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手机免费在线观看,国产女人在线视频,国产xxxx免费,捆绑调教一二三区,97影院最新理论片,色之久久综合,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地理的實習報告

時間:2025-05-29 05:28:32 實習報告 我要投稿

地理的實習報告匯編8篇

  在現(xiàn)在社會,報告十分的重要,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地理的實習報告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地理的實習報告匯編8篇

地理的實習報告 篇1

  緒論:自然地理實習是自然地理教學中十分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是使學生在課程理論學習基礎上,通過對基本自然地理(地質、地貌、土壤、植物、水文等)現(xiàn)象的野外實地考察和現(xiàn)場實踐獲得感性知識,并鞏固和加深對所學理論理解,獲得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能力的必要手段。搞好實習工作對于提高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提高自然地理課程的教學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地貌學

  考察地點:

  考察時間:

  考察目的和要求:

  1,通過實習,使學生初步了解安順主要地貌類型,基本特征及其分布規(guī)律,并分析其成因。了解地質、水文、氣候、土壤與植被對地貌發(fā)育,地貌災害與防治的影響。

  2,使學生學習掌握地貌野外考察全過程的程序和方法,包括資料收集、野外觀測、標本與樣品的采集等

  3,通過實習,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了解掌握有關一起和工具(羅盤,海拔儀等)的使用原理和方法。

  考察內容;

  (一)區(qū)域地貌觀測實習

  1,認識安順主要的地貌類型及其特征。

  2,通過對地形圖地貌的判讀,觀察安順地貌的分布規(guī)律。

  3,認識地貌災害(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滑坡等)及防治。

  4,初步分析地貌對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布局的影響。

  (二)北盤江河流地貌觀測實習

  1,觀測河流侵蝕地貌特征。

  2,觀測河流階地地貌特征。

  3,觀測河流凹凸岸的流水作用特征。

  4,觀測河流干流交匯處的地貌特征。

  (三),喀斯特地貌觀測實習

  1,觀測地表喀斯特地貌特征和分布規(guī)律。

  2,觀測地下喀斯特地貌特征和分布規(guī)律。

  3,觀測喀斯特地貌對農(nóng)業(yè)發(fā)展的影響。

  實習心得:通過者一次的野外考察,同學們不僅訥訥掛鉤親自動手來操作實驗,而且還置身于不同的地質,地貌類型之中使我們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得到了聯(lián)接,補充了我們平時在學校學習生活中的空缺。其次,通過這樣的考察,提升了同學們的學習熱情,不管雜實習前和考察后,我們的同學都認真的投入到準備資料和收集數(shù)據(jù)成果的過程中,學習氣氛更加濃厚。第三,在考察過程中,同學們不僅能夠互相幫助,而且還能在考察,實驗中互相協(xié)作,這使得同學們之間的感情得到了增強,集體感更加強烈,對我們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是很好的幫助。

  水文學

  沿貫城河考察:

  地點 :

  水溫:

  PH值:

  透明度:

  經(jīng)過分析此水為劣五類水,造成貫城河污染的原因有:

  (1)大氣降水

 。2)農(nóng)田排水

 。3)城市生活污水

  (4)工業(yè)廢水

 。5)工業(yè)廢渣和城市垃圾淋溶水

  測水深:用一根繩子吊一個大石頭沉入水流底部,然后讀取數(shù)據(jù)。

  測透明度:先套上盤子再吊上石頭沉入水中直到看不到盤子為止。

  第7小組測量結果:

  實習心得:通過者一次的野外考察,同學們不僅訥訥掛鉤親自動手來操作實驗,而且還置身于不同的水文條件之中使我們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得到了聯(lián)接,補充了我們平時在學校學習生活中的空缺。其次,通過這樣的考察,提升了同學們的學習熱情,不管雜實習前和考察后,我們的同學都認真的投入到準備資料和收集數(shù)據(jù)成果的過程中,學習氣氛更加濃厚。第三,在考察過程中,同學們不僅能夠互相幫助,而且還能在考察,實驗中互相協(xié)作,這使得同學們之間的感情得到了增強,集體感更加強烈,對我們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是很好的幫助。

  實習地點:

  試驗方法:

  羅盤的使用主要是中央的磁針,天池外的內盤是鋼制的,天池底色一般是白色的,底部劃有一紅色直線,有一端是有兩個紅點在紅線的左右,紅線是以南北定位的,有紅點的一方是子方(正北方),另一端是午方(正南方),上面有一根很靈敏的磁針,磁針有一端是有一個小孔的。

  使用羅盤時,雙手分左右把持著外盤,雙腳略為分開,將羅盤放在胸腹之間的位置上,保持羅盤水平狀態(tài),不要左高右低,或者前高后低。然后以你的背靠為坐,面對為向,開始立向。

  這個時候,羅盤上的十字魚絲線應該與屋的正前、正后、正左、正右的四正位重合,如果十字線立的向不準,那么,所測的坐向就會出現(xiàn)偏差的了。

  固定了十字魚絲的位置之后,用雙手的大拇指動內盤,當內盤轉動時,天池會隨之而轉動。一直將內盤轉動至磁針靜止下來,與天池內的紅線重疊在一起為止。

  有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就是磁針有小孔的一端必須與紅線上的兩個小紅點重合,位置不能互掉。這時顯示坐向方的魚絲線(是橫的那一條)與內盤各層相交。我們要找尋的各種數(shù)據(jù)和資料,就顯示在這條魚絲線所穿越和涵蓋的區(qū)域上。

  然而,羅盤上有十多二十層,究竟那一層才是坐向呢?就是二十四山那一層了。

  它就在天池附近。魚線向方上的那一個“山”,我們用它表示向,魚絲坐方上的那一個“山”,我們用它表示坐。

  譬如說,向山是子,坐山是午,我們便稱之為坐午向子。知道自己宅中的坐向后,將羅盤放在全屋的中心點,便可以由坐向求出全屋的方位(或宮位)。

  關嶺國家地質公園:

  關嶺國家地質公園位于安順以西100公里,花江大峽谷北岸新鋪鄉(xiāng),是世界上第一個以展示2。2億年前(晚三疊世)海生爬行動物和海百合化石為特色的國家地質公園。200多平方公里范圍內普遍出露的三疊紀海相地層中,埋藏有2。2億年前古生物海百合、菊石、蚌類、海龍、魚龍、楯齒龍等化石,共同構成了極其豐富、美妙的古深海系統(tǒng)。出土化石的種類多而且數(shù)量大,體形完整,形態(tài)精美,具有極其重要的科研價值和觀賞價值。龍化石經(jīng)專家研究,首次用“中國龍”、“關嶺魚龍”、“瓦窯龍”、“新鋪魚龍”、“貴州魚龍”等地名命名龍的種屬。

