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社實習報告 推薦度:
- 最新報社實習報告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報社的實習報告范文匯編5篇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報社的實習報告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報社的實習報告 篇1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溫州大學大學生記者編輯“懷夢筑諧”暑期社會實踐隊。從中學到了很多,特別是去溫州商報實習的那兩個星期,對我的幫助特別大,也學到了很多,有了一些感悟。
1,、專業(yè)知識很重要
我在溫州商報的財經新聞部實習了兩個星期。財經新聞部是一個不僅對成員的文字功底要求很高,同時也很需要有財經方面的專業(yè)知識的一個部門,是溫州商報一個很重要的部門。它的采訪對象也多是社會上的財經人士。部門里的一位前輩說:“財經方面的知識不是一下就能具備的,要通過平時的積累和學習,逐漸形成的。我大學時是中文系的,也沒有學過財經方面的知識,特別是股市方面的知識,我也是通過不斷地學習,才有了現在在這方面的能力!蔽液鸵晃魂犛言谶@次的實習中的絕大多數時間是在看報紙中度過的,老師說這看報紙也是一種學習,特別是商報的報紙,可以從看報紙中了解我們溫州商報的寫作模式。到現在都還記得一位老師說:“我當時剛來報社的時候也是看了半個月的報紙,才有機會出去采訪寫作的!
2吃苦耐勞的品德很需要
做記者,就要準備好吃苦。一般在沒有出差或其他的情況下,部門里的老師們是上午寫稿,下午出去采訪。我看到、聽到部門里常常不是這位老師出差了,就是那位老師又熬夜寫稿了?梢哉f,當記者,表面上看起來很光鮮亮麗,是一高級知識分子,筆桿子工作者,但其中的辛苦很多人是看不到的。即使是在夜晚熟睡時,如果接到電話,也得連忙起床在第一時間內奔到新聞現場,有時也要承受著被催稿可又沒靈感的無奈。
當然了,當一名記者是一份圣神的工作,記者可以說是社會的.良心,他們披露社會現實,換給人民大眾以真實。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3人際交往需注意,收斂鋒芒,多看少說
剛到了一所沒有接觸過的新的環(huán)境里,要學會少說多看。不該說的要保持沉默,該說的話要慢點說。細心觀察這個新環(huán)境的處世之道,并要努力逐漸融入到這個環(huán)境中。我剛去商報的時候,老師們的談話我是不敢插嘴的。可以說真是小心翼翼的做人,生怕一個不小心就得罪了人。后來,我漸漸地覺得財經新聞部的老師們都是很善良、很可愛的,他們幽默風趣,且很有個人魅力,每一個老師都很讓我敬佩。尤其是其中的一位老師,我特別的喜歡他,幽默中總是透著智慧。
4主動爭取,虛心求教得學會
沒有誰會主動地幫助、指導我們的,所以我們要學會主動、學會虛心向老師請教和主動尋求老師的幫助。記得第一次幫老師去打印室復印材料,我什么也不懂,我就向打印室的老師請教,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學會了復印的基本操作步驟。雖然過程中出了一些小問題,最后還是磕磕絆絆的完成了復印的工作。
報社的老師有時出去采訪是可以帶實習生去的?衫蠋煵粫鲃雍臀覀儗嵙暽f的,這就需要我們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時刻留心著哪位老師今天或明天會出去采訪,并第一時間沖到那位老師跟前求老師帶著我們一塊兒去。這還沒完,跟去后還不能給老師惹麻煩,要在默默中學習。
5個人形象要注重
