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鑼鼓歌》音樂教學設(shè)計
一、教學目標
1、能用圓潤、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鑼鼓歌》。
3、能與同學合作,用聲勢律動、演唱等方法參與歌曲表現(xiàn)。
二、教學重點
用圓潤、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鑼鼓歌》。
三、教學難點
能在演唱和聲勢表演中注意強弱的變化。
四、教學準備
教學光盤、《鑼鼓歌》演奏視頻、鋼琴、一個小玩具、堂鼓。
五、教學過程
游戲?qū)耄w會聲音的強弱變化
1.師生游戲:師藏玩具于學生中,運用拍手強弱的對比來辨別玩具躲藏的方向.(可以玩得兩到三次)
A.我們用掌聲的大小聲來告訴他咱們藏玩具的方向,他離得越近我們就拍得越大聲,他離得越遠我們就拍的越小聲.
B.尋找自然界中聲音的強弱.如:打雷為大聲,雨滴為小聲??
2.認識音的力度記號:強弱
用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節(jié)奏的強弱.老師通過鑼鼓的強弱對比讓學生運用自己的動作表現(xiàn)出來.(師示范用小堂鼓敲擊出強弱對比)
3.用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音樂的強弱.運用各種游戲來感受音的力度記號.其中,也可以通過《鑼鼓歌》音樂音響資料的大小聲來表現(xiàn)音的強弱.
讀童謠,唱童謠。
1、范讀童謠。讓我們來聽聽這首有趣的河南童謠。
2、師生接龍讀童謠。在音樂的伴奏聲中讀童謠。
3、學唱歌譜。
A、體會旋律中的河南特色。學唱二、四樂句旋律。
師:孩子們,這首童謠來自于河南小朋友的生活,加上簡單的幾個音符就能唱出河南方言特有的強調(diào)。讓我們在手勢的幫助下來唱一唱音符,注意一拍一個手勢。帶上歌詞唱一唱,中不中?
B、鋼琴伴奏,學生完整演唱旋律。
4、帶上歌詞唱童謠。師生接龍、交換唱——齊唱《鑼鼓歌》。
四、欣賞鑼鼓歌的演奏視頻
師:前面我們已經(jīng)介紹了《鑼鼓歌》是河南小朋友經(jīng)常吟唱的一首民歌,河南娃兒人人都能演奏幾樣打擊樂器?,小朋友們隨便幾人便可以湊成一個小樂隊,有時還會在節(jié)日慶典上大肆表演一番。
五、課堂總結(jié)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河南童謠《鑼鼓歌》,,下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感受民族打擊樂器獨特的音響效果,體會我國各地豐富多彩的音樂文化。
第二課時認識樂器
一、教學目標
1、認識鑼、鼓、鈸三種民族打擊樂器,并掌握基本的演奏方法。
2、能與同學合作,用聲勢律動、演唱、演奏等方法參與歌曲表現(xiàn)。
3、培養(yǎng)學生相互間的團結(jié)協(xié)作能力。
二、教學重點
知道三種樂器的演奏方法。
三、教學難點
用三種樂器演奏表現(xiàn)《鑼鼓歌》
四、教具準備
教學光盤、鼓、鑼、鈸。
五、教學過程
感受歌曲、聲勢律動
1、恒拍律動兩遍!斑诉诉耍ㄅ耐龋,鏘鏘鏘(拍手)”。
師:我們先來聽一首曲子。(師放音樂并跟著音樂做拍腿、拍手的動作)
2、分聲部聲勢律動。
師:老師在什么音樂時,做了拍腿、拍手的動作?(生:咚咚咚——拍腿)是在模仿什么樂器?
揭示課題,認識三種民族打擊樂器。
1、介紹河南鑼鼓中使用的三種打擊樂器:鼓、鑼、鈸,聆聽各樂器的音色,學習演奏方法。
2、用“咚”和“鏘”模仿鼓、鑼的聲音打花樣。注意“咚”念出河南方言的韻味。
花樣一:XXX|XXX|XXX|XXX|
咚咚咚鏘鏘鏘咚咚咚鏘鏘鏘
花樣二:XXXX|XXX|XXXX|XXX|
咚鏘咚鏘咚咚鏘,咚鏘咚鏘咚咚鏘。
師:看指揮做出強弱變化。
口念——口念+聲勢——口念+聲勢+樂器
1、認識鈸。這是什么樂器,怎樣演奏的?你能運用身體律動模仿“鈸”的演奏嗎?
請部分同學來模仿演奏鈸,為歌曲一、三句伴奏。
2、全班分組,聲勢律動唱童謠。
師:模仿鈸、鼓、鑼,邊唱邊敲起來吧!
第一遍:唱童謠;第二遍,邊唱邊聲勢律動。
加入打擊樂器、聲勢律動唱童謠。
、侔讶喾殖扇齻組,一個組負責一種樂器,邊聽歌曲變模仿里面鼓、鑼、鈸的聲音伴奏。
②邀請三位小朋友演奏打擊樂器,全班用聲勢律動參與演唱歌曲。
課堂總結(jié)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三種打擊樂器是----鼓------鑼-------鈸,有機會可以接觸到這些樂器的同學可以試著去演奏。
【《鑼鼓歌》音樂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音樂《顛倒歌》的教學設(shè)計07-26
小班音樂禮貌歌教學設(shè)計10-25
小班《禮貌歌》音樂教學設(shè)計10-07
大班音樂表演好漢歌教學設(shè)計09-05
賣報歌音樂教案設(shè)計07-03
《胡說歌》教學設(shè)計08-06
《小河的歌》教學設(shè)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