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小學作文(集合1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jié)小學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jié)小學作文1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泵慨敹宋绻(jié)到來的時候,人們都會唱起這首有趣的兒歌。
我一直盼望著過端午節(jié),因為我知道,在這個節(jié)日里,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我們就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粽子了。今天又是端午節(jié)了,我心里洋溢著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早上起來,跑到餐桌前一看,嘿!真怪,桌上放著糯米,粽葉和牛筋草!斑@是干什么的?難道是要我們自己包粽子?太好了!”我急忙把手洗干凈,在媽媽的指導下,我拿出兩片粽葉,學著媽媽的樣子折出一個角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些浸泡好的糯米,塞上幾顆棗,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包出形狀來,在用牛筋草纏上。把包好的粽子放到水里煮著。只聽到粽子在鍋里敲著小鼓,聽著那動聽的音樂,我興奮極了。
煮好后的粽子,外形很特別,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粽子的顏色很誘人,它用深綠的粽葉包裹著。我把粽葉剝開,只見潔白如玉的米團里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小棗,紅白綠三色互相襯托出一種美的感覺。咬一口,細膩可口,糯米里包著大棗,吃起來又香又甜,回味無窮。
今年端午節(jié),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我永遠也忘不了這一天!
端午節(jié)小學作文2
在中國提起端午節(jié)人人都知道,而且都要吃粽子,賽龍舟。
可是,你知道端午節(jié)是怎么來的嗎?讓我來告訴你吧。古時候楚國住著一個人,名叫屈原,他在朝中當官,對皇上非常忠誠,他經(jīng)常為皇上出謀獻策。但是,有一些奸臣對屈原恨之入骨,于是在皇上身邊說屈原這不好,那不好,皇上聽了竟然相信了,把屈原貶到邊疆。屈原懷著報國之心。別的國家都請屈原去范文大全,但他不去,只是擔心自己的祖國。失去了屈原,楚國離滅亡越來越近,最后,連楚王都被別國扣押。
有一天,屈原聽說楚國快要滅亡了,非常傷心,心想:“連國家都滅亡了,我還活著有什么用?”想到這里,他抱起石頭跳進了汩羅。
這一天是五月初五,人們傷心極了,他們把米扔入里,讓魚吃米,不吃屈原,并且奮力劃船去河里找屈原。
這就是端午節(jié)的來歷,你知道了吧!
端午節(jié)小學作文3
時間飛逝,春暖花開,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快到了。端午節(jié)是怎樣由來的呢?端午節(jié)又稱五月節(jié),時間為農(nóng)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的端字代表初的意思,午同五字,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民間有吃粽子和賽龍舟的習俗。
去年的端午節(jié),我們向日葵班開了一場不一樣的聯(lián)歡會。我和全班同學還有我們的爸爸媽媽來到教室過節(jié),當然是與眾不同啦!因為我們可以一起制作粽子!家長們拿出了煮好的粽葉、糯米、大棗、葡萄干等材料,教我們?nèi)绾伟兆。同學們還表演節(jié)目,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彈電子琴……十分熱鬧。李老師還為我們講解了端午節(jié)的由來,又表達了對我們的期望,還問了我們幾個端午節(jié)的問題,答題正確的,老師還贈送了香包;顒咏Y(jié)束后,有的同學接著學習包粽子,有的同學開始嬉戲玩耍,有的同學聚在一起聊天。粽子煮好后,我們開心地吃起了粽子。這一天,我們?nèi)噙^了一個溫馨快樂的端午節(jié)。
每當我看見掛在我床頭的香包,我都會想起去年端午節(jié)開心的場景,我好期待今年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小學作文4
農(nóng)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是我國最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
說起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呢。從前,楚國有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懷著遠大的政治抱負,但他被昏庸的皇帝貶斥并囚禁,屈原傷心欲絕,跳汨羅江自盡。人們害怕魚兒吃掉屈原的尸體,就往河里扔粽子,從此便有了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風俗。人們就以吃粽子,賽龍舟的方式,永遠紀念屈原。