  實習心得:通過學習我了解到,產(chǎn)生地質作用的力。來自地球內部的稱為內能,主要有地內熱能、重力能、地球旋轉能、化學能和結晶能。來自地球外部的稱為外能,主要有太陽輻射熱、位能、潮汐能和生物能等。

  更重要的是羅盤的使用方法,為以后的實習打好了基礎。

  綜合自然地理實習報告:

  實習地點:

  實習內容:

  土壤的容重:

  1,用環(huán)刀取土,兩邊用刀削平。

  2,用天平稱出環(huán)刀和土的質量。

  3,用天平稱出環(huán)刀和石子的質量。

  4,算出環(huán)刀的體積,石子體積,201.816立方厘米。

  最終算出結果為:1.8克/立方厘米

  土壤質地:成細條,易斷裂,為中壤土

  酸堿度:

  土壤含水量:取一塊土,先稱出其質量(15克),再把其烘干,再稱其質量(12克),算出水分的質量(3克),然后用水的質量除以總質量即為土壤含水量(1/5)。

  土壤結構:土壤結構是土壤固相顆粒(包括團聚體)的大小及其空間排列的形式,不僅影響植物生長所需的土壤水分河養(yǎng)分的儲量與供應能力,而且還左右土壤中氣體交流、熱量平衡、微生物活動及根系的延伸等。

  土壤是由固體、液體和氣體三類物質組成的。固體物質包括土壤礦物質、有機質和微生物等。液體物質主要指土壤水分。氣體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氣。土壤中這三類物質構成了一個矛盾的統(tǒng)一體。它們互相聯(lián)系,互相制約,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條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質基礎

  實習心得:通過學習我認識到土壤學的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土壤組成;土壤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特性;土壤的發(fā)生和演變;土壤的分類和分布;土壤的肥力特征以及土壤的開發(fā)利用改良和保護等。其目的在于為合理利用土壤資源、消除土壤低產(chǎn)因素、防止土壤退化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等提供理論依據(jù)和科學方法。

  總結:經(jīng)過為期五天的實習考察,我對綜合自然地理的了解更為深刻,不僅更好的完善了野外知識,而且更是對課堂知識做了更好的補充。更多的了解地質地貌,水文土壤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形態(tài)特征,完善了我們的知識體系,讓我們明白了地理科學研究的價值所在,意義深刻,終生難忘!

  建議:

  1,希望每個學年都能有這樣的實習考察機會。

  2,在以后的野外考察中能多做點不同的實驗,以及給我們多講解不同的機械儀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3,以后的考察地點能更具有代表性。

  4,以后的試驗希望能夠很好的帶動同學的集體,協(xié)作意識。

  展望:

  1,能夠延長考察時間,使同學們更好的掌握考察知識。

  2,希望能夠出省,考察到外省一些好的人文,自然地理資料。

  3,希望能和別的高校進行學術交流。

地理的實習報告 篇2

  一.序言

  自然地理學及其相關學科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野外教學實習對本專業(yè)本科學生來說是一次啟蒙教育,是以認識為重點的自然地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三基)訓練的實踐過程。其目的旨在通過短期的野外實踐使同學們對自然地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和特點有一個比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進一步鞏固和掌握課堂教學的基本內容,為以后我們的學習與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為了加深們對上學期所學習的關于土壤和植物的有關知識內容的理解,5月3日至5月8日我們環(huán)旅學院09級地理科學與地信學生在辛曉十等老師的帶領下在桐柏淮源國家森林公園進行了為期五的野外實習考察。

  這次實習主要是通過老師講解、實地考察與實際操作等方法,來識別不同的植物種類、觀察土壤剖面及劃分土壤剖面的層次(水簾洞東)、垂直帶觀察(太白嶺)、采取與制作植物樣本(桐柏山腹地)、觀察植物群落演替的變化及對植物群落的調查(桐柏縣城郊鄉(xiāng)劉灣村龍?zhí)讹L景區(qū))。

  二.桐柏自然地理與經(jīng)濟地理概況

  桐柏縣位于豫南桐柏山腹、南陽盆地東緣、國道312公路和寧(南京)西(安)鐵路縱貫縣境東西,土地面積1941km2,轄9鎮(zhèn)7鄉(xiāng),總人口42萬。千里淮河于此處發(fā)源,南北氣候在這里交替,桐柏山連起豫鄂兩省,中原與南楚文化相互交融。桐柏資源豐富,區(qū)位優(yōu)越。桐柏地處,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生物種類繁多,宜林山坡164萬畝,連片草場40萬畝,森林覆蓋率50.1%,被專家譽為“天然生物物種基因庫”。資源富集,尤以旅游、礦產(chǎn)、林果、畜牧、水產(chǎn)、土特產(chǎn)著稱,被譽為“全國特大資源寶庫縣”。已探明礦藏56種,全縣人均可采礦量價值是全國人均值的14倍,每平方公里可采礦量價值是全國平均值的25倍。其中,天然堿儲量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被譽為“中國天然堿之都”。有全國最大的露天金礦銀洞坡金礦、全國四大銀礦之首的桐柏銀礦。盛產(chǎn)木瓜、板栗、茶葉等農(nóng)副土特產(chǎn),被稱為“木瓜之鄉(xiāng)”。

  桐柏山屬于秦嶺——大別山褶皺帶,崛起于太古代到元古代,形成于中生代的燕山運動,中間經(jīng)過加里東運動。大致走向為西北——東南走向,其西為長江流域,東為淮河流域,其分水嶺大致為固廟——太白頂盤山公路一線。特殊的地質形成過程使地貌結構復雜,由南向北,溝谷發(fā)育,切劃深度較大。因而奇山異石較多,地下礦產(chǎn)十分豐富,初步探明礦藏達60種,原礦價值人均占有量是全國人均數(shù)的14倍。這里有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天然重質純堿礦,有位居國內四大銀礦之首的露天開采金礦,還有在世界首次發(fā)現(xiàn),被國際礦物質學會命名的“桐柏礦”和“圍山礦”。國際礦物質學會和中科院曾多次派學者到這里考察,桐柏山被學術界稱為“中國地質之謎”、“地質博物館”、“地質櫥窗”。紅石崖為景區(qū)稀有丹霞地貌,崖分上下三層,高數(shù)百米,望若紅霞,上多溶洞、瀑布、溫泉,為景區(qū)不可多得的勝景。桐柏山還是南北氣候的過渡帶,江淮兩大水系的分界線。既有北國山體的雄渾,又有南疆風光的秀麗。因此,奇山異石眾多,山泉瀑布隨處可見,植被完好,動植物各類紛繁,南北交匯,相互滲透。具有良好的過渡帶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植物區(qū)系南北兼容,稱為中原獨特的天然生物物種基因庫和自然博物館,自然植被成為景區(qū)一大獨特的景觀。

