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學課堂上的教與學讀后感
讀了這篇文章后,我深刻體會到一節(jié)成功的課與教師適時地引導,學生有效地學習是分不開的。
這篇文章介紹了教師首先要實現(xiàn)“兩個轉(zhuǎn)變”,其次是做到“一講﹑一寫﹑兩聽﹑兩看﹑三引﹑四評﹑四不教”;對于學生的學要做到“聽﹑說﹑讀﹑寫﹑畫﹑劃﹑問”。那么,我將根據(jù)自己所教的學科——英語,談一談自己的看法,英語是一門語言課,那么就要求學生能用嘴說出來自己想要表達的思想,而在初中階段,聽說讀寫四要求,聽和寫用得最多,考試分為聽力部分和筆試部分,所以,根據(jù)這兩點,我的建議如下:
文中提到的教師的兩個轉(zhuǎn)變:一是轉(zhuǎn)變備課的角度,二是轉(zhuǎn)變課堂的形式。英語課上,更多的是對話式的講解練習,所以這就要求教師課前悉心備課,銜接好上節(jié)課所講的知識點,又要銜接好這節(jié)課的活動內(nèi)容;課堂的組織形式也更多的是練習對話,講解語法點,引導學生拓展延伸,能小組內(nèi)編造類似的對話。
其次,對于教師“一講﹑一寫﹑兩聽﹑兩看﹑三引﹑四評﹑四不教”,我認為“一講”放在一節(jié)課的課后,對于英語課來說,好像不是很適用,特別是剛接觸英語時間較短的初一學生,課前教師適時地引導是非常必要的,留出合適的時間供學生探討學習;而“兩聽”對英語課非常實用,聽學生的口頭展示,包括發(fā)音,拼讀,語法運用等是否正確。
然而看小組討論以及評價:小組活動體現(xiàn)了英語學習的整合性,對話性,合作性,這是非常重要的;“兩看”在小組活動和展示的時候很有必要性,要看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適時訂正,適時肯定,適時鼓勵,讓學生有自己的發(fā)揮空間;“三引”運用最多的是在學生開始接受新課時的`引導,平常自己在這方面做的不是很好,每次學生遇到困難或者是不明白的地方時,我就會立即給出解釋,這么做確實不妥當,以后在這個方面應該多加注意:等一等,看一看,引一引,試一試;“四評”指的是評狀態(tài),評過程,評方法,評結果。以后在這方面應該多加注意,注重過程的評價,讓學生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肯定,“四不教”說的非常好,英語大的知識點很好,細碎的很多,以后的課堂應該是充滿靈性的,放手的課堂。
最后,學生的“聽﹑說﹑讀﹑寫﹑畫﹑劃﹑問”。更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升華,聽發(fā)音說英語,讀文章寫作文,畫重點,劃不懂的內(nèi)容,提出質(zhì)疑。完整的英語課堂,不僅是課前,課上,課后,還是在課堂延伸上,都要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
【初中教學課堂上的教與學讀后感】相關文章:
《教與學的矛盾》讀后感04-18
初中物理學的教與學的反思06-03
《多元智能教與學的策略》讀后感12-19
物理教與學反思03-23
在課堂上如何促進英語教學11-15
英語課堂上的我初中作文02-24
初中政治課教學總結05-05
初中物理習題課的教學07-20
初中物理復習課教學反思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