作為媒體工作者,受工作性質的影響,個人形象和氣質很重要。因為新聞記者,出去采訪所代表的不再是單單的個人,而是報社的形象。
6跟對指導老師很關鍵
跟對一位好的指導老師,對我們的記者職業(yè)發(fā)展起的極大的作用。他會教我們很多書本上學不到或是花很多時間和失敗才能獲得的寶貴經驗。會給以我們更多的發(fā)展提升的機會。
報社的實習報告 篇2
從第一次走進報社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是屬于這里的。
大學的第一個暑假,作為一名新聞專業(yè)的學生我很有幸的來到了黃山日報社《黃山晨刊》,在這里開始了我難以忘記的暑期記憶,它帶給我的不僅僅是簡單的開心,更重要的是使我體會到了一名記者的真正生存狀態(tài)。記者無限光榮的外表下,他們所為此做出的努力,以及往往所感覺到的無奈和遺憾。
其實《黃山晨刊》對于我來說并不陌生,學校的閱覽室里總是會準時的擺放每一天晨刊的報紙。當初在看這一份黃山本地的報紙時,總還會有一種不屑的感覺,覺得他們的新聞做的很平庸。只是很簡單的例行報道,新聞沒有深度,讓人讀起來索然無謂。當時就自大的認為假如自己可以去做這份報紙,一定可以做的更好。當時的我沒有想到,幾個月后我真的來到了這里。
初次來到報社,就給我有一種怪怪的感覺,諾大的一間辦公室里已近10點了,竟只還有寥寥數人。我們的到來似乎并沒有引起他們太大的興致,辦公室里的電話此起彼伏。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才知道,雖然報社的工作時間寫的是早晨幾時至幾時,下午幾時至幾時,但除了個別值班的和打字交稿的記者會在辦公室里,多數時間他們都是不會在報社里的,有的記者我甚至一個星期都不能見他們一面。這使我深刻體會到了老師上課時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了,“新聞不是可以做在辦公室里憑空捏造出來的,必須出去跑,只有到處跑,才能發(fā)現新聞”。我經常會在中午12點左右的時間和晚上已經7、8點的時間里看到仍然還有很多記者在工作,他們甚至會把飯菜拿到報社里來吃。這些都深深的觸痛了我,后來隨著記者師傅前去很遠的地方去采訪,我在車里受不住路程的顛簸吐了,身為女子的師傅也是很難受,但采訪還是要必須進行,此時我真的體會到了記者的敬業(yè)和辛苦。
除了辛苦之外,記者給我的另一個極其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們的責任心和社會責任感。記者向來被稱之為無冕之王,但在這個稱謂的背后他們擔負的是更多的責任。在我的實習過程中做過很多次的采訪,每一次的經歷我都是很珍惜,但對王先生鄰里糾紛一事的采訪印象極為深刻。王先生因回家的通道被鄰居堵死一事,從協(xié)調到告上法庭三年未果。期間他4次借助媒體,可起到的只是簡單的推動而不是根本解決的作用,但他還是依然相信媒體并且找到了我們,看到王先生信任與期待的眼神,我真正理解到了作為一名記者的光榮。期間我們?yōu)榇耸屡芰撕芏嗟胤,有一次還受到了一點挫折,但想到王先生對我們的信任還是堅持了下來。最后事情終于解決了,王先生開心,我們也為此喜悅。此時是真的感覺到了作為一名記者存在的意義。在其他的采訪過程中,還有幾個類似的經歷,其中歙縣XX村民修路一事也給我很深的印象。我現在還可以清晰的記得當我第一次來到XX,近十位村民圍在我身旁的情景,最后因為路程的原因我不能回去,村民們特意準備了一間最涼爽的房間給我,那時我是真的感動。我知道他們如此對待我是因為我是一名記者(實習生),是記者的身份讓我得到如此待遇;我也還知道我必須在今后的采訪中對得起記者這個身份也才可以對得起XX的村民。
