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手机免费在线观看,国产女人在线视频,国产xxxx免费,捆绑调教一二三区,97影院最新理论片,色之久久综合,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財務知識

固定資產折舊的會計處理方法

時間:2021-12-05 16:22:38 財務知識 我要投稿

固定資產折舊的會計處理方法

  企業(yè)的固定資產折舊,會計崗位的工作人員怎么做會計處理?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固定資產折舊的會計處理,希望對你有幫助。

固定資產折舊的會計處理方法

  固定資產折舊的會計處理

  1.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稱為直線法,是將固定資產的折舊均衡地分攤到各期的一種方法。采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均是等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1-預計凈利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據(jù)實際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彌補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時間,不考慮使用強度的缺點,計算公式為:

  每一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舊額

  3.加速折舊法

  加速折舊法也稱為快速折舊法或遞減折舊法,其特點是在固定資產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舊,后期少提折舊,從而相對加快折舊的速度,以使固定資產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補償。

  常用的加速折舊法有兩種:

  (1)雙倍余額遞減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在不考慮固定資產殘值的情況下,根據(jù)每一期期初固定資產賬面凈值和雙倍直線法折舊額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2/預計的折舊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月折舊率

  這種方法沒有考慮固定資產的殘值收入,因此不能使固定資產的賬面折余價值降低到它的預計殘值收入以下,即實行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應當在其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到期的最后兩年,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后的余額平均攤銷。

  (2)年數(shù)總和法

  年數(shù)總和法也稱為合計年限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凈殘值后的凈額和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shù)計算每年的折舊額,這個分數(shù)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shù),分母代表使用年數(shù)的逐年數(shù)字總和。計算公式為: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折數(shù)總和

  或:年折舊率=(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1}÷2)×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其他方法的第一個區(qū)別就是一開始計提折舊的時候不扣除預計凈殘值,最后兩年改為直線法計提折舊才扣除預計凈殘值;

  另外就是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的時候應該扣除以前已經計提的折舊,而年數(shù)總和法和年限平均法不扣除已經計提的折舊;而如果固定資產發(fā)生了減值,無論是哪種方法都應該按照扣除了減值和已經計提的折舊后的賬面價值重新計提折舊。

  【例】甲企業(yè)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0年1月,甲企業(yè)因生產需要,決定用自營方式建造一間材料倉庫。相關資料如下:

  (1)2010年1月5日,購入工程用專項物資20萬元,增值稅額為3.4萬元,該批專項物資已驗收入庫,款項用銀行存款付訖。

  (2)領用上述專項物資,用于建造倉庫。

  (3)領用本單位生產的水泥一批用于工程建設,該批水泥成本為2萬元,稅務部門核定的計稅價格為3萬元,增值稅稅率為17%。

  (4)領用本單位外購原材料一批用于工程建設,原材料實際成本為1萬元,應負擔的增值稅額為0.17萬元。

  (5)2010年1月至3月,應付工程人員工資2萬元,用銀行存款支付其他費用0.92萬元。

  (6)2010年3月31日,該倉庫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預計可使用20年,預計凈殘值為2萬元,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

  (7)2015年12月31日,該倉庫突遭火災焚毀,殘料估計價值5萬元,驗收入庫,用銀行存款支付清理費用2萬元。經保險公司核定的應賠償損失7萬元,尚未收到賠款。甲公司確認了該倉庫的`毀損損失。

  要求:

  (1)計算該倉庫的入賬價值。

  (2)計算2010年度該倉庫應計提的折舊額。

  (3)編制甲企業(yè)2010年度與上述業(yè)務相關的會計分錄。

  (4)編制甲企業(yè)2015年12月31日清理該倉庫的會計分錄。(“應交稅費”科目要求寫出明細科目和專欄名稱,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答案】

  (1)計算該倉庫的入賬價值。

  該倉庫的入賬價值=20+3.4+2+3×17%+1+1×17%+2+0.92=30(萬元)

  (2)計算2010年度該倉庫應計提的折舊額。

  2010年度該倉庫應計提的折舊額=(30-2)/20×9/12=1.05(萬元)

