  5.變換格式讀(ppt上豎著排列,由右往左讀)

  6.記憶比拼讀

  群兒戲于庭,( ),( )。眾皆棄去,( ) ,水迸, ( )。

  7.去掉標點讀。(配樂)

  司馬光

  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三、理解課文,感知人物。

  1.理解句子的意思。

  談話引入:同學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下面同學們就來說說你讀懂了哪些詞句的意思。

  要求:利用注釋、插圖、工具書、聯系上下文、已積累的經驗等方法理解文中詞句。

  2.交流匯報

  句式:我讀懂了 (詞或句子),它的意思是 。

  3.古今對譯讀。

  古文:群兒戲于庭, 現代文:一群小孩在庭院里面玩,

  古文:一兒登甕, 現代文:一個小孩站在大缸上面,

  古文:足跌沒水中。 現代文: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沒。

  古文:眾皆棄去 , 現代文:其他的孩子都離開了,

  古文:光持石擊甕破之,現代文:司馬光拿石頭砸開了缸,

  古文:水迸,兒得活。 現代文:水從而流出,小孩得以活命。

  4.一主兩翼對對讀。(帶文)

  主:群兒戲于庭, 兩翼:有幾個小朋友

  圍呀圍著那大水缸

  大家一起捉迷藏

  調皮又歡暢

  主:一兒登甕, 兩翼:撲通通一聲響

  足跌沒水中。 有人掉進了大水缸

  主:眾皆棄去 , 兩翼:大家全都嚇壞了

  慌里又慌張

  主:光持石擊甕破之 兩翼:有一個小朋友

  名字叫做那司馬光

  搬起一塊大石頭

  砸向那大水缸

  主:水迸,兒得活。 兩翼:呀 哐當當一聲響

  流水嘩啦啦往外淌

  伙伴鉆出那破水缸

  5、學生復述故事。

  6、想象補白,豐滿故事。

  一群小孩在庭院里面玩,他們(怎么玩?),一個小孩(玩著玩著?),就站在大缸上面,( 他朝水里看,看到了?),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沒。(那個落水的小孩?)其他的孩子好慌張,(有的······有的······還有的······)都跑掉了,司馬光靈機一動,(他心想:?)拿石頭(怎樣?)砸開了缸,水從而流出,小孩得以活命。(小孩和司馬光會說些什么?)

  7.讀了課文,說說司馬光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樂于助人.、機智勇敢、沉著冷靜)

  四、延伸拓展,以文帶文。

  1. 自由誦讀《你讀我誦》中的《孔融讓梨》(p132)和《道邊李苦》(p134),用橫線畫出表現主人公美好品質的'句子,在邊上批注上合適的詞。

  2.交流

  3.作業(yè)

  自選《你讀我誦》中的《孔融讓梨》(p132)或《道邊李苦》(p134),利用豐富的想象,把它改編成一篇現代文。

  【教學反思】這是同學們第一次接觸文言文,為了激發(fā)孩子們熱愛文言文的興趣,不讓他們產生畏難情緒,我設計了“讀一讀”“譯一譯”“說一說”“編一編”四大板塊,在教學中進行層層推進,特別是在“讀一讀”上下足了功夫,通過劃分節(jié)奏讀、你問我答讀、變化格式讀、記憶挑戰(zhàn)讀、去掉標點讀等多種形式的美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因為《司馬光砸缸》是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同學們基本上都聽過,所以在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時,我沒有一詞一句地去解釋意思,而是放手讓孩子們自主學習,利用以往理解詞語的方法去翻譯,從同學們的發(fā)言中可見效果還可以。最后說說課文大意,也是本單元的一個訓練重點,我依然由“趣”入手,在按原文復述的基礎上設計了一個補白想象的創(chuàng)編,目的是為學生平時學會抓細節(jié)寫一件具體的事而服務的,課后練習的布置也是這種指向。縱觀同學們的課堂表現,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挺高漲的,跟我的配合也很默契,不足的方面也有很多,如課堂上我對個體學生的關注還是不多,對學生的評價語也缺少針對性,對于個別偶發(fā)細節(jié)處理得不夠機智,這些方面都是以后我需要在教學中大力去完善的。

