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初三化學下冊課后練習的答案
初三化學下冊課后: |
與化合物的溶液反應
課題一
1.(1)加鹽酸、過濾
。2)加鐵,過濾 7. X>Y>Z
2. 生成氫氣的質量:Mg: 2.5g, Zn: 0.92g, Fe: 1.07g
需要金屬的質量:Mg: 360g,Zn: 975g, Fe: 840g
點撥:根據(jù)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時要注意步驟不要忘記單位。
課題二
1. (1)沙漠地區(qū)氣候干燥。
(2)用干布擦自行車上的雨水是防止鐵在潮濕的空氣中生銹,用干布擦掉水分保護自行車的干燥。擦干后用帶油的布擦,就在自行車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水分不易侵入,可以防止鐵生銹。如果直接用帶油的布擦,不僅不易擦干,而且還容易將水分蓋在油層下面,使鐵生銹。
2. ZnCO3ZnO+CO2↑ ZnO+C2Zn+CO2↑ 2Cu2O+C4Cu+CO2↑
點撥:書寫化學方程式要注明反應條件,并且要配平化學方程式。
3. 2714t
4. 解:設需含F(xiàn)e3O490%的磁鐵礦石的質量為x。 x=2976.7t答:需要含F(xiàn)e3O490%的磁鐵礦石的質量為2976.7噸。
5. 涂油或擦干凈放在干燥處。點撥:根據(jù)鐵生銹的條件,采取措施防止鐵制品生銹。
第九單元: 課題一
1.(1)B (2)D
2. 氯化鈉的'水溶液、碘酒——碘的酒精溶液鹽酸溶質是HCl,石灰水溶質為Ca(OH)2,食鹽水溶質為NaCl,氧化鈣溶于水溶質為Ca(OH)2,三氧化硫溶于水溶質為H2SO4,膽礬CuSO4·5H2O溶于水溶質為CuSO4,醫(yī)用酒精中溶質為C2H5OH)
3. 溶質在溶液中以分子或離子的形式均一地分散在溶劑分子中間。兩種或多種溶液混合時,發(fā)生反應的分子或離子直接相互接觸,因此反應比較快。在化學實驗里或化工生產中,常常把反應物配制成溶液,當溶液混合(或把固體反應物放入溶液中)時,就立即發(fā)生化學反應。例如,當鋁與硫酸銅均為固態(tài)時,不容易反應,但把鋁絲浸入硫酸銅溶液中時,立即有紅色的銅出現(xiàn);又如在硝酸銀溶液中滴人氯化鈉溶液時,立即產生白色沉淀。(說明:學生目前關于具體化學反應的知識不多,選擇合適的反應可能會有一定的困難,但在學完酸、堿、鹽后,就能體會此題的含義了)
4. 此題屬于開放性習題,牛奶中一般含有蛋白質、脂肪等,還有的加入維生素A、維生素D或增鈣劑等。(說明:可能學生還不認識或不知道標簽上所介紹的成分,會產生一些疑問,但沒有關系,等他們學習了第十二單元后,就會對營養(yǎng)物質有更深的認識了)
5.汽油溶解油污時形成溶液,但用洗滌劑溶液清洗油污是把油污分散成細小的液滴,使其形成乳濁液,再隨著水漂走,這兩者的原理是不相同的。
課題二
1. 降低溫度、蒸發(fā)水、加硝酸鉀
2. 60、110、100
3. 因為溶解度與溫度有關,不同溫度下同一物質的溶解度不同。
4. 分析圖9一12和9---13可以看出,多數(shù)固體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銨、硝酸鉀、氯化銨等;少數(shù)固體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如氯化鈉;但也有少數(shù)固體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反而減小,如熟石灰。
5. 汗水中含有一些鹽分,因此有咸味;被汗水浸濕的衣服晾干后,水分蒸發(fā)了,但鹽分仍留在衣服上,就形成白色斑跡。
6. 此題屬于開放性的習題,辦法有多種。最簡單的辦法是把一滴試樣滴在玻璃片上,晾干或烘干,有白色痕跡出現(xiàn)的,原試樣是氯化鉀溶液。蒸餾水是純水,晾干后沒有痕跡。
7. 在水中總是溶解一些空氣等氣體,冷水受熱時,溫度升高,氣體的溶解度減小,因此即使尚未達到沸點,也常有氣泡冒出。天氣悶熱時,水溫高,水中氧氣的溶解度變小,溶解的氧氣少了,而水面與空氣接觸,溶解的氧氣相對多些,因此魚總是接近水面游動。
8. 氨水應密封保存在氨水罐中,氨水罐應放在陰涼處。
10. (1)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2)T。C時,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3)ab兩種物質都是易溶物.
課題三
1.28.6%
2. 880g
3. 2211mL 設需要的鹽酸體積為V,則5000g×20%=v×1.19g/cm3×38%
4. 55g 氫氧化鈉的質量500ml×1.1g/cm3×10%=55g 495g 水的質量500ml×1.1g/cm3×(1-10%)=495g
5. 19.6% 設這種硫酸中溶質的質量為X,則Zn+H2SO4=ZnSO4+H2↑65 98
【初三化學下冊課后練習的答案】相關文章:
初三化學課后練習05-07
初三化學下冊試卷04-09
初三化學試卷及答案05-20
《路旁的橡樹》語文下冊課后練習07-07
初一下冊語文安塞腰鼓課后練習答案07-08
初三化學同步練習及答案05-11
初三化學競賽試題及答案01-27
初三化學試題及答案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