  (3)編制甲企業(yè)2010年度與上述業(yè)務相關的會計分錄。

 、俳瑁汗こ涛镔Y 23.4

  貸:銀行存款 23.4

 、诮瑁涸诮üこ 23.4

  貸:工程物資 23.4

 、劢瑁涸诮üこ 2.51

  貸:庫存商品 2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0.51

 、芙瑁涸诮üこ 1.17

  貸:原材料 1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0.17

 、萁瑁涸诮üこ 2

  貸:應付職工薪酬 2

 、藿瑁涸诮üこ 0.92

  貸:銀行存款 0.92

  或:借:在建工程 2.92

  貸:應付職工薪酬 2

  銀行存款 0.92

  ⑦借:固定資產 30

  貸:在建工程 30

 、嘟瑁汗芾碣M用 1.05

  貸:累計折舊 1.05

  (4)編制甲企業(yè)2015年12月31日清理該倉庫的會計分錄。 (“應交稅費”科目要求寫出明細科目和專欄名稱,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俳瑁汗潭ㄙY產清理 23.35

  累計折舊 6.65

  貸:固定資產 30

  ②借:原材料 5

  貸:固定資產清理 5

 、劢瑁汗潭ㄙY產清理 2

  貸:銀行存款 2

 、芙瑁浩渌麘湛 7

  貸:固定資產清理 7

 、萁瑁籂I業(yè)外支出 13.35

  貸:固定資產清理 13.35

  固定資產折舊應計入的會計科目

  答:

  1.企業(yè)基本生產車間所使用的固定資產,其折舊計入制造費用;

  2.管理部門所使用的固定資產,其折舊計入管理費用;

  3.銷售部門所使用的固定資產,其折舊計入銷售費用;

  4.自行建造固定資產過程中使用的固定資產,其折舊計入在建工程成本;

  5.經營租出的固定資產,其折舊計入其他業(yè)務成本;

  6.未使用的固定資產,其折舊計入管理費用;

  7.企業(yè)研發(fā)無形資產時使用的固定資產,其折舊計入研發(fā)支出;

  8. 企業(yè)將自有的房屋無償提供給職工使用,其折舊應計入應付職工薪酬。

  對應的分錄:

  借:制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在建工程/其他業(yè)務成本/管理費用/研發(fā)支出/應付職工薪酬(按前面1-8的序號列的借方科目)

  貸: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折舊的稅務處理

  首先要明確的是,從稅務的角度看,稅法對固定資產的累計折舊是有規(guī)定的,與企業(yè)會計準則是有差異。如果企業(yè)計提的累計折舊金額超過稅法規(guī)定的金額,匯算清繳的時候,會做納稅調增。

  建議處理方法:計提折舊按照稅法規(guī)定去做,匯算清繳的時候就免去納稅調整的麻煩。

  1.折舊方法的選擇。會計理論提供 年限平均法 、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加速折舊法)、年數(shù)總合法(加速折舊法)。但《 企業(yè)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規(guī)定,固定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準予扣除。其他的加速折舊法,符合相關稅法規(guī)定,到稅局備案后,才能在稅前抵扣。

  2.計算固定資產累計折舊的起止時間,這個應該很多會計人都懂的:企業(yè)應當自固定資產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算折舊;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當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算折舊。

  3.稅法對固定資產的最低折舊年限也有規(guī)定,摘錄如下:

  (1)房屋、建筑物,為20年;

  (2)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3)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家具等,為5年;

  (4)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5)電子設備,為3年。

  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應該遵循以上規(guī)定。

  4.固定資產預殘值:因為殘值也會對固定資產累計折舊有影響,所以《企業(yè)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八條規(guī)定,企業(yè)應當根據(jù)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 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


【固定資產折舊的會計處理方法】相關文章:

會計估計變更的會計處理方法12-19

股權出資的會計處理方法12-01

回購股票的會計處理方法12-07

2017注會《會計》知識點:固定資產折舊方法09-27

接受現(xiàn)金捐贈的會計處理方法01-26

企業(yè)清算期的會計處理方法01-22

存貨跌價準備的會計處理方法12-12

工會經費的會計處理方法01-26

關于銷售贈品的會計處理方法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