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元宵節(jié)的古詩及賞析
在平平淡淡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jīng)典的古詩吧,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你還在找尋優(yōu)秀經(jīng)典的古詩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元宵節(jié)的古詩及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生查子·元夕
宋代: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譯文
去年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花市燈光像白天一樣明亮。
月兒升起在柳樹梢頭,他約我黃昏以后同敘衷腸。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月光與燈光仍同去年一樣。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淚珠兒不覺濕透了衣裳。
賞析
明代徐士俊認(rèn)為,元曲中“稱絕”的作品,都是仿效此作而來,可見其對這首《生查子》的贊譽之高。此詞言語淺近,情調(diào)哀婉,用“去年元夜”與“今年元夜”兩幅元夜圖景,展現(xiàn)相同節(jié)日里的不同情思,仿佛影視中的蒙太奇效果,將不同時空的場景貫穿起來,寫出一位女子悲戚的愛情故事。
上閿描繪“去年元夜時”女主人公與情郎同逛燈市的歡樂情景!叭ツ暝箷r,花市燈如晝!逼鹗變删鋵懭ツ暝沟氖r美景,大街上熱鬧非凡,夜晚的花燈通明,仿佛白晝般明亮。“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女主人公追憶與情郎月下約定的甜蜜情景,情人間互訴衷情的溫馨幸福溢于紙上。從如晝燈市到月上柳梢,光線從明變暗,兩人約定的時間又是“黃昏”這一落日西斜、素來惹人愁思的時刻,皆暗示女主人公的情感故事會朝著悲劇發(fā)展。
下闋寫“今年元夜時”女主人公孤獨一人面對圓月花燈的情景!敖衲暝箷r,月與燈依舊。”一年過去,眼前的景象與去年沒有兩樣,圓月仍然高掛夜空,花燈仍然明亮如晝,但是去年甜蜜幸福的時光已然不再,女主人公心里只有無限相思之苦。之所以傷感,是因為“不見去年人”,往日的山盟海誓早已被戀人拋諸腦后,如今物是人非,不禁悲上心頭。令人肝腸寸斷的相思化作行行清淚、浸濕衣衫!皽I滿春衫袖”一句是點題句,將女主人公的情緒完全宣泄出來,飽含辛酸蘊藏?zé)o奈,更有無邊無際的苦痛。
此詞的藝術(shù)構(gòu)思近似于唐人崔護的《題都城南莊》詩,卻較崔詩更見語言的回環(huán)錯綜之美,也更具民歌風(fēng)味。全詞在字句上講求勻稱一致,有意錯綜穿插,它用上闋寫過去,下闋寫現(xiàn)在,上四句與下四句分別提供不同的意象以造成強烈的對比。上下闋的第一句“去年元夜時”與“今年元夜時”,第二句“花市燈如晝”與“月與燈依舊”,兩兩相對,把“元夜”“燈”作了強調(diào);而“人約黃昏后”與“不見去年人”,則是上闋第四句與下闋第三句交叉相對,雖是重疊了“人”字,卻從參差錯落中顯示了“人”的有無、去留的天差地別及感情上由歡愉轉(zhuǎn)入憂傷的大起大落,從而表現(xiàn)了抒情主人公內(nèi)心的起伏變化。
詞作通過主人公對去年今日的往事回憶,抒寫了物是人非之感。既寫出了伊人的美麗和當(dāng)日相戀的溫馨甜蜜,又寫出了今日伊人不見的悵惘和憂傷。詞的語言通俗,構(gòu)思巧妙,上片寫去年,下片寫今日,重疊對應(yīng),回旋詠嘆,具有明快、自然的民歌風(fēng)味。結(jié)尾“淚滿春衫袖”一句,則通過描寫將物是人非、舊情難續(xù)的感傷表現(xiàn)得十分充分。全詞以獨特的藝術(shù)構(gòu)思,運用今昔對比、撫今追昔的手法,從而巧妙地抒寫了物是人非、不堪凹首之感。語言平淡,意味雋永,有效地表達了詞人所欲吐露的愛情遭遇上的傷感和苦痛體驗,體現(xiàn)了真實、樸素與美的統(tǒng)一。語短情長,形象生動,又適于記誦,因此流傳限廣。
2.正月十五夜燈
唐代: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nèi)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賞析
本詩描寫 家家出門、萬人空巷、盡情而來、盡興方歸鬧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燈節(jié)成為了最有詩意,最為消魂的時刻。
唐宮內(nèi)萬燈齊明,舞衲聯(lián)翩,歌聲入云,有鳥瞰式全景、有特寫武近景,場面壯觀,氣象恢宏。
千門開鎖萬燈明:“千門開鎖”就是指很多門的鎖都打開了,“千門”泛指很多門,門鎖都打開了即人都出門了。
“萬燈明”萬燈,泛指很多燈,明則是亮起來了。正月中旬動帝京:“正月中旬”正月的中旬就是指正月十五!皠印闭饎印P稳轃狒[!暗劬笔侵妇┏、國都百內(nèi)人連袖舞:“三百內(nèi)人”應(yīng)該是指很多的宮女!叭佟币彩切稳萑藬(shù)眾多的,非實指!斑B袖舞”是指一時天上著詞聲跳舞!耙粫r”是說當(dāng)時,“天上著詞聲”是指人間的歌舞樂聲直沖云霄,傳到天上。也是極言歌舞的熱鬧和盛大,以及街上人數(shù)的眾多,聲可直傳天上。
