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手机免费在线观看,国产女人在线视频,国产xxxx免费,捆绑调教一二三区,97影院最新理论片,色之久久综合,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高中熱化學知識點的總結

時間:2023-08-02 12:11:17 雪桃 化學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中熱化學知識點的總結

  上學的時候,大家都沒少背知識點吧?知識點就是掌握某個問題/知識的學習要點。還在為沒有系統(tǒng)的知識點而發(fā)愁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熱化學知識點的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高中熱化學知識點的總結

  一、 反應熱

  1、定義:在反應過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熱量叫反應熱。放出熱量的反應叫放熱反應。吸收熱量的反應叫吸熱反應(化學反應過程中,不僅有新物質生成,同時還伴隨著能量的變化,并可以以熱能、電能或光能等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當能量以熱的形式表現(xiàn)時,我們把反應分為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2、符號:⊿H(大吸小放)

  3、單位:kJ/mol

  4、計算依據(jù):⊿H=生成物的總能量 - 反應物的總能量= H (生成物) - H(反應物)

  ⊿H=反應物的總鍵能 – 生成物的總鍵

  5、書寫熱化學方程式的注意事項:

  (1)要標明反應的溫度和壓強,如不特別注明,即表示在101kPa和298K。

  (2)要標明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狀態(tài),因為物質在不同的聚集狀態(tài)下所具有的能量是不相同的,對同一反應來說,物質聚集狀態(tài)不同,反應熱(⊿H)的數(shù)值不同。

  (3)熱化學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shù)不表示分子個數(shù),而是表示物質的量,所以,它可以是整數(shù),也可以是分數(shù)。相同物質發(fā)生的同一個化學反應,當化學計量數(shù)改變時,其⊿H也同等倍數(shù)的改變,但⊿H的單位不變,仍然為kJ/mol。若將化學方程式中反應物和生成物顛倒,則⊿H的數(shù)值和單位不變,符號改變。

  (4)熱化學方程式一般不需要寫反應條件,也不用標“↑”和“↓”。因為聚集狀態(tài)已經(jīng)表示出來了,固態(tài)用“s”液態(tài)用“l(fā)”,氣態(tài)用“g”。

  (5)⊿H要標注“+”或“-”,放熱反應⊿H為“-”,吸熱反應⊿H為’+”。

  6、蓋斯定律:一定條件下,某化學反應無論是一步完成還是分成幾步完成,反應的總熱效應相同,這就是蓋斯定律。蓋斯定律的應用實際上是利用熱化學方程式的加減。(化學反應的反應熱只與反應體系的始態(tài)和終態(tài)有關,而與反應的途徑無關)

  7、(1)常見的放熱反應有:可燃物的燃燒,酸堿中和反應,大多數(shù)化合反應,金屬跟酸的置換反應

  (2)常見的吸熱反應有:大多數(shù)分解反應,以碳、氫氣、一氧化碳作還原劑的氧化還原反應,銨鹽與堿的反應。

  二、燃燒熱

  定義:在101kPa下,1mol純物質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熱量,叫做該物質的燃燒熱。單位為kJ/mol

  三、 中和熱

  定義:在稀溶液中,酸跟堿發(fā)生中和反應而生成1molH2O時的反應熱。

  注意事項:

  (1) 中和反應的實質是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起反應生成水,若反應過程中有其他物質生成,這部分不屬于中和熱。

  (2) 稀的強酸和稀的強堿反應的中和熱為57.3 kJ/mol。若是弱酸或弱堿參與反應,則由于他們的電離要吸收熱量,其熱量的數(shù)值會小于57.3 kJ/mol。

  拓展: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

  一、 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和程序

  1. 基本方法:觀察法、實驗法、分類法、比較法

  2. 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較的方法對觀察到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綜合、推論,概括出結論。

  二、 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1. 定義:

  ①條件:水溶液或熔融狀態(tài);

 、谛再|:能否導電;

 、畚镔|類別:化合物。

  2. 強電解質:強酸、強堿、大多數(shù)鹽;弱電解質:弱酸、弱堿、水等。

  3. 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 寫:寫出化學方程式

 、 拆:將易溶、易電離的物質改寫成離子形式,其它以化學式形式出現(xiàn)。 下列情況不拆:難溶物質、難電離物質(弱酸、弱堿、水等)、氧化物、HCO3-等。

 、 刪:將反應前后沒有變化的離子符號刪去。

 、 查:檢查元素是否守恒、電荷是否守恒。

  4. 離子反應、離子共存問題:下列離子不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

 、 生成難溶物質的離子:如Ba2+與SO42-;Ag+與Cl-等

 、 生成氣體或易揮發(fā)物質:如H+與CO32-、HCO3-、SO32-、S2-等;OH-與NH4+等。

 、 生成難電離的物質(弱電解質)