今年的端午節(jié)是我最快樂,最難忘的。媽媽給我買了多種美味的粽子,有紅棗餡的,有肉餡的,有八寶餡的……我最愛吃的是蜜棗餡的,剝開粽葉,雪白的糯米中間夾著幾顆紅通通的蜜棗,咬一口,甜爽無比,讓人回味無窮。那天晚上,我和媽媽到濱海廣場游玩,遠遠看見廣場照如白晝,熱鬧非凡,小朋友有的騎車,有的跳繩,叔叔阿姨們有的散步,有的跳交際舞。這么熱鬧的場面,小商販們當然不會放過了,爭著擺地攤做買賣,有的賣玩具,有的賣小飾品,還有賣冷飲的等。我哪,就騎著我那心愛的自行車環(huán)游濱海廣場四周。
時間很晚了,我和媽媽回家去,不過我還沉浸在游玩的興奮當中。
端午節(jié)小學作文5
又到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了,每年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就是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據(jù)說是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節(jié)日,又稱重陽節(jié)。我最愛過端午節(jié)了!節(jié)日里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粽子,香香甜甜的讓人愛不釋手。
聽媽媽說:“在我的老家張掖有這樣一個習俗,每到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大人們都要給小孩搓各種各樣的彩繩,媽媽還告訴我:“端午節(jié)因為是五月初五,許多習俗也和“五”這個數(shù)字聯(lián)系在一起。有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子上,手腕或腳上,稱為長命縷;給小孩們戴上表示在這一年里孩子平平安安,健康成長!睋(jù)說可以讓孩子在這這一年里去除病痛,健健康康的。我小時候媽媽也給我搓過,每當媽媽給我戴上的時候我特別高興。
過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每年奶奶都會給我們包各式各樣的`粽子,有紅棗的、蜜棗的、臘肉的等。我最喜歡吃臘肉的,它吃起來香而不膩,帶有淡淡的煙熏香味。圖個團圓熱鬧,也希望這習俗代代相傳。
我愛端午節(jié),因為它既喜慶,又充滿了神秘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
端午節(jié)小學作文6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币坏蕉宋绻(jié)滿街都蕩漾著孩子們的歌聲。
聽大人們說,端午節(jié)大多是紀念屈原的。傳說屈原不愿和腐敗的朝廷在一起同流合污,就跑去投汩羅河。人們有的去打撈屈原的遺體,有的把一些食物扔進江里,說是讓魚、蝦、蟹吃飽,就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為了紀念屈原,人們用樹葉包住飯團。后來就逐漸演變成了我們今天的粽子。
賽龍舟是我很喜歡的運動。聽媽媽說,早在三百多年前,明代張岱就寫過《金山競渡》一文,生動記述了鎮(zhèn)江金山龍舟賽的壯觀而且有趣的場面。在鎮(zhèn)江賽龍舟具有特殊意義,因為每條龍舟的船頭都有一面大鼓,而鎮(zhèn)江地名的歇后語就是“船頭敲鼓震(鎮(zhèn))江!泵糠甓宋绻(jié),我們鎮(zhèn)江就會在美麗的金山湖上舉行龍舟賽,20名選手隨著鼓點聲整齊劃一的劃槳,幾條長龍在水面上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尤為激烈。同時還會有各種各樣的表演,熱鬧非凡。
端午節(jié)真是個美好、生動的節(jié)日呀!
端午節(jié)小學作文7
端午節(jié)的早晨,睜開眼睛,看著初升的太陽,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感覺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吃完了兩個雞蛋,我就來到了鳳凰山腳下,我要爬山了。
一路走,一邊看著沿途的美景,山上植被郁郁蔥蔥,山間綠樹紅花,還有許多亭臺樓閣掩映其中,很是美麗。邊走邊看,不知不覺來到了山頂,從山頂往下望去,整個朝陽城市盡收眼底。那一條彎彎曲曲閃著銀光的帶子不是大凌河嗎?那綠綠的一簇樹叢不是人民公園嗎?那隱隱約約的隱藏在樓房的海洋里的小區(qū),不就是我的家嗎?在山頂上,迎著微微的風,仔細的辨認著山下的一切,覺得一切都是那么新奇。
回到家,還沒進門就聞到了粽子的香味。粽子是端午節(jié)最具特色的食品,小巧玲瓏、棱角分明的粽子一看就令人眼饞。吃飯了,我扒了一只粽子就吃了起來,吃一口,感覺滿嘴都是清香的味道,再吃一口,就看到了那紅紅的棗子了,嘴里的粽子粘滑而不膩,真是好吃極了。
端午節(jié)這天我吃得好,玩得好,我喜歡過端午節(jié),我真希望明年的端午節(jié)快點來到吧。
端午節(jié)小學作文8
端午節(jié)到了,全家都很忙碌:媽媽正在包粽子,爸爸去超市里買雄黃酒、黃魚、黃瓜和咸鴨蛋,奶奶正忙著插艾葉,還給我和弟弟戴上了由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組成的長命縷,連爺爺也去賽龍舟了。
我很好奇,便去問媽媽:“媽媽,為什么要做這么多事啊?”