司馬光教學設計11

  學習目標

  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會寫“別、到”等6個字。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了解司馬光的沉著、機智。

  想出新辦法,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

  課前準備

  教師:教學掛圖或多媒體,生字卡片,小黑板。

  學生:讀課文,標注生字、自然段;收集關于司馬光的資料。

  第一課時

  談話引入,揭題激趣

  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他是誰呢?(板書:司馬光)

  認讀生字“司”。齊讀課題。

  簡介司馬光。

  整體感知,認識生字

  老師范讀,學生邊聽邊看插圖或多媒體課件,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學生自由、輕聲地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小黑板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學生自由讀,抽讀檢查。

  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

  圖文結合,朗讀感悟

  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司馬光在花園里遇到了什么事?

  指導朗讀2、3自然段。

  引導看圖(或用多媒體演示當時的情形)。

  自由朗讀,體會課文中小朋友的心情。

  指名讀第3自然段,感受情況的緊急。

  小伙伴們是怎么做的?司馬光又是怎么做的?(學生自讀課文,畫出有關句子)

  大家試著做做司馬光的動作,體會“舉”“砸”。

  指導朗讀。比較“別的.小朋友”和“司馬光”的不同表現,邊讀邊體會。

  老師引讀:有個小朋友……掉進了大水缸。別的小伙伴──司馬光又是怎么做的呢?……最后……。

  課后思考,拓展思維

  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會怎么辦?

  第二課時

  討論交流

  司馬光沉著機智,救出了小伙伴。你能想出別的辦法救出那個小朋友嗎?比一比,看誰的辦法最好。

  學生自己想辦法。

  分組交流,推選出好的辦法到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引導學生適時評議辦法的優(yōu)點和不足。也可以與司馬光的辦法比一比,引導學生通過比較,了解在當時的情況下,什么辦法是最好的)

  再次朗讀課文,并說說司馬光給你什么樣的印象。

  識記生字,積累詞匯

  復習生字讀音。(出示卡片,認讀生字)

  鼓勵學生用生字組成詞語,(積累詞匯,鞏固識字)教師給予肯定或指正。

  采取小組競賽、詞語接龍等形式,完成“讀讀說說”的練習。

  朗讀背誦,積累鞏固

  自由朗讀課文,練習背誦。

  根據故事發(fā)展的順序,教師引導背誦。

  指導生字書寫

  認讀“別”“到”等6個字。

  引導觀察這六個字,都是左右結構,要注意口字旁、立刀旁、雙耳的書寫位置。

  學生描紅,書寫生字。

  展示學生作品,進行評議。

司馬光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會寫“別、到”等6 個生字。

  2、能從課文插圖中學習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tài)。

  3、理解課文的內容,感悟到遇到困難時,切忌慌張,沉著機智才能想出好辦法。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背誦課文,體會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

  2、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

  3、 學會觀察課文中插圖中人物的動作、表情、神態(tài)。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ǔ踝x課文、品讀課文、學習拓展)

  一、揭示課題,了解人物

  1、導言:同學們,在距今九百年前,也就是在我國北宋時期有一位歷史學家,他就是司馬光,這篇講述的就是司馬光小時候的事。

  2、 板書課題,讀題。

  (1)知道“司馬”是復姓。

  (2)識記“司”,組詞。

  3、簡介司馬光。(學生或教師)

 。ㄔO計意圖:創(chuàng)設談話情境,引發(fā)提問,組織學生談話交流,了解學生對人物及課文內容的感知,為新課展開做鋪墊。)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邊讀課文邊畫出生字生詞。

