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師資格面試化學課堂導入的七種技巧
導語:試講是時間最長也是最容易區(qū)分考生成績的環(huán)節(jié),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設計一個合適的導入往往可以使考官眼前一亮,為考生的成績增色不少。下面是幾種常用的課堂導入方法。
一、實驗導入法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通過實驗中生動、鮮明、新奇的實驗現(xiàn)象,來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課堂學習的注意力,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知識。學生學習之始的心理活動特征是好奇,要求解惑的心情急迫。在學習某些章節(jié)時,教師可演示富有啟發(fā)性、趣味性的實驗,使學生在感官上承受大量色、嗅、態(tài)、聲、光、電諸方面的刺激,同時提出若干思考題,通過實驗巧疑布陣、設置懸念。例如:《氧氣》,教師一上課就可以把帶有火星的木條在氧氣中復燃;硫和木炭在氧氣里燃燒;鐵絲在氧氣中燃燒三個試驗進行演示,通過學生平時見不到的現(xiàn)象,引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課堂學習的注意力。
將現(xiàn)象有趣的化學實驗設計成化學魔術引入新課,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從而把新課推向高潮。如:在講解《常見的酸和堿》這節(jié)課時,事先做好準備工作:先用白紙疊好一朵白花,然后把酚酞涂在花上。上課開頭就可以給同學們變個小魔術,在白花上噴上一種神水能讓白花變紅花,在學生的期待中,把無色的氫氧化鈉溶液噴在了花上,白花瞬間變?yōu)榱思t花。學生一片驚呼,興趣很濃烈,都想盡快揭開這個奧秘,所以他們會帶著強烈的求知欲望進入了新知識的探索。
二、直觀導入法
直觀導入法就是教師借助展示實物、標本、模型、圖片、實驗或放映幻燈、錄像等手段的一種導入新課的方式。由于教師使用的教學媒體,對學生來說是新奇的,因此能迅速吸引學生的無意注意和直接的興趣。借用直觀教具創(chuàng)設的情境,教師及時地針對學生觀察到的內容設置疑問,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新知識的欲望,變無意注意為有意注意,變直接興趣為間接興趣,形成良好的心理準備狀態(tài)。
例如,《常見的酸和堿》一節(jié)的導入可做如下的設計:教師先把一瓶濃鹽酸打開瓶口,引導學生觀察白霧現(xiàn)象,聞氣味,然后提出以下問題為什么會形成白霧?為什么會有刺激性氣味?接著,教師說道:要探索其中的原因,我們需要深入研究鹽酸的物理和化學性質。接下來的教學,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想而知。
三、故事導入法
化學教學中,有相當一部分內容缺乏趣味性,學起來枯燥,教起來干癟,對這些內容就要求教師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懸念,使學生產生一種探求問題奧妙的神秘感,從而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講解二氧化碳性質時,引言可這樣設計:在意大利那不勒斯有一個著名的屠狗洞,洞中有一個屠狗妖,人進入洞內安然無恙,狗卻死亡?茖W家波曼爾決定弄個究竟。一天,他打著火把牽著狗走入洞內。他發(fā)現(xiàn)火把的燃燒有點飄忽不定,不一會兒狗就暈倒了?墒钱斔紫驴磦究竟時,他自己馬上也感到呼吸困難了。他抱起狗走出洞外,哈哈大笑:原來這屠狗妖就是……你能猜出屠狗妖是誰嗎?通過懸念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并暗示了二氧化碳不能供給呼吸、密度比空氣大的性質。
再如:在學習《氧氣》時,就可以利用這個故事:瑟夫•普利斯特里所著的《幾種氣體的實驗和觀察》于1766年出版。在這部書里,他向科學界首次詳細敘述了氧氣的各種性質。他當時把氧氣稱作脫燃燒素。普利斯特里的試驗記錄十分有趣。其中一段寫道:我把老鼠放在脫燃燒素的空氣里,發(fā)現(xiàn)它們過得非常舒服,我自己受了好奇心的驅使,又親自加以試驗。我想讀者是不會感到驚異的。我自己試驗時,是用玻璃吸管從放滿這種氣體的大瓶里吸取的。當時我的肺部所得到的感覺,和平時吸入普通空氣一樣;但自從吸過這種氣體以后,經過好多時候,身心一直覺得十分輕快舒暢。有誰能說這種氣體將來不會變成時髦的奢侈品呢?不過現(xiàn)在只有我和兩只老鼠,才有享受呼吸這種氣體的權利啊!這種脫燃燒素就是我們要學習的氧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然高漲起來。
