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護士資格證《心理護理學》復習筆記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的心理現(xiàn)象、精神功能和行為的科學,既是一門理論學科,也是一門應用學科。下面是應屆畢業(yè)生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的2018護士資格證《心理護理學》復習筆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緒論
一、 心理學概述
*(一)心理學概念
1、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心理現(xiàn)象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母體是哲學)
心理現(xiàn)象:(1)心理過程:1認知過程: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以及注意
2情感過程:情感情緒
3意志過程
(2)人格(個性):1人格傾向性:需要、動機、興趣
(氣質、性格、能力) 理想、信念、世界觀等
2人格特征:差異性、整體性、層次性、適應性、穩(wěn)定性
3自我意識系統(tǒng)
2、1879年德國心理學家馮特建立了第一個心理實驗室,標志著心理學真正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3、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心理學有一個長遠的過去,卻只有一個短暫的歷史。
4、中國古代的心理學思想:1性習論;2知行論; 3七情論;4注意分配實驗(南朝、劉勰)
*(二)、現(xiàn)代心理學誕生的演變
(1)構造主義:馮特、意識、心身平行論
(2)行為主義:華生、行為(刺激反應)、環(huán)境決定論
(3)完形心理學:韋特墨、經(jīng)驗和行為的整體性
(4)精神分析:弗洛依德、潛意識
(5)人本主義心理學:馬斯洛、人的本性
(6) 認知心理學:乃賽爾、人的認知過程
(7)皮亞杰:兒童思維發(fā)展的研究
二、醫(yī)學模式的概述
(一)醫(yī)學模式的概念
指一定時期內人們對疾病和健康的總體認識并成為醫(yī)學發(fā)展的指導思想,也可以說是一種哲學觀在醫(yī)學上的反映。
*(二)醫(yī)學模式的轉化
1、神靈主義醫(yī)學模式
2、自然哲學醫(yī)學模式
3、機械論醫(yī)學模式
4、生物醫(yī)學模式
5、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現(xiàn)代)
1977年,美國醫(yī)生恩格爾,在《科學》雜志上發(fā)表了“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
心理過程
第一節(jié) 認識過程
一、 感覺
*(一)概念:感覺是人腦對當前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
1、 客觀事物是感覺的源泉
2、 感覺只能反映作用于感受器的事物的個別屬性,不能反映事物的整體
3、 僅靠感覺還不能知道所反映的事物是什么
(一) 感覺對人的意義
1獲得有關內環(huán)境的信息
2維持大腦皮層處于覺醒狀態(tài)
3提高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
感覺是維持人正常心理活動的必要條件
*(三)感受性及其測量
1感受性:感覺器官對適應刺激的感覺能力
適宜刺激:每一種感受器只對一種形式的刺激敏感
2感覺閾限
能引起感覺的最低刺激強度
3感受性與感覺閾限的關系反比關系
*(四)感受性的變化規(guī)律
1適應:(1)概念:刺激物持續(xù)作用于感受器官引起感受性改變的現(xiàn)象
(2)規(guī)律:1持續(xù)作用的強刺激使感受性降低
2持續(xù)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
2感覺對比
(1) 概念: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變化的現(xiàn)象
(2) 分類:同時對比;繼時對比
3感覺的相互作用
一種感覺在其他感覺的影響下發(fā)生感受性的變化
4聯(lián)覺(如:視聽)
一種感覺兼有另一種感覺的心理現(xiàn)象
5感受性的發(fā)展與補償
二、知覺
*(一)概念
知覺是人腦對當時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觀事物整體的反映
感覺是知覺的基礎,但知覺并不是感覺的總和
*(二)知覺的種類
1空間知覺;
2時間知覺;
3運動知覺
(三)痛知覺
1疼痛屬知覺范疇
*2疼痛的定義:
疼痛是個體對現(xiàn)實刺激和已貯存的經(jīng)驗相互作用而產(chǎn)生的主觀感受和體驗。
*3疼痛的特點:
感覺成分;
情感成分;
植物神經(jīng)活動改變;
運動反應
*4影響疼痛的心理社會因素
(1) 早期經(jīng)驗對疼痛的影響
(2) 產(chǎn)生疼痛的原因和對后果的評價