  2.借助漢語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

  3.小組內互相交流,互相讀著,聽對方讀得對不對?不對請給以糾正。

  4.匯報。指名讀字音,如有不對的及時糾正。

  玩:音wán但是讀課文時一般帶有兒化音。

  讀詞語卡片:

  古時候 孩子 朋友 跑去 叫 有一回

 。ㄔO計意圖:識字和識字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二年級語文教育的重點。多形式的識字與交流識字方法,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

  5.記住字形,理解字義。

  (1)學生自己學習。

  (2)同桌交流學習情況。

  (3)指名匯報自學和同桌交流情況。

 。ㄔO計意圖:指導學生識記生字時,啟發(fā)學生用多種方法記生字,充分調動學生的學

  習積極性,牢固的記住生字。)

  6、指導學生看圖。

 。1)通過初讀課文,看看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這個地方有什么?圖上有個個小朋友?

  他們在干什么?知道哪個孩子是司馬光?

 。2)學生簡述畫面的內容。

 。ㄔO計意圖:把觀察與談話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能力,口語表達能力,鼓勵學

  生質疑,有利于教學活動有的放矢。)

  三、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讀文,說說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讀了這段,你讀懂了什么?

 。2)“古時候”是指什么時候?

  3、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深入地思考:你讀懂了什么?

  (2)再次看圖,假山和水缸在什么位置?請你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3)結合書上的內容和圖上的畫面,請你說說:這是一口什么樣的水缸?

 。4)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這段文字,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

 。ㄔO計意圖:以情促讀,以情代讀,結合對重點詞句的品析,指導學生反復誦讀,盡量引導學生把自己對詞、句、段的理解表達出來,使學生的朗讀與口語表達得到同步提高。)

  4、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這段,思考:正當孩子們玩得高興時,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不小心”是

  什么意思?

 。2)展開想像:這個小朋友掉進水缸里,小伙伴們的心情怎樣?情你細想想,把自己當作其中的一個人物,說說此時此刻,你的心情如何?

 。3)為什么著急呢?掉進缸里的小孩子面臨著什么危險呢?

 。4)用著急的心情練讀。

  (5)小組內練讀后,全班交流。

 。6)在這么危險的情況下,小司馬光是怎么做的?請你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ㄔO計意圖:融觀察、想像、朗讀、表達于一體,以讀促思,以讀悟情,進面初步體會司馬光的沉著、機智。)

  5、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思考:小朋友們?yōu)槭裁催@么驚慌?

 。2)練習朗讀,讀出驚慌,害怕的語氣。

 。3)小組內練讀。

 。4)個別學生展示讀。其他們學進行評價。

  (5)在這萬分緊急的情況下,一個小朋友去叫大人,大人來了能不能救出孩子呢?他

  的方法好嗎?小組討論。

 。6)司馬光是怎么做的呢?

  6、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1)自由讀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馬光的表現與其他人一們嗎?為什么?

 。2)試著做司光砸自由缸的動作。說說:誰表演得好?為什么好?練習朗讀,讀出自己的體會。

 。3)討論司馬光的做法好在哪。

 。4)小組討論:司馬光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呢?

 。5)再讀這一段,思考“花園里為什么要一口大缸呢?有什么用?]

 。6)這口缸有它的自身價值,可是卻被司馬光砸碎了,聳不怕大人批評他嗎?

 。7)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這一段。

 。ㄔO計意圖:閱讀與表演的結合,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滿足了學生的個

  性發(fā)展,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感,提高最閱讀能力,促進了他們對課文及人物品質的感悟。)

  7、學習課文第六自然段。

  (1)自己讀讀這段。思考: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這段?

  (2)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四、拓展思維。

  假如你當時是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員,你還有什么方法能救出掉進大水缸的小朋友呢?