此次暑期實習除了帶給我很多的心靈震撼之外,一些學校里很難體會到的采訪技巧也使我受益非淺。首先就是要善于從別的媒體,無論平面、電視或者網絡里獲取新聞線索,必須時刻關注并且要從自身的新聞需求中去發(fā)現。就好比最近整個國家都十分關注的“欣弗注射液事件”,雖然黃山并沒有受到很明顯的干擾,但是報社的記者迅速來到我市各衛(wèi)生相關部門進行采訪,雖然結果仍然是未受到影響,但此次的采訪也安撫了民心。在我的采訪過程中,也有過幾次類似的采訪活動,如“格美”臺風對于黃山的影響以及在“反百日盜版行動”在我市的開展情況。其次就是要重視從人民身上去獲取新聞線索,《黃山晨刊》有一個“強哥熱線”,而且報紙有一正版都是做熱線新聞的。據我在報社實習過程的觀察中發(fā)現,晨刊所刊登的新聞線索有差不多50%是來源于人民或者是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記者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因此線人以及群眾熱線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這里我還想多提一下網絡BBS以及其他網絡信息中市民所提交的新聞線索,個人認為對此應當同樣重視。但前提是必須要把網絡事實放在現實中重現,在現實中搞清網絡事實。我也曾經通過網絡線索做過一個采訪,但我只是僅僅是依存于網絡現實。我還又在網絡上留言并聯(lián)系了這個當事人,在現實中接觸到他,并且在現實中讓他再一次的把事實陳述。網絡上的東西大多很隨意,真實感較差,但卻也不能因此放棄,所以通過網絡來到現實是我學到的很好的'采訪技巧。再次,在獲得新聞線索的過程中,應該特別留意“提示性(預見性)報道”也是我很有感觸的一點,此次“七月半(鬼節(jié))”我在做采訪的時候,稿子寫出來投到編輯那,但最后還是沒有發(fā)出來。一個已經做了很多年的記者告訴我:“像這種報道單單是簡單的敘述事實多半意義是不大的,而如果你提前一天做關于提醒市民在鬼節(jié)的時候祭祀所需注意的相關事項,那意義就有了。同樣像一些災難性報道等對市民有很大影響的事情就需要新聞有預見性,這樣市民才能愛看!币虼爽F在我理解到了新聞不僅僅是新近發(fā)生和正在發(fā)生的事情了,對沒有發(fā)生而即將要發(fā)生的事情也是需要高度關注的。最后再講一點感觸也是很深的東西,這也是我在采訪過程中所遇到的。在采訪的過程中,很多的場合特別是在對于一個集體行為的采訪都免不得要應酬,如實習的過程中我有過對XX鄉(xiāng)、歙縣公路局的采訪和對于黃山市桃源大酒店的采訪。雖然覺得很別扭,但還是跟著我的記者師傅吃了兩頓飯。后者是一個很平常的例行采訪,雖然吃了別人的飯感覺怪怪的,但也不多說些什么?汕罢叩牟稍L卻是因為他們與XX村民的矛盾,雖然最后飯吃了沒發(fā)生什么特別的事情,但后來一位報社的資深記者對我說:“政府和村民發(fā)生矛盾時,無論孰對孰錯,決不可因為應酬推脫不過而吃,看似只是政府很平常的對于記者采訪的一次接待,但是如果讓村民看到他們就會以為是什么‘勾結’,采訪不好進行下去,但村民的飯還是可以吃的,當然最好也不吃”。對于他的話,我的理解是,雖然現在很多的應酬不好推辭,但涉及到被采訪雙方發(fā)生矛盾時,一定還是要堅持原則的。
除了很多的采訪技巧外,我還學到了一些新聞寫作上的技巧。首先,必須要樹立這樣一個概念,新聞價值永遠是最重要的,不必太過于擔心稿子寫出來的質量,當然這也還是很重要的。其實如果你的稿件有新聞價值,就算你只是很簡單的白描一下,這也就足夠了。當然,新聞寫作的質量也還是需要注意的。我曾仔細的把我所寫的所有初稿和被編輯修改過的新聞稿做過對比,發(fā)現自己稿件很大的一點不足之處便是不夠簡潔,很多“的”“了”等等口語化的用語太多,還有就是太羅嗦。