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方程式配平方法講解
配平方法
1、最小公倍數(shù)法
A、找出原子個數(shù)較多,且在反應式兩邊是一單一雙的原子,求它的最小公倍數(shù)。
B、推出各分子的系數(shù);丶
例如:
第一步:CuSO4+NaOH----Cu(OH)2+Na2SO4
第二步:CuSO4+2NaOH----Cu(OH)2+Na2SO4(配平氫氧根)
第三步:CuSO4+2NaOH====Cu(OH)2↓+Na2SO4(注明生成物物態(tài))
2、觀察法
從化學式較復雜的一種生成物推算有關(guān)各反應物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shù)和該生成物的化學計量數(shù);根據(jù)求得的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shù),再找出其他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shù),直至配平。
例如: 第一步 H20(g)+Fe----Fe3O4+H2
第二步 4H20(g)+3Fe----Fe3O4+H2
第三步 4H20(g)+3Fe====Fe3O4+4H2 (反應條件:加熱)團圓
3、奇偶配平法
看哪種元素在反應化學方程式左右兩邊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從該元素個數(shù)為奇數(shù)的化學式入手,將其配成偶數(shù)(即化學計量數(shù)為2);由它求得的`化學計量數(shù)配平其他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shù),使兩邊原子個數(shù)相等。
例:配平
H2O(g)+Fe----Fe3O4+H2
第一步:配平氧原子
4H2O(g)+Fe----Fe3O4+H2
第二步:配平氫原子、鐵原子
4H2O(g)+3Fe----Fe3O4+4H2
第三步:配平后的化學方程式:
4H2O(g)+3Fe====Fe3O4+4H2↑(反應條件:加熱)
4、待定化學計量數(shù)法
以不同的未知數(shù)代表化學方程式中各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shù);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各原子的種類不變、各原子的數(shù)目相等,列出數(shù)學方程組;解方程組,并令其中任一未知數(shù)為1,求出其他未知數(shù)的值;最后將未知數(shù)的數(shù)值代入原化學方程式。
例如:NH3+Cl2----NH4Cl+N2
設各物質(zhì)的化學計量數(shù)依次為a、b、c、d。
aNH3+bCl2----cNH4Cl+dN2
列方程組 a=c+2d (滿足氮原子數(shù)相等)
3a=4c (滿足氫原子數(shù)相等)
2b=c (滿足氯原子數(shù)相等)
令b=1,解得:a=8/3,c=2,d=1/3
8NH3+3Cl2====6NH4Cl+N2(由于系數(shù)不能為小數(shù),所以a,b,c,d均擴大3倍得出)
5 、化合價升降法
一、配平原則由于在氧化還原反應里存在著電子的轉(zhuǎn)移,因此元素的化合價必然有升有降,我們把化合價能升高的元素或含該元素的物質(zhì)稱還原劑;反之稱為氧化劑。由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我們不難得出配平原則:還原劑失電子總數(shù)=氧化劑得電子總數(shù),即還原劑(元素)化合價升高的總價數(shù)=氧化劑(元素)化合價降低的總價數(shù)。二、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配平的一般方法與步驟
1、一般方法:從左向右配。
2、步驟:標變價、找變化、求總數(shù)、配系數(shù)。
即:⑴ 標出變化元素化合價的始態(tài)和終態(tài);
⑵ 始態(tài) 終態(tài) 變化的總價數(shù) = 變化 × 系數(shù)
注:假設以上變化均以正價表示,其中(b-a)×(d-c) 為最小公倍數(shù)。
、 將 上的系數(shù),分別填在還原劑和氧化劑化學式的前面作為系數(shù);
、 用觀察法配平其它元素;
、 檢查配平后的方程式是否符合質(zhì)量守恒定律(離子方程式還要看是否符合電荷守恒)
6、得氧失氧法
對于氧化還原反應,先觀察得出氧化劑失氧的數(shù)目,再觀察得出還原劑得氧的數(shù)目,然后配平
比如:3CO+Fe2O3====2Fe+3CO2
氧化劑氧化鐵反應前后失掉三個氧,還原劑一氧化碳反應前后得到一個氧,所以需要三個一氧化碳才能奪去氧化鐵中的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配3,鐵配2
【初中化學方程式配平方法講解】相關(guān)文章:
2017年導游考試口試導游講解方法10-17
中考化學必背方程式:碳相關(guān)的化學方程式10-01
2016年稅務師考試科目講解備考方法09-16
雅思語法講解10-30
初中化學競賽初賽試題01-19
關(guān)于初中化學教學反思11-18
高考重點化學方程式大全11-05
高一必修1化學方程式02-10
英語閱讀重點講解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