(3) 情緒的影響
(4) 注意的影響
(5) 暗示的影響
(6) 人格的影響
(7) 文化教育的影響
4疼痛的治療:
(1) 藥物治療
(2) 針刺鎮(zhèn)痛治療
(3) 心理治療行為矯正方法
三、記憶
*(一)記憶的概念
個體對其經(jīng)驗的識記、保持和以后的再現(xiàn)(再認、回憶)的心理過程
從信息加工的觀點來看,記憶是對輸入信息的編碼,儲存和提取過程
*(二)記憶的分類根據(jù)記憶的內容分類
1形象記憶:以感知過的事物形象為內容的記憶
2邏輯記憶:用詞的形式以概念、判斷、推理、規(guī)律等為內容的 記憶
3情緒記憶:以體驗過的某種情緒情感為內容的記憶
4運動記憶:以過去做過的運動或動作為內容的記憶
*(三)記憶的系統(tǒng)
根據(jù)輸入信息編碼加工方式和儲存時間分類:
1感覺記憶(感覺登記、瞬時記憶)
概念:指外界刺激對感受器官的刺激停止以后,刺激物的映像仍然持續(xù)極短時間才消失的記憶
特點:信息保持時間極短;具有鮮明的形象性;記憶容量較大;對信息加以注意,可以轉入短時記憶
2短時記憶
概念:在感覺記憶的基礎上,信息能保持一分鐘左右的記憶。
特點:信息保持時間最長不超過1分鐘;記憶容量有限,一般為5-9個項目;短時記憶的信息可以被意識到;短時記憶的信息通過復述可以轉入長時記憶系統(tǒng)。
3長時記憶
概念:是指保持在一分鐘直到許多年,甚至保持終身的記憶。
特點:信息保存時間超過1分鐘;長時記憶的容量是無限的;記憶編碼方式主要是語義編碼;儲存中的信息一般不會被意識到,除非有意回憶
(二) 記憶過程(識記、保持、再認或回憶)
1識記
概念:識別和記住事物的過程。
種類:(1)根據(jù) 學習者有無預計的識記目的:無意識記,有意識記
(2) 根據(jù)識記的材料有無意義:機械識記、意義識記
影響因素:
(1) 目的任務對識記的影響
(2) 理解對識記的影響
(3) 識記材料的數(shù)量和性質的影響
(4) 復習的影響
2遺忘艾賓浩斯是對記憶和遺忘進行實驗研究的創(chuàng)始人
概念:對識記過的事物不能再認或回憶,或者再認或回憶有錯誤。
規(guī)律:先快后慢
(三) 記憶成功的條件
1注意力集中
2記憶目標明確
3積極思維,力求理解
4在活動過程中記憶
5及時復習
6合理用腦,講究心理衛(wèi)生
第二節(jié):情緒與情感
*一、情緒和情感的概念:
(一)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態(tài)度體驗。
1客觀事物是產(chǎn)生情緒情感的來源
2以客觀事物是否滿足人的需要為中介
3情緒情感是對事物態(tài)度的體驗,不是事物態(tài)度本身
*(二)情緒與情感的區(qū)別:
1情緒是由自然需要(生理需要)是否獲得滿足所引起的較低級的簡單的體驗;情感是由社會性需要時否獲得滿足所引起的高級且復雜的體驗。
2情緒是動物與人所共有的;情感是人所獨有
3情緒帶有情境性和不穩(wěn)定性;情感具有深刻性,穩(wěn)定性和長期性
4情緒較為強烈,沖動性大,具有明顯的外部表現(xiàn);情感一般比較微弱,較少有沖動性,外部表現(xiàn)不明顯。
二、 情緒情感的作用(了解)
(一) 情緒情感對工作效率的影響
焦慮程度和學習效率的相關性研究,曲線為開口向下的拋物線
(二) 情緒情感對心身健康的影響
(三) 情緒情感對人際交往的影響
*三、情緒和情感的分類
(一)基本的情緒形式:快樂、悲哀、憤怒、恐懼
(二)情緒狀態(tài):心境、激情、應激
(三)社會性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1、情緒狀態(tài)
心境通常稱之為心情,是一種使人的一切體驗和活動都染上情緒色彩的,比較輕微而持久的2、情緒狀態(tài),具有廣泛、彌漫性的特點。
3、激情是一種迅猛爆發(fā),激動而短暫的情緒狀態(tài),具有明顯的外部表現(xiàn),并很容易導致某種行為。
4、社會性情感
道德感:是根據(jù)一定的社會政治道德標準,評價人的行為,舉止、思想、意圖時所產(chǎn)生的情感體驗:人的道德具有社會性歷史性和階級性。
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動過程中認識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滿足而產(chǎn)生的情感的體驗。
美感:是事物是否符合個人的審美而產(chǎn)生的個人體驗。
*四、情緒和情感的表達
(一)情緒和情感的外部表現(xiàn)表情
1、面部表情
2、身段表情(體語)
3、言語表情:情緒性的言語語調、節(jié)奏、速度等表現(xiàn)是人類所特有的表達情緒的手段。
(二)情緒情感的機體內的變化(了解)
1、呼吸系統(tǒng)的變化
2、循環(huán)系統(tǒng)
3、內外腺體的變化
五、情緒的情感的調節(jié)
(一)調整行為的目標
(二)改變認知評價的
(三)改變或轉換環(huán)境
(四)心理防御或應對
(五)自我控制與求助
【護士資格證《心理護理學》復習筆記】相關文章:
2017護士資格證《心理護理學》復習筆記10-14
2018護士資格證《內科護理學》復習筆記08-07
護士資格證考試基礎護理學復習筆記06-19
護士資格證考試《內科護理學》復習筆記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