  三.土壤地理實習(部分)

  1.土壤剖面的挖掘

 、龠x擇標準:土壤剖面要具有自然的代表地帶性,還要盡量減少人為的影響,不應在道路兩旁,也不能位于山腳因為山腳有山上土壤堆積,不具代表性。應該選擇在山腰地帶。

 、谕诰驑藴剩和寥榔拭鎽诰蛞粋寬 1m、深達母質的坑,必須沿山坡垂直與水平挖下去,剖面與山坡的等高線平行,為了便于觀察剖面應呈斗型。還要注意要保留枯枝落葉層。剖面上方人不要踩,否則會影響腐殖質層性狀。

  2.土壤剖面的分析描述(表)

  四.植物地理實習(部分)

  (一).認識植物

  在桐柏山自然保護區(qū)內有植物種類20xx多種,我們在實習的第一天主要是認識一些植物,然而我們所認識的植物卻不足100種。下面就簡單介紹下我們所認識的部分植物種類:

  1、國槐:豆科,喬木,奇數(shù)羽狀復葉,葇狀花序,豆粒狀果實。

  刺槐:豆科,喬木,又稱洋槐,帶托葉刺。

  龍爪槐:豆科,喬木,是國槐的變種,在生長期時把芽打掉而就成。

  紫穗槐:豆科,灌木,羽狀復葉,卵形、基部圓形,兩邊都有白色柔毛、穗狀花須。

  2、辛夷:木蘭科木蘭屬,又名木蘭、紫玉蘭,為中國特有植物,年幼時皮光滑,年長時皮粗超。花紫色,落葉,是優(yōu)良的綠化植物,可入藥。

  3、梧桐:樹干通直,樹皮淺綠色光滑。葉子厚紙質,有缺刻,曲裂,掌狀三裂。果實是蓇葖果,屬梧桐科。

  泡桐:玄參科,葉子紙質、無缺刻,葉子背部有絨毛,花呈喇

  狀一般為紫色,枝干有髓。

  懸鈴木(法國梧桐):一般作為行道樹,果實有三球(一球的為美國梧桐)。

  油桐:球形果實,大戟科,葉基有兩個紅色腺條。

  4、棕櫚:棕櫚科,葉鞘纖維質,包莖,葉柄長,葉圓扇形,所以又扇子樹,掌狀深裂,葉脈為輻射狀平行脈。

  5、河南楊:楊樹有20多種,葉子邊緣波浪形鋸齒狀,兩側壓扁葉尖較尖,屬楊柳科,總脈狀花絮形成的果實。

  柳:楊柳科,葉子條形葉,葉脈只有一條。

  6、油菜:十字花科,角果。

  7、花椒樹:樟科,葉軸有狹翅,小葉有5-7片,莖上有皮刺,奇數(shù)羽狀復葉,果實是球形(花椒)。樟科一般具有皮刺,葉軸有狹翅,果子有辛香味,樟科還有野山椒,它的刺較大。

  8、雪松:寶塔形樹形,一束7~15針以上。

  9、銀杏:叉狀脈,叉狀分枝,也有缺刻,邊緣不十分整齊。

  10、楝樹:屬于楝科,奇數(shù)二回羽狀復葉,葉子是倒卵圓形,葉緣有粗鋸齒,奇數(shù)二回羽狀復葉,互生,它的果實是橢球狀,圓錐花序。

  11、香椿:楝科,奇數(shù)羽狀復葉。臭椿比它的葉基部多了兩個線點

  12、枸樹:屬?疲~子掌狀深裂,花為粉紅色毛絨花,聚花果實。

  13、枇杷:葉輪生,葉子是厚革質,葉緣是粗鋸齒,葉輪生,果實球形,屬薔薇科,葉面不平整,有凹凸感。

  14、金銀花(二花):忍冬科,二花瓣,右旋纏繞。

  15、女貞:大葉女貞的葉子光滑革質,卵狀,羽狀側脈,卵狀,葉緣是披針形,球狀花序,喬木。

  小葉女貞是球狀圓錐花序,灌木,葉紙質。

  16、紅葉李:屬薔薇科,灌木。

  17、楓楊:胡桃科,果實帶翅,葉柄具狹翅。羽狀復葉,葉子革質。18、合歡樹:葉子較小,二回羽狀復葉。粉紅色傘房花序,小葉小,葉長有1cm左右。屬于豆科。

  19、荷花玉蘭: 木蘭科,常綠喬木,葉子是大型白色,厚革質,葉被帶銹斑,花在葉后開。

  白玉蘭:落葉喬木,先開花后展葉,軟革質葉。

  20、側柏:柏科,屬常綠喬木,干皮淡灰褐色,條片狀縱裂。小枝排成平面,兩中央葉與兩側葉交互對生,雌雄同株異花。

  圓柏(龍柏):蠟質狀葉,葉子不在一個平面上。

  翠柏:柏科,葉子只有刺狀葉形。

  21、大葉黃楊(冬青):衛(wèi)茅科,葉厚質,帶鋸齒。

  小葉黃楊:黃楊科,葉全圓。

  22、鹽膚木:漆樹科,葉柄具翅,林下灌木。

  23、馬尾松:松科,兩針一束,針較軟,荒山綠化的先鋒樹種,耐瘠薄,樹木可很高大。

  油松:松科,兩針一束,針較硬。

  24、黃荊:掌狀復葉,馬鞭草科。

  26、枸骨樹:葉盾牌形,邊緣帶刺。

  27、杉樹:松科,常綠喬木。樹干端直,樹形整齊,針狀葉,較硬。

  (二).植物標本采集與制作

  植物標本包含著一個物種的大量信息,諸如形態(tài)特征、地理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物候期等。是植物分類和植物區(qū)系研究必不可少的科學依據(jù),也是植物資源調查、開發(fā)利用和保護的重要資料。我們可以通過標本來了解植物,所以植物標本的制作是有實際意義的。