媽媽親切地對我說:“都是為了過端午節(jié)呀!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shù)字聯(lián)系在一起。南方過端午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
“哦。”
“對了,你有沒有聽過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說的就是端午節(jié)啊!
“哦,我知道了。”
我還是有點不太明白,便上網(wǎng)查了資料: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原來端午節(jié)的由來是這樣的啊!怪不得家里那么忙碌呢!
端午節(jié)小學作文9
說起端午節(jié),大家一定很熟悉吧!端午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nóng)歷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shù),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jié)稱之為五月節(jié)、艾節(jié)、夏節(jié)。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yōu)椋撼贼兆,賽龍舟?/p>
粽子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錐形、枕頭形、小寶塔形、圓棒形等。粽葉的材料則因地而異。南方因為盛產(chǎn)竹子,就地取材以竹葉來縛粽。一般人都喜歡采用新鮮竹葉,因為乾竹葉綁出來的粽子,熟了以沒有竹葉的清香。北方人則習慣用葦葉來綁粽子。葦葉葉片細長而窄,所以要用兩三片重疊起來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差異甚巨,有達二、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瓏,長不及兩寸的甜粽。
《浣溪沙》這首詩是宋朝詩人蘇軾寫的: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看完我這篇文章,你是不是有知道了許多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知識!希望大家過一個愉快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小學作文10
我喜歡吃粽子,一次就能吃三個。我特別愛吃肉粽,也喜歡吃栗子粽,所以我最喜歡過端午節(jié)了,因為每當端午節(jié)到了,我們家就會包很多品種的粽子。
我的太婆也很喜歡過端午節(jié),她的牙齒已經(jīng)掉光了,她最愛吃的是綠豆糕,一種軟軟的甜甜的糕點。在我們家鄉(xiāng)江南這一帶,綠豆糕也是端午節(jié)的特色點心。
過端午節(jié)時,幾乎每家每戶都會煮滿滿一大鍋的雞蛋。把自家采摘的茶葉、曬制的梅干菜與雞蛋一起煮,雞蛋就會格外香了。奶奶要包很多的粽子,有肉餡兒的、紅棗餡兒的,還有豆沙餡兒的。當然奶奶包得最多的就是肉餡兒了,因為有我這個大胃王呀,哈哈。爺爺會在過節(jié)這一天,到房子四周噴灑雄黃酒,據(jù)說這樣后山上的蛇就不會爬到家里來了。
今天爸爸還告訴我,古時候,有個愛國詩人叫屈原,皇帝不聽他的勸告,國家滅亡了,屈原很傷心地跳河自殺了。老百姓為了保護屈原的尸體,就把粽子、雞蛋扔到河里給魚吃。
爸爸還說溫州端午節(jié)有劃龍舟比賽,準備帶我去旅游。
端午節(jié)小學作文11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尤其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各地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活動也豐富多彩。而除了春節(jié)之外我卻更加喜歡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那時,正值夏季。前一天晚上和朋友約好,在他家里住,準備第二天迎接端午節(jié)去爬山。早上,我倆三點鐘就起來,大霧朦朧蓋著整個小鎮(zhèn)。我倆到河邊洗了把臉就出發(fā)了。我本以為人會很少,可沒有想到連下山的都有。我們倆個人一直向上爬。從沒停過,過了20多分鐘,就到了山頂。
向下一看,霧像一位母親呵護著這個小鎮(zhèn),多安靜啊!多美啊!尤其山頂上那雕塑熊,小梅花鹿栩栩如生,還有那既威武有莊嚴的成吉思汗。而下山的時候順便再山上撿了一些松樹,枝回家好掛紙葫蘆;厝サ穆飞先松饺撕,在路上可以看見家家戶戶門前都掛著五顏六色的紙葫蘆,以示平安。
回家已是早晨了,早飯吃雞蛋,到了中午要吃包好的粽子。粽子有餡,也有肉餡,相傳是紀念偉人屈原的。在一些大城市端午節(jié)要賽龍舟,但是在這里沒有那么隆重,只是登高,以求步步高升。
這就是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小學作文12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泵慨斘衣牭竭@首歌謠,就知道端午節(jié)快到了。
說起端午節(jié),我還知道一個感人的傳說: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人屈原,聽說楚國的都城被敵人占領(lǐng),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于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尸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說起粽子,我外婆包的粽子可好看啦:綠油油的粽葉,白花花的糯米,有時里面還夾上紅棗、咸肉、紅豆,一掰開,香噴噴的,讓人恨不得馬上就咬上一口。
我們這兒的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重大的節(jié)目——賽龍舟。幾十個年青人穿著漂亮的服裝,幾人一組,分坐在精美的龍舟上,龍舟整齊地排列在江面上,一聲哨響,他們就奮力向前劃去。一時間,人們的吶喊聲,選手們的號聲,鑼鼓的喧鬧聲,此起彼伏,匯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端午節(jié)除了吃粽子、賽龍舟之外,我們這兒還插艾葉、戴香囊,給小孩子用五味草煮的水洗澡等等,各種習俗都讓人回味無窮。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真有趣啊!
