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李家樓小學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匯報材料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前輩們:
上午好,我是鳳山鎮(zhèn)中心小學的代表,能參加此次健康課堂建設座談會,我感到很榮幸,同時我也很慚愧。我們李家樓小學是一個年輕的中心小學,在教學改革這條路上起步較晚,但我們一直在學習中探索著……
在本學年里,我們?yōu)榉e極響應鎮(zhèn)中心校“改進教學模式、打造健康課堂”的號召,開展了教學模式改革活動。
一、通過學習,樹立新的理念。
改進教學模式打造健康課堂,必須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學校多次召開教師會議,就當前課改的背景及意義向老師們進行深入淺出地講解。同時我們學校多名骨干教師觀摩了實驗小學、三里畈小學的課堂教學模式,都很有感觸。學習歸來學校立即組織教師探討、學習兄弟學校課改經(jīng)驗。全體教師一致認為要真正實現(xiàn)教與學方式的轉變,就要大膽借鑒他人之長、融眾家之智慧為我所用,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
二、組建領導小組,提供組織保障。
學校成立了由校長親自擔任組長的“改進教學模式”領導小組,全面領導和監(jiān)督課堂改革工作的開展和實施。
三、認真思索,確立教學模式
學校在充分學習教學理論,借鑒兄弟學校先進教改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通過反復討論,最終結合實際提出了課堂教學新模式為:
(一)、“三段五步”教學法
“三段”即課前、課堂、課后。即功夫于課前,效果于課堂,完善于課后。
“五步”出示學習目標(鼓勵學生大膽質(zhì)疑)(1-2分鐘);學生自主學習(2-5分鐘);展示交流(5-8分鐘);師生互動釋疑(5-10分鐘);訓練達標(10分鐘左右)。
(二)小組評價機制
將全班學生劃分為4-8個學習小組,便于展開良性競爭,便于 “合作學習”。建立學習小組間合作、競爭機制,實行捆-綁式評比,各組擬定競爭口號,經(jīng)常性評比,逐步探索小組學習的激勵方法。
四、狠抓落實,扎實推進課改工作
1.骨干引領,以點帶面。
學校分語文、數(shù)學、綜合三個教研組,實驗教師用“五步”教學法上研討課。組內(nèi)成員做好聽課、評課工作。同組的老師也在“得”與“失”中,改進和完善了教學方法。
2.開展調(diào)研,不斷推進。
為了使“改進教學模式”工作順利推進,學校及時召開研討會和教師們一起討論其中的焦點問題。討論中,教師們各抒己見,分享好的做法,提出新的疑惑,這樣不斷反思、小結模式的實施情況,不斷改進和優(yōu)化模式的環(huán)節(jié)細節(jié),使“改進教學模式”活動能在全校范圍內(nèi)更好地開展。
3.全面考核,推向深入。
為了使每一位教師都能真正地投入到“改進教學模式打造健康課堂”的活動中,把“五步教學法”落實到自己的日常教學中去,學校要求低年級教師“扶著學生自學、小組合作”嘗試用“五步教學法”上課; 3--6年級教師講授新課用“五步教學法”。
五、存在的問題
由于課改工作系統(tǒng)性和復雜性使教師的壓力較大,老師們經(jīng)常遇到很多的困難、疑惑和問題。如:教師缺乏對教育新理念的認識和教育觀念的更新,對新的教學模式不適應,尤其是年長的老師;教師原有的知識結構與新課程標準所需要的要求不吻合;教師對如何開展更加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握不準;優(yōu)生與學困生不能兼顧發(fā)展的問題;教師對學生的發(fā)展如何進行準確的評價等等。
六、今后的打算
1.對全體教師進行培訓。
利用每周一下午的教研學習時間。一是組織廣大教師觀看網(wǎng)上有關課程改革的教學視頻和;二是組織教師進行學習訂購的新課改書籍。
2.堅持做好平時工作。
主要是:(1)開展讀理論書籍活動,寫學習筆記。(2)及時寫教學反思或教后感。(3)每位教師要認真?zhèn)浜、上好每一?jié)課,讓每一位學生學有所得。(4)教師每學期聽課要在15節(jié)以上,各教研組要經(jīng)常上集體研究的研討課,寫好評課記錄。
3.收集整理好改進課堂教學模式檔案,并組織開展好各級各類教科研論文的征集工作,寫好“改進教學模式”體會。
總之,“改進課堂教學模式”工作任重道遠,我們將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克服困難,總結經(jīng)驗,扎扎實實做好“改進課堂教學模式,打造健康課堂”工作。
李家樓小學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匯報材料 [篇2]
11月5日中心校校長召開了全鄉(xiāng)“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動員會,會上講了“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打造高效課堂”的意義及重要性,確定了我校為三所課改實驗校之一,并明確表示在資金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我們積極響應鄉(xiāng)中心校“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打造高效課堂”的號召。大力開展了“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活動。
一、通過學習,樹立新的理念。