此外,化學發(fā)展中,不乏有名的科學家及動人的故事。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已知的素材為出發(fā)點,教師通過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講解、談話或提問,以引起聯(lián)想,自然地導入新課。根據教材內容,教師還可用激情的語言,講述一點化學史料,借以喚起學生愛科學的熱情,從而激發(fā)起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如在講到《空氣》一課時,可以講述化學家拉瓦錫的故事。利用有趣的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故事引入新課,把學生的興趣激發(fā)起來。
四、聯(lián)系實際導入法
化學是源于社會、源于生活的。生活中也有不少實例,教師通過新聞軼事、歷史故事等引入新課的方式。導入的內容生動活潑,引人入勝,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通過具體事例,教師找到切入點,提出新的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教師再步步深入,層層剖析,展開新課。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動機。由于生動形象的事例給學生以深刻的印象,從而有意于記憶的保持。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運用日常生活中比較熟悉的素材來導入新課。通過化學與生活實踐相結合,不僅能使學生認識到化學和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還有助于使學生養(yǎng)成在生活中的主動探究意識。
如:在學習《金屬和金屬材料》時,就可以先舉一些生活中比較熟悉的電線、保險絲、鋁合金門窗及自行車鋼圈等導入新課。在研究礦物質元素有關性質時,可以從市場上出售的加碘食鹽、含氟牙膏導入。這些貼近生活實際的問題對學生有著自然的吸引力,會使他們自覺地去探索和實踐。
又如:《拓展性課題石油和煤的綜合利用》一節(jié)的導入可做如下的設計:大家知道,工業(yè)是國民經濟的命脈,而煤是工業(yè)的糧食,石油是工業(yè)的血液,煤和石油是非常重要的原料。今天,我們來學習煤和石油,在這節(jié)課里,我們不僅可以了解到我國石油工業(yè)的發(fā)展概況,還可以了解到煤和石油的組成,研究煤和石油的綜合利用。
五、溫故知新導入法
化學知識是個彼此有聯(lián)系的整體。學生學習的知識主要是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理解接受新知識。所以,通過復習一些與本節(jié)教學有關的舊知識,以此為導線,導入新課,使這些知識成為新知識的生長點,溫故而知新,使學生能更為全面的理解新知識。學生的學習實質是在舊知識形成理性基礎之上,使舊知識擴展形成一個新理念,從而使新舊知識相互結合,構成新的知識結構。因此,新知識傳授開始時,通過復習再現(xiàn)學生原有知識內容中與新知識相聯(lián)系的有關內容,教師很容易提出新的課題,使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學習新課的角色。這樣,有利于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有利于促進知識的系統(tǒng)化,有利于形成新的知識結構,為學生學習新的知識提供了極為方便的學習條件。
例如,《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節(jié)課的導入可做如下的設計:先復習氧氣的實驗室制法,然后和學生一起總結出學習氣體的實驗室制法的一般思路和方法(1)要研究實驗室制法的化學反應原理,就是要研究在實驗室條件下,可用什么藥品、通過什么反應來制取這種氣體。(2)需要研究制取這種氣體所采用的發(fā)生裝置與收集裝置。(3)需要研究如何驗證制得的氣體就是所要制取的氣體。然后就運用上面所總結的學習思路和方法共同研討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
【教師資格面試化學課堂導入的七種技巧】相關文章:
教師資格證面試課程導入技巧05-26
教師資格證面試化學答辯高分技巧08-02
2016年教師資格證化學面試輔導技巧06-05
教師資格證面試化學答辯高分技巧匯總04-24
2017教師資格面試各學科導入方法05-09
在文檔中導入CAD圖的技巧07-18
七種技巧輕松停車05-19
2017教師資格面試技巧06-26
Word導入Excel的三種技巧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