司馬光教學設計13

  學習目標:

  1、通過讀書,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會寫“別、到”兩個字,

  積累一些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3自然段

  3、能用“因為 所以 ”說一句話

  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3自然段

  難點:

  能用“因為 所以 ”說一句話

  教學過程:

  一、揭題走近人物

  1、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新朋友,他是誰呢?(板書課題,讓學生跟主人公打打招呼,產生親近感,并從中認識生字“司”)

  2、司馬光自我介紹:我是古時候的宋朝人,姓司馬,名光,比你們早出生幾百年呢!

 。1)聽了他的自我介紹,你知道了什么?(相機指導了解復姓,理解“古時候”)

  3、司馬光生活在古代,他不能來和我們見面,如果我們想要認識他,和他交上朋友,可以從讀懂課文開始。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講司馬光小時候發(fā)生的事。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出示朗讀要求①、邊看插圖邊讀課文,要讀準字音。②、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寶寶多讀幾遍,讀到自己滿意為止。

  2、檢查生字、詞語

  (1)課件出示課后“司、假”等13個生字(帶拼音)讓學生認讀

 。2)去掉拼音讓學生認讀,個別字讓學生給他找朋友(組詞)

 。3)出示課文詞語讓學生讀

  古時候(輕聲)、司馬光、假山、一口水缸、裝滿、舉起、叫著、使勁、砸破、得救、一不小心

  師:小朋友們,這些詞語里有兩個個多音字,你能找出來嗎?(著、得)

  強調“一”是變調不是多音字

  出示多音字讓學生拼讀

  三、明白課文大意

  1、生字詞語都會讀了,相信課文就難不倒大家了吧!小朋友們自己再把課文讀一讀,過會老師請幾個小朋友來分段朗讀

  師:讀了課文你知道課文講的是誰嗎?哪一段介紹了他?(出示第一段,注意古時候,孩子是輕聲詞)

  2、誰能說說在課文里司馬光做了什么事?(先同桌小聲交流,再全班交流)

  課件出示:司馬光砸缸救人

  師:司馬光為什么要砸缸救小朋友呢?請你們自己讀讀2、3兩個自然段,從課文中找一找,找到的'答案可以用“————”劃出來

  師:小朋友們找到了嗎?大部分找到了,還有個別小朋友找不到。老師要請兩位小朋友來讀一讀這兩段(課件出示)教師適時進行朗讀指導

  課件出示:小朋友在玩時掉進水缸里了(在第3個自然段中找答案)提醒學生回答問題要完整

  4、師:小朋友們讀的真仔細,這么快就把答案全部找出來了

  四、說話訓練(會用因為 所以 說一句話)

  1、你能用“因為 所以 ”這樣的句式把上面兩句話連起來說一說嗎?

  2、課件出示因為________ 所以 _________。

  師:那你能用因為________ 所以 _________來造句嗎?先跟你的同桌討論一下

  學生交流反饋

  五、小結

  1、師:小朋友們真是一次比一次又進步。

  2、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一個小朋友掉進水缸里了,快要淹死了。那司馬光和其他小朋友會怎么做呢?小朋友得救了嗎?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一起學習

  1、這節(jié)課我們要來學寫兩個新字,我們一起來看看

  出示“別、到”兩個生字,先讓學生觀察怎么寫,再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2、學生自己寫,教師巡視進行指導

  六、布置作業(yè)

  在抄寫本上把“到、別”兩行字寫好。

  【課后反思】

  《司馬光》這篇文章是司馬光小時候發(fā)生的一件事,主要講司馬光砸缸救人,體現出他聰明、機智,勇敢的品質。第一課時,我主要以字詞為重點,讓學生初步了解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能夠用“因為 所以 ”說一句話。課上字詞較扎實,就是在朗讀方面不夠多,老是教師提問題學生回答問題。讓給學生自由探討的機會不多,以至于學生上課積極性不夠高。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注意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從讀中發(fā)現問題,從讀中自己解決問題!