3.好事近·春雨細(xì)如塵
宋代:朱敦儒
春雨細(xì)如塵,樓外柳絲黃濕。風(fēng)約繡簾斜去,透窗紗寒碧。
美人慵翦上元燈,彈淚倚瑤瑟。卻上紫姑香火,問遼東消息。
賞析
這首小詞為作者早期作品,寫元夕懷人之情致,詞風(fēng)婉約。
起首兩句寫樓外。春雨綿綿密密,像塵霧一般,灰蒙蒙的,剛剛泛出鵝黃色的柳梢給雨打濕,水淋淋的。說春雨“細(xì)如塵”,新鮮而熨貼。春雨是細(xì)屑的,輕倩的,迷離漫漶,潤物無聲,似乎非“如塵”二字無以盡其態(tài)。用它來映襯懷人的愁思,便顯得十分工致!皾瘛背小坝辍眮!包S”字體物入微,切合物候,又應(yīng)“春”意,讓人聯(lián)想到稚柳這迷蒙細(xì)雨的薰沐下所煥發(fā)的生機。接下來,“風(fēng)約”逗引出后兩句,視點拉回室內(nèi)。上片狀景,由遠而近,由外而內(nèi),筆筆勾聯(lián),絲絲入扣;這幾句看似景語,實乃情語,打下了閨人的主觀色彩!叭鐗m”的雨,多少給人以凄迷低黯之感;柳色又新,牽惹著對遠人的縷縷情思;陣陣輕寒,更使那碧色的窗紗涂上感傷的色調(diào),寒氣直浸入心底其中“寒碧”是以景寫情的重筆,女子心中的感受由此得到深刻的展示。作者借擬女主人的眼光,寫出了一個寂冷的環(huán)境。
過片直接突出了居于畫面中心的女主人公——“美人慵剪上元燈,彈淚倚瑤瑟”。詞中的上元即農(nóng)歷正月十五日元宵節(jié),宋代是個盛大的節(jié)日,民間有吃圓子(湯圓,取闔家團圓之意)、觀彩燈、祭紫姑等習(xí)俗。點明上元之時,背景就變得更其具體而典型,把人物感情襯托得愈加強烈。在周密《武林舊事》卷二“燈品”:“又有深閨巧姓,剪紙而成,尤為精妙。”陸游《十二月一日》詩:“兒書春日榜,女剪上元燈!闭f明宋時剪紙做燈,乃閨人巧技,而且有早些日子就開始制作以備上元燈節(jié)玩賞的?梢娺@一句“美人慵剪上元燈”,不是一般的身心慵懶,而是由于情緒惡劣之極!皬棞I倚瑤瑟”句加重悲情之分量,寫她欲鼓瑟以舒怨懷亦不可能,好只倚瑟彈淚了。
在結(jié)束的這兩句:“卻卜紫姑香火,問遼東消息。”前一句承接上文,轉(zhuǎn)進一層,與美人問卜的事。詞中的紫姑,相傳為唐武則天時壽陽刺史李景之妾,為大婦所嫉,正月十五日夜被害死于廁間,上帝憫之,命為廁神。古代民間每于元宵夜圖畫其形以祭,并扶乩卜問禍福。
詩中無心剪燈,有意問卜,寫出少婦關(guān)注之所。結(jié)句全詞層層推進之后,以輕淡之筆出之。詞中的遼東,古郡名,故址今遼寧省東南部,多用來借指遙遠的邊地,以代親人之所。而詞的主旨已經(jīng)明確、完整地表達出來,而字面上終歸沒有道破。整首詞淡語入情,含蓄不盡。結(jié)語使全詞意境渾成,主旨突出,堪稱巧妙。
4.永遇樂·落日熔金
【宋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
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
元宵佳節(jié),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fēng)雨。
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
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
如今憔悴,風(fēng)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
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賞析
詞人客居江南,身逢佳節(jié),天氣雖好,卻無心賞玩。因此,雖然有“酒朋詩侶”用“香車寶馬”來邀請她去觀燈賞月,也只好婉言辭謝了。這首詞運用今昔對照與麗景哀情相映的手法,還有意識地將淺顯平易而富表現(xiàn)力的口語與錘煉工致的書面語交錯融合,以極富表現(xiàn)力的語言寫出了濃厚的今昔盛衰之感和個人身世之悲。
5.女冠子·元夕
【宋 蔣捷】
蕙花香也。
雪晴池館如畫。
春風(fēng)飛到,寶釵樓上,一片笙簫,琉璃光射。
而今燈漫掛。
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
況年來、心懶意怯,羞與蛾兒爭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
問繁華誰解,再向天公借。
剔殘紅灺。
但夢里隱隱,鈿車羅帕。
吳箋銀粉砑。
待把舊家風(fēng)景,寫成閑話。
笑綠鬟鄰女,倚窗猶唱,夕陽西下。
賞析
此詞用今昔對比手法抒元夕感懷,表現(xiàn)故國之思和亡國之痛。上片前半寫往日元夕之盛況,后半寫今日之清冷及自己心情之郁悶。下片寫往昔之繁華不再重來的無奈,包含著復(fù)國無望的深深的眷戀之情。這首詞風(fēng)格較為自然,詞意始終在流動中,無一凝滯。在追琢中顯出自然之本色 ;蛑泵,或問寫,或借夢境,著力處皆詞人所鐘之情,情韻兼勝,沉痛感人。
【元宵節(jié)的古詩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古詩及賞析02-06
經(jīng)典古詩賞析12-11
《風(fēng)雨》古詩賞析10-09
古詩《氓》賞析02-22
古詩《氓》的賞析08-02
黃河古詩賞析03-23
古詩賞析作文12-29
古詩《月夜》賞析01-26
古詩賞析:蘇幕遮01-26
古詩原文及賞析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