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打造高效課堂,必須徹底改變教師舊的教學觀念。為了改變廣大教師的舊觀念、舊思路,學校連續(xù)召開了兩次全體教師會議,就高新區(qū)課改的背景及意義向老師們進行深入淺出地講解和闡釋,同時我們在鄉(xiāng)中心校領導的帶領下組織全體教師去焦作永威學校學習,當大家觀摩了永威學校的課堂教學模式,觀看了有關視頻資料,都深深地被它們那徹底的、顛覆性的課堂教學改革所震撼,有豁然開朗之感。學習歸來學校立即組織教師開展“課堂教學行為自我反思”活動,對已往的課堂教學情況進行深刻的自查自糾。經(jīng)過學習與反思,全校一致認為必須真正實現(xiàn)教與學方式的轉變,要大膽借鑒他人之長、融眾家之智慧為我所用,對課堂教學“大動干戈”,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
《李家樓小學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匯報材料》全文內(nèi)容當前網(wǎng)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nèi)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二、組建領導小組,提供組織保障。
為了切實做好“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打造高效課堂”工作,學校成立了由校長親自擔任組長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領導小組,全面領導和監(jiān)督課堂改革工作的開展和實施。
三、認真思索,確立教學模式
學校在充分學習教學理論,借鑒永威學校先進教改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通過反復討論、調(diào)研和兄弟學校共同研討由鄉(xiāng)中心校領導謀劃,最終結合實際中心校杜校長提出了課堂教學新模式為:
“五步”教學法:
1、出示學習目標、(1-2分鐘)
2、學生自主學習(2-3分鐘)
3、展示交流(5-8分鐘)
4、師生互動釋疑(5-10分鐘)
5、訓練達標(10分鐘左右)
四、狠抓落實,扎實推進課改工作
課改工作的好壞,關鍵在于落實。學校通過召開全體教師會議,宣傳發(fā)動全體教師全面開展課堂教學改革活動,真正地使課改溶入到我們的日常教學中,并產(chǎn)生積極的效果。
1.集體備課,同課異構。
我們組織教師分教研組觀摩永威學校教學模式光盤。所有教師針對上課情況,進行大討論,感受其先進的理念和做法,同時剖析其中需要改進的地方,為自己開展課改做好準備。學校先后開展了兩輪“同課異構”活動。教師分語、數(shù)兩個教研組結合實情按照“四環(huán)”
教學模式要求集體備課。同時組內(nèi)成員做好聽課、評課工作,及時將前一位教師上課時遇到的問題進行組內(nèi)討論,下一位教師開課時便調(diào)整教學設計,以達到更好的效果。同備課組的老師也在“得”與“失”中,改進和完善了教學方法,努力打造更有效的課堂,為全面實施“四環(huán)教學法”做了良好的鋪墊。
2.骨干引導,全面推開。
兩輪“同課異構”活動后,學校推選優(yōu)秀教師用“四環(huán)”教學法上研討課。通過他們的研討課,向全校教師傳達他們對新課改理念的理解,使得有疑問的教師有更明確的認識,以便更好地開展實踐工作,全員參與切實運用“四環(huán)” 教學法于課堂。
3.開展調(diào)研,不斷推進。
為了使“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工作順利推進,不斷解決“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中遇到的新問題。在包學區(qū)業(yè)務領導和校長的帶領下,全體教師一起將前一階段中所遇到的問題,逐一進行梳理,召開討論會和教師們一起討論其中的焦點問題。討論中,教師們各抒己見,把自己比較好的做法和大家一起分享,同時把自己在課改中遇到的新的疑惑再向其他老師問詢,這樣不斷反思、小結模式實施情況,不斷改進和優(yōu)化模式環(huán)節(jié)細節(jié),從而推動“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活動在全校范圍內(nèi)更好地開展。
4.全面考核,推向深入。
為了使每一位教師都能真正地投入到“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打造高效課堂”的活動中,把“四環(huán)教學法”落實到自己的日常教學中去,學校要求低年級教師“扶著學生自學、小組合作”嘗試用“四環(huán)教學法”上課;
3--5年級的每位語、數(shù)、科學、品德教師節(jié)節(jié)用“四環(huán)教學法”,學校還建立了有效的課堂改革考核制度將“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打造高效課堂”活動與績效工資掛鉤,具體辦法是:
1.凡教師個人無故不參加集體備課的,每人每次扣量化考核分1分。
2.凡未按全鄉(xiāng)統(tǒng)一的上課模式上課的教師,或課堂沒有真正還給學生,認真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的,教師組織不力,放任自流的,學生發(fā)言不積極的。每人每次扣量化考核分2分。
3.凡查到教師課后沒有寫教學反思的,每人每次扣量化考核分1分。
凡違反以上條款累計三次的教師,當年內(nèi)不得評優(yōu)選先。對于在“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活動中表現(xiàn)突出的先進教師有優(yōu)先外出考察學習權。