  (1)標本的采集

  采集要求:①標本要大于臺紙。②標本在采集過程中要選擇葉子無蟲眼和缺損的。③采集具有代表性的、稀有的植物。④草本植物要采全株,掘出根部,保持完整:蕨類植物要采全株,帶孢子囊與根莖;種子植物花、果實至少要有其一。

  (2)標本的制作

  ① 把采集的植物固定在臺紙上,分兩種方法,一是用白乳膠粘貼、二是用針線固定(尤其是根和莖);

 、 放的時候要美觀,一般把植物豎放在臺紙上,草本植物太高大時,中間莖可剪掉一部分。也可把植物彎成U型或Z型;

 、酃潭ㄈ~子的時候以正面為主,也要有部分背面;

 、軐τ诒容^濃密的葉子要進行修剪。剪去葉子時要留下葉柄,顯示此處有葉子。 若為復葉剪去葉子的一邊;

  ⑤刷保護膜:要對白乳膠進行調試,當白乳膠刷在植物上時,植物不變色方可。

  (三).植物群落樣地調查

  植物群落的調查目的是:1、識別植物群落、2、了解植物群落的結構及其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3、闡明植物群落和環(huán)境因素的關系

  樣方法是研究植物群落數(shù)量特征的主要方法。

  Ⅰ樣方位置要選代表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植被狀況

 、驑臃降拿娣e選取方法:隨機選取一個最小面積地塊,統(tǒng)計其中植物的種類和種數(shù)與種類,然后逐漸向外擴展地塊面積,沒擴展一次登記一次新發(fā)現(xiàn)的種類,這樣不斷擴大地塊面積,直至基本上不再增加新物種為止。

  在實際操作中,一般都是按照經(jīng)驗來選取樣方面積。一般來說熱帶地區(qū)樣方面積較大,為100*100m,而北亞熱帶就較小了,喬木用10*10m面積的,而草本地用2*2m就可以了,溫帶一般用8*8m的樣方。

  我們在劉灣村一具有代表性的山麓對該地進行了植物群落的調查,采用樣方法,用標尺線山腰圍成一個10x10平方米的正方形樣地,統(tǒng)計其中植物的種類和數(shù)量。

  (四).觀察植物群落演替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演替,是指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種生態(tài)系統(tǒng)類型(或階段)被另一種生態(tài)系統(tǒng)類型(或階段)替代的順序過程。生態(tài)系統(tǒng)演替的原因可分為內因和外因。內因是生態(tài)系統(tǒng)內部各組成成分之間的相互作用,它是生態(tài)系統(tǒng)演替的主要動因。以內因為動因的演替,稱為內因演替。外因是外界加給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各種因素。以外因為動因的演替稱為外因演替。

  在我們實習的地方,一進山門看見的山上的植物基本上都是馬尾松,因為它是荒山綠化的先鋒樹種。往里走可以看見馬尾松逐漸減少,山上為常綠針葉落葉混交林,再往里走馬尾松基本上消失,屬于常綠闊葉落葉混交林。到了實習地點后,植被變成與當?shù)貧夂、水文相適應的植物并最終演替成當?shù)氐腵頂級群落。

  (五).山地垂直帶譜

  指在山區(qū)由于海拔高度的變化而形成不同的植物分布帶而言。從低海拔處向高海拔處上升,每升高1OOm,年平均溫度約下降0.6℃,而相對濕度卻有增加。垂直分布的模式是從熱帶雨林過渡到闊葉常綠樹帶、闊葉落葉樹帶、針葉樹帶、灌木帶、高山草原帶、高山凍原帶直至雪線。

  在我們所實習的太白嶺,海拔高度<500米屬于常綠針葉林,500米<海拔高度<800米屬于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800米<海拔高度<1000米屬于落葉闊葉林,>1000米屬于亞高山草甸和灌叢。

  五. 實習總結

  在夏至未至的五月初,我們在辛老師的帶領下在桐柏山進行了為期四天的野外實習。這次短暫卻充實的實習讓我收獲頗豐!野外實習將老師課堂所講的知識與具體實際相結合,加深了對課堂所學基本知識和理論的理解,培養(yǎng)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思維能力。

  這次實習也是一次艱苦的行程,我們每天都要走幾十里的山路,在這里,我們觀賞了水簾洞風景區(qū),登上了海拔1140的太白頂,還有淮河源,同學們不怕苦不怕累,堅持前進不掉隊!我們逐步樹立艱苦奮斗的思想作風和勇于探索的科學求實精神。在行進的過程中,同學之間互幫互助,鍛煉了大家的團隊精神,增進了相互之間的友情!

  此次實習認識了很多原來經(jīng)常見到卻說不出名字的植物,采集并制作了數(shù)十種植物標本,初步掌握這些動植物的形態(tài)特征、生長生活習性、所屬科目、分類地位、生態(tài)分布等知識。了解組織專業(yè)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學會動植物標本的采集、處理及制作,為將來從事工作掌握必備的知識和技能。

  這次的野外實習使同學們對地理科學有一個基本的初步的了解,培養(yǎng)同學們對大自然的熱愛,陶冶同學們的情操,達到轉變和鞏固學生專業(yè)思想和提高從事專業(yè)工作的興趣。

  通過實習,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生物方面知識的匱乏,對野外實習的準備不充分等問題。還有就是桐柏山的各項實習條件不是太好,植物、土壤的實習還是到寶天曼效果會更好一點。

  實踐出真知,地理學專業(yè)更是如此,我們的實習也正是把我們所學應用于實踐,在實踐中學習,逐步成長。

地理的實習報告 篇3

   導游說,如果說黃山是一幅畫,那么泰山就是一本書,它承載了太多太多,見證了太多太多,訴說著這些太多太多。前天,我閱讀了這樣的一本高遠,底蘊深厚的,史詩一般的書籍,它帶給我的,不僅僅是此后連日的腰酸腿痛,更有著那些震撼人心的美。

  登山的前一天,我們坐在開往賓館的大巴車內,導游指向窗外連綿的群山,告訴我們,這就是泰山。大家紛紛驚呼好高好大云云?墒俏覅s覺得——和普通的山,沒什么兩樣。北京的山區(qū),也會有這樣的連綿的山啊,既沒有更高,也沒有更陡峭的樣子,就連上面的樹,也生的很“大眾”。不過我堅信,泰山一定會用它非凡的高遠,來令我折服。

  事實的確是這樣。

  登了許久,已經(jīng)有些許疲乏之時,才發(fā)現(xiàn)前方本該出現(xiàn)想象中“XX門”的地方,其實只是檢票口,——零點原來這樣遙遠。路途中,總會有一些稀奇的蟲子和鳥兒閃入眼簾——空氣原來這樣新鮮。拖著這樣的體重,爬得氣喘吁吁寧愿倒地不起時,卻發(fā)現(xiàn)臺階上只淺淺地刻著“海拔400米處”——每一步原來都這樣明晰。