另外,對于新聞事實的選擇不能做到“敢于放棄”,即雖然采訪的過程中你會得到很多的資料,也許都是能用的上,但是在寫作的過程中就必須取其新聞價值最大的一點,敢于拋棄那些“累贅”。最后,也要注意寫作上的模糊用語和精確表達的選擇。比如我曾經寫過一篇關于夏日幼兒患病人數增多的報道,但是沒有登出來,可是在后來有一位記者又一次的寫到了這個題材,不但登出來了,還是作為頭版頭條登出來的。我比較了我們稿件的差別,發(fā)現我們所提供的新聞事實以及所采訪到的醫(yī)生、建議都是雷同的。但不同的是,雖然我們都表達了患病人數增多這個事實,我用的是醫(yī)生說,他用的卻是具體的數據,今年的與往年的比較;雖然我們都展現了病人多這樣一個場面,但我也就只是展現,他不僅說多了,而且把病人的具體數字給了出來,又詳盡舉出了一個例子。我想她的稿件之所以比我的優(yōu)秀,正是因為她的準確性,從而使新聞更具說服力。
所有的采訪過程中,一次關于盜版問題的采訪使我感觸最深。因為那一次的采訪我受到了表揚,也因為那一次的采訪使我感到深深的內疚。受到表揚的原因是因為我的“細心”,點抓的好;內疚的原因是因為我太鹵莽,事實判斷可能出現錯誤的前提下就貿然發(fā)稿。事實證明表揚我是錯的,我是太鹵莽的。關鍵在于那一個條形碼的問題,因為我堅持不同的書有不同的條形碼,否則的話便是盜版。因為“自以為已經查過了很多的資料”,可事實證明可能出現錯誤。其實我在做這個報道之前是有這個責任把事情弄的更清楚,讓權威部門出來說話的,而不單單只是自己查了資料,這是完全由自己的粗心造成的,F在把它寫出來,引以為戒!
一個月的實習生活很快便要過去,現在的我拿起一份《黃山晨刊》,似乎能感覺到每一篇的報道中記者們?yōu)榇怂粝碌暮顾蝗话l(fā)現晨刊上的新聞是那樣的可貴。也許晨刊還不成熟,但它畢竟還不到兩歲。晨刊有一個傳統(tǒng),每個星期都有兩次的集中學習交流的時間,晨刊的一個編輯曾說道:“我們要活到老,學到老!蔽蚁,這應該作為這次暑期實習的終結語。
報社的實習報告 篇3
(一)實習心得
大學生暑期社會時間活動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有效途徑,是推進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重要舉措。作為大一生活學習的總結,我也參加了社會實習活動。得到了實習單位領導的贊譽,而且在實習活動中拓展了自身的綜合素質,增了知識,長了才干。
很快的,署假又過來了,面對最后一年的校園生活,想著剛剛過去的最后一個署假,緊張沉默之后更多的是感慨,印在腦海里的每一個足跡都是那么的深,真的說不出是什么感覺,伴著時間,就像是在和自己的影子賽跑,不可能從真實的兩面去看清它,只是經意不經意的感受著有種東西在過去,也許更適合的只有那句話:時不待我,怎可駐足
xx工人日報的新聞中心最大的'特點就是一般沒什么人在辦公室,以至于我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在辦公室見過每個人。他們一般都在外面跑新聞,只有趕稿的時候才會出現在辦公室,或者說,只是來交稿的時候出現在報社。跟著“來無影,去無蹤”的老師們學習,確實有點難度。
每天上班,辦公室是我開門,總是要等很久才有記者來上班。初來的幾天,我每天第一個去,坐著看半天報紙,然后上網找料,經常找不到新聞線索,我心里很著急,幾乎都是老師給我一個電話,聯(lián)系一下,就開始出去或者電話采訪。很多時候我不知道該怎么辦,彷徨。
1、高溫系列采訪
才來了一天,也還不認識什么老師,帶我的老師又常年不在辦公室。史老看我們有點小空,于是,讓我和另外一個實習生去外面采訪一下高溫下的務工人員。我們在九蓮社區(qū)門口發(fā)現了一個縫衣服的阿姨和兩兄弟的修鞋鋪。一翻生疏的招呼后,就開始和他們聊了起來,雖然他們都不愿意多講,更不愿意我們把他們寫到報紙上去,但最后也勉強地了解到了我們需要的信息;貋砼懜,直到下午一點多才記得還沒吃飯。