司馬光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認識“司、跌”等5個生字,會寫“司、登”等7個生字。

  2、能正確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借助注釋、插圖等方法理解課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講故事,感受司馬光的優(yōu)秀品質。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簡單說出文言文和現代文的區(qū)別。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以歌曲《司馬光砸缸》激趣,接著介紹故事出處;復習文言警句,為學文做準備。

  2、板書課題,指導書寫“司”字。

  3、交流復姓。

  二、讀準字音,讀出韻味

  1、讀準字音。

 。1)指名讀課文,相機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學生明確多音字“沒”在文中的讀音,并學會根據字義選擇正確的讀音。

  2、讀出節(jié)奏、韻味。

 。1)教師范讀,強調停頓,做到“聲斷氣連”。學生跟讀,讀出文章的節(jié)奏、韻味。

 。2)學生自由練讀,體會文章內在的邏輯停頓。

  (3)教師指名朗讀,相機指導停頓要自然。

  三、讀懂意思,讀出思考

  1、方法遷移,自主學習。

 。1)學生交流總結理解古詩常用的方法:借助注釋理解、借助插圖理解。

  (2)學生根據學習提示初步理解文言文。

  2、合作學習,交流解疑。

 。1)學生帶著理解或疑問,根據學習提示進行合作學習。

 。2)學生合作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相機指導。

 。1)群兒戲于庭

  ①教師提示,“于”可以理解為在。

  ②學生仿說。孩子們還會在庭院里干什么呢?可以怎么說?

 。2)“甕”與“缸”。

  圖片對比區(qū)別“甕”與“缸”。

 。3)“跌”與“登”

 、賹W生找出這句話中與足有關的動作詞。

 、谶\用拆字法理解“跌”!暗笔且粋“足”加“失”組成的',那怎么理解它呢?(失足)

 、弁ㄟ^字理識記、理解“登”。

  ④利用寫字歌,指導書寫“登”。

 、葜笇Ю首x,讀出當時情況的緊急。

 。4)眾皆棄去

  如果你的朋友遇到危險,你會怎么做?那文中的小朋友離開去干什么了?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解釋呢?(大家都被嚇壞了,連忙離開跑去找大人幫忙。)

  教師小結:理解文言文的時候,可以結合生活實際添加自己合理的理解。

 。5)光持石擊甕破之

 、偾榫潮硌荩由罾斫。

  ②運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之”。

  4、交流表達,感受人物品質。

  落水的孩子獲救了,你覺得司馬光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四、走近古文,發(fā)展語言

  1、文白對讀,體會文言文特點。

 。1)出示古今文章,師生文白對讀。

 。2)交流、總結文言文的重要特點:言簡義豐。

 。3)學生朗讀無標點、豎排版的課文,深化理解。

  2、角色體驗,靈活講故事。

  (1)你們能把這個故事講給爺爺奶奶聽嗎?

  (2)如果要把它講給弟弟妹妹,你會用什么形式講呢?

 。3)如果你穿越時空,回到了古代的私塾,給講課的老先生講這個故事,又該怎樣講呢?

  教師提示:給不同的人講述,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

  五、豐滿形象,延伸課外

  司馬光七歲砸甕;十二歲斬殺巨蟒;二十歲時考中進士,從此便開始步入仕途。后來成為了北宋時候著名的史學家、政治家、文學家。他主持編纂了著名的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司馬光的故事,可以讀一讀白話文版本的《宋史·司馬光傳》。如果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喜歡上了文言文,可以讀一讀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書中有中兩千多個有趣、充滿智慧的文言小故事,書中有原文,有注釋,相信你們能讀懂它們,也會喜歡它們。

  六、板書設計

  24、司馬光文言文

  借助注釋借助插圖

  機智勇敢沉著冷靜聯系生活聯系上下文

司馬光教學設計15

  【學習目標】

  1、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運用加一加、換一換,連字組詞的方法,95%的學生能夠正確認讀“司、假、缸”等8個生字。