  ④ 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如:MnO4-與I-;H+、NO3-與Fe2+等

  三、 鈉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鈉在空氣中緩慢氧化:4Na+O2==2Na2O

  2. 鈉在空氣中燃燒:2Na+O2點燃====Na2O2

  3. 鈉與水反應:2Na+2H2O=2NaOH+H2↑

  現(xiàn)象:

 、兮c浮在水面上;

 、谌刍癁殂y白色小球;

  ③在水面上四處游動;

  ④伴有嗞嗞響聲;

 、莸斡蟹犹乃兗t色。

  4. 過氧化鈉與水反應:2Na2O2+2H2O=4NaOH+O2↑

  5. 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2Na2O2+2CO2=2Na2CO3+O2

  6. 碳酸氫鈉受熱分解:2NaHCO3△==Na2

  CO3+H2O+CO2↑

  7. 氫氧化鈉與碳酸氫鈉反應:NaOH+NaHCO3=Na2CO3+H2O

  8. 在碳酸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四、 以物質的量為中心的物理量關系

  1. 物質的量n(mol)= N/N(A)

  2. 物質的量n(mol)= m/M

  3. 標準狀況下氣體物質的量n(mol)= V/V(m)

  4. 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n(mol)=cV

  五、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氯氣與氫氧化鈉的反應:Cl2+2NaOH=NaCl+NaClO+H2O

  2. 鐵絲在氯氣中燃燒:2Fe+3Cl2點燃===2FeCl3

  3. 制取漂白色的粉(氯氣能通入石灰漿)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 氯氣與水的反應:Cl2+H2O=HClO+HCl

  5. 次氯酸鈉在空氣中變質:NaClO+CO2+H2O=NaHCO3+HClO

  6. 次氯酸鈣在空氣中變質:Ca(ClO)2+CO2+H2O=CaCO3↓+2HClO

  六、 膠體:

  1. 定義:分散質粒子直徑介于1~100nm之間的分散系。

  2. 膠體性質:

  ① 丁達爾現(xiàn)象

  ② 聚沉

 、 電泳

 、 布朗運動

  3. 膠體提純:滲析

  七、 氧化還原反應

  1. (某元素)降價——得到電子——被還原——作氧化劑——產(chǎn)物為還原產(chǎn)物

  2. (某元素)升價——失去電子——被氧化——作還原劑——產(chǎn)物為氧化產(chǎn)物

  3. 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chǎn)物

  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chǎn)物

  八、 鐵及其化合物性質

  1. Fe2+及Fe3+離子的檢驗:

 、 Fe2+的檢驗:(淺綠色溶液)

  a) 加氫氧化鈉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繼而變灰綠色,最后變紅褐色。

  b) 加KSCN溶液,不顯紅色,再滴加氯水,溶液顯紅色。

 、 Fe3+的檢驗:(黃色溶液)

  a) 加氫氧化鈉溶液,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

  b) 加KSCN溶液,溶液顯紅色。

  2. 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 鐵與鹽酸的反應:Fe+2HCl=FeCl2+H2↑

 、 鐵與硫酸銅反應(濕法煉銅):Fe+CuSO4=FeSO4+Cu

  ③ 在氯化亞鐵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鐵中的氯化亞鐵雜質)3FeCl2+Cl2=2FeCl3 ④ 氫氧化亞鐵在空氣中變質:4Fe(OH)2+O2+2H2O=4Fe(OH)3

 、 在氯化鐵溶液中加入鐵粉:2FeCl3+Fe=3FeCl2

 、 銅與氯化鐵反應(用氯化鐵腐蝕銅電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

 、 少量鋅與氯化鐵反應:Zn+2FeCl3=2FeCl2+ZnCl2

  ⑧ 足量鋅與氯化鐵反應:3Zn+2FeCl3=2Fe+3ZnCl2

  九、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雷雨發(fā)莊稼”涉及反應原理:

 、 N2+O2放電===2NO

 、 2NO+O2=2NO2

 、 3NO2+H2O=2HNO3+NO

  2. 氨的工業(yè)制法:N2+3H2 2NH3

  3. 氨的實驗室制法:

 、 原理: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 裝置:與制O2相同

 、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氣法

 、 檢驗方法:

  a) 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試驗,會變藍色。

  b) 用沾有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大量白煙產(chǎn)生。NH3+HCl=NH4Cl

 、 干燥方法:可用堿石灰或氧化鈣、氫氧化鈉,不能用濃硫酸。

  4. 氨與水的反應:NH3+H2O=NH3 H2O NH3 H2O NH4++OH-

  5. 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 4NO+6H2O(制取硝酸的第一步)