2、稿件不能發(fā)
夏老師常跟我說:“自己去找找有什么好寫的,然后發(fā)到我郵箱。”由于我還沒有自己的消息網,所以,我經常去論壇找還沒被發(fā)掘過的消息。突然被我發(fā)現了有關移動集團彩鈴的帖子——“我的彩鈴都被和諧了!”心想著終于找到可寫的了,于是我打電話去了移動的人工服務臺,以辦業(yè)務為由取得了一些信息,也寫了一篇稿子,心里很喜。第二天,夏老師就來辦公室說這篇稿子不能發(fā),因為報社的領導和移動的老板關系很好。這樣的理由我很無語,不得不接受,也算是一種體會。
3、電話采訪
電話采訪是采訪中經常會用到的,而最經常用的號碼就是114查詢臺。在這期間,我電話采訪過游泳池的水質檢查、救救白血病小孩和康師傅“自來水事件”。電話采訪最容易吃閉門羹,打過去不接或者告訴你應該找哪個部門,采用迂回戰(zhàn)術是常常碰見的。“康師傅”的事件我不知道打了多少電話去各個公司,比如統(tǒng)一,都只有“嘟嘟”的聲音,看來還是要平衡下自己的情緒。
4、實習生出差
據說,我們報社實習生是不能出差的,而我卻偷偷地去了,還是代表整個報社,說來心里也挺慌的。我們報社和杭州電臺、電視臺聯(lián)合主辦了一個“和諧中秋”的活動,主要是在全省評選最感動的外來務工人員。夏老師突然有事,我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一個人去了,什么都不知道的小菜鳥,就這樣跟著他們一行人去了臺州和溫州,跟著采訪了三個人,一切還算順利。這種處在初級階段的人,還是在旁邊多學習老師們才是對的。
經過這四個星期的社會實習,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一些在課本中無法學到的東西。怎么跟不同的人相處,怎么跟不同身份的人說話,怎樣處理突發(fā)的狀況。還有一些是我將要學的知識,比如攝影和新聞寫作,這些我都在實習中提早得到了鍛煉。社會實習是驗證實力的“試金石”。走出校門融入社會的大舞臺,我才真正體驗到自身知識的欠缺,能力的有限。任何理論知識只有與實習密切結合,才能真正發(fā)揮它的價值。行不行,實習中看!
通過實習,我在各個崗位上都得到了鍛煉,并且對于如何將理論與實習相結合有了新的體會。
1、做記者,深入到工作第一線采訪,鍛煉了自己與人交往溝通的能力,并對采訪的準備、技巧和總結整理問題的能力有了提高,學習借鑒他人、分析內外因素、克服內外矛盾。
2、接觸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上至報社社長、主任下至普通記者、編輯員、廣告員,形形色色,各具特點,同時也培養(yǎng)了我對不同事情的獨特觀察,鍛煉了我獨立思考的能力,為以后的學習打下了有益的基礎。
3、加班撰寫稿件,不僅鍛煉了我的寫作能力,還讓我學會了如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如何準確地抓住新聞點。
4、經過報社老師們的言傳身教,我懂得了做工作首先要熱愛這項工作,只有熱愛了才能干好這項工作,還懂得了處世之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5、在思想認識上的提高。從報社老師們身上不僅學到了業(yè)務知識,更重要的是學到了他們身上那種吃苦耐勞,不怕困難的奉獻精神。記者編輯們的敬業(yè)精神和職業(yè)道德。
(二)建議事項
要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使自己的知識系統(tǒng)化。新聞需要接觸社會的方方面面,光有書本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要求自己在