  2、通過學生自主觀察、教師范寫、巡視指導,95%的學生能在田字格中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別、到、那、都”等6個字。

  3、通過同桌互助互查,教師正音,90%的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90%的學生能夠隨著課文的敘述感受司馬光遇事沉著機智的好品質。

  【目標分解依據】

  1、基于課程標準

  目標1、2 識字與寫字:小學課程標準指出: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能按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

  目標3、4 課程標準中關于閱讀的表述: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基于教材特點

  本課講的是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他和幾個小伙伴在花園里玩,一個小伙伴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遇到這樣的突發(fā)情況,司馬光急中生智,舉起大石頭,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本文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朗讀課文,我們能體會到:遇到困難時,切忌慌張,沉著機智才會想出好辦法。

  3、基于學生實際

  學生普遍喜歡聽故事,文中司馬光的`行為會深深的感動小朋友,學生會在一種好奇的情感中朗讀課文;本課中的生字比較難認,學生會感到有些困難,結合讀課文,分析比較字形加以區(qū)分和記憶。

  【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 2、指導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第四、五段理解司馬光遇事時與別的小朋友反應不同,說明他是個愛動腦筋機智聰明的孩子。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評價活動方案】

  1、通過課堂組織字卡游戲及合作學習了解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突破重點。

  2、課堂上通過“開火車”的形式檢驗學生掌握生字的效果,及時查漏補缺。

  3、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習的自主性,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習需求,有利于調動學生主動探究;合作學習,有利于相互交流、啟發(fā)、共同提高,從而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運用加一加、換一換,連字組詞的方法,95%的學生能夠正確認讀“司、假、缸”等8個生字。

  2、通過學生自主觀察、教師范寫、巡視指導,95%的學生能在田字格中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別、到、那、都”4個字。

  3、通過同桌互助互查,教師正音,90%的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活動預案】

  一、揭示課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師述:今天,我們認識一位古代的偉人,相機出示掛圖。他是誰?

  2、生回答,師板書:司馬光(齊讀課題)

  3、師簡介司馬光。(司馬光是宋朝的文學家,司馬是復姓,光是名。)

  設置懸念:今天我們就是要講一講司馬光小時候救人的故事,他,為什么要救人,是怎么救人的呢?(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指導看圖,初步了解圖意。

  1、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這個地方有些什么?

  2、圖上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哪個是司馬光?

  三、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圖畫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讀要求:

 。1)讀準每個字音。

 。2)畫出本課的生字。

 。3)標好自然段。

  四、識記生字。

  1、自由認讀生字詞。

  2、不看拼音,直接認讀生字詞。

  3、看到課后字表里的字,你覺得哪個字最難記?你有什么好辦法?

  例如 加一加:別、慌、瞎、救

  換一換:蝦—嚇 破—坡 叫—收

  注意詞語:使勁、砸破。 多音字:假

  4、拿出字卡,做找朋友的游戲

  五、指導書寫“別、到、那、都”兩個生字。

  1、自主觀察,說一說寫好寫好這幾個字需要注意什么?

 。1)“別、到”左寬右窄,“那、都”左右寬窄差不多。

 。2)右耳朵旁先寫橫撇彎鉤,再寫豎。

  2、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3、學生描紅、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六、熟讀課文

  師:生字娃娃回到課文中,比一比誰讀的又準確又流利。

  1、同桌合作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也不讀錯字。

  2、點名分自然段讀。其他同學認真聽,如果發(fā)現錯誤請你給他指正。

  3、用自己的話簡單的說說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總結:同學們真了不起,這節(jié)課認會了那么多生字,還讀會了課文,了解課這個故事,收獲真大!

  【作業(yè)設計】

  1、把課文讀給家長聽一聽

  2、抄寫生字, 并聽寫

  3、想一想:如果你是司馬光,你會用什么方法救那個孩子?