  6. 碳酸氫銨受熱分解:NH4HCO3 NH3↑+H2O+CO2↑

  7. 銅與濃硝酸反應:Cu+4HNO3=Cu(NO3)2+2NO2↑+2H2O

  8. 銅與稀硝酸反應:3Cu+8HNO3=3Cu(NO3)2+2NO↑+4H2O

  9. 碳與濃硝酸反應:C+4HNO3=CO2↑+4NO2↑+2H2O

  10. 氯化銨受熱分解:NH4Cl NH3↑+HCl↑

  十、 Cl-、Br-、I-離子鑒別:

  1. 分別滴加AgNO3和稀硝酸,產(chǎn)生白色沉淀的為Cl-;產(chǎn)生淺黃色沉淀的為Br-;產(chǎn)生黃色沉淀的為I-

  2. 分別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蕩,下層溶液為無色的是Cl-;下層溶液為橙紅色的為Br-;下層溶液為紫紅色的為I-。

  十一、 常見物質俗名

 、偬K打、純堿:Na2CO3;

 、谛√K打:NaHCO3;

  ③熟石灰:Ca(OH)2;

 、苌遥篊aO;

 、菥G礬:FeSO4 7H2O;

 、蘖蚧牵篠;

 、叽罄硎、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

 、嗄懙\:CuSO4 5H2O;

 、崾啵篊aSO4 2H2O;

 、饷鞯\:KAl(SO4)2 12H2O

  十二、 鋁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鋁與鹽酸的反應:2Al+6HCl=2AlCl3+3H2↑

  2. 鋁與強堿的反應:2Al+2NaOH+6H2O=2Na[Al(OH)4]+3H2↑

  3. 鋁在空氣中氧化:4Al+3O2==2Al2O3

  4. 氧化鋁與酸反應:Al2O3+6HCl=2AlCl3+3H2O

  5. 氧化鋁與強堿反應:Al2O3+2NaOH+3H2O=2Na[Al(OH)4]

  6. 氫氧化鋁與強酸反應:Al(OH)3+3HCl=AlCl3+3H2O

  7. 氫氧化鋁與強堿反應:Al(OH)3+NaOH=Na[Al(OH)4]

  8. 實驗室制取氫氧化鋁沉淀:Al3++3NH3 H2O=Al(OH)3↓+3NH4+

  十三、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鐵與硫蒸氣反應:Fe+S△==FeS

  2. 銅與硫蒸氣反應:2Cu+S△==Cu2S

  3. 硫與濃硫酸反應:S+2H2SO4(濃)△==3SO2↑+2H2O

  4. 二氧化硫與硫化氫反應:SO2+2H2S=3S↓+2H2O

  5. 銅與濃硫酸反應:Cu+2H2SO4△==CuSO4+SO2↑+2H2O

  6.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 2SO3

  7. 二氧化硫與氯水的反應:SO2+Cl2+2H2O=H2SO4+2HCl

  8. 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SO2+2NaOH=Na2SO3+H2O

  9. 硫化氫在充足的氧氣中燃燒:2H2S+3O2點燃===2SO2+2H2O

  10. 硫化氫在不充足的氧氣中燃燒:2H2S+O2點燃===2S+2H2O

  十四、 硅及及其化合物性質

  1. 硅與氫氧化鈉反應:Si+2NaOH+H2O=Na2SiO3+2H2↑

  2. 硅與氫氟酸反應:Si+4HF=SiF4+H2↑

  3. 二氧化硅與氫氧化鈉反應:SiO2+2NaOH=Na2SiO3+H2O

  4. 二氧化硅與氫氟酸反應:SiO2+4HF=SiF4↑+2H2O

  5. 制造玻璃主要反應:SiO2+CaCO3高溫===CaSiO3+CO2↑ SiO2+Na2CO3高溫===Na2SiO3+CO2↑

  十五、 鎂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在空氣中點燃鎂條:2Mg+O2點燃===2MgO

  2. 在氮氣中點燃鎂條:3Mg+N2點燃===Mg3N2

  3. 在二氧化碳中點燃鎂條:2Mg+CO2點燃===2MgO+C

  4. 在氯氣中點燃鎂條:Mg+Cl2點燃===MgCl2

  5. 海水中提取鎂涉及反應:

 、 貝殼煅燒制取熟石灰:CaCO3高溫===CaO+CO2↑ CaO+H2O=Ca(OH)2 ② 產(chǎn)生氫氧化鎂沉淀:Mg2++2OH-=Mg(OH)2↓

 、 氫氧化鎂轉化為氯化鎂:Mg(OH)2+2HCl=MgCl2+2H2O

 、 電解熔融氯化鎂:MgCl2通電===Mg+Cl2↑

【高中熱化學知識點的總結】相關文章:

數(shù)學高中知識點總結07-21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07-20

高中物理知識點的總結01-26

數(shù)學高中必修二知識點總結10-18

高中化學苯知識點總結08-08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11-26

高中必修一政治知識點總結12-01

高中政治知識點歸納總結12-01

高中?嫉恼沃R點總結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