以后的學習中多想,多讀,多學。要求自己的寫作水平一定要過硬。
在實習中不斷對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更新,進行補充。
報社的實習報告 篇4
在大學里我學的是新聞專業(yè),說的明白點就是寫文章的專業(yè),很多學生在畢業(yè)后就成為了記者,因為去別的工作崗位上不是很合適,專業(yè)也不對口。
為了以后的工作,我必須要出去實習,因為現在的金融危機,大學生就業(yè)難已經成了社會難題。為了畢業(yè)后我至于畢業(yè)就失業(yè),我必須要及早打算。在學校里就把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和實際操作水平提高到可以直接工作的水平。
我決定在暑假里出去實習,地方我已經找好了,是一家不錯的報社。
今年暑假,我有幸來到《xx晚報》熱線部,進行為期三周的專業(yè)實習。在這寶貴的三周時間里,我不僅對專業(yè)知識有了更為深刻地了解,同時也學到課本外的實踐經驗。這些收獲對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都起到了很大的指導作用,使我受益匪淺。
第一天到報社時,我心里七上八下的,看著大家忙碌的身影,完全不知該從哪里下手。負責帶我的小彥老師給我介紹了部門的大體情況,采訪的具體流程以及新聞記者需要注意的基本事項。第一天,老師沒有帶我采訪,而是讓我在閱覽室閱讀報紙。說實話,以前看報紙往往只是看個熱鬧,根本沒有意識去觀察新聞的思路和寫法。
從第二天起,我就跟著老師開始了緊張而忙碌的采訪。一旦接到新聞線索,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要立刻奔赴現場。用老師的話講,記者就是一臺不分晝夜時刻待命的機器。我所在熱線部的主要采訪任務是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社會新聞。在這xx多天里,我隨老師深入北京大街小巷,跑遍了大半個xx城。無論風吹日曬,哪里有新聞,哪里就有我們的腳印。我是一個比較嬌氣的女孩,平時出門打傘,下雨打車。但是在采訪期間,我明白記者是來不及顧及這些的。隨著我漸漸融入工作,這些也在不知不覺中被忽略了。我們一般的工作流程是上午在報社接熱線電話,下午出去采訪,晚上回家寫稿。任務多時,稿子往往不止一個,回家后常常要寫到深夜。這也讓我深深體會到記者的生活并非像想象中那么浪漫,記者不僅是無冕之王,更是一個肩負重大使命的職業(yè)群體。
新聞容易忽略一些事實細節(jié),而恰恰是這些細節(jié)比如人物,時間,地點等必須要精確。剛開始采訪時,自己總不注意,人名地名沒有留心去反復核實。在老師的囑咐下,我知道了這些看似細枝末節(jié)的小事其實是新聞中最重要的。一個錯誤的人名甚至會影響整個新聞的真實性。另外,新聞中每一個字,每一個稱謂都要準確具體。比如,在一次城市雕塑的采訪稿中,負責管理城市雕塑的部門我用了城管部門這個稱謂。主任在審稿時指出這個稱謂過于籠統(tǒng),讓我打電話再次確認。確認之后城管部門變成了**街道辦事處城管指揮中心。主任告訴我,越是這種責任單位,名稱越要具體,絕不能出絲毫的差錯。
在和老師采訪的過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無論走到哪里,老師總能細心留意身邊的細節(jié)。記得在采訪盲人老人為簋街制作忙問地圖時,我觀察到的是兩位老人半小時完成一份、因此,我從老人效率高的角度采寫。然而,老師告訴我,她粗略掐表算了一下,一份盲文地圖上的地名只有40來字,半個小時意味著老人平均扎一個盲文需要將近一分鐘的時間,這是非常不容易的。這讓我明白采訪時不僅要觀察,還要細心。