  【板書設計】

  生字卡片

  田字格中的生字

  別 到 那 都

  【目標達成檢測樣題】

  聽寫詞語

  別人 那個 都是 來到

  2、教師寫字學生注音

  司 缸 慌 使 破 救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通過小老師領讀、開火車的形式,復習本課生字。

  2、通過學生自主觀察、教師范寫、巡視指導,95%的學生能在田字格中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嚇、叫”2個字。

  3、90%的學生能夠隨著課文的敘述感受司馬光遇事沉著機智的好品質。

  【教學活動預案】

  一、復習生字

  1、小老師領讀

  2、開火車

  二、精讀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出示生字卡片“古時候”,幫助學生理解“古時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讓學生說說,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這篇課文要寫誰的事情。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幾句話,這兩句話分別講了什么?

  (2)借助圖畫學習第2句話,弄清缸與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強調是裝滿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園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裝滿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讀課文,思考:

 、倌莻小朋友是怎樣掉進缸里的?

 、诘暨M缸里的小朋友會出現什么情況?

  (2)學生回答思考題后,教師略作小結,為突出司馬光遇事不慌,聰明果敢作好鋪墊。

  三、學習四至六自然段課文。

  1.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讀課文。

 。2)討論:從哪里看出別的小朋友都慌了?

 。3)出示卡片:有的嚇哭了,有的叫著喊著跑去找大人。

  (4)在學生讀文想象后,讓學生表演第4段的內容。

  (5)小結:別的小朋友心里著急,動作忙亂,司馬光表現怎么樣呢?

  2.第五自然段。

  (1)要求學生仔細讀課文,用筆畫出司馬光砸缸的動作。

 。2)出示卡片:司馬光沒有慌,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砸破了。

 。3)討論:

  ①司馬光沒有慌,他是怎樣做的呢?

 、凇芭e起”與“拿起”作比較,“舉起”說明什么?

  ③指名讓學生表演“使勁砸”的動作。

  ④“幾下子”告訴了我們什么?

 。4)再引導學生看圖,討論:

 、偎抉R光為什么要砸缸?

 、谀苡脛e的辦法救出那個掉進缸里的小朋友嗎?

 。5)小結:司馬光砸缸救人這件事可看出他是個遇事不慌、聰明、果敢的孩子。

  3.第六自然段。

 。1)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準“得(dé)”的讀音。

  (2)讓學生代得救的小朋友向司馬光說一句感謝的話。

  四、朗讀四至六自然段課文。

  五、發(fā)散學生思維。

  如果你是當時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員,你會怎么做呢?司馬光是砸破水缸救小朋友的,那么你還有什么辦法救小朋友呢?

  要求:大膽想象。

  學生踴躍講出自己的辦法。

  六、小結。

  學了司馬光砸缸救人,我們懂得了遇到緊急事件,要沉著冷靜、動腦筋、想辦法。

  七、指導學生書寫生字:嚇、叫

  1、自主觀察,注意這兩個字左窄右寬。

  2.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3.學生練習書寫。

  【作業(yè)設計】

  把故事講給家人聽。

  書寫本課生字。

  【板書設計】

  20 、司馬光

  都慌了

  別的小朋友—————叫 喊 跑 找

  掉進缸里 沒慌 得救了

  司馬光———————舉 砸 (幾下子)

 。ㄓ鍪虏换艡C智勇敢)

  【目標達成檢測】

  1、抽讀課文。

  2、聽寫詞語 嚇人 大叫

【司馬光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司馬光》的教學設計07-14

《司馬光》教學設計02-25

《司馬光》教學設計06-04

司馬光教學設計范文03-03

《司馬光》教學設計范文03-26

《司馬光》教學設計15篇05-06

課文司馬光教學設計模板02-22

司馬光砸缸教學設計06-08

《司馬光》教學設計(精選17篇)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