  可是盡管到達檢票口是我已然疲乏,盡管那些奇形怪狀的昆蟲總是牽扯著平日最怕這些東西的我的神經(jīng),盡管窄小的石階以及那上面的數(shù)字一次次給予我或希望或失望,可是我還是做到了,我在不經(jīng)意間看到了石階上的“海拔800米處”,在自己最想放棄的時候看到了十八盤的身影,在自己最無助到想要落淚的時候,看到了眼前巍峨的'

  南天門。

  山上的風景,是我所見過的最美麗的景象。我沒有去過很多地方,甚至出北京五環(huán)的次數(shù)都屈指可數(shù)。泰山的山頂,是我到過的最高的地帶,泰山的山頂,是我見過最震撼人心的美景。

  山腳山腰下的樹木兀自仰望著朝拜天際,天街廟宇傲然蟄伏在南天門四周,玉皇頂盛然頜首,擁著四方來朝的旅人,這是我眼中最美麗的泰山。

地理的實習報告 篇4

  對于這次野外地質實習 ,總體上還是非常成功的,因為它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次學習的機會,同時也是人生的一次重要經(jīng)歷。在這次實習過程中有喜又悲,酸甜苦辣皆有體會。最真實的是那一份真正的地質工作者的情懷。那一份對地質工作者對于地質事業(yè)的無比熱愛之情。

  經(jīng)過這次實習,我們真正的體會到作為一名地質工作者的艱辛,這份艱辛并不是我們坐在教室便能體會的,這份艱辛是用我們的汗水去把它澆灌出來的鮮艷之花。這花的明艷是我們現(xiàn)在所能體會到的最大的慰藉。慰藉來自于那一份對于地質工作者應該收獲的喜悅與豐收。但這份喜悅來得并不易,因為這許多的成果來自于我們的雙腳,每天長途的跋涉換來的也許只有那幾頁紙的微小成果。但是我們卻倍加珍惜這幾頁小小的紙,因為它承載著地質工作者的一個偉大藍圖目標。是的,一切的成果皆是這許許多多的野外記錄一次次的拼接起來,從而在一張看似不大的地形圖上將其逐一呈現(xiàn),使其變成一張地質圖。在地質圖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說是留下了地質工作者的腳印。也許我們能在地質圖上看到每一座汕頭的具體出露情況,但是我們卻看不到登山之路上滿路荊棘;也許我們能在地質圖上看到每一個地層分界線的具體位置,但卻看不到尋找地質界線路上的滿地汗水;也許我們能在地質圖上看到每一條山脈的清晰走向,但是我們卻看不到在山腳小路上的滿目雜草。。。地質工作者一直在路上。

  是的,地質工作者一直在路上,新老交替,不變的是對地質事業(yè)的熱愛,每一個地區(qū)都是在一代代的地質工作者的開墾下一步步走出了它的神秘,并將它的胸懷敞開去擁抱它自身的價值。我們在巢湖實習的過程中,首先學習工作的第一部分便是對前人工作的學習與認知,這個過程便是地質工作者的思想與精神的傳承。這條路雖然漫長,但是每一代地質工作者都沒有對其厭倦與拋棄,而是一如既往的奉獻著自己的熱情與青春,也許某一天,你的成績也能指引新一代的地質工作者繼續(xù)向前,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啊。

  談了這么多關于地質工作者的精神的話題,也該說說這次巢湖實習的具體收獲了。這便是我們以后為地質工作發(fā)光發(fā)熱的必備工具吧。首先,此次實習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區(qū)域地質調查的的基本流程與方法,首先學習的便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兵家經(jīng)典。這個過程是我們大體了解工作區(qū)域的各方面情況,有助于以后工作的良好發(fā)展。其次便是到達工作區(qū)后的工作了。在工作區(qū)的基本流程分為踏勘、實測剖面、地質填圖。每一流程的先后順序基本不顛倒,在此我便不再贅述原因。其中最艱苦的要算地質投圖了,因為基本脫離指導老師的幫助,完全自己把握,這便給了大家很大的心理壓力,但是不管如何,大家也堅持了下來,把工作完成了,雖然質量與精度都有待提高,但是那種拼搏精神是值得大家集體吼吼的。因為滿路荊棘與懸崖陡坡也無法阻擋即將成為地質工作者的預備隊員們的腳步了。

  這便是那一朵明艷之花的真正內涵吧。一種屬于地質工作者的強大的精神內涵!

地理的實習報告 篇5

  實習目的:調查廬山的自然地理概況,主要是地貌、土壤和植被的概況。

  實習時間: xx年8月1日至xx年8月8日

  實習地點:江西省廬山

  實習內容:廬山的自然地理概況。

  [一]、概況:

  廬山地處中國亞熱帶東部季風區(qū)域,面江臨湖,山高谷深,具有鮮明的山地氣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霧日191天,年平均相對濕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溫度16.9攝氏度,夏季極端最高溫度32攝氏度。良好的氣候和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使廬山成為世界著名的避暑勝地。

  [二]、分述:

  實習時間:xx年8月1日至xx年8月8日

  實習內容:調查廬山主要植被類型及組成、結構動態(tài)和分布規(guī)律。

  實習路線:8月2日下午:廬山牯嶺街大月山簡易公路植物園含鄱口。沿途認識植物。8月3日上午:廬山會址回龍路1000米處。下午:黃龍寺、三寶樹簡易公路。土壤植物綜合實習。8月8日:乘車下山,經(jīng)秀峰觀察常綠闊葉林。

  一、植物概況:

  廬山植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6.6%。高等植物近3000種,在鐘靈清秀的廬山,更有集廬山植物景觀之大成的璀璨的山中明珠廬山植物園。