真實性是新聞的基本原則之一。前不久的紙陷包子和華南虎事件使大眾對新聞真實性產生了嚴重的信任危機,也給新聞工作者敲響了警鐘。為了保證新聞的真實性,無論新聞線索來自何方,無論新聞事件大小,我們都必須深入現場采訪。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做真實的新聞,為社會負責也為自己負責。老師告訴我,這種情況對于記者再普遍不過,雖然很多時候在做無謂的勞動,為了保證新聞的真實性,必須親歷而為。
在報社,我發(fā)現很多記者并非新聞專業(yè)出身,理工科的記者作新聞也非常優(yōu)秀。的確,記者需要一定的專業(yè)知識,但是相比之下社會知識和經驗也同樣很重要。要想成為一名出色的記者就必須有全面的知識結構。記者是綜合性人才,對每一領域雖然不能都像本專業(yè)那樣投入,但至少都應有一定的涉獵。在我的采訪中,有一次是關于網上銀行密碼被盜的新聞。當當事人拿著米多長的銀行對賬單給我們看時,我發(fā)現由于相關知識的缺乏,我很難理解。于是,我立刻上網搜集相關資料,彌補這方面的知識,在最短的時間內弄清了網上銀行的具體流程和網絡黑客的基本情況。這件事也提醒我對不同的領域,如果一點兒不了解的話,在采訪中就可能受阻。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采訪前的準備工作應深入,提前了解所采訪的領域。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勤看書,多學習,擴充自己的知識面。
靈活變通是記者需要掌握的一個技巧。有些時候做新聞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很多新聞是在換了一種思路后得到的。比如,在跟老師采訪某盲人學校時,我們原定思路是采寫一篇類似會議新聞。由于活動本身的形式化,因此很難挖掘出亮點。但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坐在前排有一位拄著盲杖,手持錄音器的盲人記者。這似乎有點不同尋常。于是我們在活動結束后對這位盲人記者進行了采訪。沒想到,她身上有一段坎坷的經歷。和老師一合計,我們決定改變之前的選題。
實習期間,我翻閱了大量的報紙雜志,了解了很多報業(yè)知識,。在采訪過程中,接觸到了各個階層的人群,在與他們打交道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欠缺的東西人際交流。作為新聞記者,這個能力意味著你能否是采訪對象信任你,把積壓在心底的話向你透露,把新聞事件背后的故事挖掘出來。特別是在人物專訪時,這往往也是一條新聞取勝的關鍵。除了不斷練習與人交往的能力,我的體會還有采訪前務必對你的采訪對象做一個全方位的背景了解。這樣做可以是使你的采訪對象感到自己不適合一個陌生人交談,不僅會很快拉近你們之間的距離,像老朋友一樣聊天,也會獲得對方的尊重。
通過這一次在報社里的實習,我感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都提高了一大截。以前寫文章,就是沒有任何實際的空寫,沒有任何的可信力,現在我感覺自己寫東西就是“下筆如有神”,可以很快的將我要寫的東西表達出來,這都是實習的來的。
以后我還是會出去實習的,一次實習可是讓我提高這么多,那多幾次實習那我不就可以提高的更多了,在畢業(yè)以后找工作的時候我可以和任何報社拍板,我寫文章很好,實習過幾次,工作找起來應該不難。
同時我也希望在校的大學生應該多出來走走,實習一下,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這樣畢業(yè)以后才不至于在人生路上迷失自己,迎接自己美好的未來!