端午節(jié)小學作文13
端午節(jié)前夕,奶奶正在包粽子。我看見了,覺得很有趣,便讓奶奶教我,奶奶爽快地答應(yīng)了。
奶奶叫我先仔細看她是如何包的,我就目不轉(zhuǎn)睛地看了起來。只見奶奶先把粽葉繞成了粽子的形狀,然后往粽殼里灌米。灌到一半時,又往粽殼里放了幾個花生米,之后繼續(xù)往粽殼里灌米,還不時地用筷子把米往里搗,聽奶奶說,這樣做出的粽子好吃有嚼勁。米灌好了,奶奶用一根粽葉包了露出的口,粽葉在粽身上繞幾圈,最后用粽針把粽葉穿過粽身中心扎了起來。就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
我看完后問奶奶:“奶奶,我可以包一個嗎?”“能,能!”奶奶說。我按照剛才學的方法,草草地包了一個,雖然不怎么耐看,但總算還是個粽子。奶奶為了鼓勵我,一個勁地說“不錯,不錯! ”接著我連續(xù)包了好幾個,還好,進步挺大的,一個比一個好看。
端午節(jié)那天,我吃著自己包的粽子,覺得格外地香甜!
端午節(jié)小學作文14
“節(jié)分端午為誰言,萬古傳頌為屈原。”一句古詩道出了端午節(jié)的由來。
我的家鄉(xiāng)在溫州,以前這里是一個小漁村,人們依靠打魚為生,生活過得很樸素。改革開放以后,人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富裕了。可是,家鄉(xiāng)的人們依然保留著端午節(jié)的習俗。
在端午節(jié)前幾天,我們這里的村民家家戶戶都在大門口掛上了菖蒲,掛上了艾草,掛上了雄黃肉。據(jù)說是為了辟邪驅(qū)魔。端午節(jié)那天,父母們都會給未成年的子女佩帶上形狀不同的香包。有的戴在胸前,有的系在腰間,還有的帶在手腕上,據(jù)說香包里有的包著香料,有的包著中藥材,還有的包著——而且香包里散發(fā)出來的氣味能增強我們的抵抗力,讓我們少生病。
在我的家鄉(xiāng)還保留著劃龍舟,吃粽子的習俗。龍舟上有二十個人劃槳,兩個人敲鑼。據(jù)說,最初這樣做是為了驅(qū)趕水中的魚兒,不讓他們吃屈原的尸體,而且一邊劃船,還要一邊把粽子扔到河里。今天劃龍舟是為節(jié)日增添歡快的氣氛,粽子也成了一道美食。
吃著香氣撲鼻的粽子,看著奮勇前行的龍舟。我再一次感受到端午節(jié)的習俗給人們帶來的快樂。
端午節(jié)小學作文15
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艾節(jié)、端五、重午、午日、夏節(jié)。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jié)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jié)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節(jié),大家知道端午節(jié)的來歷嗎?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大將屈原嗎?我來說一說他吧!
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一心想使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杈鯀s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都城被敵人占領(lǐng),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楚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端午節(jié)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例如賽龍舟,掛香囊,香囊內(nèi)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jié)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
端午節(jié)的活動可真多。
【端午節(jié)小學作文(集合15篇)】相關(guān)文章:
小學端午節(jié)作文(集合15篇)02-15
小學端午節(jié)作文300字03-10
小學愉快的端午節(jié)作文03-01
小學又逢端午節(jié)作文02-22
端午節(jié)快樂小學生作文03-10
精選端午節(jié)小學生作文03-09
端午節(jié)小學生作文范文03-09
小學端午節(jié)作文(匯編15篇)02-15
端午節(jié)快樂作文(集合15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