  1、8月2日下午:廬山牯嶺街大月山簡易公路植物園,沿途認識植物。其中,廬山牯嶺街10種植物的科名、屬名:①、黃山松:松科、直條型。②、扁柏:柏科。③、馬掛木:木蘭科。④、化香樹:胡桃科,落葉闊葉樹。⑤、金錢松:松科。⑥、小葉柏了樹:安息香科、落葉闊葉樹。⑦、燈臺樹:回照科,落葉闊葉樹。⑧、大花金雞菊:菊科。⑨、胡桐樹:胡桐科。⑩、紅豆杉、柳杉和冷杉:三尖杉科。其次,廬山植物園10種植物科名、產(chǎn)地和用途:①、白花杜鵑:杜鵑花科,原產(chǎn)江西、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四川、云南。用途:觀賞。②、杉木:杉科,原產(chǎn)河南、安徽、廣東、廣西。用途:材用。③、金縷梅:金縷梅科,原產(chǎn)廣西、湖北、江西。用途:觀賞。④、山茶:山茶科,原產(chǎn)云南。用途:觀賞及藥用。⑤、平枝荀子:薔薇科,原產(chǎn)陜西、四川、云南。用途:觀賞。⑥、南方鐵杉:松科,原產(chǎn)安徽、浙江、福建、湖南。用途:材用及觀賞。⑦、青桿:松科,原產(chǎn)河北、山西、陜西。用途:材用及觀賞。⑧、厚皮香:茶科。⑨、日本木槭:原產(chǎn)日本,用于觀賞。⑩、么錦杜鵑:杜鵑科,原產(chǎn)云南、貴州、江西。用途:觀賞、花作為藥用。

  二、廬山群落類型:

  廬山在自然植被上,由于它地處中亞熱帶,海拔1400多米,屬于我國亞熱帶東部季風區(qū)域,離海700公里左右,在植被分布上,其水平地帶是常綠闊葉林,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熱狀況的垂直分異,深刻地制約著植被的垂直分布,導致植物群落類型多種多樣。從大的方面來分,主要分為兩部分:針葉林和闊葉林。

 。ㄒ唬⑨樔~林:

  對于針葉林,我們所抽取的樣方有兩個點,一個是日照松林黃山松群落。另一個是8月3日上午在回龍路1000米處的扁柏林線狀植被。

  1、黃山松群落:分布在牯嶺,屬于落葉闊葉林的一個群落。黃山松,又名臺灣松,它屬于陰性樹種,耐低溫,能在貧瘠的土壤中生長。一般分布在海拔800或850米以上至山頂?shù)牡囟,在海?250米以上成為最主要的植被類型。我們所看到的絕大多數(shù)都是人工再種的,它屬于松科,裸子植物。黃山松與廣東的`馬尾松有明顯的不同之處。黃山松枝條平直生長,主莖與枝條成直角,而馬尾松成銳角。馬尾松的葉子兩伸為一出,較長、細。而黃山松的葉子也是兩伸為一出,但較短、粗。

  ①、林木記錄表:建群種:黃山松:樹齡20年的有8株,50年的有4株,10年的有3株。平均高度為14米,胸徑50厘米,枝下高10米。樹冠幅度3米,生活型為果型。生活強度強。 ③、灌木樣方:2米×2米。第一層:細齒葉柃(覆蓋度為20%,高度為1.5-2.0米,生活型為高位芽,生活強度強,物候期為營養(yǎng)期)第二層:中華臘瓣花:(高度1.5米,2株,覆蓋度為20%,生活型為高位芽,生活強度強,物候期為營養(yǎng)期)第三層:滿山紅:(高度0.7~1.0米,1株,覆蓋度為5%,生活型為高位芽,生活強度強,物候期為營養(yǎng)期)第四層:野薔薇:(高度0.4米~1.2米,11株,覆蓋度為10%,生活型為高位芽,生活強度強,物候期為營養(yǎng)期)第五層:中華石楠:(覆蓋度為5%,高度為0.4米,生活型為高位芽,生活強度強,物候期為營養(yǎng)期)第六層:苧麻:(高度0.3米,7株,覆蓋度為5%,生活型為高位芽,生活強度強,物候期為營養(yǎng)期)。

地理的實習報告 篇6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間來到XX外國語中學的實習已經(jīng)七周了。初入校園,聽到第一聲來自學生的問候,讓我們對接下來的實習生活充滿了期待。聽課,備課,講課,開展活動,漸漸的我們對教師這個職業(yè)有了更深的理解,老師們的悉心指導讓我們學到了很多。

  聽課

  在XX老師的帶領下,我們正式開始了實習。實習第一周,主要以聽課為主,一整天都在聽課和去聽課的路上。我們聽了許多老師的課程,對我們的幫助非常大。在聽課的過程中,我們除了關注老師對于知識的講解,還特別關注了老師的教學方法,比如利用多媒體形象的表示地球的公轉,讓學生通過觀察總結公轉的意義;或者在課堂小測之后,相鄰六個人為一組,通過討論對答案,在發(fā)現(xiàn)答案不同時去找出正確答案,這不僅僅加強了學生們合作學習的能力,同時也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備課

  第一周的聽課結束后,就進入進入備課的階段了。備課-做課件-試講-修改教案,循環(huán)往復,精雕細琢,直到設計出滿意的課堂。大家相互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確保正式上課時有出色的表現(xiàn)。在辛苦備課的`同時,也收獲了很多,一節(jié)好的教學設計離不開老師和同學的幫助。

  

  試講是對教案的第一次演練,每一次的試講大家都會積極參與評課,分析優(yōu)缺,共同進步。

  正式上課

  在老師悉心的指導下,我們開始了我們人生中的第一次正式上課,站在三尺講臺上,頓時感到作為一名老師的使命感,看著講臺下可愛的學生,緊張感便煙消云散。在正式上課之后,我們聆聽指導老師的意見,彼此之間也相互評課,在每一次上課后都進行教學反思,為了讓下一節(jié)課變的更好。

  班主任工作

  作為實習班主任,我們每天固定的任務就是看班。上午看大課間的跑操或者自習,中午看午讀,晚上看晚讀。有時會幫班主任看輔導課。哪里需要我們就出現(xiàn)在哪里。通過班主任實習,我們體會到做班主任的辛苦,同時也體會到班主任為了學生所付出的努力。

  開展班會

  開展班會是班主任工作重要的一部分,在班會課上,老師與同學積極互動。不同的班級有不同的主題,自主設計的主題更為貼合學生的實際,也鍛煉了我們設計與開展活動的能力。

  老師的慰問

  11月7日下午,李子蓉院長、陳大涌老師、黃初龍老師以及曹滿老師來到XX外國語中學慰問地理實習隊。院長及老師與我們親切交流,老師們對我們的實習給予了肯定的同時,也向我們表達了“做更好的教師,而不只是教書匠”的期望,實習隊的每一位成員都牢記老師們的教導,對自己的教學過程存在存在的不足進行更深入的反思,不辜負老師們的殷切期望。路還很長,我們要學習的還有很多,感謝老師們對我們的指導,正因為有老師們平時的嚴格要求,才可以勝任如今的實習工作。諄諄教導猶在耳畔,未來我們會加倍努力。