報社的實習報告 篇5
這個寒假我到《武漢晨報》經濟部實習了一個月,真正的把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運用到了實踐當中,學到了課本上學不到的一些知識和經驗,收獲頗豐。
我的指導老師是經濟部一個年輕的女記者,主要負責經濟民生這個部分。在整個實踐過程中我主要是在老師的帶領下獨立完成各項工作。第一次隨老師出去采訪是參加物價局組織的“價格服務進萬家”活動。當天我們參觀了農村、社區(qū)、學校、醫(yī)院,一路上,老師提醒我要好好記錄下一些數據信息,寫經濟新聞數據是很重要的。之后回報社,老師要我寫500字左右的稿子給她,因為第一次寫采訪稿件,一時不知如何下筆,一篇稿子我居然寫了快一個小時。老師只花了5分鐘不到就把我500多字的稿子改的只剩下200多字,改完后老師說,以后寫稿要抓重點,不能照著資料全盤照抄,盡量寫的通俗易懂一點。當時覺得很慚愧,學了將近三年的新聞,卻連這種簡單的稿子也寫不好,于是暗下決心一定要在這個月里抓住機會好好學習。
后來跟老師出去采訪的時候我都很注意觀察,老師經常對我說,當記者是很辛苦的,剛開始別指望別人能給你好臉色看,很多人都不愿意配合記者的采訪,但這個時候絕對不能放棄,要想方設法找到有價值的新聞。剛開始的時候和老師出去還沒什么體會,在我單獨幾次出去采訪的時候就真的感受到了記者的辛苦。情人節(jié)那天老師要我去各大商場去搜索一下相關的新聞,我在大洋百貨和王府井百貨轉悠了半天,問了七、八家珠寶專柜,他們全部都拒絕我采訪,直接說不想回答我的問題,不想透露之類的,當時我真的`覺得很受打擊,后來好不容易有一家專柜愿意接受我的采訪我才勉強完成了任務。還有一次去好又多超市采訪,從促銷員到顧客全都拒絕回答我的問題,讓我很是尷尬。這幾次的經歷完全顛覆了我原來對記者這個職業(yè)的認識[文章來日中國],我以前覺得記者走到哪里別人都會畏懼三分,畢竟是“無冕之王”啊,是人民群眾的發(fā)言人。但是現實是現在很多人對記者都存有戒心,有的是怕記者亂寫,寫負面新聞,有的則是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沉默是金。所以記者不光是要會如實的發(fā)覺新聞、寫新聞,更要學會跟人溝通,學會交際,才能從當事人口中得到更多的材料。正因為這樣讓我突然覺得記者這個職業(yè)很具有挑戰(zhàn)性,很有吸引力,堅定了我要做一個優(yōu)秀的新聞工作者的決心。
在這一個月的實習過程中,我寫的最多的就是會議新聞。以前在學校老師也要我們寫過會議新聞,我當時就覺得這種新聞很難寫。老師第一次帶我去開的是一個農業(yè)工作會議,我很認真的做了記錄,可是回報社寫稿的時候還是不知道要寫什么。結果可想而知,寫出來的稿子老師說不合格,后來老師告訴我,這種會議新聞一定不能繞著會議寫會議,要用最簡潔的語言傳達會議精神。以后去開會的時候就比較留心了,現在寫會議新聞已經很得心應手了。
除了老師交代的一些采訪任務之外,我還學會了自己去發(fā)現新聞,學會去觀察身邊的事物。因為今天是豬年,我發(fā)現花鳥市場居然有一種寵物豬賣的很好,于是自己壯著膽子去做了一次采訪,然后寫了稿子發(fā)給老師,老師說題材可以,不過訪問不夠詳細[文章來日中國],讓我補充采訪。當時聽到老師的肯定我很受鼓舞,馬上進行了又一次更深入全面的采訪。這次從發(fā)現新聞到采訪到寫稿全部是我一個人獨立完成的,那種成就感真的很好。
這次實習雖然時間很短,只有一個月,但我覺得這樣的經驗卻是很寶貴的。我零距離的接觸到了新聞工作者的生活,從他們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了解到做一名好記者的不易,每一則新聞里都有這些記者辛苦的汗水。他們的生活規(guī)律完全被打亂,有時為了跑一個新聞連飯也顧不上吃,正是有了這些敬業(yè)的新聞工作者的努力,我們才能每天及時了解到社會上發(fā)生的事,了解新的資訊。經過這次的實習,讓我對記者這個職業(yè)更加肅然起敬,更想加入到他們的行列,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記者。
【報社的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報社的實習報告09-02
2023在報社的實習報告07-20
報社的實習報告范文06-25
報社的實習報告【精】11-05
報社暑假實習報告09-26
關于報社的實習報告四篇10-08
報社的實習報告匯編八篇06-06
關于報社的實習報告三篇06-27
【熱門】在報社的實習報告三篇06-25
新聞學報社實習報告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