五、取得的收獲
課改給學校帶來了全新的面貌,學校初步形成了以科研促教學的課改特點,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合作學習的教育特色,突出了辦學亮點,各方面都在發(fā)生著可喜的變化。
1.教師教學方式發(fā)生了變化
教學方式的轉變是開展“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打造高效課堂”活動以來發(fā)生的較為顯著的變化,大多數(shù)教師在課上講得少了,站在講臺上或前面的時間少了。教師力圖想辦法、創(chuàng)機會讓學生自主學,多給學生活動、交流、合作、探究的空間和時間。如對教學方式的操作,教師
不是簡單地模仿,而是積極地探索,讓學生更好的運用新的學習方式,真正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小組合作學習,從分組、到分工、到合作、到評價,都形成了一定的操作規(guī)范;優(yōu)生、弱生互助,學習效率較高;再如,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在一些課堂上,我們看到了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已經(jīng)達到了較高的層次。這些都說明我們教師的教學方式已有了較大的改進,盡管不成熟,但這種意識是很值得肯定的。
2.學生學習方式發(fā)生了變化
在教師教學方式轉變的同時,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fā)生了變化。課堂上學生有機會展示學習的思維過程,經(jīng)常會聽到“老師,我來!”這樣聲音,課下后續(xù)活動增多如:以個體、集體不同形式搜集資料、調(diào)查訪問、討論等。學習方式的變化多體現(xiàn)了學習的自主過程,在過程中多體驗感知,進而提高了學習能力和效益。
3.師生關系發(fā)生了變化
教學方式的轉變要求教師參與學習過程,做學生學習的合作者與學生一起交流、對話、探究,尊重學生的個性選擇,這樣的雙向互動客觀上必然引起師關系的變化。新課改的課堂上,你經(jīng)常會看到教師與學生同樂,一種積極探索、和諧融洽、平等互尊的師生關系正在逐漸建立起來。
4.學校教研氛圍發(fā)生了變化
以往學校開展研究工作時,教師參與的積極性不夠高,參與面不夠廣,而通過課堂教學改革,學校教師參與和程度有了較大的改觀。無論老少,無論學科只要有研討課、觀摩課,都能看到教師積極參與
的身影,不但通過集體備課、“說、上、評”等活動,深入?yún)⑴c了教研活動,老師還通過參加各種教學評比活動,使自己在科研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六、存在的問題
由于課改工作系統(tǒng)性和復雜性使教師的壓力較大,老師們經(jīng)常遇到很多的困難、疑惑和問題。如:教師缺乏對教育新理念的認識和教育觀念的更新,對新的教學模式不適應,尤其是年長的老師;教師原有的知識結構與新課程標準所需要的要求不吻合;教師對如何開展更加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握不準;優(yōu)生與學困生不能兼顧發(fā)展的問題;教師對學生的發(fā)展如何進行準確的評價等等。
七、今后的打算
1.對全體教師進行培訓。
利用每周二下午的教研學習時間。一是組織廣大教師觀看遠程教育配發(fā)的有關課程改革的教學光盤和學校訂購的教學光盤;二是組織廣大教師進行認真學習訂購的新課改書籍;三是認真解讀本校課改教學模式,并要求教師對照舊教法和教學成績來領會新方法的優(yōu)勢。
2.堅持做好平時工作。
主要是:(1)開展讀理論書籍活動,每學期每位教師要寫學習筆記一本。(2)寫好教學反思或教后感(3)借助優(yōu)質(zhì)課光盤和教育新理念,每位教師要認真?zhèn)浜、上好每一?jié)課,做到節(jié)節(jié)規(guī)范,堂堂有新意。(4)教師每周至少聽三節(jié)課每學期聽課要在20節(jié)以上,各教研組要經(jīng)常上集體研究的研討課,寫好評課記錄。
3.收集整理好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檔案,并組織開展好各級各類教科研論文的征集工作,寫好“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體會,寫好課后反思,為學校開展“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活動留下寶貴資料。
總之,“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工作任重道遠,我們將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克服困難,總結經(jīng)驗,扎扎實實做好“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打造高效課堂”工作。并堅信這一工作定會結出更豐碩的果實!
【李家樓小學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匯報材料】相關文章:
羅灣小學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匯報材料08-03
石坡小學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匯報材料08-03
中學課堂教學改革匯報材料匯報材料10-18
課堂教學模式驗收匯報材料08-03
教學匯報材料改進課堂教學模式08-03
課堂教學改革階段匯報材料08-06
小學課堂改革匯報材料08-04
改革匯報材料11-24