  小結

  感謝外國語中學提供如此優(yōu)越的實習環(huán)境!感謝姚老師、吳老師等優(yōu)秀教師的指導,讓我們在充實的實習生活感受到了成為一名教師的真切感,也讓我們體會到要成為一名真正優(yōu)秀的教師,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行是知之始,相信在不斷的實踐中,我們會有更大的收獲,未來可期。

地理的實習報告 篇7

  一、實習目的

  自然地理野外綜合實習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學專業(yè)教學大綱中有明確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之一,觀察與實踐是學習、研究地質學、地貌學、土壤學和植物地理學的重要方法,因此,野外實習對于自然地理學就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自然地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它的形成和發(fā)展是建立在堅實的野外調查基礎之中,反過來又為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服務。當前,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許多相關學科的新理論、新技術不斷地向自然地理學滲透,使自然地理學進入前所未有的大發(fā)展時期,但是自然地理野外考察仍然是學科發(fā)展的重要前提條件之一。地理工作者只有深入實際,應用新理論、新技術對自然地理環(huán)境進行深入系統(tǒng)的調查研究,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在此基礎上進行抽象概括才能豐富和發(fā)展自然地理學理論。

  自然地理野外實習不僅可以培養(yǎng)和鍛煉我們的獨立工作能力,而且還可以使我們領略到祖國的秀麗風光,了解我國的基本國情,有助于培養(yǎng)我們的愛國主義精神,進一步樹立民族自尊心,增強社會主義優(yōu)越感。野外工作不同于校園生活,有時需要爬山涉水、風餐露宿、早出晚歸,生活和工作條件比較艱苦,這有助于培養(yǎng)我們的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精神。在自然地理野外實習期間,完成某項實習任務要靠全體同學有組織、有紀律的共同努力,這有助于培養(yǎng)我們的集體主義精神,增強其組織紀律性。另外,在自然地理野外實習期間,師生同吃、同住、同工作,這有助于密切師生關系,為教師開展教書育人活動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條件?傊匀坏乩硪巴鈱嵙暿亲匀坏乩斫虒W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自然地理學科建設和發(fā)展的需要。

  自然地理野外實習的目的如下:

  1、印證課堂上學習的本專業(yè)的基本知識,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對自然現(xiàn)象的觀察和獨立研究的能力運用專業(yè)理論和方法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收集第一手資料,為解釋相關現(xiàn)象和自然演化規(guī)律、了解南京的地質地貌演化過程。

  3、發(fā)現(xiàn)問題,培養(yǎng)并激發(fā)興趣點,培養(yǎng)科學探索精神。

  4、開闊視野,增加閱歷,為將來相關專業(yè)研究打下良好的專業(yè)基礎。

  二、實習方法與實習工具

  (一)實習方法

  1、勘察法。通過對實習沿路的觀察和資料分析,了解地質地貌的總體特征。

  2、定量研究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

  3、地圖法。利用自己已有的地形圖資料,填筑調查區(qū)的相關內容,并進行專業(yè)分析。

  (二)實習工具

  地質羅盤、地質錘、門塞爾比色卡、洛陽鏟、剖面刀、鋼卷尺、土樣盒等注: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

 。1)在使用前必須進行磁偏角校正因為地磁的南北兩極與地理的南北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線與地子午線不相重合,地球上任一點的磁北方向與該點的正北方向不一致,這兩個方向間的夾角叫磁偏角。

 。2)目的物方位的測量是測量目的物預測者間的相對位置關系,也就是測定目的`物的方位角(方位角是指從子午線順時針方向到該測線的夾角)若用測量的對物覘板指向測物,及時羅盤北端對著目的物,南端靠著自己,進行瞄準,讀北針讀數(shù)表示測者位于測物的什么方向,此時指南針所示讀數(shù)是目的物位于測者什么方向。

  (3)巖層產(chǎn)狀要素的測量巖層的空間位置決定于其產(chǎn)狀要素,巖層產(chǎn)狀要素包

  括巖層的走向、傾向和傾角。測量巖層產(chǎn)狀是野外地質工作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之一。

 。4)巖層走向的測定巖層走向是巖層層面與水平面交線的方向,也就是巖層任一高度上水平線的延伸方向。測量時將羅盤長邊與層面緊貼,然后轉動羅盤,使底盆盤水準器的水泡居中,讀出指針所指刻度即為巖層走向。走向可是指南針或指北針所讀的數(shù)(因為走向是一條直線的方向,可以兩邊延伸)。

 。5)巖層傾角的測定巖層傾角是巖層層面與假想水平面的最大夾角,即真傾角,它是沿著巖層的真傾斜方向得到的,言其他方向所測得的傾角使視傾角。視傾角恒小于真傾角,也就是說巖層層面上的真傾斜線與水平面的夾角為真傾角,層面上視傾斜線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視傾角。野外分辨層面之真傾斜方向要恒與走向垂直,而且可用小石子在層面上滾動或滴水在層面上流動。測量時將羅盤直立,并以長邊靠著巖層的真傾斜線,沿著層面左右移動羅盤,并用中指搬動羅盤底部的活動扳手,使測斜水準器水泡居中,讀出懸錐中尖所指此滾動或流動方向即為層面的真傾斜方向。

  三、實習的相關課程

  本次實習以了解自然地理知識為實習目的,與之相關的課程有:地質學基礎、地貌學、生物地理學、土壤學、水文學氣象與氣候學等課程。主要內容包括:礦物和巖石的識別,地質地貌類型與構造巖石的關系、了解地層分布、火山活動及其產(chǎn)物特點、河流與地貌形成、生物分布與地理特征間的關系、不同土壤類型與巖石間的關系。

  四、實習時間與實習地點

  本次實習主要地點為江蘇省南京市及其周邊地區(qū),時間為期一周,自20xx年11月15日至20xx年11月21日。

地理的實習報告 篇8

  一、實習概況

  人文地理學是一門區(qū)域性、時間性很強的學科,同時它也是我們地理科學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而人文地理學的野外實習是由人文地理學本身的研究對象和學科性質決定的。盡管現(xiàn)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衛(wèi)星遙感、計算機模型系統(tǒng)、地理信息系統(tǒng)等高技術在人文地理研究中得到廣泛應用,但實驗室模擬終究不能代替社會考察,因為復雜的人文現(xiàn)象不可能搬到實驗室中來,而人與環(huán)境的關系在各種開發(fā)規(guī)劃中表現(xiàn)出來的結果是無法模擬出來的,況且各種開發(fā)理論也要到社會中得到驗證。

  人文地理學實習是在對老師課堂理論教學的補充,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人文地理思維能力和掌握專業(yè)技能的重要途徑。所謂科學的人文地理思維是指面對紛雜的人文現(xiàn)象,采取科學的區(qū)域性、綜合性思維,以人地關系為核心,發(fā)現(xiàn)各種人文現(xiàn)象的時空聯(lián)系與差異,揭示它們相互作用的特征與規(guī)律。人文地理思維的獨特性便是綜合性思維、區(qū)域性思維及人地相關性思維,具有廣放性。它遵循其他學科的理論原則,但又不拘泥于其他學科的桎梏。

  三、實習任務

  人文地理實習可以讓學生掌握好一個研究方法,同時在課堂的基礎上更加對人文地理學有個更深層次的理解。通過對長春市桂林路商業(yè)區(qū)的實地考察和各方面的調查,理解并掌握有關人文地理學的理論知識,其主要任務可分為:

  (1)熟悉并掌握長春市桂林路地段的人文地理環(huán)境結構的基本特征,人文條件、產(chǎn)業(yè)分布情況及其對經(jīng)濟發(fā)展的影響。

 。2)實習過程中要善于觀察分析其所屬地段的商業(yè)氣息,人文概況。

 。3)了解桂林路地段的文化、民俗等方面的情況,尤其是商品服務業(yè)的發(fā)展。

  (4)注重分析六條商業(yè)街各商業(yè)網(wǎng)點類型,描述其商業(yè)活動的功能、性質、集聚分散以及人流興旺程度;對比六條商業(yè)街整理出它們之間的差異,并用簡單直觀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

  (5)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做一份綜合的人文地理實習調查報告,加深對人文地理學的學習。

  四、關于桂林路商業(yè)圈

  桂林路

  由圖可知桂林路商業(yè)區(qū)在南北向(自北向南)由隆禮路、隆禮路胡同、桂林路、桂林路胡同、西康路、西康胡同構成;東西向(自西向東)由長慶街、立信街、百匯街、豐順街、岳陽街西二胡同構成。這幾條線路橫貫串成了桂林路商業(yè)區(qū),每條路都有其各自的特色所在。

  桂林路商業(yè)圈位于朝陽區(qū),是以同光路、牡丹街、自由大路、立信街合圍的.區(qū)域,以同志街和桂林路交匯處為中心。長春市商業(yè)圈包括都市級商圈、區(qū)域級商圈、社區(qū)級商圈和特色商圈。其中桂林路商業(yè)圈屬于都市級商業(yè)圈。

  1、桂林路商業(yè)區(qū)的繁榮

  桂林路商業(yè)區(qū)嚴格來講并不是以桂林路為主導,它的主干道是同志街,立信街、百匯街、西康路、隆禮路等多條繁華的街道縱貫其中。桂林路僅僅只是其中東西向的一條小路,卻承載起了整個桂林路商業(yè)區(qū)的美名。

  桂林路的專業(yè)店、專賣店、餐飲業(yè)獨具特色,商業(yè)氛圍濃厚、商業(yè)業(yè)態(tài)成

  熟。以桂林路為中軸,方圓1.2平方公里的區(qū)域,被市政府命名為“長春韓國商業(yè)街”,以經(jīng)營韓國特色商品為,。依林小鎮(zhèn)、桂林商廈、小燕莎等幾家大型小商品零售店形成互為依賴彼此作用的“集客效應”,以年輕人為主要目標顧客群的時尚、前衛(wèi)、國際化的購物、休閑、娛樂型商圈,成為長春市人流最為密集的區(qū)域之一。盡管有紅旗街和重慶路與之競爭,由于存在空間摩擦和距離衰減,桂林路市場仍有之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桂林路的繁榮原因有很多,桂林路商業(yè)圈主要依托道路兩側臨街商業(yè)裙房,以品牌專賣店、專營柜臺為主,“青春、時尚、科技”的特點,對25歲以下的中、高檔青年人消費群體具有重要影響力;桂林路商業(yè)圈又稱“韓國街”,以經(jīng)營韓國特色商品為主,吸引了大量韓國友人的投資和光顧,同時也使批走在時尚前沿的青年人駐足于此;該區(qū)域周邊居住與辦公人群收入較高,消費能力較強。桂林路的繁榮主要依托解放大路上的白領一族和周邊學校,如吉林師大、東北師大、吉林藝術學院、長春工程學院以及清華外國語學校、師大附中等,另外還集中了省電業(yè)局、省中行、省林業(yè)廳、省外貿廳、省圖書館、市土地局、朝陽區(qū)檢察院、韓國江原道辦事處等眾多行政機構。此外,附近的居民多為醫(yī)院、教育、政府、文藝等系統(tǒng)的家庭住宅小區(qū),生活品味相對較高,消費能力也相比較強,從而使附近的桂林路繁華。同時,它本身就是農(nóng)貿市場,吸引消費者,因此吸引大量韓商聚集于此投資。

  五、實習結果

  1、西康路胡同

  西康路胡同大多是以服裝店,寵物店,美發(fā)店和飯店為主,在下段以寵物店集中為主,上段以服裝店的集聚較為明顯。西康路中段的商業(yè)區(qū)較為集中,

  西康路胡同人流量、車流量由東向西變化不太大,店面依次增多,店面級別有所升高,用地向立體化發(fā)展。此處支路較少,店面也只有幾家,但都是較大規(guī)模的,例如紅堪KTV。

  2、西康路

  西康路人流量、車流量由東向西依次增加,店面依次增多,店面級別升高,用地向立體化發(fā)展。其中以小吃店多,服裝店、商品店多,但均級別低,規(guī)模大小不一,但人流量大。周圍還有方便消費的銀行所在。

  3、桂林路胡同

  桂林路胡同店面居多,大多店面主要以飯店,服飾鞋帽店,美容美發(fā)店為主。北側理發(fā)店很多,其他店面級別也相應的有所增加,并且級別高,南側服裝店居多。店面密度增大,用地向立體化發(fā)展,娛樂城、網(wǎng)吧等出現(xiàn)。人流量、車流量由東向西依次增加,店面依次增多,店面級別升高。單桂林路胡同上段

【地理的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地理的實習報告07-03

地理實習報告08-23

實用的地理的實習報告4篇07-23

【實用】地理的實習報告三篇11-18

野外地理實習報告3篇11-11

地理的實習報告錦集5篇11-07

自然地理實習報告3篇07-29

地理的實習報告范文合集七篇10-30

自然地理實習報告五篇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